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4929阅读:527来源:国知局
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隔音结构,特别是一种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噪声、振动与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简称NVH,是衡量汽车制造质量的一个综合性问题,因为它给汽车用户的感受是最直接和最表面的。车辆的NVH问题也是各大整车制造企业和零部件企业关注的问题之一。有统计资料显示,整车约有1/3的故障问题是和车辆的NVH问题有关,而各大公司有近20%的研发费用消耗在解决车辆的NVH问题上。

传统的发动机前端,其链轮室和链轮室盖内部由于有正时传动机构,充斥着机械噪声;而曲轴减振皮带轮因为其喇叭型的设计,会将发动机的噪声进一步分散传递。但是,目前对发动机NVH的关注主要集中在燃油喷射噪声、运动件机械噪声、油底壳辐射噪声以及进排气噪声方面,对前端噪声的优化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技术问题,它能够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提升发动机的NVH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包括固定并覆盖在链轮室本体上的第一隔音装置、固定并覆盖在链轮室盖上的第二隔音装置及固定并包覆在曲轴减振带轮上的第三隔音装置。

前述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隔音装置包括覆盖所述链轮室本体上的第一隔音板和在外侧固定所述第一隔音板的第一隔音盖板;所述第一隔音板与所述第一隔音盖板外形匹配,所述第一隔音盖板通过其边缘的第一安装孔固定在所述链轮室本体上。

前述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一隔音板为耐高温隔音材料,所述第一隔音盖板为冲压钢板。

前述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隔音装置包括覆盖所述链轮室盖上的第二隔音板、在外侧固定所述第二隔音板的第二隔音盖板,及第一减振橡胶;所述第二隔音板与所述第二隔音盖板外形匹配,所述第二隔音盖板通过其边缘的第二安装孔固定在所述链轮室盖上,所述第一减振橡胶固定在所述安装孔处。

前述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隔音盖板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

前述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二隔音板为耐高温隔音材料,所述第二隔音盖板为塑料材料,所述第二隔音板粘接在所述第二隔音盖板内侧。

前述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三隔音装置包括包覆所述曲轴减振带轮的第三隔音板、在外侧固定所述第三隔音板的第三隔音盖板,及第二减振橡胶和固定钢管;所述第三隔音板与所述第三隔音盖板外形匹配,所述固定钢管穿过所述第三隔音板和所述第三隔音盖板,所述第二减振橡胶套设在所述固定钢管上,所述第三隔音装置通过穿过所述固定钢管的螺栓或销钉固定在所述曲轴减振带轮上。

前述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优选地,所述第三隔音板为耐高温隔音材料,所述第三隔音盖板为塑料材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通过在发动机前端的链轮室本体、链轮室盖及曲轴减振皮带轮上分别增加隔音装置,阻隔或吸收机械噪音,以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提升发动机的NVH性能;并且针对不同部位,设计相应的隔音装置,有效降低了链轮室本体和链轮室盖内部由于正时传动机构而产生的机械噪声,也阻隔了曲轴减振皮带轮对噪声的进一步分散传递。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某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某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的使用状态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某实施例提供的第一隔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某实施例提供的第二隔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某实施例提供的第三隔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隔音装置,11-第一隔音板,12-第一隔音盖板,121-第一安装孔,2-第二隔音装置,21-第二隔音板,22-第二隔音盖板,221-第二安装孔,222-加强筋,23-第一减振橡胶,3-第三隔音装置,31-第三隔音板,32-第三隔音盖板,33-第二减振橡胶,34-固定钢管,4-传动皮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解释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发动机前端隔音结构,包括固定并覆盖在链轮室本体上的第一隔音装置1、固定并覆盖在链轮室盖上的第二隔音装置2及固定并包覆在曲轴减振带轮上的第三隔音装置3。具体地,隔音装置可以是用隔音材料制作的隔音板,也可以喷涂多层隔音涂料。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发动机前端的链轮室本体、链轮室盖及曲轴减振皮带轮上分别增加隔音装置,阻隔或吸收机械噪音,以达到减振降噪的目的,提升发动机的NVH性能。并且针对不同部位,设计相应的隔音装置,有效降低了链轮室本体和链轮室盖内部由于正时传动机构而产生的机械噪声,也阻隔了曲轴减振皮带轮对噪声的进一步分散传递。

由于各部位的结构形状不同,针对不同部位,设置不同的隔音装置。具体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隔音装置1包括覆盖所述链轮室本体的第一隔音板11和在外侧固定所述第一隔音板11的第一隔音盖板12;所述第一隔音板11与所述第一隔音盖板12外形匹配,所述第一隔音盖板12通过其边缘的第一安装孔121,采用螺栓或销钉固定在所述链轮室本体上。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隔音装置2包括覆盖所述链轮室盖的第二隔音板21、在外侧固定所述第二隔音板21的第二隔音盖板22,及第一减振橡胶23;所述第二隔音板21与所述第二隔音盖板22外形匹配,所述第二隔音盖板22通过其边缘的第二安装孔221固定在所述链轮室盖上,所述第一减振橡胶23固定在所述第二安装孔221处,具体地,第一减振橡胶23设置在第二安装孔221上面或孔内,且二者同心布置,设置第一减振橡胶23,以防止第二隔音盖板22与链轮室盖之间产生二次噪音。如图2和图5所示,所述第三隔音装置3包括包覆在所述曲轴减振带轮上的第三隔音板31、在外侧固定所述第三隔音板31的第三隔音盖板32,及第二减振橡胶33和固定钢管34;由于第三隔音板31是包覆在所述曲轴减振带轮上的,传动皮带4绕在曲轴减振带轮上运动,对曲轴减振带轮及其上隔音装置3施加压力,采用固定钢管34穿过所述第三隔音板31和第三隔音盖板32,用于保证其压缩厚度。所述第三隔音板31与所述第三隔音盖板32外形匹配,所述固定钢管34穿过所述第三隔音板31和所述第三隔音盖板32,所述第二减振橡胶33套设在所述固定钢管34上,所述第三隔音装置3通过穿过所述固定钢管34的螺栓或销钉固定在所述曲轴减振带轮上。上述隔音板主要起到隔音的效果;隔音盖板主要起到固定隔音板的作用;减振橡胶主要在连接处起到减振的作用,安装孔用于隔音装置的安装。

又该隔音结构设置在发动机前端,而众所周知发动机会产生大量热量,所以,所述第一隔音板11、所述第二隔音板21及所述第三隔音板31均为耐高温隔音材料,具体地可以是聚氨酯材料、丁基橡胶或吸音棉等。

由于固定在链轮室本体上的第一隔音装置1靠近正时传动的皮带传动系统,为保证第一隔音盖板12不与附近的传动皮带4干涉,将第一隔音盖板12的材料选用冲压钢板制成,以防止其发生变形。

由于第二隔音盖板22只是起到固定第二隔音板21的作用即可,所以为了整车的轻量化,所述第二隔音盖板22为塑料材料,所述第二隔音板21粘接在所述第二隔音盖板22内侧,只在第二隔音盖板22的边缘进行连接,则第二隔音板21被固定在第二隔音盖板22与链轮室盖之间。

同理,所述第三隔音盖板32为塑料材料。

在一种具体地实施方式中,为了增加第二隔音盖板22的模态,增强其隔音效果,在所述第二隔音盖板22上设置有多条加强筋222。

需要指出的是,文中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等序数词,是为了区分相同名称的不同结构,仅为了描述方便,不表示某种顺序,更不应该理解为任何限定。

以上依据图式所示的实施例详细说明了本实用新型的构造、特征及作用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不以图面所示限定实施范围,凡是依照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仍未超出说明书与图示所涵盖的精神时,均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