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切换装置及点火线圈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166938阅读:120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压切换装置及点火线圈测试系统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切换装置及点火线圈测试系统,所述高压切换装置包括:绝缘框架、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装设于上支撑板上的上PCB板、装设于下支撑板上的下PCB板、PCB桥接板和用于根据外部切换信号驱动PCB桥接板上下运动分别与上PCB板、下PCB板电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上PCB板和下PCB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导通PCB桥接板的弹簧探针,所述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簧探针接触导通的焊盘。所述高压切换装置通过PCB桥接板在上PCB板和下PCB板之间来回切换,对输入的高压信号进行隔离切换,提高了高压切换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降低了测试的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高压切换装置及点火线圈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点火线圈测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切换装置及点火线圈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0002]在汽车点火系统中的双高压头点火线圈测试中,线圈次级绕组两端的高压输出头(高压头)需要轮流接为高压端和接地端,传统测试中高压头的切换主要由人手动完成切换,线圈测试时切换高压头的步骤如下:首先先关断点火线圈电源;然后手动切换点火线圈的高压头;再闭合点火线圈电源开关;最后察看点火线圈性能测试结果。
[0003]传统的线圈测试时高压切换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传统的点火线圈高压头切换方式操作繁琐,过度依赖于测试员,不符合生产自动化趋势;而且测试效率低,容易产生人为失误,降低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增加了线圈的测试成本,降低了线圈的市场竞争力。
实用新型内容
[0004]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切换装置及点火线圈测试系统,能根据切换信号自动切换点火线圈输出的高低变换的高压信号,从而输出的恒定的高压信号,提高了点火线圈测试的效率。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高压切换装置,包括:绝缘框架、上支撑板、下支撑板、装设于上支撑板上的上PCB板、装设于下支撑板上的下PCB板、PCB桥接板和用于根据外部切换信号驱动PCB桥接板上下运动分别与上PCB板、下PCB板电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上支撑板、PCB桥接板和下支撑板依次平行设置在所述绝缘框架上,所述上PCB板和下PCB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导通PCB桥接板的弹簧探针,所述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簧探针接触导通的焊盘。
[0007]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0008]用于驱动PCB桥接板上下运动,使PCB桥接板与上PCB板或下PCB板电连接的气缸;
[0009]用于控制气缸动作的电磁阀;
[0010]用于检测气缸上下运动是否到位、并将检测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的磁性开关模块;
[0011]用于接收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启闭的电磁阀控制继电器;
[0012]用于控制电磁阀控制继电器和外部点火线圈电源的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
[0013]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外部点火线圈电源,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磁阀控制继电器连接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顶端连接PCB桥接板,所述气缸连接磁性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磁性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0014]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光耦和达林顿管驱动器,所述单片机的P3.1端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磁性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的P3.2端连接光耦的第4端,所述单片机的P3.3端连接光耦的第2端,所述光耦的5端连接达林顿管驱动器的IN2端,所述光耦的第7端连接达林顿管驱动器的INl端,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的OUTl端为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外部点火线圈电源,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的0UT2端为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磁阀控制继电器连接电磁阀的输入端。
[0015]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高压切换装置还包括电源供应模块,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的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磁性开关模块的供电端和控制电路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二供电端、电磁阀的供电端和电磁阀控制继电器的供电端。
[0016]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弹簧探针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壳体、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探针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弹簧,所述探针的一端具有凸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环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封闭端接触。
[0017]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焊盘包括位于所述PCB桥接板顶面上的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三焊盘、第四焊盘、第一输出焊盘、第二输出焊盘、第一接地焊盘,及位于所述PCB桥接板的底面上的第五焊盘、第六焊盘、第七焊盘、第八焊盘、第三输出焊盘、第四输出焊盘和第二接地焊盘。
[0018]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弹簧探针包括位于上PCB板底面上的第一弹簧探针、第二弹簧探针、第三弹簧探针、第四弹簧探针、第一输出弹簧探针、第二输出弹簧探针和第一接地弹簧探针,所述第一弹簧探针与第一输出弹簧探针电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探针与第二输出弹簧探针跳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弹簧探针和第四弹簧探针均通过第一接地弹簧探针接地。
[0019]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弹簧探针包括位于下PCB板顶面上的第五弹簧探针、第六弹簧探针、第七弹簧探针、第八弹簧探针、第三输出弹簧探针、第四输出弹簧探针和第二接地弹簧探针,所述第五弹簧探针和第六弹簧探针均通过第二接地弹簧探针接地,所述第七弹簧探针与第三输出弹簧探针跳线电连接,所述第八弹簧探针与第四输出弹簧探针电连接。
[0020]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绝缘框架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一对平行的导轨板,所述导轨板开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槽。
[0021]一种点火线圈测试系统,包括上述的高压切换装置、点火线圈电源、
[0022]点火线圈,所述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的高压端和接地端与所述高压切换装置的PCB桥接板电连接;
[0023]用于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别的测试结果判别设备;
[0024]与PCB桥接板电连接、用于点火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测试结果判别设备的负载;
[0025]所述点火线圈电源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切换装置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点火线圈电源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点火线圈连接高压切换装置的输入端,所述高压切换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负载连接测试结果判别设备。
[0026]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切换装置及点火线圈测试系统,通过驱动装置驱动PCB桥接板上下运动,使PCB桥接板与上PCB板或下PCB板电连接,从而对输入的高压信号和接地信号进行自动切换,提高了点火线圈测试的效率;另外,PCB桥接板、上PCB板和下PCB板均装设在绝缘框架内,提高了测试的安全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分解图。
[0028]图2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正视图。
[0029]图3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PCB桥接板的俯视图。
[0030]图4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PCB桥接板的仰视图。
[0031]图5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上PCB板的仰视图。
[0032]图6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下PCB板的俯视图。
[0033]图7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弹簧探针的剖视图。
[0034]图8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点火线圈测试系统的结构框图。
[0035]图9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点火线圈测试系统的具体实施例的方框图。
[0036]图10为本实用新型高压切换装置的点火线圈测试系统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7]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压切换装置及点火线圈测试系统,通过驱动装置驱动PCB桥接板上下运动,使PCB桥接板与上PCB板或下PCB板电连接,从而实现高压和接地信号的自动切换。
[0038]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39]请参阅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切换装置包括:绝缘框架10、上支撑板100、下支撑板500、装设于上支撑板100上的上PCB板200、装设于下支撑板500上的下PCB板400、PCB桥接板300和用于根据外部切换信号驱动PCB桥接板300上下运动分别与上PCB板200、下PCB板400电连接的驱动装置600 ;所述上支撑板100、PCB桥接板300和下支撑板500依次平行设置在所述绝缘框架10上,所述上PCB板200和下PCB板400上均设置有用于导通PCB桥接板的弹簧探针700,所述PCB桥接板300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簧探针700接触导通的焊盘800。
[0040]在所述高压切换装置工作时,PCB桥接板300、上PCB板200或下PCB板400上会有50KV左右的高压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切换装置,将PCB桥接板300、上PCB板200和下PCB板400均装设在绝缘框架10上,隔绝了高压与外界的接触,提高了高压切换装置的安全性。而且,通过驱动装置600驱动PCB桥接板300上下运动,实现了高压切换的隔离操作,使操作者与高压切换装置可以保持足够安全的距离,提高了安全性。
[0041]进一步的,所述绝缘框架10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一对平行的导轨板900,所述导轨板900开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槽(图中未标出)。所述上支撑板100左右两端分别卡合在该一对导轨板900上端的导轨槽内,所述下支撑板500左右两端分别卡合该在一对导轨板900下端的导轨槽内,由此可实现上支撑板100和下支撑板500的平行设置。进一步的,所述导轨槽开口连通至导轨板900的一侧面,使上支撑板100和下支撑板500可方便的抽出和放入,有利于安装和更换上支撑板100和下支撑板500。
[0042]请参阅图3和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焊盘800为镀金焊盘,包括位于所述PCB桥接板顶面上的第一焊盘801、第二焊盘802、第三焊盘803、第四焊盘804、第一输出焊盘805、第二输出焊盘806和第一接地焊盘807,其中,所述第一焊盘801、第二焊盘802、第三焊盘803和第四焊盘804之间的中心距离在60mm以上,满足50KV高压电的安全距离要求。所述焊盘800还包括位于所述PCB桥接板300的底面上的第五焊盘808、第六焊盘809、第七焊盘810、第八焊盘811、第三输出焊盘812、第四输出焊盘813和第二接地焊盘814,其中,所述第五焊盘808、第六焊盘809、第七焊盘810和第八焊盘811之间的中心距离在60mm以上,满足50KV高压电的安全距离要求。
[0043]所述PCB桥接板300顶面上设置的焊盘的位置和大小与底面上设置的焊盘相同且相互导通,即所述第一焊盘801与第五焊盘808对称设置在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且相互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二焊盘802与第六焊盘809对称设置在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且相互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三焊盘803与第七焊盘810对称设置在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且相互之间电连接,所述第四焊盘804与第八焊盘811对称设置在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且相互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输出焊盘805与第三输出焊盘812对称设置在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且相互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二输出焊盘806与第四输出焊盘813对称设置在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且相互之间电连接,所述第一接地焊盘807与第二接地焊盘814对称设置在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且相互之间电连接。
[0044]请参阅图1和图5,所述弹簧探针700包括位于上PCB板200底面上的第一弹簧探针701、第二弹簧探针702、第三弹簧探针703、第四弹簧探针704、第一输出弹簧探针705、第二输出弹簧探针706和第一接地弹簧探针707。所述第一弹簧探针701与第一输出弹簧探针705电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探针702与第二输出弹簧探针706跳线电连接,防止与其他探针线路相交,确保通过高压时两者之间不会直接跳火。所述第三弹簧探针703和第四弹簧探针704均通过第一接地弹簧探针707接地。
[0045]请参阅图3和图5,当驱动装置驱动PCB桥接板与上PCB板接触,即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弹簧探针701与第一焊盘801电连接,第二弹簧探针702与第二焊盘802电连接,第三弹簧探针703与第三焊盘803电连接,第四弹簧探针704与第四焊盘804电连接,第一输出弹簧探针705与第一输出焊盘805电连接,第二输出弹簧探针706与第二输出焊盘806电连接,第一接地弹簧探针707与第一接地焊盘807电连接。
[0046]请参阅图1和图6,所述弹簧探针700还包括位于下PCB板400顶面上的第五弹簧探针708、第六弹簧探针709、第七弹簧探针710、第八弹簧探针711、第三输出弹簧探针712、第四输出弹簧探针713和第二接地弹簧探针714,所述第五弹簧探针708和第六弹簧探针709均通过第二接地弹簧探针714接地,所述第七弹簧探针710与第三输出弹簧探针712跳线电连接,所述第八弹簧探针711与第四输出弹簧探针713电连接。所述下PCB板400的中心还开有一个矩形孔401,所述矩形孔401用于给驱动装置600让位,使驱动装置600通过矩形孔401与PCB桥接板300连接。
[0047]请参阅图4和图6,当驱动装置驱动PCB桥接板与下PCB板接触,即电连接时,所述第五弹簧探针708与第五焊盘808电连接,第六弹簧探针709与第六焊盘809电连接,第七弹簧探针710与第七焊盘810电连接,第八弹簧探针711与第八焊盘811电连接,第三输出弹簧探针712与第三输出焊盘812电连接,第四输出弹簧探针713与第四输出焊盘813电连接,第二接地弹簧探针714与第二接地焊盘814电连接。
[0048]请参阅图7,所述弹簧探针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壳体760、部分位于壳体760内的探针750和设置在壳体760内的弹簧770,所述探针750的一端具有凸环,所述弹簧770的一端与所述凸环接触,所述弹簧770的另一端与壳体760的封闭端接触,即弹簧770位于壳体760的封闭端和弹簧770的凸环之间,并且由于凸环的作用,弹簧不会从壳体中脱出。所述弹簧探针的壳体760的密封端为焊接端,焊接在上PCB板和下PCB板上,所述探针750的另一端用于与焊盘接触。通过设置弹簧770,避免了弹簧探针与焊盘接触时的刚性碰撞,确保了接触良好、无间隙存在,防止探针750和焊盘的损坏,保证装置的使用寿命。
[0049]在点火线圈进行测试时,由于点火线圈次级绕组的两端(高压头)输出的高压的极性是来回翻转的,即次级绕组的一端输出高压时,另一端接地,次级绕组的一端接地时,另一端输出高压。因此需要对次级绕组的两端输出的电压作切换,确保输出到负载进行测试的两个输出端一个恒定为高压输出,一个恒定接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如图8所示,点火线圈L包括两个次级绕组:第一次级绕组和第二次级绕组。其中,al端为所述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一输出端,bl端为第一次级绕组的第二输出端;a2端为所述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一输出端,b2端为第二次级绕组的第二输出端。请参阅图3和图8,Al端为PCB桥接板300上的第一焊盘801,BI端为PCB桥接板300上的第三焊盘803 ;A2端为PCB桥接板300上的第二焊盘802,B2端为PCB桥接板300上的第四焊盘804 ;0UT1端为PCB桥接板300上的第一输出焊盘805,0UT2端为PCB桥接板300上的第二输出焊盘806,GND端为PCB桥接板300上的第一接地焊盘807。点火线圈L的al端、bl端、a2端和b2端分别于PCB桥接板300上的Al端、BI端、A2端和B 2端电连接。
[0050]当点火线圈L的al和a2端输出高压,bl端和b2端需接地时,驱动装置驱动PCB桥接板300与上PCB板电连接,则Al端通过上PCB板与OUTl端电连接,BI端和B2端通过上PCB板与GND端接地,A2端通过上PCB板与0UT2端电连接,即点火线圈L的al和a2端输出的高压分别通过PCB桥接板的OUTl端和0UT2端输出给负载3,由负载3进行测试。当点火线圈L的al和a2端需接地,bl端和b2端输出高压时,驱动装置驱动PCB桥接板300与下PCB板电连接,则Al端和A2端通过下PCB板与GND端接地,BI端通过下PCB板与OUTl端电连接,B2端通过下PCB板与0UT2端电连接,即点火线圈L的bl和b2端输出的高压分别通过PCB桥接板的OUTl端和0UT2端输出给负载3,由负载3进行测试。由此可知,不管点火线圈L由哪端输出高压,都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切换装置进行切换,使输出给负载的电压恒定为高压,避免了依赖人工切换点火线圈L的al端、bl端和a2端、b2端产生的危险,提高了点火线圈L测试的自动化程度和效率,降低了人为失误,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有效的降低了测试成本。
[0051]请一并参阅图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高压切换装置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气缸601、电磁阀602、磁性开关模块603、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和控制电路604。其中,所述气缸601用于驱动PCB桥接板300上下运动,使PCB桥接板300与上PCB板电连接或与下PCB板电连接。所述电磁阀602用于控制气缸601的动作。所述磁性开关模块603用于检测气缸601上下运动是否到位、并将检测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604。所述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用于接收控制电路604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602的启闭。所述控制电路604用于控制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和外部点火线圈电源的工作状态。所述外部点火线圈电源包括可调直流电源和电源控制继电器,所述可调直流电源通过电源控制继电器连接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所述控制电路604通过控制电源控制继电器的启闭来控制外部点火线圈电源的工作状态,即控制电路604可通过电源控制继电器来控制点火线圈的通断。
[0052]所述控制电路604的第一输出端I连接外部点火线圈电源、具体连接外部点火线圈电源的电源控制继电器12,所述控制电路604的第二输出端2通过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连接电磁阀602的输入端;所述电磁阀602的输出端连接气缸601,所述气缸601的活塞杆顶端连接PCB桥接板300,所述气缸601连接磁性开关模块603的输入端,所述磁性开关模块603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604的输入端。
[0053]所述控制电路604工作时,先从第一输出端I发出控制信号,使外部点火线圈电源停止工作,确保点火线圈无高压输出,然后控制电路604的第二输出端2输出控制信号开启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1,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通过电磁阀602使气缸601向上或向下运动,从而使PCB桥接板300与上PCB板或下PCB板导通,磁性开关模块603检测气缸601上下运动是否到位、并将检测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604,由此完成对高压切换,最后控制电路604控制外部点火线圈电源开始工作,点火线圈通电并释放高压。控制电路604通过先将点火模块断电,再进行PCB桥接板300的切换,避免了 PCB桥接板300上的焊盘与弹簧探针分离时产生微小的间距而发生放电跳火现象。而在PCB桥接板300与上PCB板或下PCB板完全接触后再导通点火模块,使点火模块释放高压,保证了 PCB桥接板300上的焊盘在未与弹簧探针完全接触时不通电,防止PCB桥接板300上的焊盘与弹簧探针接触前产生跳火现象。避免了因跳火而对焊盘和弹簧探针的烧蚀、氧化,无需经常维护,延长了高压切换装置的使用寿命。
[0054]请继续参阅图9,所述高压切换装置还包括电源供应模块605,所述电源供应模块605为电磁阀602、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磁性开关模块603和控制电路604供电。所述电源供应模块605的第一电压输出端I'连接磁性开关模块603的供电端I''和控制电路604的第一供电端3,所述电源供应模块605的第二电压输出端2'连接控制电路604的第二供电端4、电磁阀602的供电端a,和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的供电端W。
[0055]请参阅图10,所述电源供应模块605包括12V电源Q1、24V电源Q2和三端稳压芯片U1,所述12V电源Ql的第I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l的Vin端,所述12V电源Ql的第2端接地,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l的Vout端为电源供应模块605的第一电压输出端、提供5V电压给磁性开关模块603和控制电路604供电。所述24V电源Q2的第I端为电源供应模块605的第二电压输出端、提供24V电压给控制电路604、电磁阀602和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供电。其中,所述三端稳压芯片Ul的型号为LM2940。
[0056]请继续参阅图10,所述控制电路604包括单片机U2、光耦U3、达林顿管驱动器U4、控制电路开关S1、恢复性切换按钮S2、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和第三发光二极管D3。所述单片机U2的型号为STC15F104W。所述光耦U3的型号为TLP521-2。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U4的型号为ULN2803。
[0057]所述单片机U2的P3.0端连接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负极,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Dl的正极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l的Vout端;所述单片机U2的P3.1端为控制电路604的输入端、其连接磁性开关模块603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U2的P3.2端连接光耦U3的第4端,所述单片机的P3.3端连接光耦U3的第2端;所述单片机的P3.4端通过控制电路开关SI接地,所述单片机的Vcc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l的Vout端,所述单片机的P3.5端通过恢复性切换按钮S2接地,所述单片机的GND端接地。所述光耦U3的第I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l的Vout端;所述光耦U3的第3端连接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负极,所述第三发光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l的Vout端;所述光耦U3的第5端连接达林顿管驱动器U4的IN2端,所述光耦U3的第7端连接达林顿管驱动器U4的INl端;所述光耦U3的第6端和第8端均连接24V电源Q2的第I端。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U4的OUTl端为控制电路604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外部点火线圈电源,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U4的0UT2端为控制电路604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连接电磁阀602的输入端;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U4其他输入端均接地,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U4的其他输出端均接地,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U4的Vcc端连接24V电源Q2的第I端。
[0058]请继续参阅图10,所述磁性开关模块603包括磁性开关U5、电压比较器U6、第一电阻Rl和可变电阻R2。所述磁性开关U5的第I端连接电压比较器U6的INl-端,所述磁性开关U5的第2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l的Vout端。所述电压比较器U6的A端连接为磁性开关模块603的输出端、其连接单片机U2的P3.1端、还通过第一电阻Rl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l的Vout端;所述电压比较器U6的INl+端连接可变电阻R2的动片引脚,所述电压比较器U6的V+端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l的Vout端;所述电压比较器U6的B端、IN2-端和IN2+端均连接GND端、还通过可变电阻R2的定片引脚连接三端稳压芯片Ul的Vout端。其中,所述磁性开关U5的型号为D-Z76。所述电压比较器U6的型号为LM2903P。
[0059]请参阅图8、图9和图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点火线圈测试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1、点火线圈电源2、
[0060]点火线圈L,所述点火线圈L的次级绕组的高压端和接地端与所述高压切换装置的PCB桥接板300电连接;
[0061]用于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别的测试结果判别设备4 ;
[0062]与PCB桥接板300电连接、用于点火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测试结果判别设备的负载3 ;
[0063]所述点火线圈电源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切换装置I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点火线圈电源2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点火线圈L连接高压切换装置I的输入端,所述高压切换装置I的输出端通过负载3连接测试结果判别设备4。其中,所述点火线圈电源2包括可调直流电源Q和电源控制继电器J2,所述可调直流电源Q通过电源控制继电器J2连接点火线圈L的初级绕组,所述电源控制继电器J2的输入端为点火线圈电源2的信号输入端、连接高压切换装置I的信号输出端,所述高压切换装置I的信号输出端为控制电路604的第一信号输出端。
[0064]请参阅图10,在进行点火测试时,先开启控制电路开关SI,按下恢复性切换按钮S2,单片机U2收到恢复性切换按钮S2发出的切换信号,单片机U2先给电源控制继电器J2一个控制信号,切断点火线圈电源2。单片机U2接收到切换信号0.2秒后,发送一个控制信号给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1,所述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控制电磁阀602,所述电磁阀602为二位五通电磁阀,所述二位五通电磁阀接收到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的控制信号后,改变气缸601气体的流向,使气缸活塞向上运动,带动PCB桥接板300向上运动,PCB桥接板300与上PCB板电连接。当气缸601运动到上止点时(即PCB桥接板300上的焊盘与上PCB板上的弹簧探针已接触良好),磁性开关U5检测到气缸601的位置,并通过电压比较器U6将U5检测到的位置转化为位置信号发给单片机U2。单片机U2将控制信号发送给电源控制继电器J2,使电源控制继电器J2闭合,点火线圈L与点火线圈电源2导通。由于此时PCB桥接板300与上PCB板已电连接,因此,点火线圈L通电后,点火线圈L的al端和a2端输出的高压分别经PCB桥接板300的OUTl端和0UT2端输出给负载3,点火线圈L的bl端和b2端通过PCB桥接板300的GND端接地。最后由负载3对PCB桥接板300的OUTl端和0UT2端输出高压进行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测试结果判别设备4,通过测试结果判别设备4即可直接读取测试结果。
[0065]当点火线圈L的bl端和b2端输出的高压时,需要将PCB桥接板300与下PCB板导通,其具体操作过程与上PCB板导通时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0066]当测试完成后,关断控制电路开关SI,单片机U2延迟0.2s后发送控制信号给电磁阀控制继电器Jl,使电磁阀602改变气缸601中气体流向,使PCB桥接板300复位。
[006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点火线圈测试系统,控制电路接收到切换信号后,采用先关闭点火线圈电源,再切换PCB桥接板的位置,避免了 PCB桥接板上的焊盘与弹簧探针分离时产生微小的间距而发生的放电跳火现象。而PCB桥接板到位后再给点火模块通电,使点火模块释放高压,保证了 PCB桥接板上的焊盘在未与弹簧探针完全接触时不通电,防止PCB桥接板上的焊盘与弹簧探针接触前产生跳火现象,避免了因跳火而对焊盘和弹簧探针的烧蚀、氧化,无需经常维护,延长了高压切换装置的使用寿命。
[0068]可以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而所有这些改变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高压切换装置,包括:绝缘框架、上支撑板和下支撑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切换装置还包括装设于上支撑板上的上PCB板、装设于下支撑板上的下PCB板、PCB桥接板和用于根据外部切换信号驱动PCB桥接板上下运动分别与上PCB板、下PCB板电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上支撑板、PCB桥接板和下支撑板依次平行设置在所述绝缘框架上,所述上PCB板和下PCB板上均设置有用于导通PCB桥接板的弹簧探针,所述PCB桥接板的顶面和底面上均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弹簧探针接触导通的焊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 用于驱动PCB桥接板上下运动,使PCB桥接板与上PCB板或下PCB板电连接的气缸; 用于控制气缸动作的电磁阀; 用于检测气缸上下运动是否到位、并将检测结果输出给控制电路的磁性开关模块; 用于接收控制电路输出的控制信号,控制电磁阀启闭的电磁阀控制继电器; 用于控制电磁阀控制继电器和外部点火线圈电源的工作状态的控制电路; 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外部点火线圈电源,所述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磁阀控制继电器连接电磁阀的输入端,所述电磁阀的输出端连接气缸,所述气缸活塞杆顶端连接PCB桥接板,所述气缸连接磁性开关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磁性开关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输入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包括单片机、光耦和达林顿管驱动器,所述单片机的P3.1端为控制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磁性开关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单片机的P3.2端连接光耦的第4端,所述单片机的P3.3端连接光耦的第2端,所述光耦的5端连接达林顿管驱动器的IN2端,所述光耦的第7端连接达林顿管驱动器的INl端,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的OUTl端为控制电路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外部点火线圈电源,所述达林顿管驱动器的0UT2端为控制电路的第二输出端、通过电磁阀控制继电器连接电磁阀的输入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切换装置还包括电源供应模块,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的第一电压输出端连接磁性开关模块的供电端和控制电路的第一供电端,所述电源供应模块的第二电压输出端连接控制电路的第二供电端、电磁阀的供电端和电磁阀控制继电器的供电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探针包括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壳体、部分位于所述壳体内的探针和设置在壳体内的弹簧,所述探针的一端具有凸环,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凸环接触,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壳体的封闭端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盘包括位于所述PCB桥接板顶面上的第一焊盘、第二焊盘、第三焊盘、第四焊盘、第一输出焊盘、第二输出焊盘、第一接地焊盘,及位于所述PCB桥接板的底面上的第五焊盘、第六焊盘、第七焊盘、第八焊盘、第三输出焊盘、第四输出焊盘和第二接地焊盘。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探针包括位于上PCB板底面上的第一弹簧探针、第二弹簧探针、第三弹簧探针、第四弹簧探针、第一输出弹簧探针、第二输出弹簧探针和第一接地弹簧探针,所述第一弹簧探针与第一输出弹簧探针电连接,所述第二弹簧探针与第二输出弹簧探针跳线电连接,所述第三弹簧探针和第四弹簧探针均通过第一接地弹簧探针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探针包括位于下PCB板顶面上的第五弹簧探针、第六弹簧探针、第七弹簧探针、第八弹簧探针、第三输出弹簧探针、第四输出弹簧探针和第二接地弹簧探针,所述第五弹簧探针和第六弹簧探针均通过第二接地弹簧探针接地,所述第七弹簧探针与第三输出弹簧探针跳线电连接,所述第八弹簧探针与第四输出弹簧探针电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框架的左右两侧内壁上设置有一对平行的导轨板,所述导轨板开设有两条平行的导轨槽。
10.一种点火线圈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高压切换装置、点火线圈电源、 点火线圈,所述点火线圈的次级绕组的高压端和接地端与所述高压切换装置的PCB桥接板电连接; 用于对测试结果进行判别的测试结果判别设备; 与PCB桥接板电连接、用于点火测试,并将测试结果反馈给测试结果判别设备的负载; 所述点火线圈电源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高压切换装置的信号输出端,所述点火线圈电源的信号输出端通过点火线圈连接高压切换装置的输入端,所述高压切换装置的输出端通过负载连接测试结果判别设备。
【文档编号】F02P17/00GK204226088SQ201420687745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7日
【发明者】黄卫华, 吴西诗 申请人:深圳市健科电子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