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流量的多功能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7064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用于大流量的多功能减压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减压阀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适用于大流量的多功能减压阀。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工业化的发展,能源问题逐渐凸显,一方面是能源的来源不能满足日益扩大的高耗能产业需求,重要的能源物资逐渐变得紧缺,日趋消耗殆尽,另一方面能源的消耗和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也累积加深,导致气候变化,影响工业和产业的发展以及人类的生活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社会需要开发新型的能源形式,这种能源形式应当满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对环境没有过度有害影响,例如利用空气冷热对流产生的风能,利用潮汐和水流产生的能量,利用太阳辐射产生的能量等形式。

减压阀是通过调节,将进口压力减至某一需要的出口压力,并依靠介质本身的能量,使出口压力自动保持稳定的阀门。从流体力学的观点看,减压阀是一个局部阻力可以变化的节流元件,即通过改变节流面积,使流速及流体的动能改变,造成不同的压力损失,从而达到减压的目的。然后依靠控制与调节系统的调节,使阀后压力的波动与弹簧力相平衡,使阀后压力在一定的误差范围内保持恒定。

现有技术的水流发电技术主要是利用流体作用力直接推动涡轮旋转,也有采用球型的转轮的,从而带动电磁感应发电机进行发电,但其涡轮并未具体针对水流的过流量进行相关设计,尤其在高压大流量(200~300m/s)的管路环境中,高压水流会对涡轮产生较大冲击,有可能导致涡轮损坏,同时因水流量的不均匀,在流经涡轮时,电磁感应发电机发电不稳定,将直接影响其充电电池的使用寿命,此外,在此环境中高压水流也会造成减压阀的超载荷,减压阀长期处于高压工作状态会减少其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采用航空发动机里向心涡轮的设计方法,在减压阀中引入涡轮式发电装置,既能发电,还能辅助减压阀减压,减轻减压阀的负担,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流量的多功能减压阀。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流量的多功能减压阀,包括减压阀和管道式发电机,所述管道式发电机设置在减压阀阀体的阀前;

所述管道式发电机包括向心式水轮机和发电机,所述发电机与向心式水轮机连接,所述向心式水轮机包括上机匣、下机匣和涡轮组件,所述下机匣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涡轮组件贯穿上机匣和下机匣;

所述涡轮组件包括向心涡轮和涡轮轴,所述向心涡轮设在下机匣内,所述涡轮轴连接向心涡轮和发电机;

其中,水流从下机匣进水口进入,穿过涡轮组件,从下机匣的出水口流出,并进入减压阀阀体内。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高压水流从下机匣的进水口进入,冲击向心涡轮,从而使向心涡轮转动并向发电机输出功率,同时水压降低,水流从下机匣的出水口流出,进入减压阀阀体。

进一步地,所述涡轮轴通过上下两对轴承固定在上机匣内,轴承之间的涡轮轴上还套有定距套。

进一步地,所述轴承上还设有弹性卡箍用于防止轴承窜动。

进一步地,所述出水口为s型流道,并且沿着出水的方向逐渐升高。

进一步地,所述向心涡轮包括涡壳,所述蜗壳内设有向心涡轮,述导流叶片环绕向心涡轮360°均匀分布,所述向心涡轮外设有导流的导流叶片,所述向心涡轮包括内环和外环,所述外环上固定有旋转的大叶片,任意相邻的大叶片之间还设有固定在外环上的旋转的小叶片,所述内环套在外环上形成向心涡轮的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大叶片的两端分别延伸至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小叶片的一端延伸至进水口,另一端在轴向方向低于出水口的位置,所述外环上还设有安装涡轮轴的螺纹管,所述内环的外壁通过螺纹安装在下机匣内。

优选地,所述蜗壳内的流道管径按水流进入方向从大到小。

优选地,所述外环的外壁上还设有迷宫式篦齿,用于减小水流从高压端向低压端泄露。

优选地,所述导流叶片固定在蜗下机匣内,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大于向心涡轮的出水口的口径,并且边缘弯曲卷起,从而形成类似于喇叭形状,其目的是为了聚集水流而设置的。

优选地,所述大叶片沿径向和轴线呈空间螺旋形弯曲,所述小叶片沿径向和轴线呈空间螺旋形弯曲。

优选地,所述小叶片的长度为大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主要适用于大流量高压水流的环境下,通过管道式发电机,在发电的同时进行减压,并采用向心式涡轮结构,避免涡轮直接面对高压水流(200~300m/s)的冲击,通过导流叶片能控制高压水流的方向,不断冲击向心涡轮,而向心涡轮则采用了大小叶片的流动结构,配合导流叶片极大提高了水流势能的转化率,不仅发电效率高(86%以上),而且可以辅助减压阀进行减压,减轻了减压阀的负担。

本发明创造性地将航空发动机里向心涡轮的设计方法引入到水流发电中,与水轮机行业常用的混流式和斜流式不同,采用向心涡轮效率更高,高达86%以上,围绕向心涡轮将发电机设计成上、下机匣集成式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小巧灵活、安装更方便的优点,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本发明在外环的外壁上还设有迷宫式篦齿,用于减小水流从高压端向低压端泄露齿;蜗壳内的流道管径按水流进入方向从大到小,始终能保持水流的高压和流速;内环的外壁上还设有螺纹用于旋转,从而无需额外的安装固定机构,使用安装方便。

附图说明

图1向心涡轮结构示意图1。

图2向心涡轮结构示意图2。

图3向心涡轮结构示意图3。

图4向心涡轮结构示意图4。

图5向心涡轮结构示意图5。

图6适用于大流量的多功能减压阀剖视图。

图7适用于大流量的多功能减压阀示意图。

图8向心式水轮机结构示意图。

图9减压阀阀体结构示意图。

其中,1-蜗壳,2-导流叶片,3-向心涡轮,4-向心涡轮进水口,5-向心涡轮出水口,6-上机匣,7-下机匣,8-发电机,9-向心式水轮机,11-蜗壳进水口,12-蜗壳流道,31-外环,32-内环,33-大叶片,34-小叶片,35-螺纹管,36-螺纹,37-迷宫式篦齿,91-涡轮轴,92-轴承,93-轴承,94-定距套,95-弹性卡箍,96-螺母,97-螺母,100-减压阀阀体,101-法兰密封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实施例1

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大流量的多功能减压阀,包括减压阀和管道式发电机,如图9所示,管道式发电机设置在减压阀阀体100的阀前,具体通过法兰密封件101与管道式发电机的出水口连接;

如图6~7所示,管道式发电机包括向心式水轮机3和发电机8,发电机8与向心式水轮机3连接,向心式水轮机3包括上机匣6、下机匣7和涡轮组件,下机匣7分别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涡轮组件贯穿上机匣6和下机匣7,水流从下机匣7进水口进入,穿过涡轮组件,从下机匣7的出水口流出,出水口为s型流道,并且沿着出水的方向逐渐升高;

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涡轮组件包括向心涡轮3和涡轮轴91,向心涡轮3设在下机匣7内,涡轮轴91连接向心涡轮3和发电机8,涡轮轴91通过轴承92和轴承93固定在上机匣6内,轴承92和轴承93固之间的涡轮轴91上还套有定距套94,轴承92上还设有弹性卡箍95用于防止轴承92窜动;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还包括涡壳1,所述蜗壳1内设有向心涡轮3,向心涡轮3外设有导流的导流叶片2,向心涡轮3包括内环32和外环31,外环31上固定有旋转的大叶片33,任意相邻的大叶片33之间还设有固定在外环31上的旋转的小叶片34,内环32套在外环31上形成向心涡轮3的向心涡轮进水口4和向心涡轮出水口5,大叶片33的两端分别延伸至心涡轮进水口4和向心涡轮出水口5,小叶片34的一端延伸至向心涡轮进水口4,另一端在轴向方向低于向心涡轮出水口5的位置,外环31上还设有安装涡轮轴91的螺纹管35,内环的外壁上还设有螺纹36用于固定在下机匣7上旋转,蜗壳1内的流道管径按水流进入方向从大到小,外环31的外壁上还设有迷宫式篦齿37,用于减小水流从高压端向低压端泄露,导流叶片2在径向方向上的厚度大于出水口的口径。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高压水流从下机匣7通过蜗壳进水口11进入蜗壳1内,在静止的导流叶片2的引导下,冲击向心涡轮3,从而使向心涡轮3转动并向发电机8输出功率,同时水压降低,水流依次从向心涡轮出水口5、下机匣7的出水口流出,并进入减压阀阀体内。

本实施例蜗壳1内的流道管径按水流进入方向从大到小设置,始终能保持水流的高压和流速,下机匣7的出水口为s型流道,并且沿着出水的方向逐渐升高,能延长高压水流在向心涡轮3内的时间。

如图2所示,导流叶片2环绕向心涡轮3呈360°均匀分布,导流叶片2边缘弯曲卷起,从而形成类似于喇叭形状,其目的是为了聚集水流而设置的。

如图5所示,小叶片的长度为大叶片长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大叶片和小叶片沿径向和轴线呈空间螺旋形弯曲。

本实施例中导流叶片按360°均匀分布,形成了促使高压水流螺旋旋转的通道,从而使得高压水流形成有规则的向心聚集流动,不断冲击向心涡轮,推动向心涡轮转动,从而带动外环上的涡轮轴转动,涡轮轴则连接发电机进行发电。

本实施例高压水流在冲击外环31的同时带动外环31旋转,因此外环31与静止的导流叶片之间存在一定缝隙,为了防止高压水流从缝隙中向低压端泄露,在外环31的外壁上设有迷宫式篦齿37,通过篦齿密封。

本实施主要适用于大流量高压水流的环境下,通过管道式发电机,在发电的同时进行减压,并采用向心式涡轮结构,避免涡轮直接面对高压水流(200~300m/s)的冲击,通过导流叶片能控制高压水流的方向,不断冲击向心涡轮,而向心涡轮则采用了大小叶片的流动结构,配合导流叶片极大提高了水流势能的转化率,不仅发电效率高(86%以上),而且可以辅助减压阀进行减压,减轻了减压阀的负担。

本实施例采用上、下机匣集成式结构,具有结构紧凑、小巧灵活的优点,相比混流式和斜流式的水轮机,体积更小,安装更方便,实用价值更高。

本实施例中导流叶片2通过螺钉固定在下机匣内,相比现有水轮机中的导流叶片为可调整或可活动的,固定式连接可以抵消高压水流冲向大、小叶片时反向的冲击力,由于是固定在下机匣,通过下机匣即可抵消这一部分的冲击了,不会影响向心涡轮的转动。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