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2130发布日期:2018-08-28 22:33阅读:12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力发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架。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中东部和南方地区风电项目开发进程加速,市场对能够适用于低风速地区及丘陵、林区的抗湍流、大切变的机组需求日益增加,塔架轮毂高度呈现出向100米以上的发展趋势。基于国内风电市场发展现状,目前高风速区风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如何提升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迎风高度、提高装机容量是有效占据风电低风速市场主导地位的关键。

由于钢塔架材料特性的局限和造价决定了高混凝土塔架的必然,现浇混凝土塔架施工期较长,难以满足风场快速施工要求,钢混塔架应运而生。钢混塔架是钢段和混凝土段的组合式结构,可调节频率,适合于低风速区域和风切变系数高的区域,是国际上技术成熟度较高、装机量较大的解决高轮毂风电机组塔架设计的方案之一。由于交通运输对塔架结构尺寸的限制,塔架由多个预制构件拼接而成,因此构件之间的接缝成了控制塔架安全运行的关键部位。

拼接缝是预制阶段施工过程的一个特殊构造,是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最薄弱环节。预制拼接结构的受力性能和工作情况(抗震性能、整体性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拼缝连接的好坏

目前预制混凝土塔架构件之间通常采用灌浆连接。拼缝处结构构造相对复杂,拼接周期较长,拼接后不能立即吊装,降低了塔架施工速度。预制混凝土塔架上下环之间拼缝为圆环形水平通缝,只能通过预压产生的摩擦力提供水平缝处抗剪力。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加快预制构件的拼装进度,施工方法简单,水平及竖向拼接缝均未贯通的整体受力性能良好的一种新型的风力发电机组混凝土塔架及其拼接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具体地,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包括混凝土塔架,混凝土塔架由一系列环形的混凝土筒体层叠拼接而成,所述混凝土筒体由多个混凝土构件拼接而成,所述混凝土构件的拼接端面为凹凸拼接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凹凸拼接端面包括凹部和凸部,相互拼接的混凝土构件的凹部和凸部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构件为圆弧形片状结构,多个圆弧形片状结构拼接形成圆环形的混凝土筒体;所述凹部所占的弧长与凸部多占的弧长相等或者不等。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第一拼接端面,相邻混凝土筒体的混凝土构件的第一拼接端面相互拼接,所述的第一拼接端面为凹凸拼接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筒体包括位于最底部的底部混凝土筒体,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用于拼接形成底部混凝土筒体的底部混凝土构件,底部混凝土构件的第一拼接面为上端面,底部混凝土构件的下端面为处于同一平面的水平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筒体包括位于最顶部的顶部混凝土筒体,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用于拼接形成顶部混凝土筒体的顶部混凝土构件,顶部混凝土构件的第一拼接面为下端面,顶部混凝土构件的上端面为处于同一平面的水平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筒体包括位于顶部混凝土筒体与底部混凝土筒体之间的中部混凝土筒体,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用于拼接形成中部混凝土筒体的中部混凝土构件,中部混凝土构件的第一拼接面为上端面和下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混凝土构件的上端面的凸部与下端面的凹部、上端面的凹部与下端面的凸部分别相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混凝土构件的上端面的凸部所占的弧长大于上端面的凹部所占的弧长,所述中部混凝土构件的下端面的凹部所占的弧大于下端面的凸部所占的弧长。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第二拼接端面,同一混凝土筒体的混凝土构件的第二拼接端面相互拼接,所述的第二拼接端面为竖直平面或者凹凸拼接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构件的拼接端面为凹凸拼接端面,每个混凝土构件受到各个方向的约束,在受压状态下形成一种自锁式稳定结构,构件拼接无需灌浆,能加快预制构件的拼装进度,施工方法简单,整体受力性能好。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风力发电机组塔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塔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塔架的拼缝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混凝土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筒体的爆炸图;

图6本实用新型混凝土筒体的整体结构图;

图7本实用新型相邻两混凝土筒体的拼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架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图7所示,一种风力发电机组塔架包括混凝土塔架100,混凝土塔架100由一系列环形的混凝土筒体层叠拼接而成,所述混凝土筒体由多个混凝土构件拼接而成,所述混凝土构件的拼接端面为凹凸拼接端面。

本实用新型的混凝土构件的拼接端面为凹凸拼接端面,这样拼装成的混凝土塔架100的拼缝相互交错,避免在同一平面内整个贯通,混凝土塔架100结构更为稳定,整体受力性能更好。具体地,如图3所示,混凝土塔架100的水平拼接缝相互错开,未在水平面贯通;竖向拼接缝也相互错开,未在同一铅垂面贯通。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所述的凹凸拼接端面包括凹部和凸部,相互拼接的混凝土构件的凹部和凸部相匹配。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的混凝土构件为圆弧形片状结构,多个圆弧形片状结构拼接形成圆环形的混凝土筒体;所述凹部所占的弧长与凸部多占的弧长相等或者不等。

具体地,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第一拼接端面,相邻混凝土筒体的混凝土构件的第一拼接端面相互拼接,所述的第一拼接端面为凹凸拼接端面。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筒体包括位于最底部的底部混凝土筒体110,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用于拼接形成底部混凝土筒体110的底部混凝土构件111,底部混凝土构件111的第一拼接面为上端面,底部混凝土构件111的下端面为处于同一平面的水平端面。由于底部混凝土构件111只需要上端面进行拼接,因此,上端面为第一拼接面,而下端面为水平端面,底部混凝土筒体110的底部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便于稳定放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筒体包括位于最顶部的顶部混凝土筒体130,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用于拼接形成顶部混凝土筒体130的顶部混凝土构件131,顶部混凝土构件131的第一拼接面为下端面,顶部混凝土构件131的上端面为处于同一平面的水平端面。由于顶部混凝土构件131只需要下端面进行拼接,因此,下端面为第一拼接面,用于与下部的混凝土构件进行拼接,而上端面为水平端面,底部混凝土筒体110的底部端面处于同一平面,便于与上部的钢塔架200进行固定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混凝土筒体包括位于顶部混凝土筒体130与底部混凝土筒体110之间的中部混凝土筒体120,所述混凝土构件包括用于拼接形成中部混凝土筒体120的中部混凝土构件121,中部混凝土构件121的第一拼接面为上端面和下端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中部混凝土构件121的上端面的凸部与下端面的凹部、上端面的凹部与下端面的凸部分别相对应设置。中部混凝土构件121的上端面具有上凸部121a和上凹部121b,下端面具有下凹部121c和下凸部121d,上凸部121a和下凹部121c对应设置,上凹部121b和下凸部121d对应设置。

另外,相邻拼接的中部混凝土筒体120,其中一个中部混凝土筒体120的中部混凝土构件121的上凸部121a、上凹部121b与另一个中部混凝土筒体120的两个中部混凝土构件121的下凹部121c、121d对应拼接,这样,竖向拼接缝也相互错开,未在同一铅垂面贯通。

进一步地,所述中部混凝土构件121的上端面的凸部所占的弧长大于上端面的凹部所占的弧长,所述中部混凝土构件的下端面的凹部所占的弧大于下端面的凸部所占的弧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混凝土构件121包括第二拼接端面,同一混凝土筒体的混凝土构件的第二拼接端面相互拼接,所述的第二拼接端面为竖直平面或者凹凸拼接端面。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塔架100的基本单元为相互错缝拼接的混凝土构件121,该混凝土构件121顶面及底面在水平面投影为圆环形,顶面与顶面存在高差不在同一水平面。各构件之间通过其端部的平面拼接,接触面为精密贴合的平面。构件的侧面为圆弧面。

本实用新型混凝土塔架100的水平拼接缝相互错开,未在水平面贯通;竖向拼接缝也相互错开,未在同一铅垂面贯通。

如图所示,混凝土筒体由四个混凝土构件沿水平环向拼成,但整环不限于由四个混凝土构件组成。

本实用新型中每个混凝土构件121受到各个方向的约束,在受压状态下形成一种自锁式稳定结构,构件拼接无需灌浆,能加快预制构件的拼装进度,施工方法简单,整体受力性能好。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利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提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