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0765发布日期:2018-12-22 09:27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中冷器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基于2016年3月31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编号2016-70719号,并通过参照而将其记载内容编入本申请。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由增压器加压后的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一种中冷器,具备高温热交换部和低温热交换部,该高温热交换部通过第一冷却水来对由增压器增压并向发动机供给的增压空气进行冷却,该低温热交换部通过与第一冷却水相比温度低的第二冷却水来对增压空气进行冷却。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这样的中冷器。

高温热交换部具有供第一冷却水进入的入口、供来自入口的第一冷却水流动的高温热交换区域、将通过高温热交换区域后的第一冷却水排出的出口。在高温热交换区域配置有内翅片,该内翅片构成使第一冷却水流动的多个冷却水流路。内翅片促进在高温热交换部的外侧流动的增压进气与在高温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热交换。在多个冷却水流路流动的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交叉。多个冷却水流路沿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排列。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55692号公报

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中冷器中,通过内翅片构成多个冷却水流路。因此,由于多个冷却水流路的各自的宽度尺寸变窄,因而冷却水在高温热交换区域流动时产生的冷却水的压损增大。因此,在高温热交换区域中的出口侧,由于水压降低而导致冷却水的沸点降低。

再加上,与位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一冷却水相比,多个冷却水流路中的位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冷却水流路(以下,称为上游侧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一冷却水在高温的增压进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因此,上游侧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一冷却水的温度容易上升。

其结果是,有在高温热交换区域的上游侧冷却水流路中的出口侧冷却水沸腾的担忧。在高温热交换区域内冷却水沸腾的情况下,会有如下担忧:导致中冷器中的构成高温热交换区域的零件的温度上升而使零件的强度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以温度不同的两种热介质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中抑制热介质的沸腾。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观点,对由增压器增压并向发动机供给的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具备热交换部,该热交换部具有供第一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区域和供第二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区域,该第二热介质的温度比第一热介质低。

在第一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一热介质与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在第二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二热介质与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热交换部具备内翅片,该内翅片促进第一热介质与增压进气之间的热交换。热交换部具备沸腾抑制部件,该沸腾抑制部件抑制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沸腾。

因此,能够在以温度不同的两种热介质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中抑制热介质的沸腾。

根据本发明的其他观点,对由增压器增压并向发动机供给的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具备热交换部,该热交换部具有供第一热介质进入的入口、供来自入口的第一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区域、将通过第一热交换区域后的第一热介质排出的出口及供第二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区域,该第二热介质与第一热介质相比温度低。

在第一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一热介质与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在第二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二热介质与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热交换部具备内翅片,该内翅片促进第一热介质与增压进气之间的热交换。第一热交换区域构成为具有转弯部,该转弯部使来自入口的热介质转弯而向出口引导。热交换部构成为:与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相对于转弯部的出口侧相比,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相对于转弯部的入口侧设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

由此,与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出口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增压进气的温度变得低于与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入口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进行热交换的增压进气的温度。因此,抑制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出口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沸腾。

再加上,即使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入口侧与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出口侧相比设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与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出口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的压力相比,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入口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的压力高。因此,抑制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入口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沸腾。

综上,能够在以温度不同的两种热介质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中抑制热介质的沸腾。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车辆的增压进气冷却系统的概要的结构图。

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增压进气冷却系统的概要的结构图。

图3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中冷器的立体图。

图4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中冷器的俯视图。

图5是图4中v-v剖视图。

图6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流路管及外翅片的主视图。

图7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流路管及外翅片的剖视图。

图8是在图5中的流路管中将其纵向尺寸放大的放大图。

图9是表示对第一实施方式中的流路管中的板进行透视而得到的流路管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

图10是表示在图9中的流路管的内部热交换区域的出口侧的局部放大图。

图11是图9中xi-xi剖视图。

图12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中与图11相当的表示肋的剖视图。

图13是在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中与图11相当的表示肋的剖视图。

图14是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流路管的局部剖视图。

图15是表示图14中的内翅片单体的剖视图。

图16是表示对第三实施方式中的流路管中的板进行透视而得到的流路管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以下的各实施方式相互之间,对于彼此相同或等同的部分,为了实现说明的简略化而在图中附加相同符号。

(第一实施方式)

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本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对将本发明的中冷器20应用于车辆的增压进气冷却系统1的例子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发动机(即,内燃机)10的进气系统中设置有用于对进气进行增压并向发动机10供给的增压器15。该增压器15是为了补偿发动机10的最高输出而设置的。即,本实施方式中的车辆以提高燃油经济性为目的而使发动机10小排气量化,并通过该增压器15来对伴随该小排气量化而产生的最高输出的降低进行补偿。

在进气系统中增压器15的进气流下游侧设置有对向发动机10的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20。该中冷器20起到如下作用:对由增压器15压缩后的增压进气进行冷却并向发动机10供给,而使向发动机10的进气的填充效率提高。

在冷却水回路60进行循环的第一冷却水和在冷却水回路50进行循环的第二冷却水在图2的中冷器20的内部流通。中冷器20使由增压器15压缩后的增压进气与第一冷却水及第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

在冷却水回路50中设置有使第二冷却水进行循环的水泵51,在冷却水回路50中的水泵51与中冷器20之间设置有使第二冷却水的热向外部气体散热而对第二冷却水进行冷却的第一散热器52。

在冷却水回路60中设置有水泵61、第二散热器62及加热器芯63。水泵61使第一冷却水在冷却水回路60进行循环。第二散热器62使第一冷却水从发动机10吸收到的热向外部气体散热。

加热器芯63使向车室内吹送的送风空气与第一冷却水进行热交换而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中冷器20、第二散热器62及加热器芯63在冷却水回路60中并联地配置。

第一冷却水从发动机10吸热。因此,在第一冷却水、第二冷却水在中冷器20的内部流通时,第一冷却水与第二冷却水相比温度高。

即,第一冷却水是第一热介质(即,高温冷却水),第二冷却水是第二热介质(即,低温冷却水)。作为第一冷却水、第二冷却水,能够使用llc(即防冻液)、水等。

本实施方式的水泵51、61由从发动机10输出的驱动力驱动。

接着,参照图2~图10对本实施方式的中冷器20的构造的详细内容进行说明。

如图2、图3及图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中冷器20具备支承部21及热交换器22。

支承部21将上侧支承部21a和下侧支承部21b组合而夹着热交换器22。在上侧支承部21a与下侧支承部21b之间设置有将来自增压器15的增压进气向热交换器22引导的空气入口和将通过热交换器22后的增压进气向发动机引导的空气出口。

热交换器22构成为所谓的叠片型(日文:ドロンカツプ型)的热交换器。如图4、图5所示,多个流路管23与接合于相邻的流路管23之间的外翅片24交替地层叠配置。

热交换器22构成为使在多个流路管23的内部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第二冷却水与在多个流路管23的外部流动的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

在多个流路管23中的相邻的两个流路管23之间配置有外翅片24的空间构成供增压进气流通的增压进气流路。外翅片24促进第一冷却水、第二冷却水与增压进气之间的热交换。

如图5、图6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外翅片24是将板成形为波形状的波纹翅片。

外翅片24成为顶部24a与谷部24b反复交替地排列的波形状。外翅片24构成为在顶部24a与谷部24b之间的中腹部24c形成有百叶片24d的百叶式的翅片。

外翅片24的顶部24a、谷部24b钎焊接合于流路管23。在图5中,省略百叶片24d的图示。

如图7、图8所示,多个流路管23分别是通过接合一对板25a、25b而扁平地形成的热交换部。板25a对应于第一板,板25b对应于第二板。

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在板25a形成有凹部26a、26b、26c、26d。板25a的凹部26a、26b、26c、26d由板25b封闭。

凹部26a与板25b之间构成供第二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27a。凹部26b与板25b之间构成供第二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27b。

冷却水流路27a、27b与u形转弯部27c一起构成作为第二热交换区域的热交换区域27。还参照图9。

冷却水流路27a将从入口27d流出的第二冷却水向u形转弯部27c引导。u形转弯部27c是弯曲成u字状的冷却水流路,使来自冷却水流路27a的第二冷却水u形转弯。

冷却水流路27b将来自u形转弯部27c的第二冷却水向出口27e引导。入口27d及出口27e分别通过在板25a、25b形成贯通孔而构成。冷却水流路27a、27b由分隔部27f划分。

在冷却水流路27a内配置有内翅片29a。内翅片29a是将冷却水流路27a分割为多个第一低温冷却水流路的波纹翅片。

在冷却水流路27b内配置有内翅片29b。多个第一低温冷却水流路沿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排列。

内翅片29b是将冷却水流路27b分割为多个第二低温冷却水流路的波纹翅片。多个第二低温冷却水流路沿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排列。

本实施方式的凹部26c与板25b之间构成供第一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28a。凹部26d与板25b之间构成供第一冷却水流动的冷却水流路28b。

冷却水流路28a、28b与u形转弯部28c一起构成作为第一热交换区域的热交换区域28。还参照图9。

冷却水流路28a将从入口28d流出的第一冷却水向u形转弯部28c引导。u形转弯部28c是弯曲成u字状的冷却水流路,使来自冷却水流路28a的第一冷却水u形转弯。

冷却水流路28b将来自u形转弯部28c的第一冷却水向出口28e引导。出口28e将通过热交换区域28后的第一冷却水排出。入口28d及出口28e分别通过在板25a、25b形成贯通孔而构成。冷却水流路28a、28b由分隔部28f划分。

在冷却水流路28a内配置有内翅片30a。内翅片30a是将冷却水流路28a分割为多个第一高温冷却水流路的波纹翅片。多个第一高温冷却水流路沿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排列。

在冷却水流路28b内配置有内翅片30b。内翅片30b是将冷却水流路28b分割为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的波纹翅片。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沿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排列。

在此,将多个第一低温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设为冷却水流动方向a,并将多个第二低温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设为冷却水流动方向b。

将多个第一高温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设为冷却水流动方向c,并将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设为冷却水流动方向d。

本实施方式的冷却水流动方向a、冷却水流动方向b、冷却水流动方向c及冷却水流动方向d平行。冷却水流动方向a、冷却水流动方向b、冷却水流动方向c及冷却水流动方向d成为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具体而言,成为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

冷却水流路28b相对于冷却水流路28a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冷却水流路28a相对于冷却水流路27b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

冷却水流路27b相对于冷却水流路27a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因此,冷却水流路28b配置于冷却水流路28a、28b、27a、27b中的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最上游侧。

冷却水流路27a、27b的流路长度相同。冷却水流路27a、27b的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即,冷却水流路27a、27b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相同。

冷却水流路28a、28b的流路长度相同。冷却水流路28a、28b的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即,冷却水流路28a、28b的宽度方向上的长度)相同。冷却水流路28a、28b的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比冷却水流路27a、27b的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长度短。

通过将多个流路管23中的相邻的两个流路管23的入口27d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流路管23的每一个连结而构成第一分配箱部。第一分配箱部将第二冷却水向多个流路管23的热交换区域27分配。第一分配箱部与将上侧支承部21a的贯通孔31a贯通的未图示的冷却水配管连接。

通过将多个流路管23中的相邻的两个流路管23的出口27e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流路管23的每一个连结而构成第一集合箱部。第一集合箱部使第二冷却水从多个流路管23的热交换区域27集合。第一集合箱部与将上侧支承部21a的贯通孔31b贯通的未图示的冷却水配管连接。

将上侧支承部21a的贯通孔31a、31b贯通的冷却水配管构成冷却水回路50。

通过将多个流路管23中的相邻的两个流路管23的入口28d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流路管23的每一个连结而构成第二分配箱部。第二分配箱部将第一冷却水向多个流路管23的热交换区域28分配。第二分配箱部与将上侧支承部21a的贯通孔31c贯通的未图示的冷却水配管连接。

通过将多个流路管23中的相邻的两个流路管23的出口28e与所述相邻的两个流路管23的每一个连结而构成第二集合箱部。第二集合箱部使第一冷却水从多个流路管23的热交换区域28集合。第二集合箱部与将上侧支承部21a的贯通孔31d贯通的未图示的冷却水配管连接。

将上侧支承部21a的贯通孔31c、31d贯通的冷却水配管构成冷却水回路60。

接着,参照图11~图8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特征的抑制第一冷却水的沸腾的构造进行说明。

图8是为了明确图5中的流路管23的内部构造的图示而在图5中的流路管23中将其纵向尺寸放大的放大图。即,为了方便说明,与图5中的流路管23的纵向尺寸相比,将图8的流路管23的纵向尺寸增大。图9是为了表示流路管23的内部构造而对流路管23中的板25a进行透视的透视图。图10是表示在卸下流路管23中的板25a的状态下在流路管23的内部构造中热交换区域28的出口28e附近的局部放大图。

如上所述,图10的内翅片30b是将冷却水流路28b分割为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即,多个热介质流路)的波纹翅片。

在此,将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中的位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最上游侧的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设为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还参照图9。将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中的相对于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位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设为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对应于第一流路,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对应于第二流路。

在本实施方式的多个流路管23的各自的热交换区域28中设置有作为沸腾抑制部件的多个肋41。如图10所示,多个肋41是分别配置于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与出口28e之间的阻力件。

即,多个肋41分别相对于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配置于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下游侧。更具体而言,多个肋41分别在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与出口28e之间配置于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侧。因此,肋41相对于热交换区域28中的内翅片30b向第一冷却水的冷却水流路28b中的流的下游方向偏置地配置。另一方面,对于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在其出口侧未配置肋41。

多个肋41是分别产生对于在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的阻力的阻力件。

即,多个肋41分别产生在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压力损失。

本实施方式的多个肋41分别通过板25a的凸部41a的顶端侧与板25b的凸部41b的顶端侧接合而构成。凸部41a以向板25b侧凸起的方式形成。凸部41b以向板25a侧凸起的方式形成。

此外,中冷器20的构成零件中的全部零件或一部分的零件例如由在由铝形成的芯材的表面包覆钎料而成的覆层材料形成。在覆层材料的表面涂布有焊剂的状态下进行加热,从而将中冷器20的各构成零件钎焊接合。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增压进气冷却系统1的运转进行说明。

首先,水泵51、61由从发动机10输出的驱动力驱动。

此时,在冷却水回路60中,水泵61将来自中冷器20的第一冷却水、来自加热器芯63的第一冷却水、来自第二散热器62的第一冷却水吸入并向发动机10的冷却水入口引导。

通过发动机10后的第一冷却水被分别向中冷器20、加热器芯63及第二散热器62分配。

此时,通过发动机10后的第一冷却水由第二分配箱部分别向多个流路管23分配。分别分配到多个流路管23的第一冷却水分别向多个第一高温冷却水流路分配。

分别通过多个第一高温冷却水流路后的第一冷却水在u形转弯部28c聚集,该聚集的第一冷却水u形转弯并被向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分配。

其后,通过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后的第一冷却水在第一集合箱部集合并向水泵61的出口流动。

因此,在多个第一高温冷却水流路、u形转弯部28c及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流动第一冷却水时,通过流路管23的外侧的增压进气与第一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通过第一冷却水将增压进气冷却。

像这样由第一冷却水冷却后的增压进气通过热交换区域28的外侧。

另外,在冷却水回路50中,来自水泵51的第二冷却水按照第一散热器52、中冷器20、水泵51的顺序流动。

此时,通过第一散热器52后的第二冷却水通过第一分配箱部而向多个流路管23流动。分别分配到多个流路管23的第二冷却水分别向多个第一低温冷却水流路分配。

分别通过多个第一低温冷却水流路后的第二冷却水在u形转弯部27c聚集,该聚集的第二冷却水u形转弯并被向多个第二低温冷却水流路。

其后,通过多个第二低温冷却水流路后的第二冷却水在第一集合箱部集合并向水泵51的出口流动。

因此,在第二冷却水通过多个第一低温冷却水流路、u形转弯部27c及多个第二低温冷却水流路时,通过流路管23的外侧的增压进气与第二冷却水进行热交换,从而通过第二冷却水将增压进气冷却。

像这样由第二冷却水及第一冷却水冷却后的增压进气被吸入发动机10。

在此,多个肋41分别相对于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配置于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下游侧。另一方面,对于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在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未配置肋41。

因此,多个肋41产生在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因此,能够使在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速慢,而使在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速快。

因此,与未设置多个肋41的以往的中冷器20相比,能够使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内的第一冷却水的流速快。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中冷器20具备多个流路管23,该多个流路管23对由增压器15增压并向发动机10供给的增压进气进行冷却。多个流路管23分别形成供第一冷却水流动的热交换区域28,在热交换区域28流动的第一冷却水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

多个流路管23分别形成供比第一冷却水温度低的第二冷却水流动的热交换区域27,在热交换区域27流动的第二冷却水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

在热交换区域28内配置有促进第一冷却水与增压进气之间的热交换的内翅片30a、30b。内翅片30a将冷却水流路28a分割为多个第一高温冷却水流路。内翅片30b将冷却水流路28b分割为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和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

在此,由于在热交换区域28内设置有内翅片30a、30b和u形转弯部28c,因此第一冷却水的压力损失变大。因此,由于在热交换区域28内的出口28e侧水压大幅降低,因此在热交换区域28内的出口28e侧沸点降低。

尤其是,热交换区域28相对于热交换区域27配置于增压空气的空气流上游侧。再加上,冷却水流路28b相对于冷却水流路28a配置于增压空气的空气流上游侧。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相对于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配置于增压空气的空气流上游侧。因此,在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温度容易上升。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肋41分别配置于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与出口28e之间。多个肋41分别产生对于在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的阻力。因此,在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速慢,而在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速快。

由此,与未设置多个肋41的以往的中冷器20相比,能够使第一冷却水的流速快。因此,与未设置多个肋41的以往的中冷器20相比,能够降低在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温度。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流动的第一冷却水沸腾。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板25a的凸部41a和板25b的凸部41b组合而构成肋4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取代于此,也可以如图12所示那样构成肋41。

即,在第一变形例中,在板25b未设置凸部,板25b中的板25a侧的上部25c形成为平面状。

将与板25b的上部25c接合的板25a的凸部设为作为沸腾抑制部件的肋41。板25a的凸部是从板25a侧向板25b凸起的凸部。

(第一实施方式的第二变形例)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板25a的凸部41a与板25b的凸部41b组合而构成肋4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取代于此,也可以如图13所示那样构成肋41。

即,在第二变形例中,在板25a未设置凸部,板25a中的板25b侧的下部25d形成为平面状。

将与板25a的下部25d接合的板25b的凸部设为作为沸腾抑制部件的的肋41。板25b的凸部是从板25b侧向板25a凸起的凸部。

(第二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使用多个肋41来将在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量增大化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取代于此,对通过内翅片30b的翅片间距的设定来将在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量增大化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图14中示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流路管23的内部构造的模式图。在图15中示出内翅片30b单体。

内翅片30b具有多个顶部80、多个谷部81,且形成为顶部80及谷部81沿与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一个接一个交替排列的波状。

在此,与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一致。多个顶部80分别与板25a接合。多个谷部81分别与板25b接合。

内翅片30b中的相邻的两个中腹部82之间构成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因此,在板25a、25b之间,内翅片30b构成沿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中腹部82是内翅片30b中的相邻的顶部80与谷部81之间的部位。

在此,将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中的位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最上游侧的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设为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将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中的相对于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位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的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设为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a。

在本实施方式中,以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的流路剖面积大于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a的流路剖面积的方式设定内翅片30b的翅片间距fp。

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a、70a的流路剖面积是在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a、70a中与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正交的剖面的面积。

换言之,以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翅片间距fp大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翅片间距fp的方式设定作为沸腾抑制部件的内翅片30b。

翅片间距fp是在内翅片30b中相邻的两个中腹部82之间的距离。

具体而言,当将图15的内翅片30b视作波时,“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翅片间距fp”在内翅片30b的中腹部82中的振幅为零的基准位置处设定。另外,当将图15的内翅片30b视作波时,“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翅片间距fp”也在内翅片30b的中腹部82中的振幅为零的基准位置处设定。

当在纸面中将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设为振幅方向时,基准位置是中腹部82中的振幅方向的中央位置。在此,在图15的内翅片30b中,多个顶部80分别设定于振幅值相同的位置。多个谷部81分别设定于振幅值相同的位置。

由于像这样在内翅片30b中设定翅片间距fp,因此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的流路剖面积变得大于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a的流路剖面积。

因此,能够减少在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a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水量并增大在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水量。

因此,与将“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翅片间距fp”和“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翅片间距fp”设为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大在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流水量。

由此,与将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的流路剖面积和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a的流路剖面积设为相同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内的热容量。因此,能够降低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内的第一冷却水的温度。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0a流动的第一冷却水沸腾。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中冷器20中抑制第一冷却水的沸腾。

(第三实施方式)

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中,对将入口28d相对于出口28e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取代于此,参照图16对将入口28d相对于出口28e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本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6是表示对本实施方式中的流路管23中的板25a进行透视而得到的流路管23的内部构造的透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的流路管23的热交换区域28中,u形转弯部28c的入口28d侧与u形转弯部28c的出口28e侧相比,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因此,供来自入口28d的第一冷却水流动冷却水流路28a相对于将第一冷却水向出口28e引导的冷却水流路28b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

因此,与如下的情况相比,与在冷却水流路28b中的出口28e侧流动的第一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增压进气的温度变低:在热交换区域28中,u形转弯部28c的入口28d侧与u形转弯部28c的出口28e侧相比,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

由此,虽然由于内翅片30a、30b而导致在热交换区域28中的出口28e侧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水压降低,但能够抑制第一冷却水沸腾。

再加上,在热交换区域28中的入口28d侧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水压比在热交换区域28中的入口28d侧流动的第一冷却水的水压高。

因此,在热交换区域28中的入口28d侧流动的第一冷却水与温度比“与在冷却水流路28b中的出口28e侧流动的第一冷却水进行热交换的增压进气”高的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但是,能够抑制在热交换区域28中的入口28d侧流动的第一冷却水沸腾。

根据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能够在中冷器20中抑制第一冷却水的沸腾。

(其他实施方式)

(1)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由从发动机10输出的驱动力驱动水泵51、6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取代于此,也可以使用由电动机驱动叶轮的电动水泵来作为水泵51、61。

(2)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使用波纹翅片作为内翅片29a、29b、30a、30b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取代于此,也可以将波纹翅片以外的各种类型的翅片(例如,偏置翅片、百叶式的翅片)用作内翅片29a、29b、30a、30b。

(3)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在热交换区域28中设置一个u形转弯部28c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取代于此,也可以在热交换区域28中设置两个以上的u形转弯部28c。或者,也可以不设置u形转弯部28c而构成流路直线状延伸的热交换区域28。

同样,对在热交换区域27中设置一个u形转弯部27c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取代于此,也可以在热交换区域27中设置两个以上的u形转弯部27c。或者,也可以不设置u形转弯部27c而构成第一冷却水直线状流动的热交换区域27。

(4)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在流路管23中将热交换区域28相对于热交换区域27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游侧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取代于此,也可以将热交换区域28相对于热交换区域27配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下游侧。

(5)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将第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a、b、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c、d设为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第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a、b、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c、d也可以是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交叉的方向。

在此,第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a是多个第一低温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第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b是多个第二低温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二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c是多个第一高温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d是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内的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

(6)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将板25a或者25b的凸部作为肋4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取代于此,也可以将设置于内翅片30a、30b的凸部作为肋41。

(7)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由一个流路管23构成热交换区域27、28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取代于此,也可以由分别独立的流路管构成热交换区域27、28。

(8)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在内翅片30b中将顶部80与谷部81一个接一个交替排列的方向设为与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如下。

即,在内翅片30b中,只要“顶部80与谷部81一个接一个交替排列的方向”与“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交叉,则“顶部80与谷部81一个接一个交替排列的方向”与“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交叉的角度无需是直角。

(9)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相对于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在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下游侧配置多个肋41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取代于此,也可以相对于多个第二高温冷却水流路71在第一冷却水的流动方向上游侧配置多个肋41。

(10)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中,对在热交换区域28中设置u形转弯部28c来作为转弯部的例子进行了说明。但是,取代于此,也可以将使流路弯曲成v字状的v转弯部设为转弯部。

(11)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进行适当变更。另外,上述各实施方式并不是彼此无关的,除了明确表示不可能组合的情况之外,能够进行适当组合。另外,显而易见,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除了特别明确表示是必须的情况及原理上明确被认为是必须的情况等之外,构成实施方式的要素并不是必须的。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的个数、数值、量、范围等的数值的情况下,除了特别明确表示的情况及原理上明显被限定为特定的数的情况等之外,并不限定于该特定的数。另外,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在提及构成要素等的形状、位置关系等时,除了特别明确表示的情况及原理上被限定为特定的形状、位置关系等的情况等之外,不限于该形状、位置关系等。

(总结)

根据上述在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第一变形例、第二变形例及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及其他实施方式的一部分或全部记载的第一观点,对由增压器增压并向发动机供给的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具有如下的特征。中冷器具备热交换部,该热交换部具有供第一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区域和供第二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区域,该第二热介质的温度比第一热介质低。在第一热交换区域流动第一热介质与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在第二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二热介质与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热交换部具备内翅片,该内翅片促进第一热介质与增压进气之间的热交换,热交换部具备沸腾抑制部件,该沸腾抑制部件抑制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沸腾。

根据第二观点,内翅片在第一热交换区域内构成供第一热介质流动的多个流路。将多个流路中的位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流路设为第一流路,并将多个流路中的相对于第一流路位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流路设为第二流路。沸腾抑制部件具备阻力件,该阻力件使第二流路内的第一热介质的流速比第一流路内的第一热介质慢。

因此,与第二流路内的第一热介质的流速为第一流路内的第一热介质的流速以上的情况相比,能够降低在第一流路内流动的第一热介质的温度。因此,能够抑制在第一流路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沸腾。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沸腾。

根据第三观点,热交换部具备第一板和第二板。在第一板及第二板中的任意一方的板设有凹部。第一板及第二板成为以如下的方式接合的状态:另一方的板将一方的板的凹部封闭而在凹部与另一方的板之间构成第一热交换区域。阻力件是如下肋:该肋配置于第一热交换区域,并且以从第一板及第二板中的一方的板朝向另一方的板凸起的方式设置,从而产生相对于第二流路内的热介质流的阻力。

根据第四观点,肋相对于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内翅片向第一热介质的流动方向偏置地配置。

根据第五观点,热交换部具备第一板和第二板。在第一板及第二板中的任意一方的板设置凹部。第一板及第二板成为以如下的方式接合的状态:另一方的板将一方的板的凹部封闭而在凹部与另一方的板之间构成第一热交换区域。内翅片具备与第一板及第二板中的一方的板接合的多个顶部和与另一方的板接合的多个谷部,内翅片形成为顶部及谷部一个接一个交替排列的波状。当将内翅片中的相邻的顶部及谷部之间设为中腹部时,内翅片中的各个相邻的两个中腹部之间构成供第一热介质流动的多个流路。将内翅片中的各个相邻的两个中腹部之间的距离设为翅片间距。沸腾抑制部件具备以如下方式设定的内翅片:以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下游侧的翅片间距相比,将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的翅片间距设得大。

因此,与将第一流路的流路剖面积设为第二流路的流路剖面积以下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第一流路内的第一热介质的流量。伴随于此,与将第一流路的流路剖面积设为第二流路的流路剖面积以下的情况相比,能够增加第一流路内的热容量。

因此,能够降低在第一流路内流动的第一热介质的温度。伴随于此,能够抑制在第一流路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沸腾。由此,能够抑制在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流动的第一热介质沸腾。

根据第六观点,热交换部构成为:第一热交换区域与第二热交换区域相比位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

根据第七观点,热交换部形成有供第一热介质进入的入口和将从入口流过第一热交换区域后的热介质排出的出口,第一热交换区域构成为具有转弯部,该转弯部使来自入口的第一热介质转弯而向出口引导。

根据第八观点,对由增压器增压并向发动机供给的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的中冷器具有如下特征。中冷器具备热交换部,该热交换部具有供第一热介质进入的入口、供来自入口的第一热介质流动的第一热交换区域、将通过第一热交换区域后的第一热介质排出的出口及供第二热介质流动的第二热交换区域,该第二热介质的温度比第一热介质低。在第一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一热介质与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在第二热交换区域流动的第二热介质与增压进气进行热交换而对增压进气进行冷却。热交换部具备内翅片,该内翅片促进第一热介质与增压进气之间的热交换。第一热交换区域构成为具有转弯部,该转弯部使来自入口的热介质转弯而向出口引导。热交换部构成为:与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相对于转弯部的出口侧相比,第一热交换区域中的相对于转弯部的入口侧设置于增压进气的流动方向上的上游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