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泄漏油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40878阅读:425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泄漏油箱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电机组油箱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防泄漏油箱。



背景技术:

发电机组作为电能的主要产生设备,在缺乏供电设施的情况下,便捷的发电机组则成为了主要的供电设施。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凭借其噪音小,动力强劲的特点,深受使用者青睐,因此,对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的结构的合理设计是维持市场的主要手段。

而现有的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虽然静音效果好,动力输出充沛,但其油箱呈单层设置,并且缺乏检漏措施,在油箱出现泄漏后,油液会直接泄漏到邮箱外,甚至泄漏到发动机的主要部件上,轻则影响发动机的使用,重则出现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并且由于现有的这种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的油箱的结构设计太过简单,无法在油箱中设置检漏装置,以致于工作人员不能及时发现油箱泄露情况,常常忽略了这种危害性极大的情况,埋下生命和财产损失的隐患;这种油箱一旦出现泄漏,并且被发现,发动机必须要关闭,待油箱修复之后才能再次启动,严重影响发电效率。

综上所述,目前市场上的静音型柴油发电机组的油箱存在防泄漏能力差,缺乏检漏装置,难以及时发现油箱泄露,以及影响发电效率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防泄漏油箱,以将油箱设置成双层,有效防止内层中的油液直接泄露到油箱外,提高油箱的防泄漏能力,同时还在油箱的两层之间设置检测装置,及时检测内层油箱中是否有油液泄露;还通过在油箱上设置三通换向阀,保证油箱在出现泄漏的情况下及时切换到外置备用油箱中,避免关闭发电机组而影响发电效率。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泄漏油箱,具有这样的特征,包括:外层、内层、检测装置以及三通换向阀,外层由底盘和悬挂支架构成,底盘呈长方体设置,且底盘的其中一个大面向内凹陷形成内腔,悬挂支架设置于底盘的开口边缘;内层同样呈长方体设置,且内层设置于底盘的内腔中,检测装置设置于内层的外壁与底盘的内壁之间,三通换向阀设置于内层的顶部外壁上。

上述的一种防泄漏油箱,其中,内层的顶部悬挂在悬挂支架上,且内层的底部与底盘之间设置有间隙。

上述的一种防泄漏油箱,其中,检测装置沿底盘开口到内腔底部的方向设置。

上述的一种防泄漏油箱,其中,内层上开设有加油口,且加油口中设置有油管。

上述的一种防泄漏油箱,其中,三通换向阀的一个接头与加油口中的油管连接,三通换向阀中剩余的两个接头中的其中一个接头与发动机上的油管连接,三通换向阀中剩余的两个接头中的另一个接头与外置备用油箱的油管连接。

上述的一种防泄漏油箱,其中,检测装置连接于外置控制系统上。

上述的一种防泄漏油箱,其中,检测装置为油液泄露传感器。

上述的一种防泄漏油箱,其中,内层与底盘之间设置有密封垫。

上述的一种防泄漏油箱,其中,底盘、悬挂支架、内层、检测装置以及三通换向阀之间均采用可拆卸连接。

上述的一种防泄漏油箱,其中,内层的顶面上对称设置有两提手。

上述技术方案的积极效果是:1、将油箱设置上双层,且外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有密封结构,提高了油箱的防泄漏性能;2、在外层与内层之间设置检测装置,并将检测装置连接于外置控制系统上,能及时检测油箱是否泄漏,并发出预警,提高了安全性;3、在油箱上设置三通换向阀,且三个接头分别连接于外置备用油箱、发动机以及内层的油管上,在油箱出现泄漏的情况下,可自由切换供油线路,保证了发电机组在油箱泄露的情况下仍可以继续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泄漏油箱的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

附图中:1、底盘;2、悬挂支架;3、内层;31、加油口;32、油管;4、三通换向阀;41、换向把手;5、油液泄露传感器;6、提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以下实施例结合附图1至附图2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作具体阐述,但以下内容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防泄漏油箱的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泄漏油箱包括:底盘1、悬挂支架2、内层3、油液泄露传感器5、三通换向阀4、换向把手41、加油口31、油管32以及提手6。

具体的,油箱设置成两层,分为外层和内层,油箱的外层包括底盘1和悬挂支架2,其中底盘1呈长方体设置,底盘1的外轮廓包括两个相对平行设置的大面以及四个小面,将其中一个大面向内凹陷形成一面开口的内腔,选取底盘1的开口为顶部,选取与开口相对且平行设置的大面为底部,选取从底盘1底部到顶部的方向为竖直正方向。

在底盘1的顶部开口上可拆卸地设置有悬挂支架2,悬挂支架2通过螺纹紧固件(未标出)紧固连接在底盘1的开口上,悬挂支架2呈矩形设置,中间沿外部轮廓形状开设矩形孔(未标出),形成中空。

具体的,在悬挂支架2的底部悬挂设置有油箱的内层3,即内层3的顶部的外缘悬挂于悬挂支架2上,且内层3设置在底盘1的内腔中。

内层3同样呈长方体设置,内设空腔(未标出),且内层3的轮廓尺寸小于底盘1内腔的轮廓尺寸,内层3与底盘1的内腔的内壁面之间均设置有间隙,保证了从内层3泄露出来的油液能在底盘1的内腔中存储,有效防止油液的泄露。

在底盘1的内腔与内层3之间的间隙中设置有油液泄露传感器5,且油液泄露传感器5沿竖直方向设置,使油液泄露传感器5能检测到整个底盘1内腔中泄露的油液的液面高度,保证了内层3一旦出现泄漏的情况,油液泄露传感器5便能检测到泄露信息。

油液泄露传感器5通过导线连接于外置控制系统(未标出)上,并实时将检测信息反馈给外置控制系统(未标出),当油液泄露传感器5检测到泄露信号后,会通过外置控制系统(未标出)发出预警,让工作人员及时发现泄露并采取合理措施,提高了安全性。

具体的,在内层3的顶部上设置有一个三通换向阀4,三通换向阀4的三个接头包括两个进口和一个出口,且三通换向阀4上设置有换向把手41,控制两个进口分别与出口之间的通道启闭。

在内层3的顶部还开设有加油口31,在加油口31中设置有油管32,油管32与内层3的空腔相通。

三通换向阀4的三个接头中的其中一个接头(进口)与外置备用油箱(未标出)上的油管(未标出)连接,三通换向阀4的三个接头中剩余两个接头中的其中一个接头(进口)与内层3上的油管32连接,三通换向阀4的三个接头中剩余两个接头中的另一个接头(出口)与发动机(未标出)上的油管(未标出)连接;在内层3无泄露的情况下,通过三通换向阀4保证油箱内层3中的油液能持续供应给发动机(未标出);在内层3出现泄漏之后,通过换向把手41将发动机(未标出)的供油通道切换成由外置备用油箱(未标出)供油到发动机(未标出),保证了发电机组能持续工作,提高发电效率。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内层3顶部对称设置有提手6,使内层3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利于在后期维修和维护的过程中取出油箱内层3,快捷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内层3与悬挂支架2之间以及悬挂支架2与底盘1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未标出),保证了从内层3中泄露出来的油液只会存集在底盘1的内腔中,不会泄露到油箱外,安全性更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底盘1、悬挂支架2、内层3、油液泄露传感器5以及三通换向阀4之间的连接均采用可拆卸连接,保证了在其中部分结构出现故障时,可独立维修或置换相应结构,避免整体更换油箱,降低维修成本。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泄漏油箱可为WPS250D6S-EPA柴油发电机组防泄漏油箱。

本实施例提供的防泄漏油箱,包括外层、内层3、检测装置以及三通换向阀4,外层由底盘1和悬挂支架2构成,底盘1呈长方体设置,且底盘1的其中一个大面向内凹陷形成内腔,悬挂支架2设置于底盘1的开口边缘;内层3同样呈长方体设置,且内层3设置于底盘1的内腔中,检测装置设置于内层3的外壁与底盘1的内壁之间,三通换向阀4设置于内层3的顶部外壁上,结构设计合理,布局紧凑;通过将油箱设置成双层结构,且两层之间设置有间隙,并在两层之间的连接处设置密封垫(未标出),保证了从内层3泄露出来的油液不会泄露到油箱外面,提高安全性;还通过在两层的间隙中竖直设置有油液泄露传感器5,实时检测是否有油液泄露,并提供预警,提高了油箱的安全性;还通过设置三通换向阀4,并通过三通换向阀4上的换向把手41,控制供给发动机(未标出)的油液来源,在检测到内层3泄露后,切换至外置备用油箱(未标出)供油,避免发电机组停机,提高发电效率;并且各个部件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方便后期的维护和更换,节约成本。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