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88627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部件,特别是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 属汽车发动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量与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消费者对汽车性能指标的要求也随之提高,而发动机作为汽车的心脏,为汽车的各相关指标提供最直接的支持。针对影响汽车性能指标重要原因之一的发动机,设计合理的汽车发动机气道系统可以明显地改善发动机燃烧,在提供强大的动力输出的同时,有效改善汽车的燃油经济性、排放等。目前,在发动机燃烧技术领域中直喷式汽油发动机是一种先进技术,它可以优化了进气混合效率,以高效动力输出和低污染排放为低排量发动机带来了极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直喷式汽油发动机技术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汽油喷雾与进气道壁面接触易形成液滴流入燃烧室,影响燃烧效率; 有些车型发动机气道系统滚流比较低,在低速运转状态下,燃气混合不均,燃烧不充分。 因此,合理设置气道结构可以优化其流通特性,提高滚流比。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形成较高滚流比的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本实用新型所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构成中包括气道体和气道喉口,其特别之处是所述气道体外侧与气道喉口相交部分设有一圆弧过渡面,该圆弧过渡面的圆弧半径 R 为 130-145mm。上述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所述气道体为直筒状。上述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所述气道体轴线与气道喉口轴线的夹角 α 为 35° -40°。本实用新型针对提高发动机气道系统滚流比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的进气道结构。所述进气道通过合理设置进气道与气道喉口间的圆弧过渡面及进气道轮廓,可减少汽油喷雾与气道壁面接触,提高燃烧效率,充分利用发动机气道流通能力,提高进气滚流比强度,使油气混合更加均勻,有效改善发动机燃烧状态。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可以达到提高滚流比强度的目的,并使混合气混合更加均勻,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中各标号为1、气道体;2、气道喉口 ;3、圆弧过渡面;4、气道体轴线;5、喉口轴线;6、气门杆;7.汽缸盖。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对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的进气道进行了优化设计,参看图1, 所述进气道设置在气缸盖7内,其构成包括气道体1和气道喉口 2,气道体为直筒状,气道体 内表面为光滑曲面,使得进气行程最小,且尽量减小气流沿程损失和局部损失。在气道体与气道喉口相交部分设有一圆弧过渡面3,该圆弧面的圆弧半径R为130-145mm。该圆弧过渡面可保证形成较高强度的滚流比,使油气混合更加均勻,有效改善发动机燃烧状态。基于发动机工作要求及结构限制,气道体轴线4与气道喉口轴线5 (即气门杆轴线)的夹角α 为35° -40°。试验表明,采用本实用新型设计,可以达到提高滚流比强度的目的,并使混合气混合更加均勻,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
权利要求1.一种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它包括气道体(1)和气道喉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体外侧与气道喉口相交部分设有一圆弧过渡面(3),该圆弧过渡面的圆弧半径R为130-145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体(1)为直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气道体轴线(4)与气道喉口轴线(5)的夹角α为35° -40°。
专利摘要一种涡轮增压缸内直喷汽油发动机进气道,用于提高直喷汽油发动机系统滚流比。其构成中包括气道体和气道喉口,改进后,所述气道体外侧与气道喉口相交部分设有一圆弧过渡面,该圆弧过渡面的圆弧半径R为130-145mm。本实用新型通过合理设置进气道与气道喉口间的圆弧过渡面及进气道轮廓,减少汽油喷雾与气道壁面接触,提高燃烧效率,充分利用发动机气道流通能力,提高进气滚流比强度,使油气混合更加均匀,改善发动机燃烧状态。改进后,试验表明,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提高滚流比强度的目的,并使混合气混合更加均匀,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
文档编号F02M35/104GK201982207SQ201120025928
公开日2011年9月21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26日
发明者张国忱, 王超, 韩唱唱 申请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