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蒸汽蓄热器的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218527阅读:28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应用蒸汽蓄热器的热电冷联产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余热利用系统,特别是应用蒸汽蓄热器的热电冷联产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能源的缺乏和节能减排的要求日益提高,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在不断的提升。北方城市规划热电联供进行集中供热,以替代原来单独的锅炉集中供热,实现节能减排的要求。充分利用废热,更好地实现节能减排,同时又保证产热厂和热网的安全可靠运行,各种利用余热的技术不断出现,例如通过蒸汽蓄热器储存,并入热网,或者通过移动供热供水车,直接拉给用户,最近出现的热电联产技术,可以将余热的利用率至少提高5%左右,如此,我国的热电联产得到迅速发展。“十一五”期间,全国新增供热机组装机容量约6000万千瓦,到2010年供热机组装机总容量达到13000万千瓦,这约占同期全国火电机组装机总容量的18. 2%,占全国发电机组总容量的17%左右。同时研究表明,经过汽轮机的给水仍然有很高的热量利用价值,比如过热蒸汽经过背压式汽轮机产生机械能后,出来仍然是蒸汽,可以直接供给蒸汽用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抽凝式汽轮机组的出口端的水温可以达到80度,如果把这部分的水通过吸收式制冷机产生冷量,,为夏季工厂的办公车间,工人操作车间降温,降温后的这部分水,再作为锅炉给水重新送回锅炉,再次利用,余热的利用率将会大大提高,但是这方面的专利技术还是一个空白。
发明内容为了充分利用余热,使余热能在夏天为工厂提供冷量,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个利用余热实现冷热电联产的系统,技术方案如下应用蒸汽蓄热器的热电冷联产系统,包括锅炉,高压分气缸,过热器,背压式汽轮机组,发电机组,蒸汽蓄热器a,蒸汽蓄热器b,蒸汽蓄热器C,蒸汽用户,蒸汽发生器,吸收式制冷机,用汽车间,低压分汽缸,减温减压器,锅炉给水系统,抽凝式汽轮机组,锅炉连接高压分气缸进汽口,高压分气缸出汽口一路连接背压式汽轮机组,一路连接减温减压器进汽口,减温减压器出汽口连接低压分汽缸进汽口。所述的低压分汽缸出汽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抽凝式汽轮机组,一路连接用气车间,中间串联有蒸汽蓄热器C,高压分气缸与背压式汽轮机组之间串联有过热器,抽凝式汽轮机组的抽汽口连接用汽车间,之间并联有蒸汽蓄热器b,蒸汽蓄热器c的出汽口连接用汽车间,抽凝式汽轮机组出汽口分为三路,一路连接吸收式制冷机蒸汽入口,一路与蒸汽用户连接,中间串联蒸汽发生器,一路直接与锅炉给水系统连接,吸收式制冷机的蒸汽出口连接锅炉给水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I、通过背压式汽轮机组的出汽口并联蒸汽蓄热器,进汽口通过高压分气缸,并且并联减温减压器,解决了背压式汽轮入口蒸汽压力波动随出口蒸汽压力波动的问题,发电更加稳定,同时出口蒸汽可以直接供给用户,与并联凝气式汽轮机或者抽凝式汽轮机相比,设备连接简单,成本较低。2、低压分汽缸的出汽口连接用汽车间和抽凝式汽轮机,在连接用汽车间中间串联有蒸汽蓄热器,抽凝式汽轮机的一个抽气口也连接用汽车间,充分保证了用汽车间的用汽稳定。3、抽凝式汽轮机出口的蒸汽凝结水进入吸收式制冷机,既为整个工厂提供冷量,有充分利用了凝结水余热,凝结水又进入锅炉给水系统,实现了水的循环利用。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余热利用系统图I、锅炉2、高压分气缸3、过热器4、背压式汽轮机组5、发电机组6、电网7、蒸汽蓄热器a 8、蒸汽用户9、蒸汽发生器10、吸收式制冷机11、冷却水出
口端12、冷却水进口端13、用汽车间14、蒸汽蓄热器b 15、蒸汽蓄热器c 16、低压分汽缸17、减温减压器18、锅炉给水系统19、抽凝式汽轮机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I所示,应用蒸汽蓄热器的热电冷联产系统,包括锅炉1,高压分气缸2,过热器3,背压式汽轮机组4,发电机组5,电网6,蒸汽蓄热器a7,蒸汽用户8,蒸汽发生器9,吸收式制冷机10,冷却水出口端11,冷却水进口端12,用汽车13,蒸汽蓄热器bl4,蒸汽蓄热器cl5,低压分汽缸16,减温减压器17,锅炉给水系统18,抽凝式汽轮机组19,锅炉I的蒸汽出口连接高压分气缸2进汽口,高压分气缸2出汽口一路连接背压式汽轮机组3,一路连接减温减压器17进汽口,背压式汽轮机组4的机械输出端连接发电机组5,发电机组5发出的电送入电网6,减温减压17出口连接低压分汽缸16进汽口,抽凝式汽轮机组的机械输出端连接发电机组5,发电机组5发出的电送入电网6,所述的低压分汽缸16出汽口一路连接抽凝式汽轮机组19,一路连接用汽车间13,中间串联有蒸汽蓄热器cl5,高压分气缸2与背压式汽轮机组4之间串联有过热器3,抽凝式汽轮机组19的抽汽口连接用汽车间13,之间并联有蒸汽蓄热器bl4,蒸汽蓄热器cl5的出汽口连接用汽车间13,抽凝式汽轮机组19出汽口分为三路,一路连接吸收式制冷机10蒸汽入口,一路与蒸汽用户8连接,中间串联蒸汽发生器9,一路直接与锅炉给水系统18连接。在冬天,抽凝式汽轮机组19的出汽口不经过,直接进入锅炉给水系统18,在夏天,抽凝式汽轮机组19的出汽口经过吸收式制冷机10降温后,进入锅炉给水系统18。所述的吸收式制冷机10的蒸汽出口连接锅炉给水系统18。吸收式制冷机10所需的冷却水来自地下水,地下水经过冷却水进口端12进入吸收式制冷机10,经过蒸发器降温后由冷却水出口端11进入工厂中央空调系统。从锅炉I出来的蒸汽直接进入高压分气缸,从高压分气缸2出来的蒸汽,一路经过热器3过热后,送入背压式汽轮机组4驱动汽轮机转子转动,转子转动带动发电机组5发出电能,发出的电能送入电网。从背压式汽轮机组4出来的是低压饱和蒸汽,直接供给蒸汽用户8使用,在背压式汽轮机组4的出口并联蒸汽蓄热器a7,根据工厂实际需要,蒸汽蓄热器a7可以布置多台,蓄热器之间的连接关系为并联。另一路蒸汽经过减温减压器17降温降压后进入低压分汽缸16,从低压分汽缸出来的气体一路直接进入抽凝式汽轮机组19,用于发电,一路进入蒸汽蓄热器cl5,经过蒸汽蓄热器降压后送入用汽车间13,在抽凝式汽轮机组19的抽汽口抽出一部分蒸汽送入用汽车间13,中间并联蒸汽蓄热器bl4,蒸汽蓄热器的数量均根据工厂的实际需要布置,蓄热期间的关系为并联。从抽凝式汽轮机出来的是凝结 水,可以作为锅炉给水使用,在夏季,凝结水可以通过吸收式制冷机10制造冷量,进入中央空调系统11,为整个工厂降温,凝结水还可以通过蒸汽发生器9变成蒸汽供给蒸汽用户8。
权利要求1.一种应用蒸汽蓄热器的热电冷联产系统,包括锅炉(1),高压分气缸(2),过热器(3),背压式汽轮机组(4),发电机组(5),蒸汽蓄热器a (7),蒸汽蓄热器b (14),蒸汽蓄热器c (15),蒸汽用户(8),蒸汽发生器(9),吸收式制冷机(10),用汽车间(13),低压分汽缸(16),减温减压器(17),锅炉给水系统(18),抽凝式汽轮机组(19),锅炉(I)连接高压分气缸(2 )进汽口,高压分气缸(2 )出汽口一路连接背压式汽轮机组(4),一路连接减温减压器(17)进汽口,减温减压器(17)出汽口连接低压分汽缸(16)进汽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低压分汽缸(16)出汽口分为两路,一路连接抽凝式汽轮机组(19),一路连接用汽车间(13),中间串联有蒸汽蓄热器c (15),所述的高压分气缸(2)与背压式汽轮机组(4 )之间串联有过热器(3 ),抽凝式汽轮机组(19 )的抽汽口连接用汽车间(13 ),之间并联有蒸汽蓄热器b (14),蒸汽蓄热器c (15)的出汽口连接用汽车间(13),抽凝式汽轮机组(19)出汽口分为三路,一路连接吸收式制冷机(10)蒸汽入口,一路与蒸汽用户(8)连接,中间串联蒸汽发生器(9),一路直接与锅炉给水系统(18)连接,吸收式制冷机(10)的蒸汽出口连接锅炉给水系统(18 )。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蒸汽蓄热器的热电冷联产系统,包括锅炉,高压分气缸,过热器,背压式汽轮机组,发电机组,蒸汽蓄热器,蒸汽用户,蒸汽发生器,吸收式制冷机,用汽车间,低压分汽缸,减温减压器,锅炉给水系统,抽凝式汽轮机组,所述低压分汽缸的出汽口一路与抽凝式汽轮机组连接,一路与用汽车间连接,中间串联有蒸汽蓄热器,抽凝式汽轮机组的一个抽汽口与用汽车间连接,抽凝式汽轮机组的出汽口与锅炉给水系统连接,中间串联有吸收式制冷机。本系统背压式汽轮机组的出汽口并联蒸汽蓄热器,进汽口并联减温减压器,发电稳定,整个系统对余热的利用率高,既有热电联产,也能为工厂提供冷量。
文档编号F01D15/10GK202707153SQ20122038948
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8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8日
发明者李志鹏, 张洪星, 许龙只, 曲永生, 李集强, 班猛飞, 秦刚, 王瑞勇, 郝维钦 申请人:圣火科技(河南)有限责任公司, 李志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