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电机组冷却风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08090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电机组冷却风道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却风道,尤其涉及一种发电机组冷却风道。



背景技术:

发电机是将其他形式的能源转换成电能的机械设备,柴油机燃料燃烧产生的能量转化为机械能传给发电机,再由发电机转换为电能。发电机在工农业生产、国防、科技及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但是发电机在转换为电能的同时,发电机本身就会产生热量,从而发电机不能长时间工作,而且发电机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剧烈的晃动,这些都会影响发电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发电机组冷却风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发电机组冷却风道,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面设有滚轮,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限位孔,所述底板的上侧设有减震板,所述减震板的底面上连接有多个位置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下端位于限位孔中,且在限位柱上套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板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减震柱,所述减震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带开口的容纳盒,所述容纳盒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带制冷装置的外罩,所述容纳盒的前侧外壁设有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的侧壁设有多个竖直放置的制冷板,所述制冷板朝向容纳盒的一侧侧壁均布有通孔,且通孔用制冷装置的冷气输出管连接,所述容纳盒上相对外罩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圆形开口和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杆,所述容纳盒上相对制冷板的一侧设有第二圆形开口,所述第二圆形开口处设有排风扇。

优选地,所述减震柱为橡胶柱。

优选地,所述第一圆形开口处设有皮带,且容纳盒内的发电机通过皮带与柴油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制冷板的通孔通过管道与制冷装置的冷气输出管连接,且管道分布于容纳盒的内侧壁上。

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圆形开口处设有皮带,柴油机的驱动轴通过皮带带动发电机的输入轴,这时外罩中的制冷装置工作,把冷气输送到制冷板中的通孔,在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产生震动,这时减震板和减震弹簧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拉升伸缩杆,让伸缩杆达到合适的高度,我们推动横杆,底板底边的滚轮就可以在地面上移动,这种装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发电机的散热性能和减震效果,从而大大的延长发电机的工作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电机组冷却风道的后示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电机组冷却风道的左示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发电机组冷却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制冷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滚轮、3减震板、4限位柱、5减震弹簧、6减震柱、7容纳盒、8外罩、9制冷板、10第一圆形开口、11固定块、12伸缩杆、13横杆、14排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发电机组冷却风道,包括底板1,底板1的底面设有滚轮2,底板1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限位孔,底板1的上侧设有减震板3,减震板3的底面上连接有多个位置与限位孔对应的限位柱4,限位柱4的下端位于限位孔中,且在限位柱4上套有减震弹簧5,减震板3的上表面设有多个呈阵列式分布的减震柱6,具体的讲,减震柱6为橡胶柱,减震柱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带开口的容纳盒7,容纳盒7的左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带制冷装置的外罩8,容纳盒7的前侧外壁设有矩形开口,且矩形开口的侧壁设有多个竖直放置的制冷板9,进一步讲,制冷板9的通孔通过管道与制冷装置的冷气输出管连接,且管道分布于容纳盒7的内侧壁上,制冷板9朝容纳盒7的一侧侧壁均布有通孔,且通孔用制冷装置的冷气输出管连接,容纳盒7上相对外罩8的一侧上设有第一圆形开口10和固定块11,具体的讲,第一圆形开口10处设有皮带,且容纳盒7内的发电机通过皮带与柴油机的驱动轴传动连接轴连接,固定块11上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2,伸缩杆1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横杆13,容纳盒7上相对制冷板9的一侧设有第二圆形开口,第二圆形开口处设有排风扇14。

本实用新型中,在第一圆形开口10处设有皮带,柴油机的驱动轴通过皮带带动发电机的输入轴,这时外罩8中的制冷装置工作,把冷气输送到制冷板9中的通孔中,在发电机工作的时候,自然而然会产生震动,这时减震板3和减震弹簧5起到减震的效果,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拉升伸缩杆12,让伸缩杆12达到合适的高度,我们推动横杆13,底板1上底边的滚轮2就可以在地面上移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