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喷射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93411发布日期:2018-07-07 20:36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要求2016年12月29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6-0181963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的方式以其整体并入文本。

本公开涉及喷射器,并且更具体地说涉及减少了装配在交通工具中的元件的数量的用于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喷射器,以及调节为适于交通工具的布局环境的喷射器安装角度,由此使交通工具的安装腔能够更有效地设计。



背景技术:

通常来说,蒸发的燃料气体由于几个原因发生在交通工具的燃料箱中,并且当蒸发的燃料气体按原样排放到空气时,空气被蒸发的燃料气体污染。由此,在交通工具中包括用于允许蒸发的燃料气体在发动机中燃烧的蒸发气体控制装置。例如,蒸发的燃料气体与经由空气滤清器流入的空气一起流入到包括活性炭的碳罐中并且在碳罐中积聚。积聚的蒸发的燃料气体从碳罐流入清除控制电磁阀(pcsv)中。此外,当pcsv根据电子控制单元(ecu)信号操作时,蒸发的燃料气体供给到平衡水箱并且传送到燃烧室。由此,防止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

在现有技术的pcsv中,联接到从碳罐延伸的供给管的输入喷嘴布置在壳体的第一侧上,并且用于将蒸发的燃料气体排放到进气歧管的输出喷嘴设置在第二侧上。通过利用电磁的原理操作pcsv。基于ecu的控制,当电能供给到pcsv时,电磁阀打开,并且当电能的供给被切断时,电磁阀通过连接到电磁阀的弹簧封闭。

此外,进气歧管布置在平衡水箱与pcsv之间。由此,通过涡轮增压器在进气歧管中设置大于pcsv的阀簧力的超压。相应地,进气歧管的内部空气逆向地流动到碳罐,致使碳罐的压力增加。为了解决此问题,在进气歧管与pcsv之间增加单独止回阀,以防止由超压造成的反向流动。

在发动机中的低速操作区域中,由于进气歧管中的进气压力的动作,收集在碳罐中的蒸发的燃料气体能够正常地流入到进气歧管中。相反地,当装配有涡轮增压器的发动机以高速操作时,进气歧管中的进气压力降低。相应地,收集到碳罐中的蒸发的燃料气体不能流入到进气歧管中。因此,需要作为单独真空供给源的喷射器。喷射器在升压状态中或者当供给进气歧管真空时产生真空。然而,在发动机中当进气歧管压力大于大气压力并且发生升压时,进气歧管真空被来自喷射器的真空取代或者可能增加。

在现有技术的喷射器中,供给真空的路径与联接到路径的连接件设置为一体件。由此,包括联接到喷射器的路径的元件中每个的联接角度被限定,并且喷射器的发动机室安装布局具有大量限制。此外,如上所述,止回阀与喷射器中的每个都单独地设置,因此元件的数量增加,并且产品的装配时间增加。相应地,生产率降低,制造成本增加,并且在有效地设计发动机室的腔体中存在限制。

在此部分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强对本公开的背景技术的理解,并且由此其可以包括不构成此国家中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用于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喷射器,其中减少了装配在交通工具中的元件的数量,并且喷射器安装角度调节为适于交通工具的布局环境,由此使交通工具的安装腔体能够更有效地设计。

在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方面中,用于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喷射器,当通过驱动用于交通工具的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生成升压时其执行打开/封闭操作以允许收集在碳罐中的蒸发的燃料气体流入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可以包括:第一喷嘴部分,蒸发的燃料气体从碳罐流入到第一喷嘴部分中;第二喷嘴部分,其联接到第一喷嘴部分的下部,升压以及根据升压的流体流入到第二喷嘴中;扩散器,其沿着与升压流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联接到第二喷嘴部分,蒸发的燃料气体从扩散器排放;以及防逆流板,其布置在第一喷嘴部分与第二喷嘴部分之间,以防止蒸发的燃料气体沿着朝向第一喷嘴部分的方向逆向地流

-n动。第一喷嘴与扩散器可以可旋转地联接到第二喷嘴部分。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逆流板可以包括形成本体的基部部分,以及沿着基部部分的边缘周边穿过基部部分的多个穿孔。当进气歧管的进气压力减小时,基部部分可以朝向第一喷嘴部分移动(例如沿着一个方向升高)并且基部部分的除了多个穿孔以外的区域可以封闭第一喷嘴部分。

在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喷嘴部分可以包括:以直角形状设置的第一喷嘴本体部分;第一通道端口沿着直角形状穿过第一喷嘴本体部分;以及板移动限定部分,其限定防逆流板沿着联接到第二喷嘴部分的方向在第一喷嘴本体部分中的移动(例如,升高)。多个穿孔与第一通道端口设置在基部部分的边缘中的区域相比可以更向外地布置。

此外,当进气歧管的进气压力减小时,防逆流板可以朝向第一喷嘴部分移动(例如,沿着一个方向升高),并且第一通道端口可以通过基部部分的中心封闭。第二喷嘴部分可以包括:以直线形状设置的第一本体部分,第二通道端口沿着直线形状穿过第一本体部分;第二本体部分,其从第一本体部分的外周边表面沿着竖直方向突出,并且第三通道端口穿过第二本体部分。板定位部分沿着从第一本体部分的外周边表面到第三通道端口中的第一喷嘴部分的方向延伸,防逆流板定位在板定位部分中。防逆流板可以布置在板定位部分与板移动限定部分之间。

在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支撑夹口可以布置在第一本体部分中,并且可以从第一本体部分的联接到扩散器的一端沿着设置扩散器的方向延伸。第二支撑夹口可以布置在第二本体部分中,并且可以从联接到第一喷嘴部分的第二本体部分的一端沿着设置第一喷嘴部分的方向延伸。第一支撑夹口可以焊接联接到扩散器的联接到第一支撑夹口的内部的一端,并且第二支撑夹口可以焊接联接到第一喷嘴部分的联接到第二支撑夹口的内部的一端。第一支撑夹口可以经由激光焊接联接到扩散器,并且第二支撑夹口可以经由激光焊接联接到第一喷嘴部分。

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通道端口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通道端口联通,并且第二端可以与第二通道端口联通。防逆流部分的厚度可以小于板定位部分与板移动限定部分之间的距离。第二通道端口可以沿着与升压流入方向相反的方向变窄。

另外地,扩散器可以包括:以直线形状设置的扩散器本体部分;第四通道端口沿着直线形状穿过扩散器本体部分,并且通过第一喷嘴部分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从扩散器排出;以及布置在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中的联接部分。第四通道端口可以与第一通道端口和第三通道端口联通。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所附的下面的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例,并且用于使能够连同下面提供的本公开的详细描述进一步理解本公开的技术构思,由此不应仅通过此附图中的事项解释本公开。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示例性立体图;

图2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中示出的喷射器的示例性分解立体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图1中示出的喷射器的元件中的每个的旋转状态的示例性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沿着图1中示出的线a-a’所取的示例性横截面视图;

图5a至图5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操作状态的示例性操作视图;以及

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逆流板的操作状态的示例性操作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理解的是,术语“交通工具”或“交通工具的”或如本文使用其它相似术语通常包含机动交通工具,诸如包括运动型多功能车(suv)的客车、公共汽车、卡车、多种商务车、包括各种船只、船舶的水运工具、飞行器等,并且包括混合动力交通工具、电动交通工具、燃烧式、插入式混合动力电动交通工具、氢动力交通工具以及其它替代燃料交通工具(例如,从除了石油外的资源获得的燃料)。

通过下面实施方式的描述,参照在下文阐述的附图,本公开的优点、特征与方面将会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可以以不同的形式体现并且不应解释为局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这些实施方式被提供来使得本公开将更全面与完整,并且将本公开的范围充分地传达给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本文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的实施方式并且不旨在限制示例性实施方式。如本文所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和“此(该)”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另有明确的相反指示。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的术语“包括”和/或“包含”,表明所述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而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合的存在或附加。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本公开中,为了方便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将被描述为适用于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但是不限于此。在其它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可以适用于应用到交通工具的多种环境。

图1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示例性立体图。图2是图1中示出的喷射器的示例性分解立体图。图3是示出图1中示出的喷射器的元件中的每个的旋转状态的示例性立体图。图4是沿着图1中示出的线a-a’所取的示例性截面视图。参照图1至图4,当通过驱动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产生升压时,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射器可以打开或封闭,以便收集在碳罐中的蒸发的燃料气体流入到发动机的进气歧管中。喷射器可以包括第一喷嘴部分100、第二喷嘴部分200、扩散器300、与防逆流板400。

第一喷嘴部分100可以以直角圆柱形形状设置,并且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从碳罐流入到第一喷嘴部分100中。第一喷嘴部分100可以包括第一喷嘴本体部分110与板移动限定部分120。第一喷嘴本体部分110可以以直角圆柱形形状设置,并且能够形成第一喷嘴部分100的本体。第一喷嘴本体部分110可以包括第一通道端口111,其沿着第一喷嘴本体部分110的直角形状设置,并且为了蒸发的燃料气体从碳罐流入,使第一喷嘴本体部分110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能够彼此联通。由此,从碳罐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更容易地移动(例如,流动)通过第一通道端口111。

板移动限定部分120可以沿着与联接到第二喷嘴部分200的方向(即,其中蒸发的燃料气体在第一喷嘴本体部分110中从碳罐流入的方向)相反的方向布置在第一喷嘴本体部分110中。板移动限定部分120可以在其中第二喷嘴部分200沿着第一通道端口111的外周布置的方向上从与联接到第二喷嘴部分200的方向相应的表面突出。板移动限定部分120可以防止防逆流板400过度地升高。

第二喷嘴部分200可以以圆柱形形状设置。第二喷嘴部分200可以沿着与蒸发的燃料气体从碳罐流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联接到第一喷嘴部分100。从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生成的升压可以流入到第二喷嘴部分200中。通过升压从碳罐排放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流入到第二喷嘴部分200中。第二喷嘴部分200可以包括第一本体部分210、第二本体部分220与板定位部分230。第一本体部分210可以以圆柱状直线形状设置并且可以形成第二喷嘴部分200的本体。

第二通道端口211与第一支撑夹口212可以布置在第一本体部分210中。从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生成的升压可以允许第二通道端口21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沿着第一本体部分210的直线形状彼此联通。由此,通过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生成的升压可以更容易地移动通过第二通道端口211。第二通道端口211可以具有内径,其沿着从升压在第一本体部分210中向相反方向流动的方向开始的方向变窄。特别地,当升压从第二通道端口211流出时,而不是当升压流入到第二通道端口211时,升压的流速可以增加并且升压可以增加。

由此,由于发动机的低压,蒸发的燃料气体不能从碳罐更容易地排放。然而,在第一本体部分210中,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从碳罐流入到喷射器中,并且由于第二通道端口211的内径从升压流动到相反方向的方向沿着方向变窄的形状能够再循环到进气歧管。第一支撑夹口212可以从在第一本体部分210中联接到扩散器300的第一支撑夹口212的一端沿着布置扩散器300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此外,当扩散器300联接到第一本体部分210时,第一支撑夹口212可以更容易地引导扩散器300的安装位置。

第二本体部分220可以与第一本体210一起形成第二喷嘴部分200的本体。第二本体部分220可以以圆柱状直线形状设置,并且可以在第一本体210的外周边表面沿着竖直方向延伸。第三通道端口221与第二支撑夹口222可以布置在第二本体部分220中。第三通道端口22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可以沿着第二本体220的直线形状彼此联通,以使从第一喷嘴部分100的第一通道端口111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能够流入到第三通道端口221中。此外,第三通道端口221可以与第二通道端口211联通,以使从第一通道端口111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移动到扩散器300。

特别地,第一通道端口111与第三通道端口221交叉的区域的一部分可以穿过第一本体部分210的供第二本体部分220从其突出的外周边表面,并且第二通道端口211可以与第三通道端口221联通。因此,第三通道端口221的第一端可以与第一通道端口111联通,并且第二端可以与第二通道端口211联通。因此,从第一通道端口111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经由第三通道端口221更容易地移动到扩散器300。第二支撑夹口222可以从第二本体部分220中联接到第一喷嘴部分100的第二支撑夹口222的一端,沿着设置第一喷嘴部分100的方向延伸一段距离,并且可以布置为围绕第一喷嘴部分100的外周边表面。此外,可以将第二支撑夹口222的内径调节到与第一喷嘴部分100的外径的尺寸相似的尺寸。因此,当第一喷嘴部分100联接到第二喷嘴部分220时,第二支撑夹口222可以更容易地引导第一喷嘴部分100的安装位置。

防逆流板400可以布置在板定位部分230中。板定位部分230可以以圆柱形形状设置。板定位部分230可以在第三通道端口221中从除了第二通道端口211与第二本体部分220的外周边表面的第三通道端口221联通的区域以外的区域沿着朝向第一喷嘴部分100的方向延伸。由此,布置在第三通道端口221内的防逆流板400可以更容易地定位在第三通道端口221内。

扩散器300可以沿着与升压流入方向相反的方向联接到第二喷嘴部分200。从第一喷嘴部分100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排放到扩散器300。扩散器300可以包括扩散器本体部分310与联接部分330。扩散器本体部分310可以以圆柱状直线形状设置并且可以形成扩散器300的本体。扩散器本体部分310可以装配在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中,并且o形环311可以联接到扩散器本体部分310的外周边表面。由此,当从扩散器本体部分310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经由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移动到进气歧管时,扩散器本体部分310可以更容易地防止蒸发的燃料气体泄漏到扩散器本体部分310与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之间的腔体。

可以在扩散器本体部分310中沿着直线形状提供使第一端与第二端能够彼此联通的第四通道端口320,以允许从第一喷嘴部分100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流入。从第一通道端口111流入并且移动到第三通道端口221的蒸发的燃料气体,以及流动通过第二通道端口211的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的升压可以流入到第四通道端口320中。换句话说,第四通道端口320可以与同第三通道端口221联通的第一通道端口111联通。

此外,第四通道端口320中供升压与蒸发的燃料气体流入的流入端口的内径可以大于第一通道端口111中供升压流出的流出端口的内径。特别地,当以高压流入第二通道端口211中的升压流出到第四通道端口320的流入端口并且流入压力快速地减小时,碳罐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流入到第一喷嘴部分100的第二通道端口211中。由此,由于发动机的低压,蒸发的燃料气体可能不会容易地从碳罐排出。然而,当通过驱动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生成的增压流入到第二通道端口211中时,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从碳罐流入到第一通道端口111中,并且可以经由第三通道端口221通过第四通道端口320更容易地排放到喷射器的外部。因此,由于第一通道端口111到第四通道端口320彼此联通,因此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从碳罐流动到喷射器并且可以再循环到进气歧管。

联接部分330可以布置在扩散器本体部分310的外周边表面上并且可以装配在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中。联接部分330可以使喷射器能够更容易地联接到涡轮增压器的外侧,并且可以允许以螺钉联接方式(或类似方式)实现此联接。由此,固定穿孔可以沿着与第四通道端口320平行的方向设置在联接部分330中。

由于如图2和图3中所示地单独地提供第一喷嘴部分100与第二喷嘴部分200和扩散器300中的每个,因此通过从第二喷嘴部分200旋转第一喷嘴部分100与扩散器300,可以以适于交通工具发动机室的布局环境的多个角度实现联接。此外,可以根据交通工具发动机室的布局环境确定喷射器的定位角度,并且喷射器可以旋转,并且然后,在固定第一喷嘴部分100与第二喷嘴部分200与扩散器300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激光焊接实现联接。特别地,第一支撑夹口212可以焊接到第二支撑夹口222的外周边表面。由此,联接到第二喷嘴部分200的第一本体部分210的第一喷嘴部分100以及联接到第二喷嘴部分200的第二本体部分220的扩散器300可以固定到第二喷嘴部分200。

防逆流板400可以布置在第一喷嘴部分100与第二喷嘴部分200之间,以防止蒸发的燃料气体沿着朝向第一喷嘴部分100的方向逆向地流动,并且可以执行止回阀的功能。特别地,防逆流板400可以布置在第二通道端口211中,并且可以布置在第一喷嘴部分100的板移动限定部分120与第二喷嘴部分200的板定位部分230之间。此外,防逆流板400的厚度可以设置为小于板移动限定部分120与板定位部分230之间的距离。由此,防逆流板400可以根据从碳罐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的流量移动到板移动限定部分120以防止蒸发的燃料气体的逆向流动,或者可以移动到板定位部分230以使蒸发的燃料气体移动到第三通道端口221。

如上所述,当在喷射器内设有具有止回阀功能的防逆流板400时,可以减少构造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元件的数量。相应地,可以增加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生产率,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发动机室的腔体。

防逆流板400可以包括基部部分410与穿孔420。基部部分410可以以圆盘形状设置并且可以形成防逆流板400的本体。基部部分410的外径可以具有与第三通道端口221的内径相同的尺寸,并且基部部分410可以由橡胶形成。由此,基部部分410可以更容易地防止从第一喷嘴部分100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泄露到防逆流板400与第三通道端口221之间的腔体。穿孔420可以沿着基部部分410的边缘周边设置成多个,并且与设置第一通道端口111的区域相比可以更向外地布置在基部部分410的边缘中。特别地,基部部分410的外径可以具有与第三通道端口221的内径尺寸相同的尺寸。然而,通过第一通道端口111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通过穿孔420更容易地流动到第三通道端口221。

此外,穿孔420可以比设置第一通道端口111的区域更加向外地设置在基部部分410的边缘中。相应地,当进气歧管的进气压力减小并且防逆流板400沿着朝向第一喷嘴部分100的方向移动(例如,升高)时,除了穿孔420以外的基部部分410的其它区域(即,基部部分410的中心)可以更容易地封闭第一通道端口111。

在下文中,将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喷射器的操作状态。图5a到图5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喷射器的操作状态的示例性操作视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防逆流板的操作状态的示例性操作视图。首先,在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中,当收集在碳罐中的蒸发的燃料气体由于发动机的低压而不能流入进气歧管中时,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可以生成升压。

如图5a所示,当从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生成升压时,此升压可以经由第二通道端口211流入到喷射器中。相应地,第二通道端口211的内周边表面可以沿着从流入端口到与流入端口相反的方向的方向变窄。由此,当升压从第二通道端口211流出时,而不是当升压流入到第二通道端口211时,升压的流速可以增加并且升压可以增加。

当升压通过第二通道端口211流入并且升压从第二通道端口211达到第四通道端口320的流入端口时,由于流入端口的内径大于流出端口的内径,因此可以减小升压的压力。同时地,如图5b中所示,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从碳罐流动到喷射器中。此外,如图5c中所示,流入到第四通道端口320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排放到第四通道端口320的外部。从喷射器排放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再循环到进气歧管。

如图6中所示,当进气歧管的进气压力减小并且由此蒸发的燃料气体或升压反向地流动到第一通道端口111时,布置在板移动限定部分120与板定位部分230之间的防逆流板400可以沿着朝向板移动限定部分120的方向移动(例如升高)。另外地,防逆流板400的中心可以封闭第一通道端口111。由此,当进气歧管的进气压力减小并且蒸发的燃料气体或升压反向地流动到第一通道端口111时,可以通过防逆流板400更有效地防止蒸发的燃料气体或升压的逆向流动。

如上所述,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喷射器中,由于第一喷嘴部分100与第二喷嘴部分200和扩散器300中的每个被单独地提供,因此通过从第二喷嘴部分200旋转第一喷嘴部分100与扩散器300,可以以适于交通工具发动机室的布局环境的多个角度实现联接。此外,当具有止回阀的功能的防逆流板400布置在喷射器内时,可以减少构造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元件的数量。相应地,可以增加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生产率,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发动机室的腔体。

此外,第四通道端口320可以与同第三通道端口321联通的第一通道端口111联通。当升压由于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的驱动而流入到第二通道端口211时,由于低的升压可能不容易从碳罐排放的蒸发的燃料气体从碳罐流动到第一通道端口111中,并且可以经由第三通道端口221通过第四通道端口320更容易地排放到喷射器的外部。由此,当第一通道端口111到第四通道端口320彼此联通时,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从碳罐流动到喷射器并且可以再循环到进气歧管。此外,当防逆流板400的厚度设定为小于板移动限定部分120与板定位部分230之间的距离时,防逆流板400可以基于从碳罐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的流量移动到板移动限定部分120,以防止蒸发的燃料气体的逆向流动,或者可以移动到板定位部分230以使蒸发的燃料气体移动到第三通道端口221。

此外,当多个穿孔与其中设置第一通道端口111的区域相比更向外地沿着基部部分410的边缘周边设置在基部部分410的边缘中时,尽管基部部分410的外径具有与第三通道端口221的内径相同的尺寸,但是通过第一通道端口111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通过穿孔420更容易地移动到第三通道端口221。另外地,穿孔420可以比设置第一通道端口111的区域更加向外地设置在基部部分410的边缘中。相应地,当进气歧管的进气压力减小并且防逆流板400可以沿着朝向第一喷嘴部分111的方向移动(例如,升高)时,除了穿孔420以外的基部部分410的其它区域(即,基部部分410的中心)可以更容易地封闭第一通道端口111。

在根据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喷射器中,当单独地设置第一喷嘴部分与第二喷嘴部分与扩散器中的每个时,通过从第二喷嘴部分旋转第一喷嘴部分与扩散器,可以以适于交通工具发动机室的布局环境的多个角度实现联接。当具有止回阀的功能的防逆流板布置在喷射器内时,可以减少构造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元件的数量。相应地,可以增加蒸发燃料气体再循环装置的生产率,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并且可以更有效地设计发动机室的腔体。

第四通道端口可以与同第三通道端口联通的第一通道端口联通。相应地,当升压由于涡轮增压器的压缩机的驱动流入到第二通道端口时,由于低的升压不容易从碳罐排放的蒸发的燃料气体从碳罐流动到第一通道端口中,并且可以经由第三通道端口通过第四通道端口更容易地排放到喷射器的外部。由此,当第一到第四通道端口彼此联通时,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从碳罐流动到喷射器并且可以再循环到进气歧管。

特别地,当防逆流板的厚度设定为小于板移动限定部分与板定位部分之间的距离时,防逆流板可以根据从碳罐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的流量移动到板移动限定部分,以防止蒸发的燃料气体的逆向流动,或者可以移动到板定位部分以将蒸发的燃料气体移动到第三通道端口。

此外,当多个穿孔与其中设置第一通道端口的区域相比更向外地沿着基部部分的边缘周边设置在基部部分的边缘中时,尽管基部部分的外径具有与第三通道端口的内径相同的尺寸,但是通过第一通道端口流入的蒸发的燃料气体可以通过穿孔更容易地移动到第三通道端口。另外地,穿孔可以比设置第一通道端口的区域更加向外地布置在基部部分的边缘中。相应地,当进气歧管中的进气压力减小并且防逆流板可以沿着朝向第一喷嘴部分的方向升高时,除了穿孔以外的基部部分的其它区域(即,基部部分的中心)可以更容易地封闭第一喷嘴部分的第一通道端口。

上面已经描述了多个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的是可以进行多种修改。例如,当以不同顺序执行所述技术时和/或当在所述系统、结构、装置或回路中的部件以不同方式结合和/或通过其它部件或其它等效取代或替换时可以实现适当的结果。相应地,其它实施方式在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