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6376阅读:466来源:国知局
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包括缸盖体及排气歧管,其中,上述缸盖体内部为空腔结构,缸盖体与汽油机的汽缸连接;上述排气歧管固设在缸盖体的内腔中,且与缸盖体整体铸造成型,排气歧管周围为冷却水空间,以便冷却排气歧管。本实用新型排气歧管与缸盖一体化成型设计,且在排气歧管周围设置冷却水空间,以便通过冷却水将排气歧管包围,进行降温,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节能减排。
【专利说明】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 _体式缸盖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油机部件,特别指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

【背景技术】
[0002]普通的排气歧管一体式气缸盖的排气温度受限于缸盖的材质和增压器悬挂材质,大部分也都不会超过1050°C。因此发动机在万有特性状态下,随着发动机转数增加为了降低排气温度,曾经只能是通过喷射更多的燃料,降低A/F值,由此来降低排气温度升高,该种工艺设计制造流程多,产品拆装及设备维护难度大,且能耗大,不符合国家节能减排的国策。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排气歧管与缸盖一体化成型设计,且在排气歧管周围设置冷却水空间,以便通过冷却水将排气歧管包围,进行降温,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节能减排的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
[0004]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包括缸盖体(I)及排气歧管,其中,上述缸盖体(I)内部为空腔结构,缸盖体(I)与汽油机的汽缸连接;上述排气歧管固设在缸盖体
(I)的内腔中,且与缸盖体(I)整体铸造成型,排气歧管周围为冷却水空间,以便冷却排气歧管;所述的排气歧管上下设置分别为上排气管(3)和下排气管(2),其中,上述上排气管(3)的出气端设置在缸盖体(I)的侧壁上,并与外界连通;上述下排气管(2)设置在缸盖体(I)的侧壁上,并与外界连通,所述上排气管与下排气管的端部分别为上排气管口和下排气管口,所述冷却水空间延伸至排气管口位置处,且上排气管口与下排气管口之间的冷却水空间垂直距离不小于0.3cm?0.7cm。
[0006]优选地,所述的上排气管的进气端分别连接二气缸排气道及三气缸排气道,二气缸排气道及三气缸排气道汇合在上排气管的进气管,通过上排气管排出气体。
[0007]优选地,所述的下排气管的进气端分别连接一气缸排气道及四气缸排气道,一气缸排气道及四气缸排气道汇合在下排气管的进气管,通过下排气管排出气体。
[0008]优选地,所述的上排气管和下排气管之间的空间为冷却水空间,该冷却水空间分别连接冷却水进管及冷却水出管。
[0009]优选地,所述的冷却水进管及冷却水出管分别设置在缸盖体的侧壁上,并与冷却水空间连通,冷却水经冷却水进管进入冷却水空间中,以便对排气歧管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经冷却水出管排出,形成循环冷却。
[0010]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本实用新型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一种改进技术方案,通过在一体式排气歧管上设置水套,为了使排气冷却和冷却水快速升温,将排气歧管完全包围,冷却水空间延伸至排气管口位置处,这是因为本实用新型的汽油机具有更高的排气温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要求上排气管口与下排气管口之间的冷却水空间垂直距离为0.3cm?0.7cm,大量试验证明上下设置的排气管口的这个优化距离即可以在不占用较大空间前提下保证高排气温度下排气管的安全,又可以使各缸排气互相干涉最小化,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油消耗,节约排气与发动机的油耗。排气歧管这部分,由于被汽缸盖水套包围,降低排气温度,在大部分的运转领域下可以在理论空燃比A/F=14.7附近运作,同现有的排气歧管分离式发动机相比,展示了更低的燃油消耗率。另外,在最初启动时(冷启动)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连通排气歧管部分的热量一同吸收,比起普通的发动机更快速的达到正常运作的范围,由于摩擦力降低,燃料消耗率降低,并且更快的达到催化器工作的温度,因此能够起到降低排放的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的费用减少,降低缸与缸之间的排气干涉,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料消耗率。由于省略了现有的排气歧管,节省了相对应的缸盖加工时间,省略了安装排气歧管用的耐热双头螺栓,省略了排气歧管使用的耐热板,缩短发动机组装时间,减少售后维修零件,等多个方面的费用的到缩减。另外,将排气歧管一体化,可以将发动机开发的紧凑,发动机重量也随之气缸的数量缩减2?3Kg左右,对发动机的耐久性也有好的影响,同时降低缸与缸之间的排气干涉,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料消耗率。将现有的四缸发动机的排气歧管一体式气缸盖的排气冷却效率提高,并且将缸与缸之间的排气干涉见到最小化,提高发动机性能,提高燃料消耗率,降低排气干扰。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现有技术中普通四缸汽油机的排气道为一个出口的排气歧管一体式缸盖的截面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排气道及排气歧管一体式形状的双排气口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图2的主视图。
[0016]图5为图4的A-A截面剖视图。
[0017]图6为图4的B-B截面剖视图。
[0018]图7为一个排气口与本实用新型两个排气口的缸盖冷却效果比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0]如图2至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包括缸盖体I及排气歧管,其中,上述缸盖体I内部为空腔结构,缸盖体I与汽油机的汽缸连接;上述排气歧管固设在缸盖体I的内腔中,且与缸盖体I整体铸造成型,排气歧管周围为冷却水空间,以便冷却排气歧管;所述的排气歧管上下设置分别为上排气管3和下排气管2,其中,上述上排气管3的出气端设置在缸盖体I的侧壁上,并与外界连通;上述下排气管2设置在缸盖体I的侧壁上,并与外界连通,所述上排气管与下排气管的端部分别为上排气管口和下排气管口,所述冷却水空间延伸至排气管口位置处,且上排气管口与下排气管口之间的冷却水空间垂直距离不小于0.3cm?0.7cm。
[0021]上排气管3的进气端分别连接二气缸排气道32及三气缸排气道31,二气缸排气道32及三气缸排气道31汇合在上排气管3的进气管,通过上排气管3排出气体。
[0022]下排气管2的进气端分别连接一气缸排气道22及四气缸排气道21,一气缸排气道22及四气缸排气道21汇合在下排气管2的进气管,通过下排气管2排出气体。
[0023]上排气管3和下排气管2之间的空间为冷却水空间B,该冷却水空间B分别连接冷却水进管及冷却水出管。
[0024]冷却水进管及冷却水出管分别设置在缸盖体I的侧壁上,并与冷却水空间B连通,冷却水经冷却水进管进入冷却水空间B中,以便对排气歧管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经冷却水出管排出,形成循环冷却。
[0025]进一步,本实用新型结合了四缸汽油机的一体式排气口一体式缸盖的优点加上排气歧管的排气口设置成两个且上下设置,在起中间形成冷却水通道,极大化的提高排气冷却效率,同时降低缸与缸之间的排气干涉,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燃料消耗率,降低排气干扰。
[0026]本实用新型的缸盖构成完全包围排气道的冷却水通道,将排气口设为上下两个出口,设置使其中间的冷却液可以流动的冷却水通道,不仅极大地提高排气冷却效率,和单排气口及两个横向并排排气口的发动机相比,使缸与缸之间的排气干涉最小化,提高发动机的性能与燃油消耗率,降低排气干扰。图2是排气口一体式四缸发动机的排气道部分。一缸排气道和四缸排气道耦合到一起,从下端排气口排气;二缸排气道和三缸排气道耦合到一起,从上端排气口排气。这使各气缸排气干涉最小化。图5,图6是将排气道部位用冷却水通道完全包围,提高冷却效率,在缸与缸之间使用铸造的方式制作了上下循环式的冷却液通道,尤其在左右两侧的排气口之间,制作了冷却水通道使排气的冷却效率极大化。
[0027]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只是介绍其【具体实施方式】,不在于限制其保护范围。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在本实施例的启发下可以作出某些修改,故凡依照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缸盖体(I)及排气歧管,其中,上述缸盖体⑴内部为空腔结构,缸盖体⑴与汽油机的汽缸连接;上述排气歧管固设在缸盖体(I)的内腔中,且与缸盖体(I)整体铸造成型,排气歧管周围为冷却水空间,以便冷却排气歧管;所述的排气歧管上下设置分别为上排气管(3)和下排气管(2),其中,上述上排气管(3)的出气端设置在缸盖体(I)的侧壁上,并与外界连通;上述下排气管(2)设置在缸盖体(I)的侧壁上,并与外界连通,所述上排气管与下排气管的端部分别为上排气管口和下排气管口,所述冷却水空间延伸至排气管口位置处,且上排气管口与下排气管口之间的冷却水空间垂直距离不小于0.3cm?0.7c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排气管(3)的进气端分别连接二气缸排气道(32)及三气缸排气道(31),二气缸排气道(32)及三气缸排气道(31)汇合在上排气管(3)的进气管,通过上排气管(3)排出气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下排气管(2)的进气端分别连接一气缸排气道(22)及四气缸排气道(21),一气缸排气道(22)及四气缸排气道(21)汇合在下排气管(2)的进气管,通过下排气管(2)排出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排气管⑶和下排气管⑵之间的空间为冷却水空间(B),该冷却水空间(B)分别连接冷却水进管及冷却水出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四缸汽油机双排气口一体式缸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冷却水进管及冷却水出管分别设置在缸盖体⑴的侧壁上,并与冷却水空间⑶连通,冷却水经冷却水进管进入冷却水空间(B)中,以便对排气歧管进行冷却,冷却后的水经冷却水出管排出,形成循环冷却。
【文档编号】F02F1/36GK204200393SQ201420623490
【公开日】2015年3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7日
【发明者】闫立凯, 熊鹏, 王志国, 潘圣临, 曹权佐, 李现尧, 卢洪英, 孙德山, 赵长明, 张文良, 张霖, 刘锡鑫, 张法, 曹亮, 孙云龙, 王建武 申请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