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2911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摩托车于座垫下方设有动力单元及车体盖单元,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方设有空气滤清器,空气滤清器藉由进气管连接进气箱,进气箱被车体盖单元遮蔽,动力单元的引擎运作所需的空气,是藉由进气箱吸入外界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后所提供,进气箱锁设于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上,其中:进气箱包括本体及盖体,本体藉由环墙界定出通气空间,本体设有凸出部及出气口,凸出部设有进气口,进气口朝车头方向设置,出气口可供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管接设。本实用新型所达成的功效在于令进气箱吸入较干净的外界空气;同时减少空气中所含的灰尘或细砂土由进气口进入进气箱内,进而确保由进气箱进入空气滤清器内空气的净度。
【专利说明】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尤指可确保外界空气进入该空气滤清器内空气的净度、进而能提升摩托车动力单元的引擎使用功效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

【背景技术】
[0002]按,一般摩托车的作动,乃是将外界导入的干净空气和燃油混合为油气后,再将油气输入引擎爆炸产生动力,而推动活塞做往复运动,经由曲轴带动传动箱内皮带变速机构来传动,以达到行进的目的。
[0003]因此如何使摩托车的空气滤清器能吸入干净的外界空气,已为摩托车制造业者亟需解决的课题。为此 申请人:于是申请了中国台湾第93127804号发明专利案,如图1所示。
[0004]藉由中国台湾第93127804号发明专利案来使该空气滤清器能吸入较干净的空气,以提升油气输入引擎后的燃爆效率。然而, 申请人:秉持精益求精的精神,对于空气滤清器的前导气作进一步的创作,希望能对空气滤清器能吸入外界空气做净化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乃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主要在于确保外界空气进入该空气滤清器内空气的净度。
[0006]本实用新型为达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该摩托车于座垫的下方设有动力单元及车体盖单元,该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方设有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藉由一进气管连接一进气箱,该进气箱为车体盖单元所遮蔽,该动力单元的引擎运作所需要的空气,是藉由该进气箱吸入外界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后所提供,该进气箱是锁设于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上,该进气箱包括有一本体及一盖体,该本体藉由环墙而界定出一通气空间,该本体设有一凸出部及一出气口,该凸出部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是朝车头方向被设置,该出气口是可供该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管接设。
[0007]优选地,该进气箱是被车体盖单元的侧车盖所完全遮蔽,且该进气箱的盖体是位于该侧车架管与侧车盖之间。
[0008]优选地,该凸出部及进气口是位于该侧车架管的上方,该出气口是位于该侧车架管的下方,且该凸出部及该进气口是高于空气滤清器。
[0009]优选地,由摩托车的前方观视,该进气箱的进气口与该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形成重叠状的配设。
[0010]优选地,该车架单元侧车架管凸设有多个锁固部,该进气箱的本体于该环墙外延设有多个固定锁耳,该固定锁耳上设有锁孔,该固定锁耳是以上下位差及前后配置的方式设于该进气箱本体的外周缘上;该锁固部是与该进气箱的固定锁耳相对应,藉此可藉由锁固元件穿设该进气箱的固定锁耳,来将该进气箱锁固于该车架单元侧车架管的锁固部上。
[0011]优选地,该进气箱的本体的一侧凹设一车架容置凹槽,该车架容置凹槽可供该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嵌设。
[0012]优选地,该摩托车由侧视来看,依序为该车体盖单元的侧车盖、该进气箱的盖体及该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
[0013]优选地,该进气箱的进气口是被该车体盖单元的侧车盖所完全遮蔽。
[0014]优选地,该进气口是以近似水平并朝车头方向的方式,被设于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的上方。
[0015]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的技术手段所能达成的功效在于:藉由该进气箱本体的进气口是设于该凸出部,因此可藉由该凸出部来设定该进气口的开口方向,进而可使该进气口是朝车头方向的方式,且该凸出部及进气口是高于该空气滤清器,藉此可藉由该凸出部及进气口能位于较高处,而令该进气箱可以吸入较干净的外界空气;同时更可减少空气中所含的灰尘或细砂土由该进气口进入该进气箱内,进而更能确保由该进气箱进入该空气滤清器内空气的净度。
[0016]本实用新型所能达成的另一功效在于:藉由该进气箱的进气口与该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形成重叠状的配设,来令该摩托车设置进气箱侧的空间能充分地被利用,以及使配置该进气箱能达到紧致化,并可减少摩托车因设置该进气箱侧边的宽度。
[0017]本实用新型所能达成的又一功效在于:该摩托车由侧视来看,依序为车体盖单元的侧车盖、进气箱的盖体与该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该进气箱及该进气口可被该车体盖单元的侧车盖完全地遮蔽,且该进气箱的盖体是位于该侧车架管与该侧车盖之间,从而当该进气箱欲进行维护时,只需将该侧车盖卸下即可非常便利地拆卸该进气箱的盖体来进行清洁维护的工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中国台湾第93127804号发明专利案。
[0019]图2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进气箱与空气滤清器设置侧视示意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进气箱的分解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摩托车的进气箱与空气滤清器设置前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更易于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所能达到的功效,现配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如下:
[0023]首先请参阅图2所示,该摩托车I于座垫2的下方设有动力单元3,该动力单元3的传动箱31上方设有空气滤清器4。
[0024]如图2、3所示,该空气滤清器4藉由一具绕性的进气管41连接一进气箱5,该空气滤清器4有一大部份是被车体盖单元6的侧车盖61所遮蔽,而该进气箱5则完全被车体盖单元6的侧车盖61所遮蔽。
[0025]如图3所示,该进气箱5包括有一本体51及一盖体52 ;其中,该本体51藉由环墙511而界定出一通气空间512,该本体51上侧朝车头方向设有一近似矩形的凸出部513,该凸出部513上有进气口 5131,另该本体51下侧朝车尾方向设有一出气口 514,该出气口 514是可供该空气滤清器4的进气管41接设,藉此外界的空气可由本体51的进气口 5131进入进气箱5内后,再由本体51的出气口 514经进气管41而进入该空气滤清器4内;该本体51的进气口 5131是设于该凸出部513,因此可藉由该凸出部513来界定该进气口 5131的开口方向,进而可使该进气口 5131是朝车头方向被设置,同时可令该进气口 5131与出气口514是成上下位差方式设于该本体51上。该本体51于该环墙511外延设有多个固定锁耳515,该固定锁耳515上设有锁孔5151,另该固定锁耳515是以上下位差及前后配置的方式设于该本体51的外周缘上;该本体51的一侧凹设一车架容置凹槽516。
[0026]如图3所示,该进气箱5的盖体52是与该本体51成相对应状,藉此该盖体52盖设并固设于该本体51上后,而来形成完整的可导引空气流通的进气箱5。
[0027]如图2、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该进气箱5的本体51外侧的车架容置凹槽516是可供摩托车I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嵌设,同时该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凸设有多个锁固部711,该锁固部711是与该进气箱5的固定锁耳515相对应,藉此可藉由锁固元件(附图中未绘出)穿设该进气箱5的固定锁耳515,来将该进气箱5锁固于该车架单元7侧车架管71的锁固部711上,进而来令该进气箱5具体有一稳固的定位效果;同时藉由该进气箱5的车架容置凹槽516来供该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嵌设,可使该进气箱5的进气口 5131可以近似水平并朝车头方向的方式,被设于该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上方,进而来令该进气箱5的凸出部513及进气口 5131是位于该侧车架管71的上方,而该出气口514是位于该侧车架管71的下方,且该凸出部513及该进气口 5131是高于该空气滤清器4,藉此可藉由该凸出部513及进气口 5131能位于较高处,而令该进气箱5可以吸入较干净的外界空气。
[0028]更具体地说,由摩托车I的前方观视,该进气箱5的进气口 5131与该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形成重叠状的配设,藉此可使该摩托车I设置进气箱5侧的空间能充分地被利用,以及使配置该进气箱5能达到紧致化,并可减少摩托车I因设置该进气箱5侧边的宽度。该摩托车I由侧视来看,依序为车体盖单元6的侧车盖61、进气箱5的盖体52与该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该进气箱5锁固于该车架单元7侧车架管71的锁固部711上后,该进气箱5及该进气口 5131可被该车体盖单元6的侧车盖61完全地遮蔽,且该进气箱5的盖体52是位于该侧车架管71与该侧车盖61之间,该进气箱5的出气口 514藉由该进气管41连通该空气滤清器4,从而当该进气箱5欲进行维护时,只需将该侧车盖61卸下即可非常便利地拆卸该进气箱5的盖体52来进行清洁维护的工程。
[0029]同时外界空气中所含的灰尘或细砂土,可被该车体盖单元6所遮挡,亦即该车体盖单元6所界围的内部是较为干净的空气,该进气箱5的进气口 5131则可藉由该动力单元3的引擎32运作所产生的负压,于车体盖单元6所界围的内部来吸干净的空气,再由该进气箱5的出气口 514经进气管41而进入该空气滤清器4内进行过滤后,来提供该动力单元3的引擎32运作时所需的空气。另须一提的是,该进气箱5本体51的进气口 5131是设于该凸出部513,因此可藉由该凸出部513来设定该进气口 5131的开口方向,进而可使该进气口5131是以近似水平并朝车头方向的方式,被设于该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的上方,因此更可减少空气中所含的灰尘或细砂土由该进气口 5131进入该进气箱5内,进而更能确保由该进气箱5进入该空气滤清器4内空气的净度。
[0030]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结构所能达成的主要功效在于:藉由该进气箱5本体51的进气口 5131是设于该凸出部513,因此可藉由该凸出部513来设定该进气口 5131的开口方向,进而可使该进气口 5131是以近似水平并朝车头方向的方式,被设于该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的上方,进而来令该进气箱5的凸出部513及进气口 5131是位于该侧车架管71的上方,而该出气口 514是位于该侧车架管71的下方,且该凸出部513及该进气口 5131是高于该空气滤清器4,藉此可藉由该凸出部513及进气口 5131能位于较高处,而令该进气箱5可以吸入较干净的外界空气;同时更可减少空气中所含的灰尘或细砂土由该进气口 5131进入该进气箱5内,进而更能确保由该进气箱5进入该空气滤清器4内空气的净度。
[0031]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结构所能达成的次要功效在于:藉由该进气箱5的进气口5131与该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形成重叠状的配设,来令该摩托车I设置进气箱5侧的空间能充分地被利用,以及使配置该进气箱5能达到紧致化,并可减少摩托车I因设置该进气箱5侧边的宽度。
[0032]本实用新型藉由上述结构所能达成的又一功效在于:该摩托车I由侧视来看,依序为车体盖单元6的侧车盖61、进气箱5的盖体52与该车架单元7的侧车架管71,该进气箱5及该进气口 5131可被该车体盖单元6的侧车盖61完全地遮蔽,且该进气箱5的盖体52是位于该侧车架管71与该侧车盖61之间,从而当该进气箱5欲进行维护时,只需将该侧车盖61卸下即可非常便利地拆卸该进气箱5的盖体52来进行清洁维护的工程。
[003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已确实能达到所诉求的目的及功效,已较常用者增进功效,显已具有新颖性及创造性的要件,故依法提出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祈请贵审查官之详鉴,惠赐为准予专利之审定,至感德便。
[0034]【符号说明】
[0035]I摩托车
[0036]2 座垫
[0037]3动力单元31传动箱
[0038]32 引擎
[0039]4空气滤清器41进气管
[0040]5进气箱51本体
[0041]511环墙512通气空间
[0042]513凸出部5131进气口
[0043]514 出气口
[0044]515固定锁耳5151锁孔
[0045]516车架容置凹槽
[0046]52 盖体
[0047]6车体盖单元61侧车盖
[0048]7车架单元71侧车架管
[0049]711锁固部
【权利要求】
1.一种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该摩托车于座垫的下方设有动力单元及车体盖单元,该动力单元的传动箱上方设有空气滤清器,该空气滤清器藉由一进气管连接一进气箱,该进气箱为车体盖单元所遮蔽,该动力单元的引擎运作所需要的空气,是藉由该进气箱吸入外界空气经空气滤清器过滤后所提供,该进气箱是锁设于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上,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箱包括有一本体及一盖体,该本体藉由环墙而界定出一通气空间,该本体设有一凸出部及一出气口,该凸出部设有进气口,该进气口是朝车头方向被设置,该出气口是可供该空气滤清器的进气管接设。
2.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箱是被车体盖单元的侧车盖所完全遮蔽,且该进气箱的盖体是位于该侧车架管与侧车盖之间。
3.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凸出部及进气口是位于该侧车架管的上方,该出气口是位于该侧车架管的下方,且该凸出部及该进气口是高于空气滤清器。
4.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由摩托车的前方观视,该进气箱的进气口与该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形成重叠状的配设。
5.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车架单元侧车架管凸设有多个锁固部,该进气箱的本体于该环墙外延设有多个固定锁耳,该固定锁耳上设有锁孔,该固定锁耳是以上下位差及前后配置的方式设于该进气箱本体的外周缘上;该锁固部是与该进气箱的固定锁耳相对应,藉此可藉由锁固元件穿设该进气箱的固定锁耳,来将该进气箱锁固于该车架单元侧车架管的锁固部上。
6.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箱的本体的一侧凹设一车架容置凹槽,该车架容置凹槽可供该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嵌设。
7.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摩托车由侧视来看,依序为该车体盖单元的侧车盖、该进气箱的盖体及该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
8.如权利要求第1、3、4或7项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气箱的进气口是被该车体盖单元的侧车盖所完全遮蔽。
9.如权利要求第I项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进气结构,其特征在于,该进气口是以近似水平并朝车头方向的方式,被设于车架单元的侧车架管的上方。
【文档编号】F02M35/02GK203925819SQ201420333502
【公开日】2014年11月5日 申请日期:2014年6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6月20日
【发明者】张格玮, 黄建智, 梁文胜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