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温器本体盖头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2429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调温器本体盖头部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用调温器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调温器本体盖头部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普通调温器由推杆、阀座、阀门、支架、弹簧和感应器等组成。其工作原理为当发动机温度升高到初开温度以上时,感应器推杆运动并带动阀门开启,使部分冷却液进入大循环散热。随着发动机温度继续升高,阀门继续开启,冷却液流量加大,散热加强, 当主阀门达到全开状态时,大循环的流量达到最大,冷却系散热能力达到极限,发动机温度开始下降。随着发动机温度的下降,感应器推杆在大弹簧的作用下开始回落,主阀门逐渐关闭,通过大循环的冷却液流量也随着减小,发动机降温速度变慢,当发动机温度继续降低时,推杆继续回落,直至主阀门完全关闭,通过一段时间的动态调节,发动机温度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上下波动,不会过高也不会过低,从而起到保护发动机的目的。但是,传统的调温器本体盖结构如图1所示,其中本体盖与推杆相连的内通孔是光孔。当汽车启动时,发动机水泵启动,提供防冻液循环冷却动力。但是防冻液长时间在水泵压力作用下,通过推杆与本体盖之间的间隙进入胶管,影响调温器性能,使产品寿命无法保证,从而无法满足客户需求。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调温器本体盖头部密封结构,能够使本体盖与推杆之间密封良好,调温器性能更稳定,寿命更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调温器本体盖头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本体盖与推杆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上方沿轴向的本体盖上设有凹槽,凹槽与推杆之间设有沿轴向与密封圈并排布置的垫片。所述密封圈为0型密封圈。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盖头部的内通孔和推杆之间增设密封圈和垫片的密封结构来密封本体盖与推杆,使推杆在感应器中移动时密封良好,使冷却液不能通过推杆与本体盖之间的间隙进入感应器内部,感应器内部的润滑脂和感温蜡也不会通过密封结构与本体盖的缝隙流出,影响调温器的性能,产品性能更加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实用性。

图1为传统的调温器感应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带有本实用新型密封结构的调温器感应器结构示意图;1.感应器、2.推杆、3.垫片、4.0型密封圈、5.本体盖。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如图2所示,在本体盖5与推杆2之间设有0型密封圈4,0型密封圈4的上方沿轴向的本体盖5上设有凹槽,凹槽与推杆2之间设有沿轴向与0型密封圈并排布置的垫片 3。位于感应器1中本体盖5头部的内通孔与推杆2之间,由一个垫片3和一个0型密封圈4组成。这样的密封结构可以密封本体盖5与推杆2,冷冻液不会通过推杆2和本体盖 5之间的间隙进入胶管,润滑脂和感温蜡也不会通过密封结构与本体盖的缝隙流出,从而影响调温器的性能。本实用新型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实用性。
权利要求1.一种调温器本体盖头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本体盖与推杆之间设有密封圈, 密封圈上方沿轴向的本体盖上设有凹槽,凹槽与推杆之间设有沿轴向与密封圈并排布置的垫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调温器本体盖头部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为0型密封圈。
专利摘要一种调温器本体盖头部密封结构,在本体盖与推杆之间设有密封圈,密封圈上方沿轴向的本体盖上设有凹槽,凹槽与推杆之间设有沿轴向与密封圈并排布置的垫片。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本体盖头部的内通孔和推杆之间增设密封圈和垫片的密封结构来密封本体盖与推杆,使推杆在感应器中移动时密封良好,使冷却液不能通过推杆与本体盖之间的间隙进入感应器内部,感应器内部的润滑脂和感温蜡也不会通过密封结构与本体盖的缝隙流出,影响调温器的性能,产品性能更加安全可靠。本实用新型密封效果好,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具有实用性。
文档编号F01P11/00GK202148948SQ20112025927
公开日2012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1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1日
发明者李干明 申请人:东风富士汤姆森调温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