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锥面外切型压缩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48120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锥面外切型压缩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包括具有开口的圆环型体,以及设在圆环型体的外周与侧面的交界处的周向槽。其中,圆环型体在开口处形成了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该周向槽的一端与第一端面形成有第一距离,而另一端与第二端面形成有第二距离。本实用新型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可以有效地减少活塞漏气量,从而增加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专利说明】一种锥面外切型压缩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的活塞环,尤其涉及一种锥面外切型压缩环。
【背景技术】
[0002]众所周知,活塞环为崁入在活塞槽沟内部的金属环。活塞环主要分为压缩环和刮油环。压缩环可用来密封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体,而刮油环用来刮除汽缸上多余的机油。
[0003]目前,现有锥面外切型(又称锥面下切型)压缩环的结构主要包括具有开口的圆环形体和构造在圆环形体上的外周与侧面的交界处的周向槽。其中,周向槽从圆环形体的开口处的一端起沿周向延伸至另一端。当锥面外切型压缩环安装在活塞和活塞缸之间后,锥面外切型压缩环的开口处会与形成在周向槽和活塞缸之间的临时的周向通道连通,导致增大了活塞漏气量,从而降低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面外切型压缩环,其可以有效地减少活塞漏气量,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其包括:具有开口的圆环型体,圆环型体在开口处形成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设在圆环型体的外周与侧面的交界处的周向槽。其中,周向槽的一端与第一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距离,而另一端与第二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距离。
[0006]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距离构造为3_5mm。
[0007]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距离构造为3_5mm。
[0008]在一个实施例中,锥面外切型压缩环由铸铁制成。
[0009]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通过第一距离和第二距离可以有效地减少开口处漏气量,从而减少活塞漏气量,由此可以减少对机油的腐蚀及曲轴箱的压力,利于活塞对外做功,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
[0011]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的开口处的局部放大图。
[0013]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5]图1示意性显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10。该锥面外切型压缩环10可使用在汽车活塞上密封燃烧室内的可燃混合气体。
[001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10包括具有开口 5的圆环型体4。圆环型体4优选由铸铁制成。圆环型体4在开口 5处形成第一端面I和第二端面2。另外,该锥面外切型压缩环10还包括设在圆环型体4的外周与侧面的交界处的周向槽3。周向槽3的一端与第一端面I之间形成有第一距离6,而另一端与第二端面2之间形成有第二距离7。由图2中可清晰示出该第一距离6和第二距离7。
[0017]通过大量实验验证,当第一距离6和第二距离7均构造为3_5mm时,该锥面外切型压缩环10减小活塞漏气量的效果最佳。
[00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10,通过第一距离6和第二距离7可以有效地减少开口 5处漏气量,从而减少活塞漏气量,由此可以减少对机油的腐蚀及曲轴箱的压力,利于活塞对外做功,进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0019]虽然已经参考优选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发动机活塞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开口的圆环型体,所述圆环型体在所述开口处形成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 设在所述圆环型体的外周与侧面的交界处的周向槽,所述周向槽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一距离,而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形成有第二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距离构造为3-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距离构造为3-5mm。
4.根据权利要求1到3中任一项所述的锥面外切型压缩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面外切型压缩环由铸铁制成。
【文档编号】F02F5/00GK203499842SQ201320532703
【公开日】2014年3月26日 申请日期:2013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8月29日
【发明者】蒋海勇, 王际君, 周建波 申请人:一汽海马动力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