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61722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传动装置,特别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为了保证风力发电机组的安全运行,对风力发电机传动结构的科学设计显得非常必要和急迫。现有技术中的风力发电机传动链通常采用如下设计主轴、齿轮箱(增速箱)和发电机。风机在实际工作时,主轴位置承受大部分复杂的风力载荷,从而引发主轴的热变形和弹性变形,这些变形会直接传递到齿轮箱内,导致齿轮箱内的齿轮啮合错位;使用单轴承支撑,齿轮箱内部的输入轴承受转矩外,还需承受自身所带来的径向和轴向力,齿箱的弹性支撑安装要求高,容易引发额外的倾覆力矩,难以实现弹性支撑的预紧以降低齿箱的晃动,保证传动链系统的正常运行。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传动率高、保证风机的平稳运行的风力发电机传动链装置。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发明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它包括主轴和发电机,主轴和发电机之间连接设有齿轮箱;其特点是在主轴的前部和后部上分别设有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所述的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分别通过其轴承座固定连接在风力发电机的主机架上。以上所述的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中所述的发电机与齿轮箱之间优选通过膜片式联轴器连接;所述的齿轮箱与主轴之间优选通过锁紧套连接。也可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常规连接方式。以上所述的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中所述的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与主轴装配时均优选采用感应加热轴承的热装方式。以上所述的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中所述的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类型均优选采用调心球面滚子轴承。本发明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采用在主轴上安装两套轴承组件的方式,由于设在主轴前部的浮动轴承没有轴向的定位设计,风机转动时,呈微小浮动状态;而设在主轴后部靠近齿轮箱的推力轴承设有轴向定位设计,风机转动时,轴向位置不会发生位移。浮动轴承可以消化来自风轮转动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径向力,后部起轴向限位的推力轴承承受来之于风轮倾角所致的轴向力和径向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装置极大的改善了齿轮箱的受力状况,基本上消除了外界载荷对齿轮箱的影响,齿轮箱不承受风轮重量和推力,仅传递扭矩,减少了齿箱载荷的复杂性,齿轮箱可靠性大大提高,部件安装方便,操作空间大,对齿轮箱进行大的维护作业时, 无需特制的工装对风能进行稳定,维护方便。此外,所采用的调心球面滚子轴承,应用广泛, 国产化较高,相对于双列圆锥管子轴承,不但可以降低成本,风机能量传递平稳,而且便于维护和替换;更好地保证风机的平稳运行和发电效率,显著提高风机的整体质量。


图1为发明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以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地理解本发明,而不构成对其权利的限制。实施例1,参照图1,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它包括主轴1和发电机5,主轴 1和发电机5之间连接设有齿轮箱4 ;在主轴1的前部和后部上分别设有浮动轴承2和推力轴承3 ;所述的浮动轴承2和推力轴承3分别通过其轴承座固定连接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座上。实施例2,实施例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中所述的发电机1与齿轮箱 4之间通过膜片式联轴器连接;所述的齿轮箱4与主轴1之间通过锁紧套连接。实施例3,实施例1或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中所述的浮动轴承2和推力轴承3与主轴1装配时均采用感应加热轴承的热装方式。实施例4,实施例1或2或3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中所述的浮动轴承 2和推力轴承3的类型均采用调心球面滚子轴承。
权利要求
1.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它包括主轴和发电机,主轴和发电机之间连接设有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在主轴的前部和后部上分别设有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所述的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分别通过其轴承座固定连接在风力发电机的机舱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机与齿轮箱之间通过膜片式联轴器连接;所述的齿轮箱与主轴之间通过锁紧套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与主轴装配时均采用感应加热轴承的热装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类型均采用调心球面滚子轴承。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的传动链装置,它包括主轴和发电机,主轴和发电机之间连接设有齿轮箱;其特征在于在主轴的前部和后部上分别设有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所述的浮动轴承和推力轴承分别通过其轴承座固定连接在风力发电机组的机舱座上。浮动轴承消化来自风轮转动产生的倾覆力矩和径向力,推力轴承承受来之由于风轮倾角所致的轴向力和径向力。本发明极大的改善了齿轮箱的受力状况,基本上消除了外界载荷对齿轮箱的影响,齿轮箱可靠性大大提高,部件安装方便,操作空间大,对齿轮箱进行大的维护作业时,无需特制的工装对风能进行稳定,维护方便。
文档编号F03D11/00GK102305195SQ20111017489
公开日2012年1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27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27日
发明者何明, 唐长春, 孙黎翔, 覃盛琼, 陈波 申请人:国电联合动力技术(连云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