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除尘的缸盖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0967发布日期:2018-08-04 15:4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缸盖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便于除尘的缸盖。



背景技术:

缸盖安装在缸体的上面,从上部密封气缸并构成燃烧室。它经常与高温高压燃气相接触,因此承受很大的热负荷和机械负荷,缸盖在发动机工作运转时温度会快速升高,如果缸盖顶端陈积灰尘容易引起缸盖表面温度不均,散热困难,在极端情况下缸盖会因散热不均而出现裂缝,导致车辆安全事故,而传统的除尘滤网无法直接放置在缸盖表面,且固定放置的滤网同样会导致缸盖散热不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除尘的缸盖。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便于除尘的缸盖,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中部开有通槽且通槽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带孔隔板,底座的顶端铰接有活动臂,活动臂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耳,且活动臂的内侧壁焊接有支撑杆,并且活动臂的顶端安装有磁铁,活动臂的内侧壁开有凹槽且凹槽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底盘,底盘的中心开有通孔且通孔内插有转杆,并且底盘的内部设有涡轮弹簧,其中涡轮弹簧的一端连接在底盘的内侧壁上,涡轮弹簧的另一端缠绕在转杆位于底盘内的外壁上,转杆的外壁缠绕有滤网,且转杆的中部外壁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套杆,其中套杆为中空结构。

所述底盘的中轴线与涡轮弹簧的螺旋中线为同一直线。

所述转杆的中轴线与套杆的中轴线为同一直线。

所述转杆的中轴线与涡轮弹簧的螺旋中线为同一直线。

所述带孔隔板与滤网之间存在空隙,且带孔隔板与套杆之间存在空隙。

所述支撑杆与活动臂的交界处位于底盘与磁铁之间。

所述磁铁位于支撑杆与活动臂的交界处和活动臂与底座的交界处之间,且不同磁铁的磁极相反。

所述活动臂的竖截面为曲形,且涡轮弹簧的螺旋方向与活动臂的弯曲方向相同。

所述固定耳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底座竖截面的水平距离。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1、通过活动臂将滤网固定在缸盖的正上方,扩大了滤网与缸盖之间的距离,且便于拆卸清洗更换,节约人力物力,方便汽车维修人员对汽车的保养检修;

2、在底座上设置带孔隔板,减小装置对气缸吸气的影响,使装置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相比现有的缸盖除尘装置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缸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缸盖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便于除尘的缸盖的底盘图。

图中:1底座、2活动臂、3固定耳、4支撑杆、5转杆、6套杆、7滤网、8底盘、9涡轮弹簧、10磁铁、11带孔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便于除尘的缸盖,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的中部开有通槽且通槽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带孔隔板11,底座1的顶端铰接有活动臂2,活动臂2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耳3,且活动臂2的内侧壁焊接有支撑杆4,并且活动臂2的顶端安装有磁铁10,活动臂2的内侧壁开有凹槽且凹槽内通过螺钉固定有底盘8,底盘8的中心开有通孔且通孔内插有转杆5,并且底盘8的内部设有涡轮弹簧9,其中涡轮弹簧9的一端连接在底盘8的内侧壁上,涡轮弹簧9的另一端缠绕在转杆5位于底盘8内的外壁上,转杆5的外壁缠绕有滤网7,且转杆5的中部外壁通过键连接的方式固定有套杆6,其中套杆6为中空结构。

具体的,底盘8的中轴线与涡轮弹簧9的螺旋中线为同一直线,且转杆5的中轴线与套杆6的中轴线为同一直线,转杆5的中轴线与涡轮弹簧9的螺旋中线为同一直线。带孔隔板11与滤网7之间存在空隙,且带孔隔板11与套杆6之间存在空隙,其中支撑杆4与活动臂2的交界处位于底盘8与磁铁10之间。磁铁10位于支撑杆4与活动臂2的交界处和活动臂2与底座1的交界处之间,且不同磁铁10的磁极相反。活动臂2的竖截面为曲形,且涡轮弹簧9的螺旋方向与活动臂2的弯曲方向相同。固定耳3之间的水平距离大于底座1竖截面的水平距离。

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出的技术方案中,操作人员先克服磁力将活动臂2分开,利用固定耳3固定在发动机上,此时转杆5上的滤网7受力拉开,压缩涡轮弹簧9,使滤网7绷紧,支撑杆4作为滤网7的限位器阻止滤网7与缸盖过分靠近,减小装置对气缸吸气的影响,使装置不影响发动机的正常运转,在回收清洗更换的过程中,活动臂2受磁铁10磁力的影响靠拢,滤网7受涡轮弹簧9的影响缠绕在转杆5上,便于收纳装卸,方便汽车维修人员对汽车的保养检修。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