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减振特点的泵压力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00430阅读:1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减振特点的泵压力控制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泵压力控制阀,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ー种具有减振特点的泵压カ控制阀。
背景技术
本部分提供未必是现有技术的涉及本公开的背景信息。一些现代内燃机,例如燃 烧汽油的发动机,可以使用部分地用汽油直接喷射泵控制的直接燃料喷射。尽管这种汽油直接喷射泵已经能够满足他们的预期目的,但是存在改进的需求。这种改进的ー个需求可能存在于压カ控制阀的控制。在运行中,压カ控制阀的内部零件可能与相邻零件发生接触,这可能产生让站在离正在运行的直接喷射泵几英尺(例如,3英尺或者约I米)远的人都能听到的噪音。因此,需要在控制的方法和构造上改进以便于减小汽油直接喷射泵的可听见的噪音。

发明内容
本部分提供了本公开的概述,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范围或者所有特性的全面公开。本发明公开了ー种具有用于移动流体的冲程的泵,所述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限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且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腔室流到所述第二腔室。所述泵还包括泵针和阀支架,所述泵针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阀支架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阀支架包括内止挡,所述阀支架也包括其中部分地由所述内止挡限定的空腔。所述泵进一歩包括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阀支架的空腔内的阀,并且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阀可操作地被所述泵针碰撞。还有,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可操作地碰撞所述阀支架。此外,在所述冲程过程中,在不同于所述泵针碰撞所述阀支架的时间,所述阀可操作地碰撞所述内止挡。此外,本发明公开了ー种具有用于移动流体的吸入冲程的泵,所述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限定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并且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腔室移动到所述第二腔室。所述泵还包括泵针和阀支架,所述泵针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所述阀支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所述阀支架包括内止挡,所述阀支架也包括其中部分地由所述内止挡限定的空腔。在所述阀支架内限定并且提供进入所述空腔的通道的套筒开ロ。此外,所述泵包括限定通过所述阀支架的流体通道,并且所述流体通道包括阀座。所述泵还包括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腔内的阀,所述阀落座在所述阀座上和离开所述阀座以便控制所述流体流进所述空腔中。所述阀可操作地部分从所述套筒开ロ突出。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可操作地朝向所述阀和阀支架移动并且最終碰撞所述阀。还有,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在所述泵针碰撞所述阀之后,所述泵针可操作地使所述阀前行进入所述空腔中并且使所述阀离开所述阀座。而且,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在所述阀离开所述阀座以后,所述泵针可操作地碰撞所述阀支架。此外,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在所述泵针碰撞所述阀支架以后,所述阀可操作地进ー步前行进入所述空腔并并且碰撞所述内止挡。更进一歩,本发明公开了ー种具有用于移动燃料的吸入冲程和泵送冲程的车辆燃料泵。所述泵包括泵壳,所述泵壳限定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第三腔室和第四腔室。所述泵还包括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内的泵针,并且所述泵针朝向所述第二腔室偏置。电磁线圈有选择地控制所述泵针的运动。所述泵还包括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腔室内的阀支架。所述阀支架包括内止挡,并且所述阀支架还包括其中部分地由所述内止挡限定的空腔。套筒开ロ限定在所述阀支架中并且提供进入所述空腔的通道。所述泵还包括限定通过所述阀支架的第一流体通道,并且所述第一流体通道包括阀座。第二流体通道也通过所述内止挡限定。所述泵还包括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腔内的阀,所述阀偏置以落座在所述阀座上并且部分地从所述套筒开ロ突出。所述泵还包括柱塞和止回阀,所述柱塞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三腔室内,所述止回阀控制流体从所述第三腔室流到所述第四腔室。在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可操作地朝向所述阀和阀支架移动,并且最終碰撞所述阀。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还可操作地使所述阀前行进入所述空腔中并且在碰撞所述阀以后,使所述阀离开所述阀座。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阀离开所述阀座以后,所述泵针进ー步 可操作地碰撞所述阀支架。在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碰撞所述阀支架以后,所述阀可操作地进ー步前行进入所述腔并且碰撞所述内止挡。在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柱塞可操作地在所述第三腔室内移动以沿着从所述第一腔室,通过所述第一流体通道、通过所述空腔,通过所述第二流体通道进入到所述第三腔室中延伸的流动路径吸取燃料。此外,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止回阀可操作地阻止流体流从所述第三腔室进入所述第四腔室中。在所述泵送冲程过程中,所述电磁线圈可操作地接通电源以便阻止所述泵碰撞所述阀,使得所述阀保持落座在所述阀座上以便阻止所述第二腔室内的燃料流到所述第一腔室中。另外,在所述泵送冲程过程中,所述柱塞可操作地在所述第三腔室内移动以便打开止回阀并且将所述第三腔室内的流体泵入所述第四腔室中。本公开的进一步的应用领域将会根据下面的描述而变得明显。在这个概述中的描述和具体实例将仅仅在于说明本公开的目的,并无意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仅用于例示所选择的实施例而非所有可能的实施方式,并且不意欲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图I是车辆的侧视图,描绘由根据本公开的运行方法控制的燃料系统;图2是图I所示的车辆燃料系统的侧视图,描绘了燃料喷射器、共轨和由根据本公开的运行方法控制的直接喷射燃料泵;图3是根据本公开的图2的燃料系统的燃料泵模块的侧视图;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直接喷射燃料泵的横截面视图;图5-7是直接喷射燃料泵的横截面视图,描绘根据本公开的柱塞、针阀、吸入阀以及相关泵结构;图8是ー个曲线图,描绘根据本公开的直接喷射燃料泵相对于凸轮位置的不同冲程;
图9-11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直接喷射燃料泵的泵针、吸入阀和各种物理止动结构的各种位置和接触定位;以及图12描绘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在附图的几个视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部件。
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參考附图中的图1-12更加全面地描述控制实例的结构实施例和控制方法。首先參考图1-3,描绘的例如汽车的车辆10具有发动机12、燃料供给管路14、燃料箱16和燃料泵模块18。燃料泵模块18可以安装在具有凸缘的燃料箱16内,并且当燃料箱装有液体燃料时,燃料泵模块18可以浸没燃料箱16内数量不等的液体燃料中或者被燃料箱16内数量不等的液体燃料包围。燃料泵模块18内的电动燃料泵20可以将燃料从燃料箱16通过燃料供给管路14泵送到直接喷射燃料泵22。液体燃料一旦到达直接喷射燃料泵22, 接着在引入共轨24前可以被进一步增压,燃料喷射器26从共轨24接受的燃料用于最终在发动机12的燃烧汽缸内燃烧。图3描绘的仅仅是可以被安置在燃料箱16内的燃料泵模块的ー个实例,更具体地,当燃料泵模块18在它的安装位置中时,燃料泵模块18可以具有位于燃料箱16顶部表面的燃料泵模块凸缘28。继续參考图3,燃料泵模块18包括电动燃料泵20,电动燃料泵20可以从燃料储存器30吸取燃料,然后通过燃料泵止回阀32和环绕电动燃料泵20的燃料过滤器34泵送燃料。响应来自电动燃料泵20的燃料压カ,燃料泵止回阀32打开以便允许燃料从顶部流出电动燃料泵20并且流入过滤器34。这样,燃料泵止回阀32允许将燃料从电动燃料泵20泵出,同时例如,当电动燃料泵20停止泵送燃料吋,阻止燃料朝向相反方向流动,也就是说,阻止燃料流入电动燃料泵20中。布置在电动燃料泵20周围但在燃料过滤器壳体36中的过滤器34内維持燃料压力,并且通过过滤器34。燃料被泵入过滤器34并且迫使燃料朝向燃料储存器30的底部通过过滤器34,在燃料储存器30的底部,所述燃料流经孔并且进入压力调节器38,压カ调节器38可以布置在压カ调节器壳体40内。压カ调节器壳体40可以被附接到燃料过滤器壳体36,或者与燃料过滤器壳体一体形成。压カ调节器38通过供给管路42与燃料供给管路14流体连通。压カ调节器38可以调节供给管路42和燃料供给管路14中的燃料压力。流经压カ调节器38的燃料流入并且通过供给系统42流向凸缘28。流动的燃料用箭头44表示,是从电动燃料泵20泵出的燃料,经过止回阀32并且流到发动机12。除了将燃料在根据压カ调节器38的參考设定压カ的需要压カ下传递到供给系统42中外,压カ调节器38再循环剩余燃料,此外,燃料需要保持參考压力,返回到燃料储存器30中,这样燃料可以被再次吸进电动燃料泵20。相对低压的燃料,或者更确切地说压カ调节器38产生的压カ,也从压カ调节器38输送到喷射泵45,如图3所示,喷射泵45可以布置在燃料箱16底部附近或者布置在燃料箱的底部。当供给系统42内的燃料压カ保持在或者高于參考压カ时,燃料供给管路止回阀46可以校准以便响应供给管路42内的燃料压カ而打开,进而允许燃料从压カ调节器38流经供给系统42,流入燃料供给管路14。例如,打开止回阀46需要的压カ可以随着发动机的应用变化。现在參考包括图4,图4显示例如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或者泵控制器控制直接喷射燃料泵22的结构及相关方法。直接喷射燃料泵22可以包括外壳48 (即,整体外壳或者泵壳),外壳48 —般地限定内部空腔50,内部空腔50限定其它的、更小的空腔并且容纳操作它们使燃料增压且控制燃料流过直接喷射燃料泵22的各种结构和零件。具体地,外壳48能够限定第一腔室54、第二腔室62、第三腔室72和第四腔室84,泵22能够通过腔室54,62,72,84以下面将要详细描述的方式泵送燃料(或者其它流体)。诸如汽油的液体燃料可以流过燃料供给管路14,燃料供给管路14可以连接到或者最终通向直接喷射燃料泵22的入口 52。根据箭头44所指的燃料流流过入口 52并且进入第一腔室54。能够将电磁线圈56、泵针58、泵针弹簧60布置在第一腔室54内。泵针弹簧60能够靠着泵针58的一端偏置,并且泵针58能够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一腔室54内。弹簧60能够使泵针58偏向第二腔室62,这下面将会讨论到。需要说明的是,泵针58能够使用除了弹簧60以外的其它偏置构件偏置,这并没有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吸入阀支架92能够可移动地布置在第二腔室内62内,并且吸入阀64能够可移动地布置到支架92的内部空腔100内。如图所示,空腔100能够部分地由内挡块138限定。阀64能够配合泵针58—起合作或者工作,并且能够接合和离开(例如,落座和离座)阀座66以便管理流经直接喷射燃料泵22的燃料流。吸入阀64可以使用弹簧68使其偏向第一腔室54和泵针58。弹簧68能够靠着支架92的内挡块138的壁70偏置。需要说明的是,阀64能够使用除弹簧60以外的其它偏置构件偏置,这并没有脱离本公开的范围。当吸入阀64变成离开阀座66时,燃料能够进入第三腔室72,第三腔室72可以是加压腔室72,在第三腔室72里,外部直径产生密封但允许与内部直径或者表面76滑动的柱塞74使燃料加压到需要的压力。来自加压腔室72的输出压力取决于内燃机应用所需要的输出压力。为了辅助调节输出压力,出ロ止回阀78可以根据弹簧82的弹簧常数落座在第四腔室84内的阀座80上或者离开阀座80。为了进一步便于燃料在加压腔室72内加压,柱塞74的端部89能够骑在或者接触凸轮86的凸角,凸轮86可以由发动机12的旋转直接地或者间接地驱动。因此,不同的柱塞长度和不同的凸轮凸角数量可以影响腔室72内燃料的加压。继续參考图4,泵针58可以接触泵针导轨88或者由泵针导轨88导向,泵针导轨88可以具有接触泵针58的泵针导轨端部90。此外,泵针导轨可以是环形的并且具有接触泵针58的内部直径。吸入阀支架92能够具有开ロ端部94 (例如,套筒开ロ),通过开ロ端部94显露阀64的端部并且阀64通过开ロ端部94能够部分伸出。吸入阀支架92可以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流体入口通道96 (第一流体通道)和ー个或者多个流体出ロ通道98 (第二流体通道),这样允许流体流进或者流出支架92的空腔100。例如,流体入口通道96可以允许流体从第一腔室54流到吸入阀内部空腔100,而流体出ロ通道98允许流体从吸入阀内部空腔100流到用于使流体流入第三腔室72的第三腔室入口 201。吸入阀支架92可以在第二腔室62内在固定的止挡或壁109与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之间移动,固定止挡或者壁109隔离第一腔室54和第二腔室62。减振器108能够是环状弹簧或者其它缓和冲击カ和振动载荷等的装置。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可以位于吸入阀支架92和限定第三腔室入口 102的壁106之间。如图所示,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可以位于吸入阀支架92的外面并且在第二腔室62内,而弹簧68可以位于里面,或者作为吸入阀支架92的内部弹簧68,完全被吸入阀支架92包含或者环绕。、
如上面所提到的,第三腔室72可以是加压腔室,第四腔室84可以是用于流体退出直接喷射燃料泵22的出口腔室。柱塞74可以移进和移出,并且朝向和远离第三腔室72移动以便使第三腔室72内的燃料加压。出口止回阀78可以配合出口止回阀弹簧82工作以便盖住和揭开进入第四腔室84的入口 110。出口止回阀弹簧82可以偏置以便允许流体进入第四腔室84并且随后经过作为出ロ燃料114的泵出ロ 112离开第四腔室84。现在转到參考图5-7,并且參考图8,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直接喷射燃料泵22的更具体的控制。将关联泵22的多个“冲程”讨论泵22的运行,泵22的多个“冲程”的示例性实施例展示在图5-8中。例如,泵22能够具有在图5中展示的吸入冲程,其中燃料根据箭头44进入第一腔室54。随着电磁线圈56切断电路,或者断开电路并且随着柱塞74向下移动(例如,远离加压腔室72运动),在入口 52通到增压腔室72之间的吸力由于柱塞74远离增压腔室72移动形成真空而产生,并且持续产生。同时,随着柱塞74根据箭头117移动,止回阀78可以落座在阀座80上或者与阀座80形成密封。在柱塞72将流体吸入增压腔室72的吸入冲程 过程中,弹簧82的弾力使得止回阀78更易于落座在阀座80上。增压腔室72内产生的真空也将止回阀收回向阀座80。这样,在图5描述的场景中,电磁线圈56切断电路使得燃料可以通过柱塞74被吸入增压腔室72。如图8所示,图5中的吸入冲程的柱塞74的位置可以与降低或者减少凸轮升程一致,例如在曲线116的位置118。当电磁线圈56断开电路,泵针弹簧60能够迫使(偏置)泵针58远离电磁线圈56,使得泵针接触(毗邻或者碰撞)阀64从支架92的突出部分,藉此,使得阀64进ー步逆着弹簧68提供的偏置力向前进入支架92。在初始接触阀64以后,泵针58进ー步向着并且甚至冲击(接触或者毗邻)吸入阀支架92的开ロ端部表面94并且将吸入阀支架92的相反端面靠着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偏置,藉此压紧吸热阀支架减振器108。当弹簧68被压缩,吸入阀64在吸入阀支架92内移动并且离开阀座66以便允许燃料流过吸入阀64并且进入增压腔室72。由于柱塞74由根据箭头116向下移动产生的吸力,使得燃料流(由箭头44所示)更易于或者加快流动。參考图6,图6描绘预冲程,也称为预增压冲程和低压回行冲程,并且当柱塞74根据箭头117在圆筒或者套筒120内开始向上移动时发生所述冲程。如图6所示,预冲程阶段形成一种运动,其中凸轮86(图4所示)是处于提升柱塞74的过程中;但是,燃料能够根据箭头122在短时间内反向流回直接喷射燃料泵22,并且这样,燃料并没有在增压腔室72内增压到喷射压力。因此,图6展示的是当电磁线圈关闭或者断开电路时的场景,当柱塞74最初开始朝向增压腔室72移动时,例如正好在柱塞74的下止点(“BDC”)后,吸入阀64没有落座在阀座66上并且燃料能够从增压腔室72流过直接喷射燃料泵22,流出外壳入口或者泵入口 52。在图6所示的预冲程中,当出ロ止回阀弹簧82的弾力迫使出ロ止回阀78落座在阀座80上时,出口止回阀78可以落座在阀座80上。如图8所描述的,图6所示的预冲程的柱塞74的位置可以与增加凸轮升程一致,例如在曲线116的位置124。图7描绘了柱塞74根据箭头117向上或者朝向增压腔室72移动。当柱塞74在套筒90内移动,燃料在增压腔室72内增压。如图7所示,泵送冲程阶段构成一种运动,其中凸轮86(图4所示)处于提升柱塞74过程中或者朝向上止点(“TDC”)移动柱塞74并且移动到相对于凸轮86的上升或者运动能力的上止点(“TDC”)位置。燃料能够流过直接喷射燃料泵22并且当燃料加压到压カ能够克服止回阀弹簧82的弹カ时根据箭头126在泵出口 128离开泵22。这样,燃料在增压腔室72被加压,然后通过入口离开出口腔室84。因此,图7表示的场景使得当电磁线圈56通电或者接通电源吋,电磁线圈56产生的力吸引泵针58,藉此压缩泵针弹簧60并且移除泵针端部130与吸入阀64的端部132接触。这样,弹簧68接着偏置吸入阀64落座在阀座66以便防止燃料流进第一腔室或者入口腔室54,相反燃料被迫使流进第四腔室或者退出腔室84并且从出ロ 128流出。继续參考图7,当燃料从出ロ 128流出时,流动燃料的力和/或相关腔室72的压カ可以大于抵抗止回阀78的弹簧82的抵抗力或者压缩カ以便允许弹簧82压缩和止回阀78运动,使得燃料126能够从出ロ 112流出。当吸入阀64关闭并且偏置吸入阀64落座在在阀座66上以便阻止燃料流经流体入口通道96时,弹簧68可以偏压壁70。同样地,当止回阀78远离止回阀78的阀座80移动和移动到阀座80 (例如,分别打开或者关闭)吋,弹簧82可以偏压壁134。
这样,图5-7中的姆一个图表不了柱塞74的位置、电磁线圈56相应状态(例如,通电或者断电)以及柱塞74位置和电磁线圈56的状态对通过燃料泵22的燃料流的影响。如图8所示,图7中的泵送冲程的柱塞74的位置可以与增加凸轮升程重合,例如在曲线116的位置136。图9-11描述了在运行不同冲程或者阶段过程中直接喷射燃料泵22的内部组件的位置。图9描述了当电磁线圈56接通电路时,在泵送冲程过程中泵针58和吸入阀64的位置,如配合图7所说明的;但是,不会由于泵针58和吸入阀64的接触而产生噪音,这是因为吸入阀64落座在阀座80并且电磁线圈接通电路从而将泵针58逆着弹簧座61移动,这将在泵针58和吸入阀64之间形成间隙。这将发生在当柱塞74向着柱塞上止点位置(如图7所示)行进时。因为阀64落座在阀座80上,在泵送冲程136过程中至少流体入口通道96没有流体流过。图10描述了柱塞74开始向下的冲程(例如,吸入冲程),其中切断电磁线圈56的电流,因此断开电磁线圈56的电源而且阻止了逆着弹簧座61吸引泵针58。由于弹簧60的弾力偏置弹簧座61,泵针58断开与弹簧座61的物理接触并且朝向吸入阀64移动。弹簧60可以固定在电磁线圈56之间或者电磁线圈56内。这样,弹簧60偏置泵针58,引起泵针58的端部130进入并且冲击吸入阀64的端部132。如图10所描述,当泵针58冲击吸入阀64时,可能产生可听见的噪音。接着,在泵针58冲击吸入阀64以后,泵针58继续朝向吸入阀支架92行迸,并且当吸入阀64移动经过吸入阀支架92的端部表面94时使得吸入阀64全部并且整体地限制在吸入阀支架92内,泵针58的端部表面130冲击吸入阀支架92的端部表面94。这种冲击可能产生可听见的噪音。如图10所示,所述冲击载荷或者振动(例如,第一载荷)能够通过支架92传递以被减振器108衰减,如箭头146,148所示。减振器108能够充当冲击吸收器,用来吸收泵针58和吸入阀支架92之间的碰撞冲击。减振器108可以是柔性的和是弹簧或者作为弹簧执行以从吸入阀支架92吸收能量。图11继续描述在图10中开始的吸入冲程,使得流体可以被吸入到流体入口通道96中、进入吸入阀内部空腔100、进入流体出口通道98和随后进入增压腔室72。当吸入阀64从阀座66移动时,吸入阀64可以朝向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113移动并且冲击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的端部表面113。内止挡138是吸入阀支架92的一部分。内止挡138可以限定吸入阀弹簧68的容器。内止挡138可以包括由壁144限定和环绕的空腔142。吸入阀弹簧68可以位于空腔142内使得只有吸入阀弹簧68的一个端部突出超过壁144的端部表面113。当被吸入阀64压缩吋,吸入阀弹簧68可以被压缩在空腔142内并且靠着壁70,使得吸入阀弹簧68的任何一部分没有突出超过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140。当吸入阀64冲击可能全部位于吸入阀支架92限制内的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113吋,由碰撞产生的振动或者冲击载荷(例如,第二载荷)可以根据箭头147被传输到并且通过吸入阀支架92而传输到减振器108,减振器108充当冲击吸收器并且吸收在吸入阀64和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113之间的碰撞冲击。因为减振器108可以是柔性的并且可以是弹簧或者用作弹簧执行从吸入阀支架92吸收能量,振动、冲击和噪音被吸收或者要比减振器108不存在并且吸入阀支架92直接冲击分隔壁106減少,分隔壁106分开且位于增压腔室72和出口腔室84之间。ー种控制泵22的方法可以包括在腔室外壳48内设置第一腔室54,第一腔室54限定入口 52。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设置限定第一孔53 (如图4)以便允许流体流到吸入阀支架92的第一壁109。第一腔室54可以容纳电磁线圈56而且接通和断开电磁线圈56的电 源能够控制泵针58的运动。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腔室外壳48内设置具有吸入阀64的第二腔室62。第二腔室62的位置可以紧靠第一腔室54,并且第一孔53可以限定第一腔室54和第二腔室62之间的流体通道。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在腔室外壳48内设置第三腔室72,第三腔室72朝向包含柱塞74的套筒120开ロ,套筒120可以是圆筒形的。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设置第二壁106,第二壁106限定作为第二腔室62与第三腔室72之间的流体通道的第二孔102。所述方法还可以包括设置具有出口阀78和第三壁106的第四腔室84,第三壁106限定在第三腔室72和第四腔室84之间的第三孔110。陈述稍微不同,并且根据本公开,泵22可以利用泵针58、吸入阀64和吸入阀支架92,吸入阀64可以在吸入阀支架92内驻留和移动。在下面顺序中,在泵22的吸入冲程运行过程中,泵针58可以接触吸入阀64,接着泵针58可以接触吸入阀支架92 (在图10的接触点117)以便经过箭头146,148所指通过吸入阀支架92传输冲击并且将冲击传输到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随后,吸入阀64可以接触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 (在图11的接触点119)以便经过箭头147所指从表面113通过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并且通过吸入阀支架92的平衡将冲击传输到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泵22可以利用泵壳48,泵壳48可以是外壳,限定第一腔室54,电磁线圈56驻留在第一腔室54内的。泵壳48可以限定第二腔室62,并且吸入阀支架92可以靠着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以及支柱、圆环,支座或者壁109驻留在第二腔室62内。泵壳48也可以限定第三腔室72并且壁106可以在第二腔室62和第三腔室72之间划分界限。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可以驻留在吸入阀支架92和在第二腔室62和第三腔室72之间划分界限的壁106之间。吸入阀支架92可以限定第一流体通道96,第一流体通道96允许流体从吸入阀支架92的外面进入吸入阀支架92内的空腔100。(流体也可以反方向流动,这取决于柱塞74的冲程。)吸入阀支架92还可以限定第二流体通道98,第二流体通道98允许流体从吸入阀支架92内的空腔100流到吸入阀支架92的外面。吸入阀64可以控制流体从第一流体通道96进入空腔100的流体通道。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可以接触(例如,类似弹簧或者悬臂样式的弯曲)吸入阀支架92以便衰减泵针58撞击吸入阀支架92的端部表面94的冲击,以及泵针58撞击吸入阀64的冲击。吸入阀弹簧68可以驻留在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内并且可以从超过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94压缩以便与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94齐平。柱塞74可以驻留在由泵壳48限定的第三腔室72内,而且第三腔室72可以流动连接第二腔室62。出口止回阀78可以驻留在由泵壳48限定的第四腔室84内并且第四腔室84可以流动连接第三腔室72。吸入阀支架92可以将套筒107 (图4)限定进入流体储存器100,而且吸入阀64可以部分驻留在套筒107内并且部分突出超过 吸入阀支架92的端部表面94。泵针58的宽度(例如,直径)可以大于套筒107的开ロ(例如,套筒开ロ)的宽度(例如,内部直径)。这样,吸入阀支架92可以是泵针58的止挡(即,限制泵针58相对于支架92的运动)。壁106可以隔开第二腔室62和第三腔室72,而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可以驻留在吸入阀支架92和分隔第二腔室62与第三腔室72的壁106之间。在另一种布置中,泵22可以利用腔室壳体48内的第一腔室54,壁106可以限定第一孔102。第一腔室54可以容纳电磁线圈56,电磁线圈56可以控制泵针58向前和向后运动。泵22可以利用腔室壳体48内的第二腔室62,第二腔室62具有包含可以移动的吸入阀64的吸入阀支架92。第一壁109可以限定第一孔53并且可以允许第一腔室54和第二腔室62之间的流体通道。第三腔室72可以限定在腔室壳体48内,并且可以朝向包含柱塞74的套筒107开ロ。第二壁106可以限定作为第二腔室62和第三腔室72之间的流体通道的第二孔102。第四腔室84可以容纳离开阀78,第三壁111可以限定在第三腔室72和第四腔室84之间的第三孔110。在泵22运行过程中,可以按下列顺序进行a)泵针58和吸入阀64可以彼此接触;b)泵针58和吸入阀支架92彼此接触;以及c)吸入阀64可以接触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參考图9-11,可能会按下列顺序出现接触a)泵针58的端部表面130接触吸入阀64的端部表面132 ;b)泵针58的端部表面130接触吸入阀支架92的端部表面94 ;以及c)吸入阀64的端部表面接触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113。当泵针58接触吸入阀支架92,并且随后吸入阀64接触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113吋,限定从吸入阀支架92进入吸入阀支架减振器108的通过固体材料的振动路径。因为产生两次单独的冲击,来自泵22的噪音可以低于在ー个具有较大质量的物体(泵针58和吸入阀64毗邻在一起并且作为ー个単元一起运动的组合)冲击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113所产生的噪音。图12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横截面视图。在附图的几个视图中,相应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应的部件。本公开的优点在于通过构造直接喷射燃料阀22使得相继发生在具有相对大质量的部件之间的多个冲击(例如当泵针58冲击吸入阀64,泵针58的端部表面130冲击吸入阀支架92的端部表面94,以及吸入阀64冲击吸入阀支架92的内止挡138的端部表面140),代替较大质量的部件的较少的冲击,由于所述碰撞而产生的噪音等级可以被減少,因此使得整个泵运行更安静。此外,本公开的教导可以成功地应用到以任何转速运行的发动机中。前面描述的实施例已经达到了说明和描述的目的。所做的描述和说无意于详尽或者限制本公开,特定的实施例的个体元件或者特性一般不被限制在那个特定的实施例上,但是在特定实施例上应用的是可互换的并且能够被用到所选择的实施例上,即使没有具体显示或者描述。同样也可以在多种方式上变化。这些变体并不被认为脱离本公开,并且意欲将所有的这种修改都包括在本公开的范围内。权利要求
1.ー种具有用于移动流体的冲程的泵,所述泵包括 泵壳(48),所述泵壳限定第一腔室(54)和第二腔室(62),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腔室(54)移动到所述第二腔室(62); 泵针(58),所述泵针(58)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54)内; 阀支架(92),所述阀支架(92)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腔室¢2)内,所述阀支架(92)包括内止挡(138),所述阀支架(92)还包括其中部分地由所述内止挡(138)限定的空腔(100);以及 阀(64),所述阀¢4)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阀支架(92)的空腔(100)内,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阀¢4)可操作地由所述泵针(58)碰撞,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58)可操作地碰撞所述阀支架(92),以及在所述冲程过程中,在不同于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支架(92)的时间,所述阀(64)可操作地碰撞所述内止挡(138)。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还包括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54)内的电磁线圈(56),其中,所述电磁线圈(56)的选择性的通电和断电引起所述泵针(58)运动。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还包括使所述泵针(58)朝向所述阀¢4)偏置的泵针偏置构件(6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还包括阀支架减振器(108),所述阀支架减振器(108)可操作地衰减由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支架(92)产生的第一载荷和由所述阀(64)碰撞所述内止挡(138)产生的第二载荷中的至少ー个。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壳(48)限定第三腔室(72),所述泵还包括在所述第二腔室¢2)和所述第三腔室(72)之间划分界限的壁(106),所述阀支架减振器(108)布置在所述阀支架(92)和所述壁(106)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阀支架减振器(108)可操作地衰减所述第一和第二载荷。
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支架(92)进ー步限定用于流体进入和流出所述阀支架(92)的空腔(100)的至少一条流体通道(96,9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至少一条流体通道(96,98)包括允许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流体从所述阀支架(92)外部流入所述空腔(100)的第一流体通道(96)和允许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流体从所述空腔(100)的内部流到所述空腔(100)的外部的第二流体通道(98)。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至少一条流体通道(96,98)包括阀座(66),所述阀¢4)可选择地落座在或者离开所述阀座(66),藉此控制所述流体流过所述至少一条流体通道(96,98)。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还包括阀偏置构件(68),所述阀偏置构件¢8)将偏置载荷应用到所述阀(64)朝向所述阀(64)落座在所述阀座(66)上的位置,所述泵针(58)对所述阀(64)的碰撞使所述阀¢4)逆着所述偏置载荷移动以便使所述阀¢4)离开所述阀座(66)。
11.根据权利要求I至10中的任意ー项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阀支架(92)包括套筒开ロ(94),所述阀(64)突出穿过所述套筒开ロ(94),其中,所述泵针(58)对所述阀¢4)的碰撞使所述阀¢4)前行进入所述套筒开ロ(94)进而进入所述空腔(10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针(58)具有泵针宽度,并且其中,所述套筒开ロ(94)具有套筒开ロ宽度,所述泵针宽度大于所述套筒开ロ宽度,这样,在碰撞所述阀出4)且使所述阀¢4)前行进入所迷套筒开ロ(94)和所述腔(100)以后,所述泵针(58)撞击所述阀支架(92)。
13.ー种具有用于移动流体的吸入冲程的泵,所述泵包括 泵壳(48),所述泵壳(48)限定第一腔室(54)和第二腔室(62),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腔室(54)移动到所述第二腔室(62); 泵针(58),所述泵针(58)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54)内; 阀支架(92),所述阀支架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腔室¢2)内,所述阀支架(92)包括内止挡(138),所述阀支架(92)还包括其中部分地由所述内止挡(138)限定的空腔(100),限定在所述阀支架(92)内并且提供进入所述腔(100)的通道的套筒开ロ(94); 流体通道(96,98),所述流体通道(96,98)限定通过所述阀支架(92),所述流体通道(96,98)包括阀座(66);以及 阀(64),所述阀¢4)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阀支架(92)的空腔(100)内,以便落座在和离开所述阀座(66)来控制所述流体流进所述空腔(100),所述阀(64)可操作地从所述套筒开ロ(94)部分突出, 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58)可操作地移向所述阀(64)和阀支架(92),并且最终碰撞所述阀(64), 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并且在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支架(92)以后,所述泵针(58)可操作地使所述阀(64)前行进入所述空腔(100)并且使所述阀(64)离开所述阀座(66), 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并且在所述阀(64)离开所述阀座(66)以后,所述泵针(58)可操地碰撞所述阀支架(92),并且, 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并且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支架(92)以后,所述阀¢4)可操作地继续前行到所述空腔(100)内并且碰撞所述内止挡(138)。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还包括阀支架减振器(108),所述阀支架减振器(108)可操作地衰减由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支架(92)产生的第一载荷和由所述阀(64)碰撞所述内止挡(138)产生的第二载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还包括阀偏置构件(68),所述阀偏置构件(68)朝向使所述阀¢4)落座在所述阀座¢6)上的位置将偏置载荷施加到所述阀¢4)上,所述泵针(58)逆着所述阀¢4)的碰撞使所述阀¢4)对抗所述偏置载荷以便使所述阀¢4)离开所述阀座(66)。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者14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所述泵针(58)具有泵针宽度,并且所述套筒开ロ具有套筒开ロ宽度,所述泵针宽度大于所述套筒开ロ宽度,使得在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4)并且使所述阀¢4)前行进入所述套筒开ロ(94)和所述腔(100)以后,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支架(92)。
17.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壳(48)还限定第三腔室(72),所述第三腔室(72)与所述第二腔室¢2)流体连通,并且还包括柱塞(74),所述柱塞(74)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三腔室(72)内,在所述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柱塞(74)在所述第三腔室(72)内移动使得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腔室(54)流进所述第二腔室(62),进而进入所述第三腔室(72)。
18.根据权利要17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壳(48)还限定第四腔室(84),所述第四腔室(84)与所述第三腔室(72)流体连通,并且还包括止回阀(78),所述止回阀控制流体从所述第三腔室(72)流到所述第四腔室(84)。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泵,其特征在干, 所述泵还包括泵送冲程,并且还包括电磁线圈(56),在泵送冲程过程中,所述电磁线圈(56)可操作地通电以便防止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4)使得所述阀¢4)保持落座在所述阀座¢6)上以阻止所述第二腔室¢2)内的流体流到所述第一腔室(54),在所述泵送冲程过程中,所述柱塞(74)可操作地在所述第三腔室(72)内移动以便打开止回阀(78)并且将所述第三腔室(72)内的所述流体泵入所述第四腔室(84)。
20.ー种具有用于移动流体的吸入冲程和泵送冲程的车辆燃料泵,所述泵包括 泵壳(48),所述泵壳(48)限定第一腔室(54)、第二腔室¢2)、第三腔室(72)和第四腔室(84); 泵针(58),所述泵针(58)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54)中,并且被朝向所述第二腔室¢2)偏置,所述泵针(58)的运动由电磁线圈(56)可选择地控制; 阀支架(92),所述阀支架(92)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腔室¢2)内,所述阀支架(92)包括内止挡(138),所述阀支架(92)还包括其中部分地由所述内止挡(138)限定的空腔(100)、限定在所述阀支架(92)内并且提供进入所述空腔(100)的通道的套筒开ロ(94); 第一流体通道(96),所述第一流体通道(96)限定流体通过所述阀支架(92),所述第一流体通道(96)包括阀座(66); 第二流体通道(98),所述第二流体通道(98)限定流体通过所述内止挡(138); 阀(64),所述阀¢4)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空腔(100)内,并且被偏置使所述阀¢4)落座在所述阀座(66)上并且从所述套筒开ロ(94)部分突出; 柱塞(74),所述柱塞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三腔室(72)内;以及 止回阀(78),所述止回阀(78)控制流体从所述第三腔室(72)流到所述第四腔室(84); 在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58)可操作地移向所述阀(64)和阀支架(92)并且最終碰撞所述阀(64), 在吸入冲程过程中,在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4)以后,所述泵针(58)可操作地使所述阀(64)前行进入所述空腔(100)并且使所述阀(64)离开阀座(66),在吸入冲程过程中,在所述阀(64)从所述阀座(66)离开后,所述泵针(58)可操作地碰撞所述阀支架(92), 在吸入冲程过程中,在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支架(92)以后,所述阀¢4)可操作地进ー步前行进入所述腔(100)并且碰撞所述内止挡(138), 在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柱塞(74)可操作地在所述第三腔室(72)内移动以便沿着从所述第一腔室(54)延伸通过所述第一通道(96),通过所述空腔(100),通过所述第二通道(98)并且进入所述第三腔室(72)的流动路径吸取所述燃料, 在吸入冲程过程中,所述止回阀(78)可操作地阻止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三腔室(72)流进所述第四腔室(84), 在泵送冲程过程中,所述电磁线圈(56)通电以阻止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64),使得所述阀¢4)保持落座在所述阀座¢6)上以阻止所述第二腔室62内的燃料流到所述第 一腔室(54)中,以及 在所述泵送冲程过程中,所述柱塞(74)可操作地在所述第三腔室(72)内移动以便打开所述止回阀(78)并且将所述第三腔室(72)内的所述流体泵入所述第四腔室(84)。
全文摘要
一种泵,包括泵壳(48),所述泵壳(48)限定第一腔室(54)和第二腔室(62),并且在冲程过程中,所述流体从所述第一腔室(54)流动到所述第二腔室(62)。所述泵还包括泵针(58)和阀支架(92),所述泵针(58)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一腔室(54)内,所述阀支架(92)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第二腔室(62)内。所述阀支架(92)包括内止挡(138),并且所述阀支架(92)还包括在其中由所述内止挡(138)部分地限定的空腔(100)。所述泵还包括阀(64),所述阀(64)可移动地布置在所述阀支架(92)的空腔(100)内,并且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58)可操作地碰撞所述阀(64)。还有,在所述冲程过程中,所述泵针(58)可操作地碰撞所述阀支架(92)。此外,在所述冲程过程中,在不同于所述泵针(58)碰撞所述阀支架(92)的时间,所述阀(64)可操作地碰撞所述内止挡(138)。
文档编号F02M59/44GK102734023SQ20121008642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0日
发明者J·卢宾斯基, R·斯彭斯, 古桥努, 罗摩默梯·禅那 申请人:电装国际美国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