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8621阅读:1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力发电设备,特别涉及一种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
背景技术
轴流定桨式水轮机不能同时照顾到枯水期和丰水期,效率低,不能充分利用现有的水能发电,影响电站的经济效益。为了能使低水头水轮机保证在较高效率下既能在枯水期高水头小流量下运行,也能在丰水期低水头大流量下运行,就必须使转轮桨叶能根据水头和流量的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调桨结构不仅可用液压操作方式,还有手动机械调桨方式。而液压操作方式结构复杂,加工精度高,且小机组不宜实现,而目前常采用在水轮机与发电机轴联接处设置蜗轮蜗杆方式,但轴太长,加工、拆装有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采用内置于两过渡法兰之内的蜗轮蜗杆调桨结构,以有效减小水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的长度,使加工和拆装简单易行。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水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其中所述水轮机主轴的连接端设置一上过渡法兰,发电机主轴的连接端设置一下过渡法兰,所述上过渡法兰和下过渡法兰对接后形成一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一蜗轮蜗杆调桨结构,该蜗轮蜗杆调桨结构包括相互啮合一蜗轮和一蜗杆,所述蜗轮套设在一连接转轮桨叶的操作杆上,所述蜗杆再连接一操作手柄。所述蜗轮蜗杆调桨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一轴承,所述蜗轮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环形槽,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分别设于该两个环形槽内;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端盖,两端盖内分别设有一用于套接蜗杆的第二轴承。所述蜗轮与所述操作杆是通过T型牙啮合连接。所述操作杆上还连接一用于测量桨叶具体角度的反馈装置,该反馈装置为一具有刻度标记的测杆,该刻度标记对应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角度。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是在水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之间设一对法兰,把蜗轮蜗杆调桨结构置于其中,以有效减小水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的长度,使加工、拆装、维护均很方便。配合电站的水力情况,配以具有刻度标记的测杆型的反馈装置来调整叶片的转角,使之效率最高,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还可进行系列化设计,实现标准化接口,使通配性得到有效提高。

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是本实用新型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的轴向剖视结构示意图。[0011]图2是图1的沿A-A线的剖面图。图3是图1的沿B-B线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该实施例包括相互连接的水轮机主轴1与发电机主轴2,所述水轮机主轴1的连接端设置一上过渡法兰11,发电机主轴的连接端设置一下过渡法兰12,所述上过渡法兰11和下过渡法兰12对接后形成一内腔13,所述内腔13内设置有一蜗轮蜗杆调桨结构3,该蜗轮蜗杆调桨结构3包括相互啮合一蜗轮31、一蜗杆32、两个第一轴承33以及一第二轴承34。所述蜗轮31套设在一操作杆4上,蜗轮31与操作杆4上都设置有T型牙(未图示),蜗轮31与操作杆4即可通过T型牙来啮合连接,该操作杆4再连接转轮桨叶(未图示),当蜗轮31转动时即可通过操作杆4带动转轮桨叶上下运动;为了防转和导向,在操作杆4上设有导向键42。为了定位和省力,设了两对不同功用的所述第一轴承33和第二轴承34,第一轴承33直接装在上下过渡法兰11 (1 内腔13的蜗轮31两端,所述蜗轮31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环形槽312,所述两个第一轴承33分别设于该两个环形槽312内,主正蜗轮31 ;所述蜗杆32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端盖322,第二轴承34装在蜗杆32两端盖322内,主正蜗杆32。所述蜗杆32的一端再连接一操作手柄(未图示),即可通过操作手柄操控蜗杆 32旋转,蜗杆32再带动蜗轮31旋转。所述操作杆4上还连接一用于测量桨叶具体角度的反馈装置5,该反馈装置5为一具有刻度标记的测杆,该刻度标记对应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角度。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是在机组停机时,根据当时的水头、流量查转轮桨叶相对应的角度,用操作手柄转动蜗杆32,从而带动蜗轮31转动,蜗轮31使操作杆4上下运动,从而使转轮桨叶角度变大或变小,通过具有刻度标记的测杆型的反馈装置5中可目测桨叶具体角度来确定操作手柄转动的角度,快速且方便。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是在水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之间设一对法兰,把蜗轮蜗杆调桨结构置于其中,以有效减小水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的长度,使加工、拆装、维护均很方便。配合电站的水力情况,配以具有刻度标记的测杆型的反馈装置来调整叶片的转角,使之效率最高,提高电站的经济效益;本实用新型结构还可进行系列化设计,实现标准化接口,使通配性得到有效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水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其特征在于水轮机主轴的连接端设置一上过渡法兰,发电机主轴的连接端设置一下过渡法兰,所述上过渡法兰和下过渡法兰对接后形成一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一蜗轮蜗杆调桨结构,该蜗轮蜗杆调桨结构包括相互啮合一蜗轮和一蜗杆,所述蜗轮套设在一连接转轮桨叶的操作杆上,所述蜗杆再连接一操作手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蜗杆调桨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一轴承,所述蜗轮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环形槽,所述两个第一轴承分别设于该两个环形槽内;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设有一端盖,两端盖内分别设有一用于套接蜗杆的第二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与所述操作杆是通过T型牙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上还连接一用于测量桨叶具体角度的反馈装置,该反馈装置为一具有刻度标记的测杆, 该刻度标记对应所述操作手柄的转动角度。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轴流式水轮机组合式操作结构,包括相互连接的水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其中水轮机主轴的连接端设置一上过渡法兰,发电机主轴的连接端设置一下过渡法兰,所述上过渡法兰和下过渡法兰对接后形成一内腔,所述内腔内设置有一蜗轮蜗杆调桨结构,该蜗轮蜗杆调桨结构包括相互啮合一蜗轮和一蜗杆,所述蜗轮套设在一连接转轮桨叶的操作杆上,所述蜗杆再连接一操作手柄。本实用新型采用内置于两过渡法兰之内的蜗轮蜗杆调桨结构,有效减小水轮机主轴与发电机主轴的长度,使加工和拆装简单易行。
文档编号F03B3/06GK201972832SQ20112002563
公开日2011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刘会平 申请人:福建南电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