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注式多层保温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0568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灌注式多层保温油箱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柴油发动机燃料油箱领域,涉及一种灌注式多层保温油箱。



背景技术:

柴油是柴油发动机使用的燃料油,柴油的标号在我国分为0#、-10#、-20#、-35#和-50#,其中0#柴油价格最低、发动机燃烧动力最大。用0#柴油比其它负标号柴油每升要节省1~2.5元人民币。

柴油的标号就是柴油析蜡结晶成胶状的临界点,当油温高于标号温度时,其呈现的物理状态为透明液体,黏度小、流动性好、发动机泵喷(或电喷)雾化效果好、燃烧充分、排放少、油耗低,此时最适合发动机燃烧;当油温低于标号温度时,其呈现的物理状态为析蜡结晶呈胶状,液体变得浑浊,黏度增大,流动性、雾化效果都变差,燃烧不充分,油耗变大,尾气排放出现的烟雾量也增大,并且柴油中析出的固体石蜡会造成油路通道、滤网等部位堵塞,燃油供应减少甚至停止,致使发动机熄火。对于0#柴油来说,最适合柴油发动机使用的油温是在4℃~39℃。

目前,机动车辆和工程机械等都采用的是不具备保温功能的单层材料制造的燃油箱。在我国北方的冬季,因油箱不具备保温功能,不得不随着气候的变化使用-10#、-20#、-35#甚至-50#柴油。很多车辆因换油不及时或突遇寒流致使油料被冻而抛锚。

司机们为了降低运营成本,大多采用发动机尾气烘烤油箱、或用发动机冷却水循环的方法对油箱中的0#柴油进行加热,有人甚至在驾驶室内安装小锅炉烧热水对盛放柴油的油箱进行加热处理,以达到冬季继续使用廉价耐用的0#柴油的目的。所有这些方法除了缺乏科学性外,还给车辆和工程机械带来了诸多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油箱存在的不具备保温功能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灌注式多层保温油箱,使得在冬季低温条件下油箱内盛放的0#柴油仍 能保持发动机所需要的最佳油温状态。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用灌注工艺制作油箱的箱体。所谓灌注,就是模具为制品本身的组成部分。用金属材料制作油箱箱体壁的外层和内层,在外层和内层之间留有均匀的间隙(间隙量可根据不同的保温需求而定,此间隙量即为灌注层厚度),然后通过灌注口往预留的间隙中灌注具有较强保温属性的塑料类材料(如甲基丙烯酸甲酯单体或其它预聚物)胶状流体,并经过特定温度的加热和冷却,待单体或预聚物全部聚合,即可得到灌注式多层保温油箱的箱体。

本发明的其它配件,包括加油嘴、吸油管、回油管、排污口等,在进行塑料类材料的胶状流体灌注前就已经将它们放置在箱体的特定位置上,使它们的跟箱体壁连接的部位与注入的塑料类材料的胶状流体固化在一起,并被包封于其中。

本发明所具有的积极有益效果:

油箱的箱体用塑料类材料通过灌注的工艺制作而成,多层一体式的箱体保温效果好,比单层油箱更坚固。在气温低于0℃时,可保证盛放其中的0#柴油不易析蜡结晶呈胶状,为机动车辆和工程机械在严寒季节正常使用廉价耐用的0#柴油提供了可能,使柴油油箱更具安全性、更坚固耐用。达到了为机动车辆和工程机械的运营商节约运营成本、为国家节约石油资源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全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A处局部放大剖视图。

其中:1.外层、2.内层、3.灌注层、4.排污口、5.加油嘴、6.吸油管、7.回油管、8.油量表传感器、9.联接螺钉、101.外层主体、102.外层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通过其制作原理展示实施方式的,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将箱体设计为外层(1)、内层(2)和灌注层(3)。内层(2)为金属材料制作而成,作为储存燃料油的内胆容器放置于外层(1)腹中。外层(1)为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对整个油箱起着防护的作用。为了便于放置内层(2),外层(1)的外层主体(101)制成筒状,在放入内层(2)后,外层(1)的左、右两端外层侧板(102)通过联接螺钉(9)和外层主体(101)联接。外层(1)和内层(2)之间留有均匀的间隙,间隙量可根据不同的保温需求而定,此间隙量即为灌注层厚度。灌注层(3)介于外层(1)内层(2)之间,由具有保温属 性的塑料类材料的胶状流体经过灌注工艺而成型。

本发明的其它配件,包括加油嘴(5)、吸油管(6)、回油管(7)、排污口(4)等,在进行塑料类材料的胶状流体灌注前就已经将它们安放在外层(1)和内层(2)的特定位置上,使它们的跟箱体壁连接的部位与注入的塑料类材料的胶状流体固化在一起,并被包封于其中。本发明的内部还设有油量表传感器(8)。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