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消音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7441发布日期:2018-08-31 21:14阅读:130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消声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音盒。



背景技术:

消声器是允许气流通过,却又能阻止或减小声音传播的一种器件,是消除空气动力性噪声的重要措施。消声器能够阻挡声波的传播,允许气流通过,是控制噪声的有效工具。

传统的机动车辆的消声器,多是考虑消除特定频率范围的噪音,其消声的频率宽度较窄,其适用范围较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吸收噪声频率宽、吸声材料和形状交易控制的消音盒。

一种消音盒,包括上壳体、下壳体以及由上壳体和下壳体围成的消声腔,所述上壳体上设有上网板,所述上壳体和上网板之间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下壳体上设有下网板,所述下壳体和下网板之间填充有吸声材料;所述消声腔内还设有筒形吸声结构,所述筒形吸声结构包括外网筒和内网筒,外网筒和内网筒之间填充吸声材料;所述外网筒和内网筒之间的吸声材料的截面厚度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外网筒的截面形状是圆形或正多边形,所述内网筒截面的形状与外网筒截面形状相似。

进一步地,所述吸声材料是玻璃纤维或多孔泡沫塑料。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壳体四周的吸声结构之间设置吸声材料厚度逐渐增大的筒形吸声结构,比起通常的等厚吸声材料能够有更宽的吸收频率,消声器的整体消声性能有明显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上壳体,2下壳体,3支耳,4上网板,5吸声材料,6下网板,7外网筒,8内网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一种消音盒,如图1所示,包括上壳体1、下壳体2、支耳3以及由上壳体1和下壳体2围成的消声腔,所述上壳体1上设有上网板4,所述上壳体1和上网板4之间填充有吸声材料5;所述下壳体2上设有下网板6,所述下壳体2和下网板6之间填充有吸声材料5;所述消声腔内(即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还设有筒形吸声结构,所述筒形吸声结构包括外网筒7和内网筒8,外网筒7和内网筒8之间填充吸声材料。所述外网筒7和内网筒8之间的吸声材料5的截面厚度沿气流流动方向逐渐增大。支耳用于安装本消音盒。

对于多孔吸声材料来说,随着材料厚度的增加,其吸声频率逐渐向低频移动。在本实施例中,筒形吸收结构将整个消音盒分成三个通风道,对每个通风道来说,其吸声材料的厚度都是逐渐增大的。本方案中既可以采用外筒沿气流方向呈直径逐渐增大的喇叭状,也可以采用内筒沿气流方向呈直径逐渐减小的形状,或者两者相配合。

本实施例中采用在壳体四周的吸声结构之间设置吸声材料厚度逐渐增大的筒形吸声结构,比起通常的等厚吸声材料能够有更宽的吸收频率,消声器的整体消声性能有明显提高。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外网筒7的截面形状可以是圆形或正多边形(比如正方形或正六边形),所述内网筒8截面的形状与外网筒截面形状相似(即也对应为圆形或正多边形)。

这样一方面便于筒形吸声结构在消音盒内的安装设置,另一方面还较为容易控制吸声材料的形状和厚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的方案,所述吸声材料5可采用玻璃纤维或多孔泡沫塑料。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