涡轮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蒸汽涡轮发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42876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涡轮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蒸汽涡轮发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在组合两种材料的异种材料焊接转子中,在其焊接部附近具有转子的密闭空间部的情况下,可靠地形成难以产生龟裂的熔透焊道。本发明的涡轮转子具备高温侧转子母材(61)和低温侧转子母材(64),高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63),低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65),使高温侧转子母材的凹部与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凹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凹部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部,使高温侧转子母材的坡口部与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坡口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坡口部之间形成槽部(66),在高温侧转子母材与低温侧转子母材之间,具备具有与高温侧转子母材或低温侧转子母材相同成分的堆焊部(62),堆焊部在密闭空间部一侧具有熔透焊道(67),槽部中填充有焊接金属(68)。
【专利说明】涡轮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其的蒸汽涡轮发动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具有不同种材料焊接部的涡轮转子及其制造方法和使用该涡轮转子的蒸汽涡轮发动机。
【背景技术】
[0002]蒸汽涡轮发动机由锅炉、涡轮转子、动叶片、发电机等构成。
[0003]大型的涡轮转子,除了轴长变长以外,其高压侧要求高温蠕变断裂强度,其低压侧要求抗拉强度和韧性。因此,用一个部件形成蒸汽涡轮转子的情况下,难以获得满足上述各要求的特性。特别是伴随蒸汽温度的上升,作为高压侧转子的材料,现有的铁类合金接近极限。
[0004]为此,对使用比铁类合金耐热性更好的Ni基超合金进行了研究。然而,Ni基超合金在大型模块的制造性、加工性、成本、易于采购方面与铁类合金相比较差。
[0005]于是,可知有用耐热性良好的Ni基超合金材料形成高压侧转子,用抗拉强度和韧性优良的铁类合金材料形成低压侧转子,使这些材料通过焊接一体化的制造方法。
[0006]对转子进行焊接时,在位于焊接部的底部的最先进行焊接的对接部,需要形成在焊接部的背面一侧形成的焊道、即熔透焊道(裏波、penetration bead)。不形成熔透焊道的情况下,对接部残留有未焊接部,担心其增大运转中的损伤潜在性的可能性。
[0007]为此,需要在对转子进行焊接的情况下形成熔透焊道,但是转子材料的组合为异种材料、特别是Ni基合金材料与铁类合金材料的组合的情况下,二者的热物性值的差异成为问题。该情况下,(I)因添加元素的差异导致元素的移动成为课题,(2)因热处理条件的差异导致确保机械特性成为课题,以及(3)因导热性的差异导致熔透焊道的形成成为课题。
[0008]对于上述(I)和(2)的课题,专利文献I?4中记载了解决方案。
[0009]专利文献I中,公开了使用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Cr类钢和具有贝氏体组织的Cr-Mo-V类钢作为转子母材,将它们的对接部通过焊接部接合的涡轮转子,其构成为使设置在对接部的预堆边焊层的硬度分布为规定的范围内。
[0010]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在氢气气氛中长期供给的Cr-Mo-Fe类耐热钢材上,焊接连接新型的N1-Cr-Fe类耐热合金材料的异种材料焊接方法中,对Cr-Mo-Fe类耐热钢材的连接部附近加热到规定的温度实施脱氢处理的技术。
[0011]专利文献3中,公开了对不锈钢制管进行对接焊时,在从焊接部的内面或外面起规定的深度的范围内形成熔凝层的核反应堆内部配管焊接部的应力腐蚀开裂防止方法。
[0012]专利文献4中,公开了对钢材依次焊接两种Ni基焊接材料的方法。
[0013]专利文献5中,公开了将使凸部与凹部相互嵌合而一体化的低合金钢的转子轴和Ni基超合金的涡轮叶轮在定心状态下设置后,使其绕转子轴的轴心旋转的同时,在对接部分整周焊接的技术。
[001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15181号公报
[0015]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0-254774号公报[0016]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0-254776号公报
[0017]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9-248095号公报
[0018]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12-614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19]专利文献I?4所记载的焊接部中,通过使事先实施了预堆边焊的在板厚方向上化学组成不同的焊接材料叠层,消除了异种金属焊接部的问题。
[0020]然而,焊接转子中,除了解决这些课题以外,上述(3)的焊接转子特有的课题即熔透焊道的稳定形成是重要的。这是由于焊接转子的内部是中空的。熔透焊道的形成失败的情况下,不能从背面进行研磨,不得不在截面上切除。此外,不能适当地形成熔透焊道,对接部产生未焊接部的情况下,担心发生以其为起点的损伤。
[0021]除了这样的焊接转子特有的课题以外,转子材料为Ni基合金材料与铁类合金材料的组合的情况下,存在热物性、特别是导热率较大不同的问题。由于热物性的不同,两种材料的熔化行为产生差异,难以形成熔透焊道。
[0022]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将两种合金材料组合而成的异种材料焊接转子中,其焊接部附近具有转子的密闭空间部的情况下,可靠地形成难以产生龟裂的熔透焊道。
[0023]本发明的涡轮转子包括高温侧转子母材和低温侧转子母材,其特征为,高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低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使高温侧转子母材的凹部与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凹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凹部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部,使高温侧转子母材的坡口部与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坡口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坡口部之间形成槽部,在高温侧转子母材与低温侧转子母材之间,具备具有与高温侧转子母材或低温侧转子母材相同的成分的堆焊部,堆焊部在密闭空间部一侧具有熔透焊道,槽部中填充有焊接金属。
[0024]根据本发明,能够在将热物性不同的两种合金材料组合而成的异种材料焊接转子上形成稳定的熔透焊道,所以能够抑制作为损伤的起点的对接部的未焊接部的产生,降低缺陷的发生频度,提高作为大型焊接构造物的涡轮转子的强度可靠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5]图1是表示蒸汽涡轮发动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0026]图2A是表示转子的形状的部分立体图。
[0027]图2B是表示两个转子母材的焊接部的截面图。
[0028]图2C是图2B的A-A截面图。
[0029]图3是表示两个转子母材的导热率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
[0030]图4是表示用于涡轮转子的焊接的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装置的概要侧面图。
[0031]图5是表不实施例1的焊接工序的流程图。
[0032]图6是表示实施例1的焊接工序的连续截面图。
[0033]图7是表不实施例2的焊接工序的流程图。
[0034]图8是表示实施例2的焊接工序的连续截面图。
[0035]图9是表示实施例3的焊接工序的连续截面图。
[0036]符号说明[0037]20,41,51:涡轮转子,21、61:高温侧转子母材,22、64:低温侧转子母材,23:焊接部,24:密闭空间部,25:熔透焊道,26、27:凹部,28:虚线部,40:焊接装置,42:焊接部,43:驱动装置,44:焊接机构,45、46、154:信号线缆,47:控制装置,48:焊炬,49:气体高压储罐(gas bombe),50:转子旋转装置,51、52:气体软管,53:接地线缆,54:高压涡轮,55:中压涡轮,56a、56b:低压涡轮,57:发电机,62、72、91:堆焊部,63、65、73、95:坡 口部,66、76、96:槽部,67、77、97:熔透焊道,68、78、98:焊接金属,71:整面预堆边焊部,150:蒸汽涡轮发动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38]本发明人研究了用于在将Ni基合金和铁类合金材料组合而成的焊接转子的对接部形成熔透焊道的方法。结果,想到使对接部和形成熔透焊道时热传导的范围由同种材料构成。即,使对接部为同种材料,由此易于使两个转子母材的熔化行为变得相同。使热传导的范围为同种材料,由此易于使两个转子母材的对接部附近的温度变得一致。
[0039]基于该结果,在构成将两种异种材料接合而成的转子(异种材料焊接转子)的Ni基合金材料的转子母材(高温侧转子母材)与铁类合金材料的转子母材(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对接部,预先设置铁类合金材料的焊接部,在通过将两个转子母材对接而形成的转子的中空部一侧形成熔透焊道。
[0040]以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涡轮转子及其制造方法进行说明。
[0041]上述涡轮转子的特征在于:包括高温侧转子母材和低温侧转子母材,其特征为,高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低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使高温侧转子母材的凹部与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凹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凹部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部,使高温侧转子母材的坡口部与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坡口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坡口部之间形成槽部,在高温侧转子母材与低温侧转子母材之间,具备具有与高温侧转子母材或低温侧转子母材相同的成分的堆焊部,堆焊部在密闭空间部一侧具有熔透焊道,槽部中填充有焊接金属。
[0042]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高温侧转子母材与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导热率的比为2/3?3/2的范围。
[0043]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高温侧转子母材在坡口部的表面具有整面预堆边焊部。
[0044]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高温侧母材为,按质量基准,由钴(Co)5?15%、铬(Cr)13?
15.5%、铝(Al) 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C) 0.05 ?0.20%、硼(B)0.001?0.03% Jg(Zr) 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
[0045]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高温侧转子母材为,按质量基准,由铁(Fe) 30?40%、铬(Cr) 14 ?16%、钛(Ti) 1.2 ?1.7%、铝(Al) L I ?1.5%、铌(Nb) 1.9 ?2.7%、碳(C) 0.05%以下、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铁基合金。
[0046]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低温侧转子母材为,按质量基准,含有碳(C)0.1?0.2%、锰(Mn)0.3 ?1.0%、镍(Ni)l% 以下、铬(Cr)9 ?13%、钥(Mo)0.1 ?1.5%、钨(W)0.2 ?5.0%、铌(Nb) 0.02?0.1%、钴(Co) 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
[0047]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低温侧转子母材为,按质量基准,含有碳(C)0.25?0.35%、锰(Mn) 0.5 ?1%、镍(Ni) 1% 以下、铬(Cr) 0.8 ?1.5%、钥(Mo) 1.0 ?1.5%、钒(V) 0.2 ?0.3%的具有贝氏体组织的1%铬-钥-钒钢。
[0048]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高温侧转子母材为,按质量基准,由钴(Co)5?15%、铬(Cr)13 ?15.5%、铝(Al) 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C) 0.05 ?0.20%、硼(B)0.001?0.03% Jg(Zr)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低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含有碳(C) 0.1?0.2%、.(Μη)0.3?1.0%、镍(Ni)1% 以下、铬(Cr) 9 ?13%、钥(Mo) 0.1 ?1.5%、钨(W) 0.2 ?5.0%、铌(Nb) 0.02 ?0.1%、钴(Co) 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或含有碳(C) 0.25?0.35%、锰(Mn)0.5 ?1%、镍(Ni) 1% 以下、铬(Cr) 0.8 ?1.5%、钥(Mo) 1.0 ?1.5%、钒(V) 0.2 ?0.3% 的具有贝氏体组织的1%铬-钥-钒钢构成。
[0049]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高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钴(Co) 5?15%、铬(Cr)13 ?15.5%、铝(Al) 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C) 0.05 ?0.20%、硼(B) 0.001?0.03%、锆(Zr) 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构成,低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含有碳(C) 0.1?0.2%、锰(Mn) 0.3?1.0%、镍(Ni) 1% 以下、铬(Cr) 9 ?13%、钥(Mo) 0.1 ?1.5%、钨(W) 0.2 ?5.0%、铌(Nb) 0.02 ?0.1%、钴(Co) 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构成。
[0050]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高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钴(Co) 5?15%、铬(Cr)13 ?15.5%、铝(Al) 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C) 0.05 ?0.20%、硼(B) 0.001?0.03%、锆(Zr) 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或由铁(Fe) 30 ?40%、铬(Cr) 14 ?16%、钛(Ti) 1.2 ?1.7%、铝(Al) L I ?1.5%、铌(Nb)L 9?2.7%、碳(C)0.05%以下、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铁基合金构成,低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含有碳(C) 0.1?0.2%、锰(Mn) 0.3?1.0%、镍(Ni) 1% 以下、铬(Cr) 9 ?13%、钥(Mo) 0.1 ?1.5%、钨(W) 0.2 ?5.0%、铌(Nb) 0.02 ?0.1%、钴(Co)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或含有碳(C)0.25?0.35%、锰(Mn) 0.5 ?1%、镍(Ni) 1% 以下、铬(Cr) 0.8 ?1.5%、钥(Mo) 1.0 ?1.5%、钒(V) 0.2 ?0.3%的具有贝氏体组织的1%铬-钥-钒钢构成。
[0051]上述涡轮转子中,优选高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钴(Co) 5?15%、铬(Cr)13 ?15.5%、铝(Al) 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C) 0.05 ?0.20%、硼(B) 0.001?0.03%、锆(Zr) 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或由铁(Fe) 30 ?40%、铬(Cr) 14 ?16%、钛(Ti) 1.2 ?1.7%、铝(Al) 1.1 ?1.5%、铌(Nb)L 9?2.7%、碳(C)0.05%以下、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铁基合金构成,低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含有碳(C) 0.1?0.2%、锰(Mn) 0.3?1.0%、镍(Ni) 1% 以下、铬(Cr) 9 ?13%、钥(Mo) 0.1 ?1.5%、钨(W) 0.2 ?5.0%、铌(Nb) 0.02 ?0.1%、钴(Co) 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构成。
[0052]上述涡轮转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其包括在高温侧转子母材或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对接部实施预堆边焊的预堆边焊工序、使对接部熔化而形成熔透焊道的熔透焊道形成工序、在槽部填充焊接金属的正式焊接工序。
[0053]上述涡轮转子的制造方法中,优选在预堆边焊工序之后进行对高温侧转子母材和低温侧转子母材实施坡口加工的坡口加工工序,然后进行熔透焊道形成工序。
[0054]上述涡轮转子的制造方法中,优选进行在高温侧转子母材的坡口部的表面形成整面预堆边焊部的预堆边焊工序,然后进行预堆边焊工序。
[0055]上述涡轮转子能够用于蒸汽涡轮发动机 。
[0056]图1是表示蒸汽涡轮发动机的结构的示意图。
[0057]该图中,蒸汽涡轮发动机150为在涡轮转子51 (蒸汽涡轮转子)上安装有高压涡轮54、中压涡轮55和两个低压涡轮56a、56b的结构。在涡轮转子51的端部安装有发电机57。
[0058]从主蒸汽配管52向高压涡轮54导入蒸汽。使高压涡轮54旋转的蒸汽被锅炉再热器53加热,被导入中压涡轮55。然后,使中压涡轮55旋转的蒸汽被导入低压涡轮56a、56b,使低压涡轮56a、56b旋转。发电机57将涡轮转子51的旋转能(动能)转换为电能。
[0059]此外,高压涡轮54也可以是高中压涡轮。
[0060]图2A是表示转子的形状的部分立体图。
[0061]该图中,涡轮转子20具有将高温侧转子母材21和低温侧转子母材22用对接焊接合的部分即焊接部23。
[0062]图2B表示图2A的涡轮转子的较长方向的截面,是表示涡轮转子的内部结构的图。
[0063]该图中,高温侧转子母材21和低温侧转子母材22分别具有大致圆筒形状的凹部
26、27。焊接后的凹部26、27形成涡轮转子20的中空部即密闭空间部24。该密闭空间部24为不存在与涡轮转子20的外部的空气流通等的状态。在焊接部23的密闭空间部24 —侧形成有熔透焊道25。熔透焊道25有助于提高焊接部23的接合强度。
[0064]其中,虚线部28是为了说明后述的焊接工序而图示的部分。
[0065]该图中,使凹部26、27为大致圆筒形状,但凹部26、27的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以为半球形状、圆锥形状、三棱锥形状、四棱锥形状等其他多棱锥形状等。
[0066]图2C是图2B的A-A截面图。
[0067]该图中,熔透焊道25朝向涡轮转子20的密闭空间部24的中心部圆环状地形成。
[0068]图3是表示两个转子母材的导热率的相关关系的曲线图。横轴为转子母材I的导热率Tl,纵轴为转子母材2的导热率T2。
[0069]该图中,同时记载了准备试验中两个转子母材的对接部能够以相同的热输入量熔化的区域。该区域是两个转子母材的导热率的比例为2/3~3/2的部分。
[0070]另一方面,两个转子母材的导热率的比例不足2/3的情况或超过3/2的情况下,不能以相同的热输入量使对接部熔化。
[0071]本实施例的两个转子母材的组合中,导热率的差异大约为4.4倍。因此,不能以相同的热输入量使对接部熔化。
[0072]表1表示构成异种金属焊接转子的转子母材的合金的种类和成分范围。
[0073]【表1】
[0074]表1
[0075]
【权利要求】
1.一种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包括高温侧转子母材和低温侧转子母材,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使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的所述凹部与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的所述凹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所述凹部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部,使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的所述坡口部与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的所述坡口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所述坡口部之间形成槽部,在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与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之间,具备具有与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或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相同的成分的堆焊部,所述堆焊部在所述密闭空间部一侧具有熔透焊道,所述槽部中填充有焊接金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与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导热率的比为2/3~3/2的范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在所述坡口部的表面具有整面预堆边焊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为,按质量基准,由钴(Co) 5~15%、铬(Cr) 13~15.5%、铝(Al)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C) 0.05 ~0.20%、硼(B) 0.001 ~0.03%、锆(Zr) 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为,按质量基准,由铁(Fe) 30~40%、铬(Cr) 14~16%、钛(Ti)1.2 ~1.7%、铝(Al)L I ~1.5%、铌(Nb)L 9 ~2.7%、碳(C)0.05% 以下、剩下部分的镍(Ni )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铁基合金。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为,按质量基准,含有碳(C) 0.1~0.2%、锰(Mn) 0.3~1.0%、镍(Ni)l% 以下、铬(Cr)9 ~13%、钥(Mo)0.1 ~1.5%、钨(W)0.2 ~5.0%、铌(Nb)0.02 ~0.1%、钴(Co) 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为,按质量基准,含有碳(C) 0.25~0.35%、锰(Mn) 0.5~1%、镍(Ni) 1%以下、铬(Cr) 0.8~1.5%、钥(Mo) 1.0~1.5%、钒(丫)0.2~0.3%的具有贝氏体组织的1%铬-钥-钒钢。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钴(Co) 5~15%、铬(Cr) 13~15.5%、铝(Al)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0 0.05 ~0.20%、硼(B) 0.001 ~0.03%、锆(Zr) 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构成, 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含有碳(C) 0.1~0.2%、锰(Mn) 0.3~1.0%、镍(Ni)l% 以下、铬(Cr)9 ~13%、钥(Mo)0.1 ~1.5%、钨(W)0.2 ~5.0%、铌(Nb)0.02 ~0.1%、钴(Co)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或含有碳(C)0.25~0.35%、锰(Mn)0.5 ~1%、镍(Ni) 1% 以下、铬(Cr) 0.8 ~1.5%、钥(Mo) 1.0 ~1.5%、钒(V) 0.2 ~0.3% 的具有贝氏体组织的1%铬-钥-钒钢构成。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钴(Co) 5~15%、铬(Cr) 13~15.5%、铝(Al)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C) 0.05 ~0.20%、硼(B) 0.001 ~0.03%、锆(Zr) 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构成, 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含有碳(C) 0.1~0.2%、锰(Mn) 0.3~1.0%、镍(Ni)l% 以下、铬(Cr)9 ~13%、钥(Mo)0.1 ~1.5%、钨(W)0.2 ~5.0%、铌(Nb)0.02 ~0.1%、钴(Co) 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构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钴(Co) 5~15%、铬(Cr) 13~15.5%、铝(Al)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C) 0.05 ~0.20%、硼(B) 0.001 ~0.03%、锆(Zr) 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或由铁(Fe)30 ~40%、铬(Cr) 14 ~16%、钛(Ti) 1.2 ~1.7%、铝(Al) L I ~1.5%、铌(Nb) 1.9 ~2.7%、碳(C) 0.05%以下、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铁基合金构成, 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含有碳(C) 0.1~0.2%、锰(Mn) 0.3~1.0%、镍(Ni)l% 以下、铬(Cr)9 ~13 %、钥(Mo)0.1 ~1.5%、钨(W)0.2 ~5.0%、铌(Nb)0.02 ~0.1%、钴(Co)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或含有碳(C)0.25~0.35%、锰(Mn)0.5 ~1%、镍(Ni) 1% 以下、铬(Cr) 0.8 ~1.5%、钥(Mo) 1.0 ~1.5%、钒(V) 0.2 ~0.3% 的具有贝氏体组织的1%铬-钥-钒钢构成。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按质量基准,由钴(Co) 5~15%、铬(Cr) 13~15.5%、铝(Al)4.0 ~5.5%、钛(Ti) 0.1 ~2.0%、铌(Nb) 0.1 ~1.0%、钽(Ta) 0.1 ~3.0%、钥(Mo) 0.1 ~2.0%、钨(W) 4.5 ~10%、铪(Hf) 0.1 ~2.0%、碳(C) 0.05 ~0.20%、硼(B) 0.001 ~0.03%、锆(Zr) 0.01~0.1%、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基合金,或由铁(Fe)30 ~40%、铬(Cr) 14 ~16%、钛(Ti) 1.2 ~1.7%、铝(Al) L I ~1.5%、铌(Nb) 1.9 ~2.7%、碳(C) 0.05%以下、剩下部分的镍(Ni)和不可避免的杂质构成的镍-铁基合金构成, 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由按质量基准,含有碳(C) 0.1~0.2%、锰(Mn) 0.3~1.0%、镍(Ni)l% 以下、铬(Cr)9 ~13%、钥(Mo)0.1 ~1.5%、钨(W)0.2 ~5.0%、铌(Nb)0.02 ~0.1%、钴(Co) 3%以下的具有完全回火马氏体组织的12%铬钢构成。
12.一种涡轮转子的制造方法,所述涡轮转子包括高温侧转子母材和低温侧转子母材,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具有凹部和坡口部,使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的所述凹部与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的所述凹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所述凹部之间形成密闭空间部,使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的所述坡口部与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的所述坡口部相对配置而在这些所述坡口部之间形成槽部,在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与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之间,具备具有与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或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相同的成分的堆焊部,所述堆焊部在所述密闭空间部一侧具有熔透焊道,所述槽部中填充有焊接金属,所述涡轮转子的制造方法的特征在于,包括: 在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或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的对接部实施预堆边堆焊的预堆边堆焊工序、使所述对接部熔化而形成所述熔透焊道的熔透焊道形成工序、在所述槽部填充所述焊接金属的正式焊接工序。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轮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预堆边堆焊工序之后进行对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和所述低温侧转子母材实施坡口加工的坡口加工工序,然后进行所述熔透焊道形成工序。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涡轮转子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 进行在所述高温侧转子母材的所述坡口部的表面形成整面预堆边焊部的预堆边焊工序,然后进行所述预堆边堆焊工序。
15.一种蒸汽涡轮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使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涡轮转子`。
【文档编号】F01D5/02GK103510996SQ201310250031
【公开日】2014年1月15日 申请日期:2013年6月21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22日
【发明者】西冈映二, 村田健一, 远藤一彦, 佐藤顺, 生田目寿男, 今野晋也 申请人: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