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防台风自动升降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62058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防台风自动升降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安装应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防台风自动升降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风力发电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主体结构1主要由底座2、立柱3、钢丝固定环4、风机5及钢丝构成,此结构安装时需要把底座固定好后,经过人力、起吊设备将立柱立起,费时费力,而且固定后不能调节,遇到台风时可能造成设备损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拆装简单、能自动调节高度、避免设备损坏的风力发电机用防台风自动升降防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的: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防台风自动升降防护结构,包括底座、风机和钢丝固定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自动升降杆和风机防护罩,风机防护罩安装在底座上,在风机防护罩内同轴设置一个竖直的自动升降杆,该自动升降杆由第一节立柱、第二节立柱和第三节立柱依次同轴套装构成,第一节立柱的底部安装在底座上,第三节立柱的中部安装钢丝固定环,第三节立柱的顶部安装风机。

而且,所述的风机防护罩的底部制出一圈水平的安装边,该安装边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上。

而且,所述的底座上制出两个立板,第一节立柱的底部通过连接板与该两个立板连接。

而且,所述的第三节立柱同轴套装在第二节立柱内,第二节立柱同轴套装在第一节立柱内。

而且,所述的自动升降杆处于收缩状态时,其高度小于风机防护罩的高度。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结构中采用了自动升降杆替代传统的整体式立柱,其拆装方便,不需要起重设备,仅靠人力即可完成拆装,极大的提高了设备拆装的效率。

2、本结构中的自动升降杆可以自动升降到合适的高度,其不但调节方便、使用灵活,而且还增加了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3、本结构在底座上安装了风机防护罩,当台风来临时可自动调节升降杆高度,使风机下降到风机防护罩内,从而避免了设备的机械损坏或倾覆,减少了经济损失。

4、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拆装方便、实用性强的风力发电机用防台风自动升降防护结构,本实用新型将传统的立柱改为自动升降立柱并增加了风机防护罩,从而不但降低了拆装难度、提高了拆装效率,而且当台风来临时可将风机降到防护罩内,避免机械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风力发电机结构的立体示意图(爆炸图);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台风来临时的立体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的立体主视图;

图5是图3、4的爆炸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叙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是叙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一种风力发电机用防台风自动升降防护结构,其主体结构6主要由底座16、风机7、钢丝固定环8、自动升降杆和风机防护罩12构成,风机防护罩的底部制出一圈水平的安装边13,该安装边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上。

在风机防护罩内同轴设置一个竖直的自动升降杆,该自动升降杆由第一节立柱11、第二节立柱10和第三节立柱9依次同轴套装构成,即:第三节立柱同 轴套装在第二节立柱内,第二节立柱同轴套装在第一节立柱内。

底座上制出两个立板15,第一节立柱的底部通过连接板14与该两个立板连接,从而使第一节立柱的底部安装在底座上,第三节立柱的中部安装钢丝固定环,第三节立柱的顶部安装风机。

自动升降杆处于收缩状态时,其高度小于风机防护罩的高度,以便于使风机能够下降到风机防护罩内,起到保护作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