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膨胀形成水蚀的发电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01864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能量转化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膨胀形成水蚀的发电装置。



背景技术:

在越来越多的燃机应用湿压缩技术时,运行一段时间的压气机叶片产生了磨损现象,说明水的喷入对叶片金属表面有影响,这些是由于水蚀影响的,掌握由于压缩超过了其饱和压力,出现了液化出液滴的现象,液滴撞击与其高速相对运动的叶片产生巨大冲击力造成的磨损。

与之相反的另一种水蚀是涡轮类机械中湿空气由于膨胀后温度低于冷凝温度发生的冷凝,如果温度做过低甚至会出现固体冰粒,液滴和固体冰对于相对于速度巨大的叶片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出现膨胀类水蚀现象。

如蒸汽轮机涡轮叶片水蚀是由于末级叶片在湿蒸汽区工作,排汽湿度可高达12%-14%。当蒸汽在叶栅中膨胀越过饱和线后到wilson线时,出现0.01μm-1μm直径的微小水滴,然后逐渐凝聚长大。水滴中的大部分随蒸汽流一起流过叶栅,只有一小部分(不到10%)附着在静叶表面上形成水膜,被蒸汽推向静叶出口边。当水膜发展到一定厚度时,被蒸汽撕碎成为大水滴。由于水滴的惯性大,水滴的绝对速度远小于汽流的绝对速度,水滴会以很大的相对速度撞击动叶进汽边背弧侧,这就是造成汽轮机涡轮叶片水蚀的主要原因。

叶轮机械的水蚀一直是学术和工程界研究需要避免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膨胀形成水蚀的发电装置,将危害现象进行有益转化利用。

发明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膨胀形成水蚀的发电装置,包括:

涡轮机1,支撑轴2,叶片3,能量产生系统4,高压流体源5,输出6;

高压流体源5的输出端与涡轮机1连接,支撑轴2固定在涡轮机1,支撑轴2上有叶片3,叶片3能够绕支撑轴2旋转,能量产生系统4位于叶片3外侧,能量产生系统4上设有正向压电材料,涡轮机1输出端连接输出6;

高压流体源5内的流体输入到涡轮机1被膨胀成气液多相流体和或凝固体,能量产生系统4被固定在叶片3上,被流体和或凝固体带动绕支撑轴2旋转,流体和或凝固体撞击能量产生系统4,造成能量产生系统4上的正向压电材料形变而产生电能,最后流体和或凝固体被排除到输出6。

发明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膨胀形成水蚀的发电装置,将危害现象进行有益转化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利用压缩形成水蚀的材料加工系统示意图;

涡轮机1,支撑轴2,叶片3,能量产生系统4,流体源5,输出6;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利用膨胀形成水蚀的发电装置,包括:

涡轮机1,支撑轴2,叶片3,能量产生系统4,高压流体源5,输出6;

高压流体源5的输出端与涡轮机1连接,支撑轴2固定在涡轮机1,支撑轴2上有叶片3,叶片3能够绕支撑轴2旋转,能量产生系统4位于叶片3外侧,能量产生系统4上设有正向压电材料,涡轮机1输出端连接输出6;

高压流体源5内的流体(具有一定含湿量的空气)输入到涡轮机1被膨胀成气液多相流体和或凝固体,能量产生系统4被固定在叶片3上,被流体和或凝固体带动绕支撑轴2旋转,流体和或凝固体撞击能量产生系统4,造成能量产生系统4上的正向压电材料形变而产生电能,最后流体和或凝固体被排除到输出6。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能量转化领域,涉及一种利用膨胀形成水蚀的发电装置,包括:涡轮机1,支撑轴2,叶片3,能量产生系统4,高压流体源5,输出6;高压流体源5的输出端与涡轮机1连接,支撑轴2固定在涡轮机1,支撑轴2上有叶片3,叶片3能够绕支撑轴2旋转,能量产生系统4位于叶片3外侧,能量产生系统4上设有正向压电材料,涡轮机1输出端连接输出6;高压流体源5内的流体输入到涡轮机1被膨胀成气液多相流体和或凝固体,能量产生系统4被固定在叶片3上,被流体和或凝固体带动绕支撑轴2旋转,流体和或凝固体撞击能量产生系统4,造成能量产生系统4上的正向压电材料形变而产生电能,最后流体和或凝固体被排除到输出6。

技术研发人员:贺鹏程;郑文远;卢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金城南京机电液压工程研究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7.11.08
技术公布日:2018.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