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15237发布日期:2019-08-24 09:25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消声器、尤其是车辆消声器,以及涉及一种装备有该消声器的车辆。



背景技术:

WO 07101412 A1公开了一种呈模块结构方式的消声器以及其制造。为此设有多个谐振器内部元件,这些谐振器内部元件形成通道和谐振室的迷宫式密封。

该结构的缺点在于,通过模块化结构相互连接的部件必须在复杂的制造过程中组装而成,在此,单个部件的精确定位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对机器的定位精确性提出高的要求。

DE 10026355 A1公开了一种用于内燃机的进气口的消声的空气管路,所述空气管路具有内管和绝缘材料壳,所述内管具有径向开口,所述绝缘材料壳在径向外部至少部分地包封所述内管。外管完全地包封内管和绝缘材料壳。外管和内管分别由两个半壳构成,其中,内管的一个半壳可枢转地支承在外管的一个半壳上,并且内管的另一半壳可枢转地支承在外管的另一半壳上。内管、外管和绝缘材料壳由塑料制成。

该结构的缺点在于,这种类型的空气管路的制造需要巨大的耗费。尤其是各个半壳的相互可枢转的支承需要多个复杂的工序并且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仅能用塑料材料实现。由此,在所有应用中剔除下述解决方案:在这些解决方案中需要使用金属、例如不锈钢。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耦合连接部的消声器,其中,耦合连接部有利地集成到消声器中,以便简化待与消声器连接的构件的连接。

本发明的任务通过如下所述的措施得以解决。按照本发明的消声器、尤其是车辆消声器具有至少一个谐振室,该谐振室至少通过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一内置管部段被限界,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具有第一外壳和设置在入流侧的第一端壁,在所述第一端壁中设有入流口,并且所述消声器具有用于耦联到涡轮增压器上的至少一个耦联装置,该耦联装置容纳在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端壁中,并且该耦联装置包括耦联体,第一壳体部件的入流口具有在轴向剖面中阶梯状地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在该凸肩中容纳所述耦联体和密封元件、例如径向密封环,其特征在于,所述耦联体构成为金属板成形件、例如深冲件,并且第一壳体部件由金属板成形件、例如深冲件构成,在所述阶梯状地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中,在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端壁上连接有第一轴向部段,该第一轴向部段朝向谐振室的方向延伸,并且该第一轴向部段构成为耦联容纳部,并且耦联体容纳在该第一轴向部段的第一内壁中,其中,所述耦联体以其外壳贴靠在耦联容纳部的内壁上。

根据本发明,消声器、尤其车辆消声器构成有至少一个谐振室。所述谐振室通过至少一个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一内置管部段限界,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具有第一外壳和设置在入流侧的第一端壁,在所述第一端壁中设有入流口。此外,消声器具有用于耦联到涡轮上的至少一个耦联装置,所述耦联装置容纳在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端壁中,并且所述耦联装置包括耦联体。耦联体构成为金属板成形件、例如深冲件,并且第一壳体部件也一件式地由金属板成形件、例如深冲件构成,其中,第一壳体部件的入流口具有在轴向剖面中阶梯状地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所述耦联体和密封元件、例如径向密封环容纳在所述凸肩中。金属成形件、特别是深冲件的使用带来下述优点:单个部件能够具有复杂的几何形状。此外,深冲件能够节省资源地制成,因为深冲件仅产生少量的下脚料进而少量的材料浪费。此外,在制造深冲件时的重复精度非常好,由此,该制造工艺非常好地适用于批量生产。此外,通过深冲过程引起单个部件的一定程度的冷作硬化,由此也对各个构件的强度特性产生积极影响。

在根据本发明的构成方案处有利的是,耦联装置、尤其耦联体能够简单地与消声器的第一壳体部件连接。在此,密封元件能够有利地容纳在消声器中,使得能够建立相对于待利用与消声器的耦联装置耦联的部件的密封。此外,在壳体部件和耦联体之间的连接能够简单地建立,使得这种类型的消声器尤其能够在批量生产的工业制造工艺中有利地制成。由此能够实现高的工艺安全性和低成本的制造。此外,消声器非常简单地构建进而是鲁棒的和不易发生故障的。

此外可以适宜的是,耦联体具有外壳,所述外壳构成为固定部段,并且在固定部段上连接有端壁,所述端壁朝向横截面中央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端壁构成为轴向的止挡元件。在此有利的是,耦联体的这种类型的固定部段能够与第一壳体部件有利地连接。耦联体的端壁在此能够用作为止挡元件,以便将耦联体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定位。

此外可以规定,耦联体的端壁的在径向上观察位于内部的部段具有卷边。这种类型的卷边有利的是,所述卷边给予端壁良好的稳定性。由此,端壁也能够以轴向力加载,在此不会引起过度变形。

此外可以规定,在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中,在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端壁上连接有第一轴向部段,所述第一轴向部段朝向谐振室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轴向部段构成为耦联容纳部,并且在所述第一轴向部段的第一内壁中容纳有所述耦联体,其中,耦联体以其外壳贴靠在耦联容纳部的内壁中。在此有利的是,耦联体由此能够精确地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定位并且能够良好地容纳在第一壳体部件中。

也有利的是一种方案,根据该方案,构成有第一径向部段,该第一径向部段连接到第一壳体部件的轴向部段上,所述第一径向部段朝向横截面中央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一径向部段构成为用于耦联体的轴向止挡,其中,耦联体的端壁贴靠在第一径向部段上。在此有利的是,耦联体由此能够沿轴向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定位。

根据一种扩展方案可行的是,在第一轴向部段上连接有第二轴向部段,所述第二轴向部段朝向谐振室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轴向部段构成为密封件容纳部,其中,在所述第二轴向部段的第二内壁处容纳有所述密封元件,并且第二轴向部段相比第一轴向部段具有更小的横截面尺寸。在此有利的是,密封元件能够容纳在所述横截面中进而能够建立相对于另一构件的密封。

此外能够适宜的是,构成有第二径向部段,该第二径向部段连接到壳体部件的第二轴向部段上,所述第二径向部段朝向横截面中央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径向部段构成为用于密封元件的轴向止挡。在此有利的是,密封元件由此也沿轴向方向固定地容纳在第一壳体部件中。

此外可以规定,在第二径向部段上连接有第三轴向部段,所述第三轴向部段朝向谐振室的方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三轴向部段构成为内置管部段,其中,第三轴向部段相比第二轴向部段具有更小的横截面尺寸。在此有利的是,通过第一壳体部件模制一个内置管部段以形成谐振室。由此能够放弃将构成位于内置管部段的另外的构件并且避免由多个单个部件构成的消声器的复杂的结构。

此外可以规定,在第一径向部段的第一止挡面和第二径向部段的第二止挡面之间的轴向间距略大于密封元件的轴向延伸长度。在此有利的是,由此能够将密封元件轴向固定地容纳在消声器中并且尽管如此在安装状态中也没有轴向负荷施加到密封元件上,从而不会对密封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此外适宜的是,耦联体的端壁比第二轴向部段的内壁更进一步地朝向横截面中央延伸,由此,所述端壁构成相对于第二轴向部段突出的子区域,并且由此,密封元件防止轴向位移地容纳在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中。在此有利的是,密封元件由此能够轴向固定地容纳在消声器中,而不必添加附加的构件。由此能够将这样构成的消声器的制造耗费最小化进而提高在制造过程期间的工艺安全性。

根据一个有利的扩展方案可以规定,耦联体的固定部段与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轴向部段和/或端壁通过材料锁合的连接如焊接连接、尤其是激光焊接连接相连。在此有利的是,这种类型的材料锁合的连接可以简单地制造并且此外适于充分地连接各个构件。激光焊接连接此外具有下述优点:引入到焊接连接中的热输入是局部受限的并且因而密封元件所贴靠的面不会过热,由此能够保护密封元件。

替选于此可以规定,耦联体的端壁与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径向部段通过材料锁合的连接如焊接连接、尤其是激光焊接连接相连。在此有利的是,这种类型的材料锁合的连接能够简单地建立并且此外适于充分地连接各个构件。激光焊接连接此外具有下述优点:引入到焊接连接中的热输入是局部受限的,因而密封元件所贴靠的面不会过热,由此能够保护密封元件。

在另一替选方案变型形式中可以规定,耦联体的固定部段与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轴向部段通过形锁合的连接如挤压部来连接。在此有利的是,能够简单地构成这种类型的挤压部。由此,所述连接特别好地适用于批量生产。此外,通过形锁合的连接避免焊接连接的必要性,由此能够避免在消声器1中的热输入进而避免可能的热畸变。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具有下述优点:消声器通过尽可能少的单个部件组成,所述单个部件必须相互连接。由此能够将制造耗费保持为小的,因为必须制造尽可能少的焊接部位。由此能够提高消声器的可靠性并且此外将用于这种类型的消声器的成产成本保持为最小程度。此外,根据本发明的这种类型的消声器具有下述优点:能够在制造过程期间将各个构件上的热负荷保持为尽可能小的。由此能够尽可能最小化或避免在消声器的单个部件中的内部应力和由于内部应力引起的畸变。

附图说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借助于下述附图详细阐述本发明。

分别以极度简化的、示意图:

图1示出消声器的透视图;

图2示出消声器沿着其中心线的剖视图;

图3示出消声器的另一实施例沿着其中心线的剖视图;

图4示出消声器的剖视图与耦联连接的细节视图,所述耦联连接通过材料锁合实现;

图5示出消声器的分解图;

图6示出具有连接到涡轮增压器上的消声器的机动车;

图7示出消声器的剖视图与耦联连接的细节视图,所述耦联连接通过形锁合实现。

具体实施方式

开始要确定的是,在不同地描述的实施形式中相同部件设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构件名称,其中,在整个说明书中包含的公开内容能够符合意义地转用到具有相同附图标记或相同构件名称的相同部件上。在说明书中选择的方位说明,例如上、下、侧等也涉及直接描述以及示出的附图,并且所述方位说明在方位改变时符合意义地转用到新的方位上。

图1和2示出消声器1、尤其是车辆消声器的第一实施方案变型形式。

图1示出消声器1的透视图。在该视图中示出的消声器1具有第一壳体部件2和第二壳体部件3,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第二壳体部件在连接区域4中相互连接。然而也可行的是,仅构成一件式的壳体,所述一件式的壳体构成消声器的内腔。消声器1构成为旋转对称的空心体并且因而具有中心轴线5。然而,后续还将详细描述的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案不局限于旋转对称的空心体,而是也可设想的是,消声器1例如具有矩形或多边形的横截面。

在第一壳体部件2上连接有耦联装置6,所述耦联装置设置用于能够将消声器1耦联到涡轮增压器9上。耦联装置6尤其是用于能够将消声器1在涡轮增压器9损坏的情况下或者在必要的马达修理的情况下根据需要尽可能快地和简单地从涡轮增压器9移除并且再次施加在涡轮增压器9上。耦联装置6包括耦联体7,该耦联体构造用于与涡轮增压器9的连接接管连接或者套到其上。

图2示出消声器1的沿着其中心轴线的剖视图。在该剖视图中,耦联装置6以及其耦联体7良好可见。此外,在耦联装置6上能够设有固定元件8,消声器1能够通过所述固定元件固定在涡轮增压器9上。所述固定元件8例如能够如在此示出的那样构成为弹簧夹(Drahtbügel)。所述固定元件8能够与涡轮增压器9中的相应的凹部10或者说涡轮增压器9的连接接管11中的凹部10配合作用。

消声器1在图2中在消声器1的安装状态中示出,其中,涡轮增压器9的连接接管11插入消声器1中或者插入耦联装置6中。

所示出的消声器1此外包括第一谐振室12和第二谐振室13。沿穿流方向14观察,第一谐振室12设置在第二谐振室13上游。此外也能够规定,代替两个谐振室12、13仅设有一个谐振室12或同时设有更多个谐振室。对于消声器1的根据本发明的设计方案而言不重要的是,所述消声器包括多少个谐振室,而仅重要的是,第一谐振室、也可能是唯一的谐振室12或者说第一壳体部件2如何设计。

在此,第一谐振室6通过第一外壳15和第一端壁16限定。在此,第一外壳15以及第一端壁16被包含在第一壳体部件2中。精确地说,第一谐振室12在其外部区域中通过第一外壳9的内周面并且通过第一端壁16的端部内面18限界。

第一端壁16具有入流口19,介质、尤其是压缩的抽吸空气能够通过该入流口流入到第一谐振室12中。

第一谐振室12此外通过第一内置管部段14或者说通过第一内置管部段20的外壳面15并且通过室分隔壁21或者说室分隔壁21的第一壁面22限界。在消声器1具有仅一个谐振室12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代替室分隔壁21直接将第一或第二壳体部件2、3连接到第一谐振室12上。

此外规定,入流口19具有在轴向剖面中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以容纳耦联装置6、尤其是耦联体7。在此,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23伸入地第一谐振室12中地构造,使得所述凸肩对第一谐振室在其内侧限界。尤其是规定,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23的外置的位于外部的周面24对第一谐振室12限界。

由此,第一壳体部件2设置在谐振器或者说消声器1的入流侧25。

在根据图2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具有两个谐振室的消声器1包括第一壳体部件2、第二壳体部件3和谐振器内部元件26。谐振器内部元件26以及第一壳体部件2和第二壳体部件3在一个有利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中构成为深冲件。尤其有利的是,第一壳体部件2构成为深冲件。

在下面的说明书部分中详细描述消声器1所包含的单个部件的设计方案。然而要指出的是,所述单个部件的构型涉及消声器1的有利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非强制性要求的是,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构造方案实现单个部件的所有的在此描述的构造特征或将所述单个部件如在此描述的那样构造。

第一壳体部件2包括第一外壳15。在消声器1的入流侧,以连接到第一外壳15上的方式构成有第一端壁16,入流口19和在轴向剖面中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23连接到所述第一端壁上,所述凸肩用于容纳耦联装置6。第一端壁16在此朝向中央伸展地连接到第一外壳15上。

此外,消声器1包括密封元件27,所述密封元件将第一壳体部件2相对于涡轮增压器9的连接接管11密封。

如在图2中可见的那样,消声器1在安装状态中通过固定元件8固定以防止轴向位移,在所述安装状态中所述消声器插到涡轮增压器9的连接接管11上。密封元件27确保在消声器1和连接接管11之间的足够的密封作用。密封元件27在此优选构成为径向密封件,使得消声器1能够简单地且不复杂地插到涡轮增压器9的连接接管11上。为了在连接接管11的插入过程期间不损坏密封元件27,在此可以规定,连接接管11具有斜面28,以便能够实现两个部件彼此间的容易的接合。

在消声器1和涡轮增压器9的安装状态中,如在图2中示出的那样,密封元件27的第一密封唇29贴靠在第一壳体部件2的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23上,并且第二密封唇30贴靠在涡轮增压器9的连接接管11的密封面31上。此外可以规定,连接接管11构成为,使得在安装状态中外环周32的子区域与耦联体7一起、尤其与耦联体7的内周面33一起形成间隙配合。由此也能够非常好地固定消声器1相对于涡轮增压器9的径向位置。此外可以规定,连接接管11的密封面31贴靠在第一壳体部件2的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23上进而进一步固定消声器1相对于涡轮增压器9的位置。

在图3中示出消声器1的另外的并且必要时本身独立的实施形式,其中再次对于相同部件使用如在前面的图1和2中的相同附图标记或构件名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指向或参考在前面的图1和2中的详细说明。

在图3中示出的消声器1实施方案变型形式具有仅一个第一谐振室12。在此示出的消声器1除了第一壳体部件2以外还可以包括第二壳体部件3。然而也可行的是,第一壳体部件2一件式地构造并且因而不需要第二壳体部件3。

图3示出在已组装状态中的消声器1,然而其中消声器1未固定在涡轮增压器9的连接接管11上。

图4示出在耦联装置6和第一壳体部件2之间的接口的细节视图。因为在所述过渡接口处存在消声器1的根据本发明的细节,所以非决定性的是,消声器具有一个还是多个谐振室。

在图4的视图中良好可见的是,在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23中,第一轴向部段34连接到第一壳体部件2的第一端壁16上。第一轴向部段34在此自第一端壁16起朝向第一谐振室12的方向延伸,即沿轴向方向观察背离入流侧25延伸。在此,第一轴向部段34构成为耦联容纳部35,其中,耦联容纳部35的内壁36与耦联体7的外壳配合作用或连接。在此,在耦联体7的外壳37中构成固定部段38,该固定部段接触耦联容纳部35的内壁36。

耦联体7紧接着其外壳37还具有端壁39,所述端壁构成为轴向止挡元件40。端壁39在此自固定部段38起朝向横截面中央的方向延伸,在此可以规定,在耦联体7的端壁39的在径向上观察位于内部的部段41上设有卷边42。在此,端壁39优选朝向入流侧25的方向卷边,从而获得在端壁39上的平滑的止挡面。

此外可以规定,紧接着第一壳体部件2的第一轴向部段34构成有第一径向部段44,该第一径向部段朝向横截面中央的方向延伸。所述径向部段44能够用作为用于耦联体的轴向止挡。在此,耦联体7的端壁39、尤其端壁39的止挡面43贴靠在第一径向部段44上、尤其是第一径向部段44的第一止挡面45上。

此外可以规定,在第一径向部段44上连接有第二轴向部段46,该第二轴向部段自径向部段44起朝向谐振室12的方向延伸,即背离入流侧25延伸。在此,第二轴向部段46构成为密封件容纳部,其中,在该第二轴向部段的第二内壁47上容纳有密封元件27。

第一轴向部段34的横截面尺寸48小于第一外壳15的横截面尺寸49。此外,第二轴向部段46的横截面尺寸50小于第一轴向部段34的横截面尺寸48。密封元件27匹配于第二轴向部段46的直径、尤其是第二内壁47的直径。

连接于第二轴向部段46地构成第二径向部段51,该第二径向部段朝向横截面中央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径向部段51能够用作为用于密封元件27的轴向止挡。尤其是通过第二径向部段51构成第二止挡面52,密封元件27能够压靠所述第二止挡面。

第一径向部段44和第二径向部段51相对于彼此定位,使得在第一止挡面45和第二止挡面52之间的轴向间距53大于密封元件27的轴向延伸长度54。由此,密封元件27能够良好地容纳在第二轴向部段46中。

此外可以规定,耦联体7的端壁39比第二轴向部段46的内壁47更进一步地朝向横截面中央的方向延伸。由此,端壁39形成相对于第二轴向部段46凸出的子区域55。换言之,耦联体7的端壁39比与端壁39相对应的第一径向部段44更进一步地朝向横截面中央的方向延伸。

因此能够实现,密封元件27轴向固定地放置在耦联体7的端壁39和第二径向部段51之间,尤其是放置在止挡面43和52之间。由此能够确保,密封元件27在插上消声器1或者将其从涡轮增压器9的连接接管11取下时不沿轴向方向移动。

此外可以规定,在第二径向部段51上连接有第三轴向部段56,所述第三轴向部段朝向谐振室12的方向延伸,即朝向背离入流侧25的侧延伸。第三轴向部段56的内壁57在此能够用作为用于容纳和用于与连接接管11的密封面31接触的导向面。第三轴向部段56的横截面尺寸58小于第二轴向部段46的横截面尺寸50。

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23的各个刚刚描述的轴向部段或径向部段能够同时构成为内置管部段20。

耦联体7优选通过材料锁合的连接、例如焊接连接与第一壳体部件2连接。在此,优选应用激光焊接或等离子体焊接作为焊接方法。存在多个不同的可行性来放置焊缝,耦联体7能够通过所述焊缝与第一壳体部件2连接。

例如可能的是,构成有第一角焊缝(Kehlnat)59,所述第一角焊缝在第一壳体部件的第一端壁16以及第一轴向部段34和耦联体7的外壳37之间的半径中设置。

此外可行的是,焊缝以面连接部60的形式在耦联体7的固定部段38和耦联容纳部35的内壁36之间设置。在此可以规定,耦联体7的外壳37具有用于引入焊接能量的狭缝状的凹部61。

此外也可行的是,作为焊接连接,第二面连接部62在第一径向部段44的第一止挡面45和耦联体7的端壁39的止挡面43之间设置。在此也可以规定,耦联体7的端壁39具有未进一步示出的狭缝状的凹部,焊接能量能够通过所述狭缝状的凹部引入到中间面中。

此外可行的是,构成有第二角焊缝63,所述第二角焊缝安置在第一径向部段44和第二轴向部段46以及耦联体7的端壁39的过渡半径之间。

此外也可行的是,例如耦联体7的另外的外壳46构成和成形为,使得所述另外的外壳撞到第一壳体部件2的第一端壁16上并且能够与所述第一端壁通过焊接连接进行连接。

图5示出消声器1的分解图。在此良好可见的是,如何制成或组装消声器1。

在生产工艺开始时,至少第一壳体部件2以及耦联体7被深冲,使得所述第一壳体部件和耦联体得到它们的特征形状。

在另一方法步骤中,第一壳体部件2由设备或操纵机器人保持。随后,能够将密封元件27轴向地插到壳体部件2中,尤其是插到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23中。

如果现在将密封元件27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2放置,那么能够在另外的方法步骤中将耦联体7插入到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23中。在此耦联体7定向为,使得耦联体7的端壁39指向第一壳体部件2,直至端壁39的止挡面43贴靠在第一径向部段44的第一止挡面45上。由此,耦联体7无须轴向地相对于第一壳体部件2定位,而是能够插入所述第一壳体部件中直至止挡。

在另一方法步骤中,耦联体7以及壳体部件2通过焊接连接、尤其激光或等离子体焊接连接相互连接。激光或等离子体焊接连接具有下述优点:热输入仅是非常小的并且是局部受限的。由此,密封元件27在焊接过程期间不受损坏。

图6示出车辆65,所述车辆具有涡轮增压器9和连接在涡轮增压器9的压力侧上的、根据本发明的消声器1。

在图7中示出消声器1的另一种并且必要时本身独立的实施形式,其中再次为相同的部件设有与在前面的图1、2和4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构件名称。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指向或参考前面的图1、2和4中的细节说明。

如在图7中可见地,也可设想的是,耦联体7和第一壳体部件2不相互焊接,而是所述耦联体和第一壳体部件通过形锁合的连接相互连接。所述形锁合的连接能够以挤压部66的形式实现。这种类型的挤压部66能够特别好地在第一轴向部段34和耦联体7的固定部段38之间建立。在此,这些壁部段相互变形,使得形成形锁合的连接。所述形锁合的连接能够通过工具建立,所述工具放置在耦联体7内并且将耦联体7的固定部段38向外压。所述形锁合的连接在此能够通过环绕的挤压部66形成。然而也可行的是,挤压部66仅构成在环周的区段部段中。

所述实施例示出消声器1的可行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其中,在该处要注意的是,本发明不局限于特定示出的实施方案变型形式本身,而是更确切地说各个实施方案变型形式相互间各种不同的组合也是可行的,并且所述变型可行性基于关于技术处理的教导通过本发明而处于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的能力中。

此外也能够从所示出的和描述的不同的实施例的单个特征或特征组合中示出本身独立的、有创造性的或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

独立的有创造性的解决方案所基于的任务能够从说明书中得知。

在本说明书中所有关于值域的说明理解为,其中包括所述任意的和所有的子区域,例如说明1至10理解为,自下限1起至上限10的所有子区域,即在下限1或更大的数值开始并且在上限10或更小的数值结束的所有子区域,例如1至1.7、或3.2至8.1、或5.5至10。

尤其是在图1和2、3、4中示出的各个实施方案形成独立的、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主题。与此相关的、根据本发明的任务和解决方案从所述附图的细节说明中得出。

最后出于规范起见要注意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消声器1的结构,所述消声器或其组件部分地不按比例尺地和/或放大地和/或缩小地示出。

附图标记列表:

1 消声器

2 第一壳体部件

3 第二壳体部件

4 连接区域

5 中心轴线

6 耦联装置

7 耦联体

8 固定元件

9 涡轮增压器

10 凹部

11 连接接管

12 第一谐振室

13 第二谐振室

14 穿流方向

15 第一外壳

16 第一端壁

17 内周面

18 端部内面

19 入流口

20 内置管部段

21 室分隔壁

22 第一壁面

23 阶梯状逐渐变窄地构造的凸肩

24 外壳面

25 入流侧

26 谐振器内部元件

27 密封元件

28 斜面

29 第一密封唇

30 第二密封唇

31 密封面

32 外环周子区域

33 耦联体的内周面

34 第一轴向部段

35 耦联容纳部

36 耦联容纳部的内壁

37 耦联体的外壳

38 耦联体的固定部段

39 耦联体的端壁

40 轴向止挡元件

41 径向位于内部的部段

42 卷边

43 止挡面

44 第一径向部段

45 第一止挡面

46 第二轴向部段

47 第二内壁

48 第一轴向部段的横截面尺寸

49 第一外壳的横截面尺寸;

50 第二轴向部段的横截面尺寸

51 第二轴向部段

52 第二止挡面

53 轴向间距

54 轴向延伸长度

55 凸出的子区域

56 第三轴向部段

57 第三轴向部段的内壁

58 第三轴向部段的横截面尺寸

59 第一角焊缝

60 第一面连接部

61 狭缝状的凹部

62 第二面连接部

63 第二角焊缝

64 耦联体的另外的外壳

65 车辆

66 挤压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