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0095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其具有缸体与连接在该缸体上的汽缸头, 缸体具有汽缸内腔,在汽缸内腔中嵌合着活塞,且该活塞可在汽缸内腔中滑动,在缸体与汽缸头间形成燃烧室,燃烧室面对着活塞的顶部,在上述汽缸头上设有能够进行开关动作的吸气阀、排气阀、副燃烧室阀,分别用于将设置在汽缸头上的吸气通道、排气通道及副燃烧室通道与燃烧室之间切换为连通与切断状态,上述副燃烧室通道连接着副燃烧室,至少在压缩冲程的一部分期间上述副燃烧室阀打开而将上述燃烧室中的混合气体的一部分导入到副燃烧室中。
背景技术
关于这样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在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属于现有的技术。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日本发明专利公开公报特开平11-343874号然而,副燃烧室与副燃烧室通道连通,而副燃烧室通道与吸气通道以及排气通道一起设置在汽缸头上,因而,必需要考虑到设置在汽缸头上的凸轮轴、吸气阀、排气阀以及副燃烧室阀等的配置来决定副燃烧室通道的配置位置。此外,由于副燃烧室中导入来自于燃烧室的混合气体,所以还要避免燃料以液滴的形式存留在副燃烧室内。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提出了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在该内燃机中,副燃烧室以及副燃烧室通道被紧凑地配置在不与其他部件相干涉的位置,并且, 能够防止燃料以液滴的形式存留在副燃烧室内。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技术方案1 一种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具有缸体与连接在该缸体上的汽缸头,所述缸体具有汽缸内腔,在汽缸内腔中嵌合着活塞,该活塞可在所述汽缸内腔中滑动,在所述缸体与所述汽缸头间形成燃烧室,且该燃烧室面对着活塞的顶部,在所述汽缸头上设置着吸气通道、排气通道以及副燃烧室通道,此外,在所述汽缸头上配置着能够分别进行开关动作的吸气阀、排气阀以及副燃烧室阀,所述吸气阀、排气阀以及副燃烧室阀分别用于切换吸气通道、排气通道以及副燃烧室通道的连通状态与切断状态,上述副燃烧室通道连接着副燃烧室,至少在压缩冲程的一部分中,通过打开所述副燃烧室阀而将所述燃烧室中的混合气体的一部分导入到该副燃烧室中。用于驱动所述吸气阀、所述排气阀以及所述副燃烧室阀进行开关的阀驱动机构具有凸轮轴,该凸轮轴被支承在所述汽缸头且能够转动,在所述缸体与汽缸头上设有凸轮链条通路,该凸轮链条通路供将旋转动力传递到所述凸轮轴的一端部上的凸轮链条运转,所述副燃烧室通道位于所述燃烧室的与所述凸轮链条通路相反的一侧,并且该副燃烧室通道这样设置在所述汽缸头上,即,所述副燃烧室通道在安装于车辆
3上时成朝所述燃烧室向下倾斜的下斜状态。技术方案2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汽缸头上安装着火花塞,该火花塞从所述燃烧室的与所述凸轮链条通路相反的一侧安装,并且该火花塞的头端对着所述燃烧室。技术方案3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还具有气流控制机构,该气流控制机构面对着所述副燃烧室通道并控制从所述燃烧室流入所述副燃烧室的混合气体的量。技术方案4: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气流控制机构为蝶阀,在形成所述副燃烧室的副燃烧室壳与所述汽缸头之间连接着连接筒部, 所述蝶阀被支承在所述连接筒部上且能够转动。技术方案5: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气流控制机构为旋转阀,在所述汽缸头上连接着截面为圆形的阀外壳,旋转阀嵌合在所述阀外壳内且能够转动,在该旋转阀内形成副燃烧室。技术方案6 在技术方案4或5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结构的基础上,在所述气流控制机构上同轴地连接着用于检测该气流控制机构的转动位置的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技术方案7 在技术方案1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结构的基础上,所述阀驱动机构具有所述吸气阀、所述排气阀与所述副燃烧室阀所共用的一个凸轮轴。本发明的效果采用技术方案1,由于副燃烧室通道被配置在燃烧室的与凸轮链条通路相反的一侧,因而,不用考虑凸轮轴、吸气阀以及排气阀等的配置即可决定副燃烧室通道的位置,并且,由于副燃烧室通道在安装在车辆上时为朝上述燃烧室一侧向下倾斜的下斜状态,因而即使在副燃烧室内有燃料的液滴产生,该燃料的液滴也不会存留在副燃烧室中,即,能够防止燃料的液滴在副燃烧室中的存留。采用技术方案2,由于在上述汽缸头上安装火花塞,且该火花塞头端对着燃烧室, 并且,该火花塞从对于上述燃烧室而言的上述凸轮链条通路的相反侧安装在汽缸头上,因而,不必采取特别的对策以防止火花塞与凸轮链条的干涉,能够容易地将火花塞安装在汽缸头上。采用技术方案3,用面对着副燃烧室通道的气流控制机构即蝶阀来从燃烧室流入副燃烧室中的混合气体的量,因而即使不在吸气装置上设置控制阀也能够控制吸气量,并且能够实现可变压缩比。采用技术方案3,由于气流控制机构被支承在形成副燃烧室的副燃烧室壳以及汽缸头之间的连接筒部上,并且能够旋转,因而能够简化气流控制机构的结构,能够执行精度较高的可变压缩比控制。采用技术方案4,通过将蝶阀形成为气流控制机构,从而能够简化气流控制机构的结构,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可变压缩比控制。采用技术方案5,将可转动地嵌合在截面为圆形的阀外壳内的旋转阀形成为气流控制机构,并在旋转阀内形成副燃烧室,因而能够用更简单的结构来形成副燃烧室,并且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可变压缩比控制。
采用第6技术方案,由于在气流控制机构上与其同轴地连接着检测其转动位置的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因而能够容易地检测出气流控制机构的动作状态。采用第7技术方案,由于用一个凸轮轴来驱动吸气阀、排气阀与副燃烧室阀,因而能够简化阀驱动机构的结构。


图1为实施例1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局部纵剖视图,并且是沿图2中1-1线的剖视图;图2为沿图1中2-2线的向视图,并且其中省略了缸头罩;图3为沿图1中3-3线的方向所看到的局部剖视图;图4所示为与凸轮转动角所对应的吸气阀、排气阀以及副燃烧室阀的开阀升降特性;图5为配备有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的二轮摩托车的侧视图;图6为实施例2的相当于图3的图;图7为实施例3的相当于图1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1汽缸内腔12缸体13汽缸头14燃烧室15活塞16吸气通道17排气通道18副燃烧室通道28吸气阀29排气阀30副燃烧室阀35阀驱动机构37凸轮轴57凸轮链条59凸轮链条通路60火花塞61-.71副燃烧室62副燃烧室壳63连接筒部67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68阀外壳69作为气流控制机构的旋转阀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说明。实施例1下面将参照图1 5对本发明的实施例1进行说明。首先,参照图1,内燃机E具有缸体12与连接在该缸体12上的汽缸头13,缸体12具有汽缸内腔11,在汽缸内腔11中嵌合着活塞15,该活塞15可在汽缸内腔11中滑动,在缸体12与汽缸头13间形成燃烧室 14,燃烧室14面对着活塞15的顶部。结合图2与图3,在上述汽缸头13上分别设置着吸气通道16、排气通道17以及副燃烧室通道18,包含有吸气管20的吸气装置21连接在汽缸头13上,该吸气管20形成与上述吸气通道16连通的吸气通路19,在吸气管20上安装着用于向吸气通路19喷射燃料的燃料喷射阀22。此外,在汽缸头13上连接有与上述排气通路连通的排气装置(未图示)。在上述汽缸头13上,于上述燃烧室14的周围沿其周向保持一定间隔地设有第1、 第2、第3、第4螺栓插孔,以供双头螺栓23、23、23、23插入从而将汽缸头13安装在缸体12 以及曲轴箱一侧。上述吸气通道16从上述燃烧室14经由第1螺栓插孔M与第2螺栓插孔25之间而在汽缸头13的第1侧面13a上开口,上述排气通道17从燃烧室14经由第3螺栓插孔沈与第4螺栓插孔27之间而在汽缸头13的与第1侧面13a处于相反侧的第2侧面1 上开口。另外,上述副燃烧室通道18从上述燃烧室14经由第2螺栓插孔25与第3 螺栓插孔沈之间而在汽缸头13的第3侧面13c上开口,该第3侧面13c与第1侧面13a、 第2侧面1 相垂直。在上述汽缸头13上配置着能够分别进行开关动作的吸气阀观、排气阀四以及副燃烧室阀30,它们分别用于切换吸气通道16、排气通道17以及副燃烧室通道18的连通状态与切断状态,此外,在它们与汽缸头13之间分别设有阀加载弹簧31、32、33,这些阀加载弹簧31、32、33分别对吸气阀观、排气阀四以及副燃烧室阀30施加向使其关闭的方向的作用力。在上述汽缸头13与连接在该汽缸头13上的缸头罩34之间形成阀驱动机构室36, 该阀驱动机构室36收装对上述吸气阀观、排气阀四、副燃烧室阀30进行开关驱动的阀驱动机构35。并且,阀驱动机构35具有凸轮轴37以及吸气阀用摇臂38、排气阀用摇臂39、副燃烧室阀用摇臂40,其中,凸轮轴37是吸气阀观、排气阀四以及副燃烧室阀30共用的,吸气阀用摇臂38、排气阀用摇臂39、副燃烧室阀用摇臂40这三者与凸轮轴37的旋转联动而分别将吸气阀观、排气阀四以及副燃烧室阀30向关闭一侧驱动。在上述汽缸头13上设有第1凸轮轴支承部41,上述凸轮轴37的第1端贯穿该第 1凸轮轴支承部41,并且通过球轴承43被支承在该第1凸轮轴支承部41上。此外,在沿着上述凸轮轴37的轴线的方向上,于从第1凸轮轴支承部41离开一定距离的位置处设有第 2凸轮轴支承部42,上述凸轮轴37的第2端通过球轴承44被支承在该第2凸轮轴支承部 42上。在上述凸轮轴37上,沿轴向相隔一定间隔地设有对应于上述吸气阀28的吸气阀用凸轮46、对应于上述排气阀四的排气阀用凸轮47、对应于上述副燃烧室阀30的副燃烧室阀用凸轮48。关于由吸气阀用凸轮46、排气阀用凸轮47以及副燃烧室阀用凸轮48所决定的吸
6气阀28、排气阀29以及副燃烧室阀30的升降特性(Lift Characteristics),如图4所示, 对于副燃烧室阀30的打开(开阀)时刻而言,在与吸气阀28的打开时间同步而起始的特性(用实线表示的曲线)的起始时期,以及与在压缩冲程开始的时期起始的特性(用虚线表示的曲线)的起始时期之间的任何一点开始都可以;而副燃烧室阀30的关闭(闭阀)时间设定为压缩冲程后期的大致点火冲程开始之前的那一刻。即,在压缩冲程的至少一部分中,副燃烧室阀30处于打开状态。在上述凸轮轴37的轴线的两侧配置有第1摇动轴49与第2摇动轴50,第1摇动轴49与第2摇动轴50的两端部被支承在第1凸轮轴支承部41与第2凸轮轴支承部42上。 吸气阀用摇臂38以及副燃烧室阀用摇臂40支承在第1摇动轴49上,且能够摇动。在吸气阀用摇臂38与副燃烧室阀用摇臂40各自的一端上分别支承着能够转动的辊子51、52,该辊子51、52与吸气凸轮46以及副燃烧室凸轮48滚动接触。另外,在吸气阀用摇臂38与副燃烧室阀用摇臂40各自的另一端上分别旋合着挺杆用螺丝M、55,该挺杆螺丝54、55能够沿着各自的轴向前进或后退以调整位置,此外,该挺杆螺丝M55分别与吸气阀观以及副燃烧室阀30的阀杆尾端接触。排气阀用摇臂39被支承在第2摇动轴50上,在排气阀用摇臂39的一端上支承着辊子53,该辊子53能够转动,与排气阀用凸轮47滚动接触。另外,在排气用摇臂39的另一端上旋合着挺杆用螺丝56,该挺杆螺丝56能够沿着其自身的轴向前进或后退以调整位置, 此外,该挺杆螺丝56与排气阀四的阀杆尾端接触。在缸体12与汽缸头13上,形成有凸轮链条通路59,以供凸轮链条57运动(运转),该凸轮链条57用于将来自于曲轴的旋转动力传递到上述凸轮轴37的第一端即从第1 凸轮轴支承部41突出的端部。在凸轮轴37的从第1凸轮轴支承部41突出的突出端部上固定着从动链轮58,在该从动链轮58上卷着上述凸轮链条57。上述副燃烧室通道18设置在上述汽缸头13上,并且位于上述燃烧室14的与上述凸轮链条通路59相反的一侧。该副燃烧室通道18形成为在安装在车辆上时朝上述燃烧室 14 一侧向下倾斜的下斜状。在上述汽缸头13上安装着火花塞60,该火花塞60的头端面对着上述燃烧室14, 并且,该火花塞60从对于上述燃烧室14而言的上述凸轮链条通路59的相反侧安装在汽缸头13上。上述副燃烧室通道18连接着副燃烧室61,在上述活塞15的压缩冲程中,通过打开上述副燃烧室阀30而将上述燃烧室14中的混合气体的一部分导入到该副燃烧室61中。 形成该副燃烧室61的副燃烧室壳62通过连接筒部63安装在上述汽缸头13上,并且,副燃烧室壳62与连接筒部63 —体成形。在压缩冲程中通过打开副燃烧室阀30而使燃烧室14内的混合气体的一部分经由副燃烧室通道18流向副燃烧室61,不过,从上述燃烧室14流入上述副燃烧室61中的混合气体的量是被气流控制机构控制的,该气流控制机构面对着上述副燃烧室通道18,在实施例1中,用蝶阀64作为气流控制机构而控制从上述燃烧室14流入上述副燃烧室61中的混合气体的量,该蝶阀64的阀杆65支承在上述连接筒部63上且能够转动。如图4所示,副燃烧室阀30在从吸气阀观打开那一刻到压缩冲程开始的期间内的某一刻打开,而在压缩冲程的后期的大致到点火时期的那一刻关闭,在此期间内,由于蝶阀64的打开而使从吸气通道16吸入的空气及燃料在压缩冲程中被压入副燃烧室61。此时,控制蝶阀64的打开程度即可改变气流阻力,从而能够调整为为了得到所要求的动力输出而必需的空气量。蝶阀64全开时机构的动力输出最小,全闭时最大。如此,从燃烧室14 中将一部分混合气体导入副燃烧室61中并且能够控制导入的量,这实质上也相当于控制吸气量,从而不需要在吸气装置21 —侧设置控制阀。在对副燃烧室混合气体导入量进行控制中,若活塞的一端面对着副燃烧室,这样通过活塞的动作能够使副燃烧室的容积产生变化,但是这样的结构,要求在活塞一侧形成强固的结构以抵抗在压缩形成中来自于燃烧室13—侧的高压,导致对滑动部进行密封以防止泄漏会较困难。与此不同的是,在本发明的上述结构中,由于在燃烧室14以及副燃烧室61之间配置蝶阀64,利用蝶阀64的旋转而改变气流阻力,所以无需用可动部抵抗较高的压力,能够简化可动部分的结构,并且由于利用蝶阀64的转动来使气流阻力变化,因而防止泄漏也变得较容易对应。另外,通过将混合气体的一部分从燃烧室14中压到副燃烧室61中,能够像米勒循环一样降低吸排气损失,并且由于通过打开蝶阀64来进行动力输出控制,因而负荷越低则降低吸排气损失的效果越大。此外,在全负荷运转时,虽然蝶阀64处于全闭状态,但是由于在副燃烧室阀30与蝶阀64之间存在一定空间的通路容积,因而燃烧室14中的混合气体也会有一部分被压出到此通路容积中,因而能够有效地对应爆震现象从而提高机构的耐久性。压入到此通路容积中的这一部分在几何结构上能够提高压缩比,在负荷较低时提高膨胀比,从而能够降低燃料费。再者,由于在吸气装置21 —侧没有设置控制阀,所以即使在负荷较低时,也能够与控制阀全开时一样,使筒内气流在燃烧室14中强烈地流动,从而能够在稀薄燃烧的状态下实现运转。在上述阀杆65的从上述连接筒部63伸出的一端部上固定着鼓轮66,该鼓轮66上卷着缆索(未图示),该缆索用于传递驱动力以使蝶阀产生开关动作,在上述阀杆65的从上述连接筒部63伸出的另一端部同轴地连接着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67,该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67被支承在上述副燃烧室壳62上。如图5所示,这样的带副燃烧室内燃机E用于安装在例如二轮摩托车上,二轮摩托车具有车架F,在车架F的前端具有转向节,转向节上安装着前轮叉75,且该轮叉可被转向节操作,在前轮叉75的下端支承着可转动的前轮WF,此外,在车架F上支承着可摆动的摆动臂76,该摆动臂76的前端部支承在车架F上,后端部上支承着可转动的后轮WR。上述带副燃烧室内燃机E安装在车架F上,且配置在前轮WF与后轮WR之间。上述带副燃烧室内燃机E这样安装在车架F上,即,连接在汽缸头13上的吸气装置21从汽缸头13向上立起,并且上述副燃烧室61被配置在二轮摩托车的行驶方向右侧。接下来将对实施例1的作用进行说明。阀驱动机构35所具有的凸轮轴37被可转动地支承在汽缸头13上,于上述凸轮轴37的第一端侧形成供用于传递来自于曲轴的旋转动力的凸轮链条57运动的凸轮链条通路59,副燃烧室通道18被配置在上述燃烧室14的与上述凸轮链条通路59相反的一侧,因而,不用考虑凸轮轴7、吸气阀观以及排气阀四等的配置即可决定副燃烧室通道18的位置,并且,由于副燃烧室通道18在安装在车辆上时为朝上述燃烧室14 一侧向下倾斜的下斜状,因而即使在副燃烧室61内有燃料的液滴产生,该燃料的液滴也不会存留在副燃烧室61中,即,能够防止燃料液滴在副燃烧室61中的存留。
火花塞60安装在上 述汽缸头13上,且其头端对着上述燃烧室14,并且,该火花塞 60从对于上述燃烧室14而言的上述凸轮链条通路59的相反侧安装在汽缸头13上,因而, 不必采取特别的对策以防止火花塞60与凸轮链条57的干涉,能够容易地将火花塞60安装在汽缸头13上。另外,用面对着副燃烧室通道18的气流控制机构即蝶阀64来控制从燃烧室14流入副燃烧室61中的混合气体的量,因而即使不在吸气装置21上设置控制阀也能够控制吸气量,并且能够实现可变压缩比。蝶阀64被支承在形成副燃烧室61的副燃烧室壳62以及汽缸头13之间的连接筒部63上,并且能够旋转,因而能够简化气流控制机构的结构,能够执行精度较高的可变压缩比控制。此外,由于在蝶阀64上与其同轴地连接着检测其转动位置的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67,因而能够容易地检测出蝶阀64的动作状态。再者,由于阀驱动机构35具有吸气阀28、排气阀29与副燃烧室阀30共用的一个凸轮轴37,因而能够简化阀驱动机构35的结构。实施例2下面参照图6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说明,其中,与实施例1相同的部分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且仅在图中表示而省略了其详细的文字说明。在实施例1中,上述阀杆65的从上述连接筒部63伸出的一端部上固定着鼓轮66, 上述阀杆65的从上述连接筒部63伸出的另一端部同轴地连接着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67, 而在实施例2中,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67被配置在靠近吸气通道16的一侧,因而能够使来自于排气通道17 —侧的热量难以影响到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67。实施例3下面参照图7对本发明的实施例3进行说明,其中,与实施例1与实施例2相同的部分采用相同的符号标记,并且仅在图中表示而省略了其详细的文字说明。气流控制机构为旋转阀69,在汽缸头13上连接着截面为圆形的阀外壳68,在阀外壳68内嵌合着作为气流控制机构且能够转动的旋转阀69,在该旋转阀69内形成副燃烧室 71。在上述旋转阀69的周向上的一处位置形成有开口部70,该开口部70连通副燃烧室71与副燃烧室通道18,通过使旋转阀69转动能够改变上述开口部70的开口面积,从而改变气流阻力,调整混合气体从燃烧室15向副燃烧室70的导入量。采用这样的实施例3,由于将副燃烧室71形成在旋转阀69内,因而能够以更简单的结构来形成副燃烧室71,并且能够进行高精度的可变压缩比控制。在上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可以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发明(技术方案)的主旨精神的范围内进行适当的设计变更。
权利要求
1.一种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具有缸体(1 与连接在该缸体(1 上的汽缸头(13), 所述缸体(12)具有汽缸内腔(11),在汽缸内腔(11)中嵌合着活塞(15),该活塞(1 可在所述汽缸内腔(11)中滑动,在所述缸体(1 与所述汽缸头(1 间形成燃烧室(14),且该燃烧室(14)位于活塞(1 的顶部,在所述汽缸头(1 上设置着吸气通道(16)、排气通道 (17)以及副燃烧室通道(18),此外,在所述汽缸头(1 上配置着能够分别进行开关动作的吸气阀(观)、排气阀09)以及副燃烧室阀(30),所述吸气阀(观)、排气阀09)以及副燃烧室阀(30)分别用于切换吸气通道(16)、排气通道(17)以及副燃烧室通道(18)与燃烧室(14)之间的连通状态与切断状态,上述副燃烧室通道(18)连接着副燃烧室(61),至少在压缩冲程的一部分中,通过打开所述副燃烧室阀(30)而将所述燃烧室(14)中的混合气体的一部分导入到该副燃烧室(61)中,其特征在于,用于驱动所述吸气阀( )、所述排气阀09)以及所述副燃烧室阀(30)进行开关的阀驱动机构(35)具有凸轮轴(37),该凸轮轴(37)被支承在所述汽缸头(1 上且能够转动,在所述缸体(1 与汽缸头(1 上设有凸轮链条通路(59),该凸轮链条通路(59)供将旋转动力传递到所述凸轮轴(37)的一端部上的凸轮链条(57)运转,所述副燃烧室通道(18)位于所述燃烧室(14)的与所述凸轮链条通路(59)相反的一侧,并且该副燃烧室通道(18)这样设置在所述汽缸头(1 上,S卩,所述副燃烧室通道(18)在安装于车辆上时成朝所述燃烧室(14)向下倾斜的下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缸头(13)上安装着火花塞(60),该火花塞(60)从所述燃烧室(14)的与所述凸轮链条通路(59)相反的一侧安装,并且该火花塞(60)的头端对着所述燃烧室(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气流控制机构 (64、69),该气流控制机构(64、69)面对着所述副燃烧室通道(18)并控制从所述燃烧室 (14)流入所述副燃烧室(61)的混合气体的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控制机构为蝶阀(64),在形成所述副燃烧室(61)的副燃烧室壳(6 与所述汽缸头(1 之间连接着连接筒部(63),所述蝶阀(64)被支承在所述连接筒部(6 上且能够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流控制机构为旋转阀(69),在所述汽缸头(1 上连接着截面为圆形的阀外壳(68),旋转阀(69)嵌合在所述阀外壳(68)内且能够转动,在该旋转阀(69)内形成副燃烧室(71)。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气流控制机构(64、69)上同轴地连接着用于检测该气流控制机构的转动位置的转动位置检测传感器 (6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驱动机构(35)具有所述吸气阀( )、所述排气阀09)与所述副燃烧室阀(30)所共用的一个凸轮轴(37)。
全文摘要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副燃烧室的内燃机,在内燃机的设置于汽缸头上的副燃烧室通道上连接着副燃烧室,在压缩冲程中,打开副燃烧室阀而将混合气体导入副燃烧室中,在这样的内燃机上实现副燃烧室以及副燃烧室通道被紧凑地配置在不与其他部件相干涉的位置,并且,能够防止燃料液滴存留在副燃烧室内。为达到这样的目的,用于驱动吸气阀、排气阀以及副燃烧室阀进行开关的阀驱动机构具有支承在汽缸头且能够转动的凸轮轴,在缸体与汽缸头上设有供将旋转动力传递到凸轮轴的一端部上的凸轮链条运转的凸轮链条通路,副燃烧室通道位于燃烧室的与凸轮链条通路相反的一侧,并且副燃烧室通道在安装于车辆上时成朝燃烧室向下倾斜的下斜状态。
文档编号F02B23/08GK102207035SQ20111007460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24日 优先权日2010年3月31日
发明者久保田良, 君岛隆浩, 菊池一纪, 野村隆 申请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