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吸收式动力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93719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吸收式动力循环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ー种用于中低温热源动カ回收利用的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
背景技术
普通纯エ质动カ循环装置的调节采用节流调节,在运行条件偏离设计エ况时通过开大关小透平调节阀实现透平功率调节,因而在透平调节阀中存在较大的节流损失;由于 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采用混合エ质,有条件在透平调节阀全开时在同样的温度下通过改变浓度来改变工作压カ和密度,进而改变透平的质量流量,从而改变透平功率。基于上述思路的调节方案就是变浓度调节功率方案,可以减小或避免节流损失,从而提高循环系统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中低温热源动カ回收利用的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其原理是通过改变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的氨水混合エ质溶液浓度来改变透平入口处エ质的工作压カ和密度,进而在透平调节阀全开时改变透平エ质的质量流量,从而改变透平功率,可以减小或避免节流损失,提高循环系统能量转换效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包括氨水吸收式动力循环装置、溶液储罐和电磁阀组;其中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由蒸发器、透平调节阀、透平机组、回热器、低压吸收器、低压氨泵、气液分离器、预热器、高压吸收器、高压氨泵、稀溶液节流阀和连接管线组成。蒸发器设有热源流体进ロ、热源流体出口、工作溶液进口和工作溶液出口 ;回热器设有工作溶液进口和工作溶液出口、基本溶液进口和基本溶液出口 ;气液分离器设有基本溶液进ロ、富氨气体出口和稀溶液出ロ ;低压吸收器分成溶液冷却吸收段和冷却水吸收段,溶液冷却吸收段的内通道设有基本溶液进ロ和基本溶液出ロ,冷却水吸收段的内通道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溶液冷却吸收段布置在冷却水吸收段的上方;在溶液冷却吸收段的上方还设有稀溶液喷淋器和工作溶液进ロ,稀溶液喷淋器的入ロ端是低压稀溶液进ロ ;在低压吸收器的底部液囊设有基本溶液出口 ;高压吸收器分成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和高压冷却水冷却吸收段,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的内通道设有工作溶液进口和工作溶液出口,高压冷却水冷却吸收段的内通道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ロ ;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布置在高压冷却水冷却吸收段的上方,在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的上方还设有高压稀溶液喷淋器和富氨气进ロ,高压稀溶液喷淋器的入ロ端是高压吸收器的稀溶液进ロ ;在高压吸收器的底部液囊设有工作溶液出口 ;预热器是三股流换热器,设有稀溶液进ロ和稀溶液出ロ、富氨气进ロ和富氨气出ロ、工作溶液进ロ和工作溶液出ロ。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为蒸发器的工作溶液出口与透平调节阀的进ロ连接;透平调节阀的出口与透平机组的进ロ连接;透平机组的出口与回热器的工作溶液进ロ连接;回热器的工作溶液出口与低压吸收器的工作溶液进ロ连接;低压吸收器的基本溶液出口与低压氨泵的进ロ连接;低压氨泵的出口与低压吸收器溶液冷却吸收段的基本溶液进ロ连接;低压吸收器溶液冷却吸收段的基本溶液出口与回热器的基本溶液进ロ连接;回热器的基本溶液出口与气液分离器的进ロ连接;气液分离器的富氨气出口与预热器的富氨气进ロ连接;气液分离器的稀溶液出口与预热器的稀溶液进ロ连接;预热器的富氨气出口与高压吸收器的富氨气进ロ连接,预热器的稀溶液出口管路分成2路,一路与高压吸收器的稀溶液进ロ连接,另一路与稀溶液节流阀的进ロ连接,稀溶液节流阀的出口与低压吸收器的稀溶液进ロ连接;高压吸收器的工作溶液出口与高压氨泵的进ロ连接,高压氨泵的出口与高压吸收器溶液冷却吸收段的工作溶液进ロ连接;高压吸收器溶液冷却吸收段的工作溶液出口与预热器的工作溶液进ロ连接,预热器的工作溶液出口与蒸发器的工作溶液进ロ连接。溶液储罐的一端设接ロ A和接ロ B,另一端设接ロ C ;电磁阀组由电磁阀A和电磁阀B组成;溶液储罐的接ロ A通过电磁阀A与低压氨泵的出ロ管线连接,溶液储罐的接ロ B通过电磁阀B与低压氨泵的入口管线连接,溶液储罐的接ロ C与高压氨泵的入口管线连接。 由于溶液储罐的接ロ A和接ロ B与主回路连接处的エ质都是浓度较低的基础成分,而接ロ C处的エ质是浓度较高的工作成分;这3个接ロ与主回路连接处的エ质压カ则是A > C > B ;当打开电磁阀A,关闭电磁阀B时,可逐步将溶液储罐内的浓度较高的溶液排出,置换为浓度较低的溶液,系统主回路溶液浓度升高,从而使压カ升高和密度増大,増大透平エ质的质量流量,提高透平功率;反之,打开电磁阀B,关闭电磁阀A时,可逐步将溶液储罐内的浓度较低的溶液排出,置换为浓度较高的溶液,系统溶液浓度降低因而循环系统内的溶液浓度将降低,压カ下降,透平エ质的质量流量减小,从而降低透平功率;稳定运行时,两个电磁阀都关闭。以上调节都是在透平调节阀全开的条件下实现的功率调节,避免了节流损失,因而可维持透平的高效运行,实现循环效率的最大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①提高了能量转换效率。由于氨水混合エ质的饱和蒸气压カ取决于温度和浓度2个因素,在冷、热源温度确定后,系统内蒸发器的压カ取决于溶液工作成分的浓度,因此调节浓度可以作为调节压力的手段最终调节发电功率。在热源流量或温度变化,环境温度变化或负荷变化时,通常采用的透平进ロ阀门节流调节方案存在较大的节流损失,而通过调节改变エ质的浓度来实现不同的工作压力,形成合适的容积流量,从而维持透平的高效运行是混合エ质动力循环所特有的一种可避免或减小节流损失的高效调节方式。②由于中小功率透平的強度要求比较容易得到满足,但由于透平结构的复杂性,希望同一尺寸的透平覆盖较宽的功率运行范围,以实现系列化、通用化和降低成本的需要,变浓度的措施正好能够满足这项需求。③由于余热通常不具备储存性,且可以不计燃料费用,因此余热发电装置的功率调节的策略通常是根据热源和冷源的參数以最大限度地多发电为目标。普通调节方式的透平效率在变エ况时下降很大,功率向上调节更难,因此很难高效地实现此目标。本实用新型则可以很好地实现最大限度多发电之目标。

图I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I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I參见图1,一种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包括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I、溶液储罐2和电磁阀组3 ;其中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I由蒸发器1-1、透平调节阀1-2、透平机组1-3、回热器1-4、低压吸收器1-5、低压氨泵1-6、气液分离器1-7、预热器1-8、高压吸收器1-9、高压氨泵1-10、稀溶液节流阀1-11和连接管线组成;蒸发器1-1设有热源流体进ロ 1-1-1、热源流体出口 1-1-2、工作溶液进ロ 1-1-3和工作溶液出ロ 1-1-4,回热器1-4设有工作溶液进ロ 1-4-1和工作溶液出ロ 1-4-2、基本溶液进ロ1-4-3和基本溶液出ロ 1-4-4,气液分离器1-7设有基本溶液进ロ 1-7-1、富氨气体出ロ1-7-2和稀溶液出ロ 1-7-3 ;其特征在于低压吸收器1-5分成溶液冷却吸收段1-51和冷却水吸收段1-52,溶液冷却吸收段1-51的内通道设有基本溶液进ロ 1-51-1和基本溶液出ロ1-51-2,冷却水吸收段1-52的内通道设有冷却水进ロ 1-52-1和冷却水出ロ 1-52-2,溶液冷却吸收段1-51布置在冷却水吸收段1-52的上方,在溶液冷却吸收段1-51的上方还设有稀溶液喷淋器1-5-3和气态工作溶液进ロ 1-5-4,稀溶液喷淋器1-5-3的入口端是低压吸收器 稀溶液进ロ 1-5-5,在低压吸收器1-5的底部液囊设有基本溶液出ロ 1-5-6,高压吸收器1-9分成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91和高压冷却水冷却吸收段1-92,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91的内通道设有工作溶液进ロ 1-91-1和工作溶液出口 1-91-2,高压冷却水冷却吸收段1-92的内通道设有冷却水进ロ 1-92-1和冷却水出ロ 1-92-2,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91布置在高压冷却水冷却吸收段1-92的上方,在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91的上方还设有高压稀溶液喷淋器1-9-3和富氨气进ロ 1-9-4,高压稀溶液喷淋器1-9-3的入口端是高压吸收器1-9的稀溶液进ロ 1-9-5,在高压吸收器1-9的底部液囊设有工作溶液出ロ 1-9-6 ;预热器1-8是三股流换热器,设有稀溶液进ロ 1-8-1、稀溶液出口 1-8-2、富氨气进ロ 1-8-3、富氨气出ロ 1-8-4、工作溶液进ロ 1-8-5和工作溶液出口 1-8-6 ;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I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为蒸发器1-1的工作溶液出ロ1-1-4与透平调节阀1-2的进ロ 1-2-1连接,透平调节阀的出ロ 1-2-2与透平机组1-3的进ロ 1-3-1连接,透平机组的出ロ 1-3-2与回热器1-4的工作溶液进ロ 1-4-1连接,回热器的工作溶液出口 1-4-2与低压吸收器1-5的工作溶液进ロ 1-5-4连接,低压吸收器的基本溶液出ロ 1-5-6与低压氨泵1-6的进ロ 1-6-1连接,低压氨泵1-6的出口 1-6-2与低压吸收器1-5溶液冷却吸收段1-51的基本溶液进ロ 1-51-1连接,低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51的基本溶液出ロ 1-51-2与回热器的基本溶液进ロ 1-4-3连接,回热器的基本溶液出ロ 1-4-4与气液分离器1-7的进ロ 1-7-1连接,气液分离器1-7的富氨气出ロ 1-7-2与预热器1-8的富氨气进ロ 1-8-3连接,气液分离器1-7的稀溶液出ロ 1-7-3与预热器1-8的稀溶液进ロ1-8-1连接,预热器的富氨气出口 1-8-4与高压吸收器1-9的富氨气进ロ 1-9-4连接,预热器1-8的稀溶液出ロ 1-8-2管路分成2路,一路与高压吸收器1-9的稀溶液进ロ 1-9-5连接,另一路与稀溶液节流阀1-11的进ロ 1-11-1连接,稀溶液节流阀1-11的出口 1-11-2与低压吸收器的稀溶液进ロ 1-5-5连接;高压吸收器1-9的工作溶液出ロ 1-9-6与高压氨泵1-10的进ロ 1-10-1连接,高压氨泵1-10的出ロ 1-10-2与高压吸收器1-9溶液冷却吸收段1-91的工作溶液进ロ 1-91-1连接;高压吸收器1-9溶液冷却吸收段1-91的工作溶液出ロ 1-91-2与预热器1-8的工作溶液进ロ 1-8-5连接,预热器的工作溶液出ロ 1-8-6与蒸发器1-1的工作溶液进ロ 1-1-3连接;溶液储罐2的一端设接ロ A2-1和接ロ B2-2,另一端设接ロ C2-3 ;电磁阀组3由电磁阀A3-1和电磁阀B3-2组成;溶液储罐2的接ロ A2-1通过电磁阀A3-1与低压氨泵1_6的出口管线连接;溶液储罐2的接ロ B2-2通过电磁阀B3-2与低压氨泵1_6的入口管线连接;溶液储罐2的接ロ C2-3与高压氨泵1-10的入口管线连接。该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动カ循环装置的功率调节过程如下在热源流量变大或温度升高,或环境温度降低时,分次打开电磁阀A3-1,电磁阀B3-2保持关闭,逐步将溶液储罐2内的浓度较高的溶液排出,置换为浓度较低的溶液,因而循环系统主回路内的溶液浓度将升高,工作溶液浓度的提高可使得压カ升高和密度増大,増大透平エ质的质量流量,从而提高透平功率;反之,在热源流量变小或温度降低时,或环境温度升高时,分次打开电磁阀B3-2,电磁阀A3-1保持关闭,逐步将溶液储罐2内浓度较低的溶液排出,置换为浓度较高的溶液,因而循环系统主回路内的溶液浓度将降低;工作溶液浓度的降低使得压カ降低和密度减小,減少透平エ质的质量流量,从而降低透平功率;稳定运行时,两个电磁阀都关闭。以上调节都是在透平调节阀1-2全开的条件下实现的功率调节,避免或减小了节流损 失,因而可维持透平的高效运行,实现循环效率的最大化。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中低温热源动カ回收利用的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I)、溶液储罐(2)和电磁阀组(3);其中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I)由蒸发器(1-1)、透平调节阀(1-2)、透平机组(1-3)、回热器(1-4)、低压吸收器(1-5)、低压氨泵(1-6)、气液分离器(1-7)、预热器(1-8)、高压吸收器(1-9)、高压氨泵(1-10)、稀溶液节流阀(1-11)和连接管线组成;蒸发器(1-1)设有热源流体进ロ(1-1-1)、热源流体出口(1-1-2)、工作溶液进ロ (1-1-3)和工作溶液出口(1-1-4),回热器(1-4)设有工作溶液进ロ(1-4-1)和工作溶液出口(1-4-2)、基本溶液进ロ(1-4-3)和基本溶液出口(1-4-4),气液分离器(1-7)设有基本溶液进ロ(1-7-1)、富氨气体出口(1-7-2)和稀溶液出口(1-7-3);低压吸收器(1-5)分成溶液冷却吸收段(1-51)和冷却水吸收段(1-52),溶液冷却吸收段(1-51)的内通道设有基本溶液进ロ(1-51-1)和基本溶液出口(1-51-2),冷却水吸收段(1-52)的内通道设有冷却水进ロ(1-52-1)和冷却水出 ロ(1-52-2),溶液冷却吸收段(1-51)布置在冷却水吸收段(1-52)的上方,在溶液冷却吸收段(1-51)的上方还设有稀溶液喷淋器(1-5-3)和气态工作溶液进ロ(1-5-4),稀溶液喷淋器(1-5-3)的入口端是低压吸收器稀溶液进ロ(1-5-5),在低压吸收器(1-5)的底部液囊设有基本溶液出口(1-5-6),高压吸收器(1-9)分成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91)和高压冷却水冷却吸收段(1-92),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91)的内通道设有工作溶液进ロ(1-91-1)和工作溶液出口(1-91-2),高压冷却水冷却吸收段(1-92)的内通道设有冷却水进ロ(1-92-1)和冷却水出口(1-92-2),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91)布置在高压冷却水冷却吸收段(1-92)的上方,在高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91)的上方还设有高压稀溶液喷淋器(1-9-3)和富氨气进ロ(1-9-4),高压稀溶液喷淋器(1-9-3)的入口端是高压吸收器(1-9)的稀溶液进ロ(1-9-5),在高压吸收器(1-9)的底部液囊设有工作溶液出口(1-9-6);预热器(1-8)是三股流换热器,设有稀溶液进ロ(1-8-1)、稀溶液出口(1-8-2)、富氨气进ロ(1-8-3)、富氨气出口(1-8-4)、工作溶液进ロ(1-8-5)和工作溶液出口(1-8-6); 氨水吸收式动カ循环装置(I)各部件的连接关系为蒸发器(1-1)的工作溶液出口(1-1-4)与透平调节阀(1-2)的进ロ(1-2-1)连接,透平调节阀的出口(1-2-2)与透平机组(1-3)的进ロ(1-3-1)连接,透平机组的出口(1-3-2)与回热器(1-4)的工作溶液进ロ(1-4-1)连接,回热器的工作溶液出口(1-4-2)与低压吸收器(1-5)的工作溶液进ロ(1-5-4)连接,低压吸收器的基本溶液出口(1-5-6)与低压氨泵(1-6)的进ロ(1-6-1)连接,低压氨泵(1-6)的出口(1-6-2)与低压吸收器(1-5)溶液冷却吸收段(1-51)的基本溶液进ロ(1-51-1)连接,低压溶液冷却吸收段(1-51)的基本溶液出口(1-51-2)与回热器的基本溶液进ロ(1-4-3)连接,回热器的基本溶液出口(1-4-4)与气液分离器(1-7)的进ロ(1-7-1)连接,气液分离器(1-7)的富氨气出口(1-7-2)与预热器(1-8)的富氨气进ロ(1-8-3)连接,气液分离器(1-7)的稀溶液出口(1-7-3)与预热器(1-8)的稀溶液进ロ(1-8-1)连接,预热器的富氨气出口(1-8-4)与高压吸收器(1-9)的富氨气进ロ(1-9-4)连接,预热器(1-8)的稀溶液出口(1-8-2)管路分成2路,一路与高压吸收器(1-9)的稀溶液进ロ(1-9-5)连接,另一路与稀溶液节流阀(1-11)的进ロ(1-11-1)连接,稀溶液节流阀(1-11)的出口(1-11-2)与低压吸收器的稀溶液进ロ(1-5-5)连接;高压吸收器(1-9)的工作溶液出口(1-9-6)与高压氨泵(1-10)的进ロ(1-10-1)连接,高压氨泵(1-10)的出口(1-10-2)与高压吸收器(1-9)溶液冷却吸收段(1-91)的工作溶液进ロ(1-91-1)连接;高压吸收器(1-9)溶液冷却吸收段(1-91)的工作溶液出口(1-91-2)与预热器(1-8)的工作溶液进ロ(1-8-5)连接,预热器的工作溶液出口(1-8-6)与蒸发器(1-1)的工作溶液进ロ(1-1-3)连接; 溶液储罐(2)的一端设接ロ A(2-l)和接ロ B(2-2),另一端设接ロ C(2-3);电磁阀组⑶由电磁阀A(3-l)和电磁阀B(3-2)组成;溶液储罐⑵的接ロ A(2-l)通过电磁阀A (3-1)与低压氨泵(1-6)的出口管线 连接,溶液储罐(2)的接ロ B(2-2)通过电磁阀B(3_2)与低压氨泵(1-6)的入口管线连接,溶液储罐(2)的接ロ C(2-3)与高压氨泵(1-10)的入ロ管线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中低温热源动力回收利用的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吸收式动力循环装置,包括氨水吸收式动力循环装置1、溶液储罐2、电磁阀组3;溶液储罐一端的接口A和接口B通过电磁阀A和电磁阀B分别与低压氨泵的出口和入口管线连接,另一端的接口C与高压氨泵的入口管线连接,利用高压氨泵入口管线处压力介于低压氨泵的出口管线和入口管线处压力之间的特点,通过电磁阀组的开关来置换溶液储罐内的溶液,从而改变循环主回路内的溶液浓度、工作压力和密度,改变进入透平的质量流量,增大或降低透平功率。本实用新型的变浓度调节功率的氨水吸收式动力循环装置可避免或减小透平调节阀的节流损失,维持透平的高效运行,实现循环效率的最大化。
文档编号F01K27/02GK202391501SQ201120346078
公开日2012年8月22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16日
发明者刘芬, 陈亚平 申请人:东南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