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惯性动能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0687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惯性动能转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惯性能源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汽车惯性动能转化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的减速主要通过发动机与刹车系统来完成,在减速过程中,车辆速度下降时的惯性动能较大,而目前的车辆设计中,没有将该惯性动能加以有效利用,造成了能源的浪费。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弥补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车惯性动能转化装置,以解决汽车减速过程中惯性动能的浪费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框架与安装在框架上的发电机、转轴和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机的转动端与转轴经单向轴承同轴连接,滑块在框架上沿转轴的轴线方向滑动,转轴上设有圆周方向的螺旋状的凸轮槽,滑块上有与凸轮槽相匹配的凸轮推杆,凸轮推杆的一端置于凸轮槽内,构成滑块在框架上滑动时,转轴经凸轮槽与凸轮推杆的引导作用产生转动的结构。

本发明结构巧妙,通过将惯性滑动转化为转动后使发电机运转,且发电机单向运转,保证了发电机输出的电流相位稳定,避免给储电设备或用电设备带来损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轴测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工作时的立体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4给出,本发明包括框架1与安装在框架1上的发电机2、转轴3和滑块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机2的转动端与转轴3经单向轴承5同轴连接,滑块4在框架1上沿转轴3的轴线方向滑动,转轴3上设有圆周方向的螺旋状的凸轮槽6,滑块4上有与凸轮槽6相匹配的凸轮推杆7,凸轮推杆7的一端置于凸轮槽6内,构成滑块4在框架1上滑动时,转轴3经凸轮槽6与凸轮推杆7的引导作用产生转动的结构。

作为优选,所述的凸轮推杆7有至少一个。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3上套装有连接框架1与滑块4的拉簧8。

作为优选,所述的发电机2的转动端上装有惯性块9,惯性块9与转轴3之间经单向轴承5连接。

本发明使用时,将框架1固定在车辆上并使转轴3的长度方向与车辆的前进方向一致;当车辆进行减速时,滑块4在惯性作用下向车辆前进方向继续移动,即滑块4在框架1上向车辆前进方向滑动并使拉簧8产生弹性形变,转轴3在凸轮槽6与凸轮推杆7的引导作用下产生转动趋势,当转轴3处于该转动趋势状态时,单向轴承5处于传动接合状态,因此发电机2的转动端随转轴3同时转动,发电机2产生电能。

当车辆减速过程中的减速加速度变小或减速停止时,或滑块4滑动至拉簧8的最大变形量时,滑块4的滑动速度降低或停止,转轴3的转动速度随之降低或停止,而由于单向轴承5的单向接合特性,发电机2的转动端仍可继续保持自由转动,因此,在惯性块9的转动惯性作用下,惯性块9的转动惯性克服发电机2的转动阻力使发电机2保持连续转动直至惯性块9停止。

当滑块4的滑动停止后,由于拉簧8的弹性形变产生弹性势能使拉簧8复位,滑块4在拉簧8的弹性势能作用下产生向车辆前进的反方向的滑动,此时转轴3在凸轮槽6与凸轮推杆7的引导作用下产生反向转动趋势,在转轴3处于该反向转动趋势状态时,单向轴承5处于传动分离状态,发电机2不随转轴3同向转动。

另一种情况下,当单向轴承5的传动接合状态与传动分离状态与上述情况相反时,则滑块4向车辆前进方向滑动时,发电机2不随转轴3同向转动,而滑块4向车辆前进相反的方向滑动时,发电机2随转轴3同向转动并产生电能。

本发明结构巧妙,实施简单,通过将惯性滑动转化为转动后使发电机运转,在单向轴承的连接作用下,发电机不会反转并经惯性块的惯性作用保持相对持久的转动,从而保证了发电机的连续工作及输出电流的相位稳定,避免给储电设备或用电设备带来损害。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惯性动能转化装置,以解决汽车减速过程中惯性能源的浪费问题,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框架与安装在框架上的发电机、转轴和滑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电机的转动端与转轴经单向轴承同轴连接,滑块在框架上沿转轴的轴线方向滑动,转轴上设有圆周方向的螺旋状的凸轮槽,滑块上有与凸轮槽相匹配的凸轮推杆,凸轮推杆的一端置于凸轮槽内,构成滑块在框架上滑动时,转轴经凸轮槽与凸轮推杆的引导作用产生转动的结构;本发明结构巧妙,通过将惯性滑动转化为转动后使发电机运转,且发电机单向运转,保证了发电机输出的电流相位稳定,避免给储电设备或用电设备带来损害。

技术研发人员:张伟;郜福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伟
技术研发日:2017.11.30
技术公布日:2018.03.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