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喷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4039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喷油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喷油系统,包括连通油盘和曲轴箱的供油通道,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进入曲轴箱,所述供油通道一端为喷油口,喷油口设置在气缸侧壁上,且位于活塞下死点下方,本发明提供的发动机喷油系统,能够使发动机气缸壁和曲轴箱得到充分润滑,同时简化从润滑油箱到曲轴的通道,便于加工制造。
【专利说明】发动机喷油系统【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发动机喷油系统。
【背景技术】[0002]如同以草木为对象的手提式割草机(剪切机)和背负式作业机,作为驱动作业人员自己手提或者背负着进行作业的作业机的发动机已经广泛使用传统的二冲程和四冲程小型通用发动机。由于污染物排放规定变的越来越严格,所以将驱动源从二冲程更换为四冲程发动机的需求日益提高,然而,四冲程发动机具有更复杂的润滑系统,这使得发动机在以倾斜角度运行时不太起作用。润滑成为每个发动机厂商的主要设计问题,现在仅有本田公司按EP835987专利技术用于批量生产的可在各种倾斜角度下工作的四冲程发动机。该技术采用特殊油箱围绕安装在曲轴上的旋转刀片以产生油雾,但是按此方式设计发动机更宽,更重,成本更高。还有的发动机采用喷出润滑油的方式润滑曲轴箱,但是喷油口通常设在曲轴上,导致曲轴上部气缸内壁没有得到充分的润滑油,影响润滑效果。
[0003]发动机润滑油通常储存在润滑油箱内,当启动发动机后,润滑油从润滑油箱进入曲轴箱进行润滑,现有的发动机通常在曲轴上设有喷油口,润滑油通过喷油口喷入曲轴箱,其缺陷在于曲轴位于气缸下部,曲轴上的喷油口喷出的油不足以使气缸壁得到充分的润滑。同时从润滑油箱到曲轴箱的路径复杂,加工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喷油系统,能够使发动机气缸壁和曲轴箱得到充分润滑,同时简化从润滑油箱到曲轴的通道,便于加工制造,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发动机喷油系统,包括连通油盘和曲轴箱的供油通道,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进入曲轴箱,所述供油通道一端为喷油口,喷油口设置在气缸侧壁上,且位于活塞下死点下方。
[0006]优选的,所述喷油系统还包括凸轮室盖,所述供油通道至少有部分设置在凸轮室盖上。
[0007]优选的,所述供油通道包括第一单向阀。
[0008]优选的,凸轮室盖上设有空腔,所述第一单向阀置于空腔内。
[0009]优选的,所述供油通道至少部分由气缸和气缸座拼接形成。
[0010]优选的,所述气缸和气缸座拼接而成的通道为环形通道。
[0011]优选的,所述气缸和气缸座上的环形通道分别设有上槽孔和下槽孔。
[0012]本发明公开的喷油系统结构简单,同时使发动机具有更优良的润滑效果。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0014]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润滑系统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剖视图。
[0016]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气缸的仰视图。
[0017]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气缸座的俯视图。
[0018]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气缸座的仰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0020]如图所示为本发明优选实施方式的四冲程发动机,包括曲轴箱1、油盘2、凸轮室
3、摇臂室4和空滤器6。油盘2用于储存润滑油,油盘2上方为曲轴箱1,曲轴10设置在曲轴箱I内并与气缸8中的活塞7接合,,油盘2和曲轴箱I通过供油通道21连通。曲轴箱I的下方设有分配室5,曲轴箱与分配室通过第一输油通道15连通,分配室5可以进行油气分离,分离出来的液态润滑油通过分离室底部小孔流入油盘2,剩余的气态润滑油通过,第二输油通道53进入凸轮室3。气缸8上部设有摇臂室4,凸轮室3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三输油通道34进入摇臂室4,对摇臂室4内的部件进行润滑。摇臂室4内的润滑油通过回油通道41回到曲轴箱1,摇臂室4内的气体通过通气路46进入空滤器6。空滤器6中的润滑油通过返油通道61进入曲轴箱I。本实施例的发动机润滑系统(如图2),利用活塞7的运动使曲轴箱内的压力产生交替变换,使润滑油在供油通道21、第一输油通道15、第二输油通道53、第三输油通道34、回油通道41、通气路46、返油通道61中循环,给发动机的相关部位提供润滑油。
[0021 ]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中,喷油系统是将油盘中储存的润滑油弓I入曲轴箱中,喷油系统包括供油通道21,供油通道21在油盘2内的端部设有吸油部215 (如图1),所述吸油部215能随着发动机倾斜或倒置的方向滚动,保证发动机在任何位置吸油部215都能吸到油盘2中的润滑油。供油通道21另一端是喷油口 210,喷油口 210在气缸8的侧壁上且位于活塞7下死点的下方,也就是说,活塞7的上下运动并不会遮挡住喷油口 210,喷油口 210 —直处于开口状态,从油盘2中吸取的润滑油从喷油口 210喷入曲轴箱I。当曲轴箱I内的压力小于油盘2内的压力时,油盘2内的润滑油通过喷油口喷入曲轴箱。因为喷油口 210在气缸8的侧壁较高的位置,同时高于曲轴的位置,因此喷油口 210喷出的油使气缸8内壁上具有更大面积的润滑油,同时,使曲轴上相关部件具有更多润滑油。所述供油通道21包括环形通道211,环形通道211分别由设置在气缸8和气缸座9上的凹槽拼接而成。气缸8上的环形通道211的凹槽上设有上槽孔214,气缸座9上的环形通道211的凹槽上设有下槽孔213,供油通道21中的油通过下槽孔213进入环形通道211,绕环形通道流动到上槽孔214,润滑油从上槽孔214流入凸轮盖通道216,所述凸轮盖通道216为供油通道21的一部分,凸轮盖通道216设置在凸轮室盖31上(如图3所示),所述凸轮室盖31是覆盖在凸轮室3上的一个盖板,经过凸轮盖通道216的润滑油通过凸轮轴502上的通孔112经喷油口喷入曲轴箱。供油通道21还设有第一单向阀212,第一单向阀212在曲轴箱I内为负压时打开,曲轴箱I内为正压时关闭。所述第一单向阀212设在与通孔112同轴的空腔302中,所述空腔302在凸轮室盖31上,空腔302与通孔112都为圆柱形孔,它们的直径大致相等。因此,在加工通孔112时,只要稍微加工得深一点,就可以形成空腔302,然后可以将第一单向阀212置于空腔302中,降低了加工难度,方便制造。
[0022]本发明揭示的喷油系统,油路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够给发动机气缸壁和曲轴箱带来更好的润滑效果。上述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任何不脱离本发明精神的变换或替换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发动机喷油系统,包括连通油盘(2)和曲轴箱(I)的供油通道(21),润滑油通过供油通道(21)进入曲轴箱(I),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道(21) —端为喷油口(210),喷油口(210)设置在气缸(8)侧壁上,且位于活塞(7)下死点下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系统还包括凸轮室盖(31),所述供油通道(21)至少有部分设置在凸轮室盖(3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道(21)包括第一单向阀(212)。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凸轮室盖(31)上设有空腔(302),所述第一单向阀(212)置于空腔(302)内。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油通道(21)至少部分由气缸(8)和气缸座(9)拼接形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8)和气缸座(9)拼接而成的通道为环形通道(21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动机喷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8)和气缸座(9)上的环形通道分别设有上槽孔(214)和下槽孔(213)。
【文档编号】F02F7/00GK103511115SQ201210198802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5日
【发明者】孔钊, 郭宁, 陈干, 冯可亚 申请人:苏州科瓴精密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