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花轴及燃气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5157216阅读:102来源:国知局
一种花轴及燃气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花轴及燃气轮机,该花轴的轴向设置有两道贯穿花轴、且相互独立用于高压气体通过的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其中一个燃气轮机包括压气机和内部开设有气体通道的叶轮,压气机进气端的转轴与起动机连接;花轴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压气机尾部的空腔内,花轴的另一侧与叶轮一侧端面固定连接,空腔、第一进气通道、气体通道和废气排出腔连通形成第一气体流道;空腔、第二进气通道和叶轮所在段舱体连通形成第二气体流道;叶轮另一侧端面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第二气体流道内设置有燃气喷嘴和点火装置。
【专利说明】一种花轴及燃气轮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燃气轮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花轴及燃气轮机。

【背景技术】
[0002]燃气轮机是以连续流动的气体为工质带动叶轮高速旋转,将燃料的能量转变为有用功的内燃式动力机械,是一种旋转叶轮式热力发动机。
[0003]目前市面上的燃气轮机主要由压气机、燃烧室和燃气透平几大部分组成,工作时压气机从外界大气环境吸入空气,并经过压气机逐级压缩使之增压,同时空气温度也相应提高;高压气体被压送到燃烧室与喷入的燃料混合燃烧生成高温高压的燃气;然后再进入到透平中膨胀做功,推动透平带动压气机和外负荷转子一起高速旋转。
[0004]压气机进入的高压气体约占1/4?2/5的高压气体进入火焰筒前部,与喷嘴喷出来的燃油混合形成油气混合气,经点火装置点火后燃烧,高压气体中约占3/4?3/5从火焰筒与外套间流过,对火焰筒壁面进行冷却,大量高压气体浪费,至少燃气轮机的效率低。
[0005]将化学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透平,结构复杂;燃气透平转速高达每分钟数万转,在生产过程需要耐高温的材质制成,且制作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花轴,其能够使进入压气机的高压气体分两路通过花轴。
[0007]在本发明的一些方面提供了一种花轴,其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花轴为阶梯轴,花轴的至少两个台阶段轴向设有贯穿花轴、且相互独立用于高压气体通过的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
[000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其采用设计的花轴和叶轮代替传统燃气轮机的燃烧室和透平结构,提高了工作效率。
[0009]在其它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燃气轮机,包括压气机、花轴和内部开设有气体通道的叶轮,花轴上设置有两道相互独立且贯穿于整根花轴的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花轴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压气机尾部的空腔内,花轴的另一侧与叶轮一侧端面固定连接,空腔、第一进气通道、气体通道和废气排出腔连通形成第一气体流道;空腔、第二进气通道和叶轮所在段舱体连通形成第二气体流道;叶轮另一侧端面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第二气体流道内设置有燃气喷嘴和点火装置。
[0010]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约有1/5?1/2的高压气体在第二进气通道的入口前侧的燃料混合燃烧,膨胀的气体通过第一进气通道快速进入叶轮间隙;或者在第二进气通道进口侧与燃料混合燃烧,快速进入叶轮间隙,带动叶轮快速旋转;叶轮带动负载和压气机工作;
另外的1/21/5未加热的高压气体进入第一进气通道,在叶轮的内部对叶轮进行冷却的同时被叶轮间隙的气体加热膨胀并从叶轮顶端喷出,带动叶轮旋转;通过对燃气和高压气体的充分利用,工作时燃气轮机的热效率高达95%。
[0011]采用结构简单的叶轮代替透平,结构简单的花轴代替燃烧室,降低利率燃气轮机的整机成本。
[0012]由于叶轮间隙中流动的是高温膨胀气体,叶轮会被快速的加热升温,而叶轮内部流动的未加热的气体可以对叶轮起一定的冷却作用,从而提高了叶轮的使用寿命。
[0013]设置换热器后,高压气体在换热器内能够与排出的废气进行热交换,降低了热量的损耗,提闻了热效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花轴一个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图1的左视图;
图4为图1沿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沿线B-B方向的剖视图;
图6为图1沿线C-C方向的剖视图;
图7为图1沿线D-D方向的剖视图;
图8为花轴另一个实施例的半剖视图;
图9为图8的右视图;
图10为图8的左视图;
图11为A型燃气轮机的剖视图;
图12为B型燃气轮机的剖视图;
图13为花轴、叶轮、进气端面板和输出轴固定安装在一起的半剖视图;
图14为图13在线E-E处的断面图;
图15为图13沿线F-F方向的剖视图;
图16为C型燃气轮机的剖视图;
图17为图16在线H-H处的断面图;
图18为D型燃气轮机的剖视图;
图19为叶片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图。
[0015]其中,100、花轴;101、第一台阶段;102、第二台阶段;103、第三台阶段;104、第四台阶段;105、第一气道;106、第二进气通道;107、安装孔;108、进气口 ;109、第二气道;
200、A型燃气轮机;201、进气端面板;202、叶轮加强板;2021、安装槽;2022、轴孔;203、废气排出腔;204、叶轮;2041、顶部;2042、过气孔;205、输出轴端面板;206、密封组件;207、轴承座;208、输出轴;209、外壳;210、点火装置线缆;211、燃气管道;212、起动机;213、压气机;214、联轴器;215、空腔;
300、B型燃气轮机;301、换热管道;302、换热器;303、进气腔;304、隔板;305、耐热保护层;400、C型燃气轮机;401、电缆保护套;402、点火装置;500、D型燃气轮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发明,但应该清楚,本发明不限于【具体实施方式】的范围,对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只要各种变化在所附的权利要求限定和确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这些变化是显而易见的,一切利用本发明构思的发明创造均在保护之列。
[0017]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的花轴100上设置有两道相互独立、且呈轴向贯穿于花轴100的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
[0018]参考图1,图1示出了本发明花轴一个实施例的半剖视图,如图1至图6,本实施例的花轴的具体结构为:
该花轴为阶梯轴,其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台阶段101、第二台阶段102和第三台阶段103,第一进气通道包括第二台阶段102设置的贯穿花轴100的第一气道105和第三台阶段103设置的与第一气道105连通且贯穿花轴100的第二气道109 ;第二进气通道106的进气端设置在第三台阶段103的端面上。
[0019]参考图1和图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花轴100还可以包括与第三台阶段103接连为一体的第四台阶段104,在第四台阶段104上设置有若干与其他结构(比如叶轮204或进气端面板201)连接的螺钉孔。其中,花轴100的直径从第一台阶段101至第四台阶段104逐渐增大,也即第一台阶段直径<第二台阶段直径<第三台阶段直径<第四台阶段直径。
[002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参考图8至图10,在花轴100的中心设置有贯穿花轴100的安装孔107,并在第一台阶段101上开设有若干与安装孔107连通的进气口 108。
[0021]基于基本相同的构思,本发明提供了几种不同结构的燃气轮机,其分别为A型燃气轮机200、B型燃气轮机300、C型燃气轮机400和D型燃气轮机500,但是基于本发明构思的燃气轮机不局限与上述四个。
[0022]下面参考图1至图7以及图11对A型燃气轮机200进行描述:
如图11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些结构中,A型燃气轮机200包括压气机213、花轴100和内部开设有气体通道的叶轮204,压气机213进气端的转轴与起动机212连接;花轴100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压气机213尾部的空腔215内,具体地,花轴100的第一台阶段101通过联轴器214与压气机213尾部的转轴连接,在联轴器214远离花轴100的一侧安装有轴承座207,压气机213通过轴承座207和燃气轮机的外壳内的支撑座与外壳209连接。
[0023]花轴100的另一侧与叶轮204 —侧端面固定连接,具体地,叶轮204与花轴100的第三台阶段103固定安装在一起,不过为了增大叶轮204与花轴100连接处的受力面积,在叶轮204与花轴100之间可以设置一块进气端面板201,花轴100的第三台阶段103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进气端面板201上,也可以将花轴100的第三台阶段103的端面焊接在进气端面板201上。叶轮204的端面焊接在进气端面板201上,使第一进气通道、气体通道将空腔215与叶轮端部的废气排出腔203连通;第二进气通道106将空腔215和叶轮204所在段舱体连通。
[0024]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花轴100还设置有一个与第三台阶段103连接为一体的第四台阶段104,叶轮204与花轴100的第四台阶段104固定安装在一起,不过为了增大叶轮204与花轴100连接处的受力面积,在叶轮204与花轴100之间可以设置一块进气端面板201,花轴100的第四台阶段104通过螺钉固定安装在进气端面板201上,也可以将花轴100的第四台阶段104的端面焊接在进气端面板201上;叶轮204的端面焊接在进气端面板201上。
[0025]叶轮204另一侧端面固定安装在输出轴208上;具体地,输出轴208上靠近叶轮204的端部设置有输出轴端面板205,输出轴端面板205可以与输出轴208 —体成型,也可以加工好之后焊接在输出轴208上,叶轮204的另一侧焊接在输出轴端面板205上。在输出轴208远离输出轴端面板205的端部上安装有轴承座207。
[0026]在花轴100的第二进气通道106外侧的空腔215内设置有燃气管道211和点火装置线缆210,其中燃气管道211上的喷嘴和点火装置线缆210上的点火装置402对准于第二进气通道106的气体进入口,且喷嘴和点火装置402与第二进气通道106的气体进入口无限邻近,这样能够确保被点燃的燃气和高压气体快速地通过第二进气通道106进入叶轮204所在段带动叶轮204旋转。
[0027]参考图14和图1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叶轮204可以由若干叶片组成,叶片内部为中空结构,叶片的顶部2041和至少一侧端面设置有与中空结构连通的过气孔2042,气体通道由所有叶片上的中空结构及与中空结构连通的过气孔2042构成。
[0028]叶片通过设置有过气孔2042的端面与花轴100固定连接,进入第一进气通道的冷却气体通过叶片的一侧端面设置的过气孔2042进入叶片的内部,对高温气体加热的叶片起一定的冷却作用,冷却高压气体同时被叶片传递给的热量加热膨胀而进一步推动叶片旋转,膨胀的气体从叶轮204的顶部2041的过气孔2042进入废气排出腔203。
[0029]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进气通道206的气体进口所在端面设置有对花轴端面进行保护的耐热保护层305。
[0030]由于叶片是通过两个端面焊接在花轴100和输出轴208上或者叶片两个端面分别焊接在进气端面板201和输出轴端面板205上,在叶轮204高速运转过程中,每个叶片之间的受力可能不均匀,为此,如图13至图15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叶片中部至少设置有一块将所有叶片连接起来的叶轮加强板202。
[0031]如图16所示,其中叶轮加强板202上设置有若干用于安装叶片的安装槽2021。为了进一步保证各个叶片之间受力的均匀性,在每个叶轮加强板20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轴孔2022,叶轮加强板202可以通过其设置的轴孔2022安装在输出轴208上。
[0032]废气排出腔203为在压气机213尾部的壳体上至输出轴端面板205所在段设置的将花轴100的第一台阶段101、第二台阶段102、第三台阶段103、第三台阶段104、叶轮204、叶轮加强板202和输出轴端面板205包裹在内的腔体;废气排出腔203的设置可以保证排出的废气统一处理后排放至大气中。
[0033]A型燃气轮机200工作原理为:启动A型燃气轮机200,压气机213首先在起动机212的带动下,对空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压气机213尾端的空腔215,高压气体分两路进入花轴100,一路约有1/5?1/2的高压气体在第二进气通道106进入口与点燃的燃气进行混合膨胀之后经第二进气通道106将空腔215和叶轮204所在段舱体连通的通道推动叶轮204快速旋转;
另一路1/21/5未加热的高压气体经过第一进气通道、气体通道将空腔215与叶轮端部的废气排出腔203连通形成的通道内,对被高温膨胀气体加热的叶轮204起一定的冷却作用,同时给叶轮204 —个与叶轮间隙中高压气体给叶轮的旋转力相同的力;从而通过叶轮204产生的动力带动负载和压气机213工作。
[0034]当叶轮204正常旋转之后,叶轮204能够带动压气机213工作,这样就可以不需要起动机212为压气机213提供动力,于是在叶轮204正常工作后关闭起动机212。
[0035]下面参考图1至图7以及图12对B型燃气轮机300进行描述:
为了对废气排出腔203排出的废气中热量的充分利用,本实施例的B型燃气轮机300是在A型燃气轮机200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换热器302,同时对压气机213尾端的空腔215
做了一些小调整。
[0036]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换热器302与废气排出腔203连通;在花轴100上安装有一块隔板304,空腔215被花轴100上安装的隔板304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压气机213的壳体外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腔303 ;换热器302内的换热管道301将进气腔215
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
[0037]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板304可以安装在花轴100的第二台阶段102上,并在隔板304与花轴100之间设置上密封组件206,以避免经废气加热的气体再次流入隔板304左侧的第一腔体中。
[0038]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废气排出腔203的燃气轮机壳体与花轴100之间以及形成废气排出腔203的燃气轮机壳体与输出轴208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206,这两处的密封组件206可以确保废气排出腔203的密封性。
[0039]B型燃气轮300机工作原理为:启动B型燃气轮机300,压气机213首先在起动机212的带动下,对空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压气机213尾端的空腔215,高压气体分两路进入花轴100,第一腔体中有一路约有1/5?1/2的高压气体在第二进气通道106进入口与点燃的燃气进行混合膨胀之后经第二进气通道106将第一腔体和叶轮所在段舱体连通的通道推动叶轮204快速旋转;
第一腔体中另一路1/2?4/5未加热的高压气体经过进气腔303进入换热器302内的换热管道301,与换热器302内的废气进行换热后进入第二腔体,进入经由第二腔体、第一进气通道、气体通道将第二腔体与叶轮端部的废气排出腔203连通形成的通道,对被高温膨胀气体加热的叶轮204起一定的冷却作用,同时给叶轮204 —个与叶轮间隙中高压气体给叶轮的旋转力相同方向的力;从而通过叶轮204产生的动力带动负载和压气机213工作。
[0040]当叶轮204正常旋转之后,叶轮204能够带动压气机213工作,这样就可以不需要起动机212为压气机213提供动力,于是在叶轮204正常工作后关闭起动机212。
[0041]下面参考图8至图10以及图16、图17对C型燃气轮机400进行描述:
由于A型燃气轮机200和B型燃气轮机300均是在花轴100的第二进气通道106的气体进口处将燃气点燃后,与高压气体混合后再进入第二进气通道106,也即进入第二进气通道206的气体是高温膨胀气体,这就要求花轴100、叶轮204与叶轮加强板202均采用耐高温材质制成。
[0042]为此,本实施例的C型燃气轮机400是在A型燃气轮机200的基础上对点火装置线缆210和燃气管道211的安装位置进行了适量的调整,具体的技术方案为:
在花轴100中心位置开设有贯穿花轴100的安装孔107,在压气机213的转轴上开设有一个通孔,将燃气管道211与点火装置线缆210安装在上述安装孔107和通孔内,将燃气管道211的喷嘴和点火装置线缆210上的点火装置402设置在叶轮204所在段舱体,且喷嘴和点火装置402无限接近与花轴100最右端侧的端面。
[004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喷嘴和点火装置线缆210最好是设置在第二进气通道106的出口处,这样燃气点燃之后就可以与输送过来的高压气体混合,使高压气体快速地膨胀带动叶轮204快速旋转。
[0044]由于燃气轮机在工作时,压气机213和花轴100都会快速地旋转,为了避免压气机213和花轴100的快速旋转损坏安装孔107和通孔内设置的燃气管道211与点火装置线缆210,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通孔内和安装孔107内均至少安装有一个限制燃气管道211和点火装置线缆210旋转的轴承。
[0045]被加热的膨胀气体可能沿花轴100内的安装孔107倒流,对花轴100的内部的燃气管道211和点火装置线缆210进行加热,使燃气管道211和点火装置线缆210在高温加热情况下损坏,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花轴100上设置了若干将第一腔体和安装孔107连通的进气口 108,这样设置之后未被加热的高压气体可以对安装孔107内靠近被加热的燃气管道211和点火装置线缆210起一定的冷却作用。
[0046]优选进气口 108开设在花轴100的第一台阶段101上,在花轴100邻近转轴端,且位于进气口 108左侧的安装孔107内设置有防漏套,防漏套可以避免通过进气口 108进入的未被加热的高压气体向着通孔内向外界流出,同时可以阻断进入安装孔107内的高压膨胀气体进入通孔内。
[0047]C型燃气轮机400工作原理为:启动C型燃气轮机400,压气机213首先在起动机212的带动下,对空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压气机213尾端的空腔215,高压气体分两路进入花轴100,一路约有1/5?1/2的高压气体进入经第二进气通道106将空腔215和叶轮204所在段舱体连通的通道,并在第二进气通道106出口处与点燃的燃气进行混合膨胀之后推动叶轮204快速旋转;
另一路1/2?4/5未加热的高压气体经过第一进气通道、气体通道将空腔215与叶轮204端部的废气排出腔203连通形成的通道内,对被高温膨胀气体加热的叶轮204起一定的冷却作用,同时给叶轮204 —个与叶轮间隙中高压气体给叶轮的旋转力相同的力;从而通过叶轮204产生的动力带动负载和压气机213工作。
[0048]当叶轮204正常旋转之后,叶轮204能够带动压气机213工作,这样就可以不需要起动机212为压气机213提供动力,于是在叶轮204正常工作后关闭起动机212。
[0049]参考图17,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在点火装置线缆210的外表面还包裹有一层电缆保护套401,这样可以防止点火装置线缆210被高温气体损坏。
[0050]下面参考图8至图10以及图17、图18对D型燃气轮机500进行描述:
为了对废气排出腔203排出的废气中热量的充分利用,本实施例的D型燃气轮机500是在C型燃气轮机400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换热器302,同时对压气机213尾端的空腔215做了一些小调整。
[0051]具体的技术方案为,换热器302与废气排出腔203连通;在花轴100上安装有一块隔板304,空腔215被花轴100上安装的隔板304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压气机213的壳体外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腔303 ;换热器302内的换热管道301将进气腔303
与第二腔体连通;第二腔体与第一进气通道连通。
[0052]如图1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隔板304可以安装在花轴100的第二台阶段102,并在隔板304与花轴100之间设置上密封组件206,以避免经废气加热的气体再次流入隔板304左侧的第一腔体中。
[0053]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形成废气排出腔203的燃气轮机壳体与花轴100之间以及形成废气排出腔203的燃气轮机壳体与输出轴208之间设置有密封组件206,这两处的密封组件206可以确保废气排出腔203的密封性。
[0054]D型燃气轮机500工作原理为:启动D型燃气轮机500,压气机213首先在起动机212的带动下,对空气进行压缩,压缩后的气体进入压气机213尾端的空腔,高压气体分两路进入花轴100,第一腔体中约有1/5?1/2的高压气体进入经第二进气通道106将第一腔体和叶轮204所在段舱体连通的通道,并在第二进气通道106出口处与点燃的燃气进行混合膨胀之后推动叶轮204快速旋转;
第一腔体中另一路1/21/5未加热的高压气体经过进气腔进入换热器302内的换热管道301,与换热器302内的废气进行换热后进入第二腔体,进入经由第二腔体、第一进气通道、气体通道将第二腔体与叶轮端部的废气排出腔203连通形成的通道,对被高温膨胀气体加热的叶轮204起一定的冷却作用,同时给叶轮204 —个与叶轮间隙中高压气体给叶轮的旋转力相同的力;从而通过叶轮204产生的动力带动负载和压气机213工作。
[0055]当叶轮204正常旋转之后,叶轮204能够带动压气机213工作,这样就可以不需要起动机为压气机213提供动力,于是在叶轮213正常工作后关闭起动机212。
[0056]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但不应理解为对本专利的保护范围的限定。在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范围内,本领域技术人员不经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和变形仍属本专利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花轴,其特征在于,该花轴为阶梯轴,所述花轴的至少两个台阶段轴向设有贯穿花轴、且相互独立用于高压气体通过的第一进气通道和第二进气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花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轴包括连接为一体的第一台阶段、第二台阶段和第三台阶段;所述第一进气通道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台阶段上且贯穿所述花轴的第一气道和设置于所述第三台阶段上与所述第一气道连通且贯穿所述花轴的第二气道;所述第二进气通道的进气端设置在第三台阶段的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花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花轴的中心设置有贯穿所述花轴的安装孔。
4.一种包括权利要求1或2所述花轴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压气机和内部开设有气体通道的叶轮;所述花轴的一侧固定安装在压气机尾部的空腔内,所述花轴的另一侧与所述叶轮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空腔、所述第一进气通道、所述气体通道和废气排出腔连通形成第一气体流道;所述空腔、第二进气通道和所述叶轮所在段舱体连通形成第二气体流道;所述叶轮另一侧端面固定安装在输出轴上;所述第二气体流道内设置有燃气喷嘴和点火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喷嘴和所述点火装置安装在所述空腔邻近所述第二进气通道气体进入口处;所述燃气喷嘴与穿过压气机的壳体的燃气管道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废气排出腔连通的换热器;所述空腔被花轴上安装的隔板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压气机的壳体外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腔;所述换热器内的换热管道将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喷嘴和所述点火装置安装在所述叶轮所在段舱体邻近第二进气通道气体出口处;所述花轴的中心设置有贯穿所述花轴的安装孔;所述压气机的转轴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和安装孔内安装有与所述燃气喷嘴连通的燃气管道以及与所述点火装置连接的点火装置线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废气排出腔连通的换热器;所述空腔被花轴上安装的隔板分隔成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压气机的壳体外设置有与第一腔体连通的进气腔;所述换热器内的换热管道将所述进气腔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二腔体与所述第一进气通道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4-8任一所述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由若干叶片组成,叶片内部为中空结构,且叶片的顶部和至少一侧端面设置有与中空结构连通的过气孔,所述叶片通过设置有过气孔的端面与所述花轴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燃气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中部至少设置有一块将所有叶片连接起来的叶轮加强板。
11.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内和安装孔内均至少安装有一个限制燃气管道和点火装置线缆旋转的轴承。
【文档编号】F02C7/36GK104196638SQ20141043449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9日
【发明者】孙朝宽 申请人:孙朝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