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4572阅读:26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封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代汽轮机设计中,为了避免汽轮机动静部分的碰撞,普遍增大了轴向间隙,但轴向间隙的增加造成叶片进汽侧根部的轴向汽封作用大大减小,汽道漏汽量增大,干扰主汽流的流动,降低了整机效率。为了减小因轴向间隙增加带来的影响,现在汽轮机设计中广泛采用了隔板径向汽封,如图I所示。采用图I所示的径向汽封,在一定程度上减小了汽封的径向间隙,起到了密封的作用,但是,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还是有一些汽流流出,对汽轮机主汽流造成了影响。
发明内容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密封效果良好,可提高通流效率。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包括动叶片、静叶片、隔板体和叶轮,静叶片焊装在围带上后装在隔板体上,动叶片装在叶轮顶部,动叶片和静叶片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形成汽流的通道,叶轮顶部进汽侧设有凸出的梯台,隔板体上部设有与叶轮顶部凸出的梯台相配合的凹槽,凹槽下方沿隔板体径向设有径向汽封片。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隔板体上设置径向汽封片,将隔板体上的凹槽和叶轮凸出的梯台间的间隙封住,实现隔板体和叶轮间的径向汽封,这样能够在放大轴向间隙的同时缩小径向间隙,以达到密封的效果,从而使汽道的漏汽量降到最低,此种设置较现有技术中的设计,密封性更好,汽道的漏汽量更小,对汽轮机主汽流的干扰更小,也更有利于提高机组的启停性能,缩短机组的启停时间,并且结构紧凑、加工方便。

图I为现有技术中的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静叶片;2、径向汽封片;3、凹槽;4、隔板体;5、动叶片;6、梯台;7、叶轮;
8、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一种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包括动叶片5、静叶片I、隔板体4和叶轮7,静叶片I焊装在围带上后装在隔板体4上,动叶片5装在叶轮7顶部,动叶片5和静叶片I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形成汽流的通道,如图2所示,叶轮7顶部进汽侧设有凸出的梯台6,隔板体4上部设有与叶轮7顶部凸出的梯台6相配合的凹槽3,凹槽3下方沿隔板体4径向设有径向汽封片2。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隔板体4上设置径向汽封片2,将隔板体4上的凹槽3和叶轮7凸出的梯台6间的间隙封住,实现隔板体4和叶轮7间的径向汽封,这样能够在放大轴向间隙的同时缩小径向间隙,以达到密封的效果,从而使汽道的漏汽量降到最低,此种设置较现有技术中的设计(如图I所示,叶轮7顶部进汽侧设有凸出的平台8),密封性更好,汽道的 漏汽量更小,对汽轮机主汽流的干扰更小,也更有利于提高机组的启停性能,缩短机组的启停时间,并且结构紧凑、加工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包括动叶片、静叶片、隔板体和叶轮,静叶片焊装在围带上后装在隔板体上,动叶片装在叶轮顶部,动叶片和静叶片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形成汽流的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顶部进汽侧设有凸出的梯台,隔板体上部设有与叶轮顶部凸出的梯台相配合的凹槽,凹槽下方沿隔板体径向设有径向汽封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整体式隔板径向汽封装置,包括动叶片、静叶片、隔板体和叶轮,静叶片焊装在围带上后装在隔板体上,动叶片装在叶轮顶部,动叶片和静叶片之间存在间隙从而形成汽流的通道,叶轮顶部进汽侧设有凸出的梯台,隔板体上部设有与叶轮顶部凸出的梯台相配合的凹槽,凹槽下方沿隔板体径向设有径向汽封片。本实用新型采用在隔板体上设置径向汽封片,将隔板体上的凹槽和叶轮凸出的梯台间的间隙封住,实现隔板体和叶轮间的径向汽封,这样能够在放大轴向间隙的同时缩小径向间隙,以达到密封的效果,从而使汽道的漏汽量降到最低,对汽轮机主汽流的干扰更小。
文档编号F01D11/04GK202493296SQ201220103818
公开日2012年10月17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19日
发明者刘书学, 李佰军, 李龙祥 申请人:山东济南发电设备厂有限公司, 山东齐鲁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