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回流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0061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回流滤清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滤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回流滤清器。



背景技术:

机油滤清器位于发动机润滑系统中。它的上游是机油泵,下游是发动机中需要润滑的各零部件。其作用是对来自油底壳的机油中有害杂质进行滤除,以洁净的机油供给曲轴、连杆、凸轮轴、增压器、活塞环等运动副,起到润滑、冷却、清洗作用,从而延长这些零部件的寿命。

如公开号CN20218193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机油滤清器,包括滤清器壳体和置于滤清器壳体内部的滤芯和支架,滤清器壳体连接有滤清器盖,滤清器盖设有进油孔,进油孔内侧设置有止回密封圈,所述滤清器盖紧贴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滤清器盖相适配,进油孔处与固定板铆接连接设置,且滤清器盖和固定板相对紧贴设置面的另一面均设有密封圈。

如上述公开技术中,机油从进油孔中进入时,冲击打开止回密封圈,机油进入壳体内部,当壳体内部机油回流时,止回密封圈重新密封进油孔,机油会对止回密封圈的表面冲击,使得止回密封圈发生弯曲的塑性形变,止回作用失效,方案存在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回流滤清器,通过密封塞和支撑弹簧,实现了进油孔的单向通过和防回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防回流滤清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部的滤芯、滤清盖,所述滤清盖上开设有进油孔和出油孔,所述进油孔内侧设置有密封塞,所述进油孔处设置有凸台,所述滤芯上设置有支撑密封塞抵紧于凸台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芯装载在壳体内,滤清盖封闭在壳体的端口,在弹性件作用下密封塞抵紧于进油孔的凸台,使得进油口保持封闭,当进油孔进油时,密封塞在油压的作用下被推开,且弹性件被压缩,油液通过进油孔进入壳体中,当油液回流时,密封塞在弹性件的形变恢复的支撑力作用下重新抵于凸台密封进油孔,油液的回流压力与弹性件的支撑力同向,使得密封塞始终抵紧于凸台,油液无法回流,进入壳体中的油液再经过滤芯过滤得到干净的油液从滤盖的出油口出油,实现了进油孔的单向通过和防回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凸台靠近所述滤芯的一侧设置有斜面,所述密封塞呈圆台状,所述密封塞侧面与所述斜面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进油时,油液从外侧将密封塞以及密封塞下端的弹性件压开,从进油孔进入壳体中,当进油完成后,密封塞被弹性件重新压回并堵住进油孔,油液回流时,油液对密封塞底部的产生压力,使得圆台状密封塞和凸台的斜面之间紧贴,回流的油压越大密封塞与斜面之间抵触的越紧,实现了进油孔的单向通过和防回流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支撑弹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弹簧的行程大,在进油时能够确保密封塞完全脱离进油孔,使得进油能够顺畅进行;支撑弹簧在进油结束后能够快速恢复形变,使得密封塞再次密封进油孔,减少油液回流量。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弹簧设置有多个且周向均匀间隔连接于所述密封塞和所述滤芯之间,所述滤芯与所述密封塞之间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弹簧的固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支撑弹簧,使得密封塞在受力上更加均衡且增加了对密封塞的支撑力,能够使密封塞能够抵紧配合于凸台,再通过弹簧与密封之间的固定件使得弹簧不会被油液流动而带走造成滤清器的损坏,同时,支撑弹簧的柔软性使得在油液流动中会出现支撑力倾斜的状况,通过密封塞底部设置的导向组件,实现了密封在弹簧支撑力作用只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保证了密封塞的封堵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为分别同轴连接于所述密封塞和所述滤芯相对端面上的固定柱,所述支撑弹簧两端分别套于固定柱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弹簧两端分别套设在密封塞和滤芯的上设置的固定柱上,固定柱的轴线重合,固定了支撑弹簧与滤芯和密封塞的相对位置,减小了弹簧会被油液和流动带走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柱沿径向设置有用于卡接所述支撑弹簧的定位柱,所述定位柱螺纹连接于所述固定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保证密封在竖直方向的移动,固定柱的长度有限,当油液流动较大时且油液的润滑性,使得支撑弹簧的上端可能会出现与固定柱滑脱,定位柱穿过固定柱和支撑弹簧,使得支撑弹簧在滑脱时会被定位柱抵挡,实现了对支撑弹簧的有效固定,从而保证了密封塞的正常运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塞靠近所述滤芯一端连接的导杆,所述滤芯上和所述导杆套设配合的套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塞在封堵进油孔时,导杆的一小段套设在滤芯的套杆内,在受到进油的压力时,导杆与套杆的配合滑动使得密封塞远离进油孔,当进油完成后,由于支撑弹簧可能会被油液冲击导致支撑力非竖直向上,导杆和套杆之间的配合可以抵消横向的作用力,保证了密封塞的稳定封堵进油孔。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滤清盖螺纹连接于所述壳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油液的回流过程中,油液会从壳体与滤清盖之间的缝隙之间溢出,滤清盖与壳体之间的螺纹配合,降低油液溢出的可能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靠近所述滤清盖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所述滤清盖上设置有与所述环形槽螺纹配合的螺纹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壳体上的环形槽与滤清盖下端的螺纹环的配合,使得油液从缝隙中溢流路径曲折增加,使得油液的溢出的可能性进一步降低,保证了滤清器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纹环两侧均设置有橡胶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具有一定的压缩性,在滤清盖与壳体螺纹配合的过程,橡胶密封圈被压紧,滤清盖、壳体和橡胶密封圈的缝隙进一步缩小,使得滤清盖与壳体之间的密封性加强,提高了滤清器的密封性。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进油孔的凸台及凸台的斜面与圆台状的密封塞及弹簧的配合下实现了进油孔的单向进油和防止回流的作用,同时,滤清盖的环形槽与壳体的螺纹环之间的螺纹配合及橡胶密封圈都能够有效的密封壳体中的油液溢出。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防回流滤清器的半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滤清盖与壳体之间密封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用于体现密封塞以及弹性件安装结构的剖视图;

图4是用于体现密封塞与弹性件连接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壳体;11、环形槽;2、滤清盖;21、螺纹环;3、滤芯;4、进油孔;41、凸台;411、斜面;5、出油孔;6、橡胶密封圈;7、密封塞;8、支撑弹簧;9、固定柱;10、定位柱;12、导向组件;121、导杆;122、套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防回流滤清器,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的滤芯3以及用于封闭壳体1的滤清盖2,滤清盖2上开设有进油孔4和出油孔5,机油通过进油进入壳体1中,再进过滤芯3过滤得到干净的油液,从出油孔5供给到其他设备中。

壳体1靠近滤清盖2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11,环形槽11有一定的深度,并且在滤清盖2上设置有与环形槽11螺纹配合的螺纹环21,在装配滤清器时,先将除壳体1以外的部件相配合后,再将壳体1扣上与滤清盖2之间螺纹转动连接,滤清盖2与壳体1之间的螺纹配合使得油液从滤清盖2与壳体1之间的配合缝隙中溢流路径曲折且管螺纹的密封性较好,降低油液的溢出的可能性,为了进一步提高壳体1与滤清盖2之间的密封性,在壳体1与滤清盖2之间设置有橡胶密封圈6,当在滤清盖2与壳体1螺纹配合时,橡胶密封圈6被两者压紧,滤清盖2、壳体1和橡胶密封圈6的缝隙进一步缩小,使得滤清盖2与壳体1之间的密封性加强,提高了滤清器的密封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在进油的时需要避免壳体1内的油液回流,在进油口出设置有凸台41和密封塞7,滤芯3上设置有弹性件使密封塞7抵触于凸台41,凸台41靠近密封塞7的一端设置有斜面411,密封塞7为圆台状,密封塞7在弹性件的支撑力下与凸台41的斜面411配合贴紧,实现对进油孔4的密封,且壳体1内的油液回流时,也会对密封塞7产生压力,使得密封塞7与凸台41之间贴合的更紧,实现了防止油液的回流现象。

弹性件为竖直连接在密封塞7和滤芯3之间的支撑弹簧8,设置若干个支撑弹簧8周向均匀间隔连接在密封塞7和滤芯3之间,使得密封塞7在受力上更加均衡,能够使密封塞7能够抵紧配合于凸台41,实现密封塞7的防回流作用。

在密封塞7和滤芯3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撑弹簧8相对位置的固定件,固定件为分别同轴连接于密封塞7和滤芯3相对端面上的固定柱9,支撑弹簧8两端分别套于固定柱9上,使得支撑弹簧8在不受力的状态下能够保持竖直状态,同时还保证了支撑弹簧8位置的固定,减小了支撑弹簧8会被油液和流动带走的可能性;固定柱9上沿径向穿设有定位柱10,且定位柱10穿过并卡接支撑弹簧8,为了保证密封在竖直方向的移动,固定柱9的长度有限,当油液流动较大时且油液的润滑性,使得支撑弹簧8的上端可能会出现与固定柱9滑脱,定位柱10穿过固定柱9和支撑弹簧8,使得支撑弹簧8在滑脱时会被定位柱10抵挡,实现了对支撑弹簧8的有效固定,从而保证了密封塞7的正常运作。

支撑弹簧8的柔韧型使得在支撑密封塞7抵触凸台41时容易发生偏斜,在密封塞7和滤芯3之间设置导向组件12,导向组件12包括竖直连接在密封塞7靠近滤芯3一端的导杆121以及竖直设置在滤芯3靠近密封塞7一端上与导杆121配合的套杆122,当密封塞7与凸台41之间抵触时,导杆121的一小段套设在滤芯3的套杆122中,在受到进油的压力时,导杆121与套杆122的配合滑动使得密封塞7远离进油孔4,当进油完成后,由于支撑弹簧8可能会被油液冲击导致支撑力非竖直向上,导杆121和套杆122之间的配合可以抵消横向的作用力,保证了密封塞7的稳定封堵进油孔4。

具体实施过程:

将油液从进油孔4中压入,油压使密封塞7与凸台41之间分离,且与密封塞7连接的支撑弹簧8受到压缩,密封连接的导杆121插入套杆122中,进油孔4将壳体1的内部和外部连通,外部油液从进油孔4进入壳体1中。

当进油完成时,密封塞7在支撑弹簧8形变力的作用下和导杆121与导向套杆122的配合朝向进油孔4移动,使得密封塞7与凸台41之间发生抵触,实现密封塞7准确的封堵住进油孔4,壳体1内的油液再通过滤芯3外层的滤纸进入滤芯3内部,再从内部通过出油孔5供给其他设备中。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