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带温差发电装置的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017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自带温差发电装置的消声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声器,本实用新型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带温差发电装置的消声器。



背景技术:

抗性消声器消声频带有限,通常对低、中频带消声效果好,高频消声效果差,货车多采用抗性消声器。阻性消声器主要是用吸声材料来消减噪声,把吸声材料固定在气流流通的管道内壁或按一定方式排列在管道中,当声波进入消声器时,大部分声能被吸收,起到消声作用。阻性消声器的优点是能在较宽的中高频范围内消声,特别对高频声波有突出的消声作用,缺点是在高温水蒸气以及对吸声材料有侵蚀作用的气体中使用寿命较短。现有的消声器多将两者结合来进行降噪,但是在整个频带上的降噪效果仍不是十分理想,或者为获得较好的消声效果,消声器的体积过大,不便于安装。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消声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部分排气能量的回收并可实现整个频带上的可靠降噪的自带温差发电装置的消声器。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带温差发电装置的消声器,包括矩形进气管、圆管壳体、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第七隔板与出气管;在圆管壳体内从左向右依次间隔固定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第三隔板、第四隔板、第五隔板、第六隔板与第七隔板,在第一隔板上固定有第一连接主管,第一连接主管的左端部与矩形进气管的右端部相接,在矩形进气管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温差发电模块,第二隔板与第三隔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主管与第一连接支管相连,在第四隔板上固定有第三连接主管,在第三连接主管的中部外圆上固定有第五隔板,第三连接主管的右端部固定在第六隔板上,在第五隔板与第六隔板之间的第三连接主管上布满主气孔,在第六隔板与第七隔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支管相连,在第二连接支管上布满支气孔,在第七隔板上固定有所述的出气管。

在矩形进气管的三个外表面上均安装有温差发电模块。

在出气管的外圆上固定有第八隔板,在第八隔板右侧的出气管上密封套接有第一活塞,第八隔板与第一活塞之间通过弹簧与第一阻尼器相连。

在第一阻尼器右侧的出气管的外圆上固定有第九隔板,在第九隔板左侧的出气管上密封套接有第二活塞,第二活塞与第九隔板之间通过振荡器与第二阻尼器相连。

在第一活塞和第二活塞之间的出气管上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本实用新型的前端布置温差发电模块,能够回收部分排气能量,降低能源的消耗;

2、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耦合的共振腔,增加消除固有频率的数目;

3、本实用新型采用一个非线性的共振腔联合其他消声结构,使得整个频带上的消声效果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自带温差发电装置的消声器,包括矩形进气管1、圆管壳体22、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6、第四隔板7、第五隔板8、第六隔板9、第七隔板12与出气管17;在圆管壳体22内从左向右依次间隔固定有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6、第四隔板7、第五隔板8、第六隔板9与第七隔板12,在第一隔板3上固定有第一连接主管10.1,第一连接主管10.1的左端部与矩形进气管1的右端部相接,在矩形进气管1的外表面上安装有温差发电模块2,第二隔板4与第三隔板6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主管10.2与第一连接支管11.1相连,在第四隔板7上固定有第三连接主管10.3,在第三连接主管10.3的中部外圆上固定有第五隔板8,第三连接主管10.3的右端部固定在第六隔板9上,在第五隔板8与第六隔板9之间的第三连接主管10.3上布满主气孔,在第六隔板9与第七隔板1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支管11.2相连,在第二连接支管11.2上布满支气孔,在第七隔板12上固定有所述的出气管17。

在矩形进气管1的三个外表面上均安装有温差发电模块2。

在出气管17的外圆上固定有第八隔板13,在第八隔板13右侧的出气管17上密封套接有第一活塞14,第八隔板13与第一活塞14之间通过弹簧18与第一阻尼器19相连。

在第一阻尼器19右侧的出气管17的外圆上固定有第九隔板16,在第九隔板16左侧的出气管17上密封套接有第二活塞15,第二活塞15与第九隔板16之间通过振荡器20与第二阻尼器21相连。

矩形进气管1为镀锌薄铁管,在矩形进气管1上布置温差发电模块2,温差发电模块2的材料为碲化铋(Bi2Te3),在同一个表面上布置三个温差发电模块2,矩形进气管1的顶面不布置温差发电模块2,一共布置9个温差发电模块组同一个表面上温差发电模块2之间串联,每组的三个温差发电模块2之间并联,温差发电模块2后依次布置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6、第四隔板7、第五隔板8、第六隔板9,各个隔板的材料为镀锌薄铁。

第一隔板3、第二隔板4、第三隔板6、第四隔板7、第五隔板8、第六隔板9通过焊接分别和进气管1相连,第二隔板4和第三隔板6之间布置一个第一连接支管11.1,第一连接支管11.1为镀锌薄铁管,第一隔板3和第二隔板4之间构成第一共振腔,第三隔板6和第四隔板7之间构成第二共振腔,第一共振腔和第二共振腔通过连接管5耦合,耦合后这部分结构就有三个共振频率,第五隔板8和第六隔板9之间的第三连接主管10.3为穿孔管,穿孔管的孔径为4mm,孔间距为10mm,进气管1后布置一个截面为圆形的出气管17,出气管17为镀锌薄铁管,出气管17上依次布置第七隔板12、第八隔板13、第一活塞14、第二活塞15、第九隔板16,隔板的材料为镀锌薄铁,第七隔板12、第八隔板13、第九隔板16通过焊接分别和出气管17相连,第一活塞14和第二活塞15之间的出气管上布置一个直径为4mm的通孔17.1,第一活塞14和第二活塞15的材料为铝合金,第一活塞14和第二活塞15的直径和消声器壳体的直径相等,第一活塞14的厚度为20mm,第二活塞15的厚度为18mm,第六隔板9和第七隔板12之间布置两个第二连接支管11.2,第二连接支管11.2为镀锌薄铁管,第二连接支管11.2上布满支气孔,支气孔的孔径为3mm,支气孔的孔间距为8mm,第八隔板13和第一活塞14之间布置一个第一阻尼器19和一个弹簧18,第二活塞15和第九隔板16之间布置一个第二阻尼器21和一个x3振荡器20,第八隔板13和第一活塞14之间的第一阻尼器19、弹簧18和第一活塞14构成线性振子,第二活塞15和第九隔板16之间的第二阻尼器21、x3振荡器20和第二活塞15构成非线性振子,通过弱连接的线性系统和非线性系统之间会发生模态局域化现象来降低管道冲击噪声。

排出的尾气先经过矩形进气管1,矩形进气管1可以利用其上面布置的温差发电模块2发电,尾气然后经过耦合共振腔共振降噪,接着经过第五隔板8和第六隔板9之间的穿孔管降噪,接着经过第六隔板9和第七隔板12之间的两个第二连接支管11.2降噪,接着经过第八隔板13和第九隔板16之间的非线性共振结构降噪,尾气最终由出气管17排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