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16948发布日期:2019-01-05 09:41阅读:98来源:国知局
燃料高压泵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燃料高压泵。



背景技术:

由de102005007806a1已知这样的燃料高压泵,并且,该燃料高压泵包括泵壳体和固定法兰。所述固定法兰通过焊接部固定在泵壳体上并且具有至少一个连接区域,在安装位置中,连接元件作用在所述连接区域上。通过该连接元件,活塞泵可以固定在保持体上。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基于的任务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燃料高压泵来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本发明的有利扩展方案。此外,对于本发明重要的特征存在于下面的说明书中和附图中。这些特征可以单独地和以不同的组合对于本发明是重要的。

由于本发明,防止了在焊接过程中在焊接区域的边缘处出现的焊接隆起部以其露出表面与冷的壳体壁、例如泵壳体的或者固定法兰的壳体壁发生接触。由此又防止产生焊接飞溅物,所述焊接飞溅物能够损坏泵壳体和/或固定法兰和/或焊接区域(通常被称作“焊缝”)。因此,本发明负责,优化地并且未对所涉及的部件产生负面作用地建立泵壳体和固定法兰之间的连接。

在此,特别有利的是,焊接部借助电容器放电焊接制造。在此涉及一种成本特别低和快速的焊接。在电容器放电焊接时,为了焊接所需的、来自之前充电的电容器的能量通过晶闸管接通到焊接变压器上。在此,充电时间位于0.5s至2s之间的范围内,焊接时间位于3至10ms之间。与之并行地,通过焊接准备所施加的有效电阻能够以非常高的速度提高在焊接位置处的温度。这种快速的温度上升在热量能够流失之前加热焊接区并且因此防止在焊接位置周围的区域发热。在几个毫秒之后已经焊接好隆起部,而焊接位置的周围事先不被完全热透。通过这种将所引入的能量集中到待加热的体积上的方式,在电容器放电焊接时的效率非常高。因此,这是一种非常经济的方法。

此外提出,沿径向方向看,接收室比焊接隆起部更宽。由此特别有效地防止,焊接隆起部的露出表面与泵壳体或者固定法兰的冷的壁发生接触。

在环绕的固定法兰情况下有利的是,接收室为环形室。该环形室则例如能够以非常简单和成本低的方式通过环绕的槽制造。

此外,有利的是,燃料高压泵包括将接收室与周围连接的开口。由此防止,通过焊接过程和在焊接位置或者说焊接连接的区域中的温度升高,在接收室中形成不希望的高压。

一种用于制造接收室的简单变型在于,所述接收室至少也通过在泵壳体上的凹槽构成。接收室至少也能够以类似的方式通过在固定法兰上的凹槽构成。接收室也能够不但通过在泵壳体上的凹槽而且通过在固定法兰上的凹槽构成。

另一扩展方案的特点在于,在泵壳体上存在退刀槽区段,该退刀槽区段具有比泵壳体的接触区段更小的直径,其中,接触区段优选以压配合方式接触固定法兰。这允许固定法兰的一种简单的装配,因为将固定法兰压装到泵壳体上仅在接触区段的区域中进行。

附图说明

在下面参照附图阐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示出了:

图1示出具有泵壳体、固定法兰和焊接区域的燃料高压泵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纵截面;

图2示出图1的焊接区域的放大的详细示图;

图3示出第二实施方式的类似于图2的示图;和

图4示出第三实施方式的类似于图2的示图。

在下面的附图中具有等同功能的元件和区域带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用于未详细示出的内燃机的燃料高压泵总体带有附图标记10。燃料高压泵10具有总体基本上柱形的泵壳体12,在所述泵壳体中或者在所述泵壳体上布置有高压燃料泵10的重要部件。燃料高压泵10具有入口和流量控制阀14、布置在输送室16中的、可通过未示出的驱动轴置于往复运动中的输送活塞18、出口阀20和压力限制阀22。

在壳体12中存在第一通道24,该第一通道与输送室16和输送活塞18同轴地延伸并且从输送室16通向相对于第一通道24以90°角布置第二通道26,并且,压力限制阀22被接收在所述第二通道中。泵壳体12的纵轴线在图1中总体带有附图标记28。在图1中上方,在泵壳体12中布置有压力减振器30。

在运行时,燃料在抽吸行程中从输送活塞18经由入口和流量控制阀14被吸入到输送室16中。在输送行程中,位于输送室16中的燃料被压缩并且经由出口阀20例如排出到高压区域(无附图标记)中,例如排出至燃料收集管路(“轨”),在那里,燃料在高压下被存储。在此,通过电磁操纵的入口和流量控制阀14调整在输送行程中被排出的燃料量。在高压区域中出现不允许的过压时,压力限制阀22打开,由此,燃料可以从高压区域流到输送室16中。

高压燃料泵10是一种所谓的“插接泵”,该“插接泵”可以被插入到内燃机缸盖中的相应开口中。在泵壳体12上固定有环绕并且呈环形的固定法兰32,借助该固定法兰可以将高压燃料泵10固定、例如拧紧在缸盖上。如从图2中详细地得出,固定法兰32通过焊接部34固定在泵壳体12上,所述焊接部包括一个焊接区域36和两个布置在焊接区域36侧面的焊接隆起部38和40。焊接部34借助电容器放电焊接来制造。

焊接区域36的长度l1由泵壳体12上的径向外部接触区段42与固定法兰32上的径向内部接触区段44的重叠部产生,所述固定法兰具有长度或者说高度l2。接触区段42和44当前以压配合方式接触。直接在焊接区域36下方,在图1和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泵壳体12的外侧上存在构造为环形室的接收室46,该接收室通过在泵壳体12外壁中的环绕槽47构成。

在图2中下方的焊接隆起部40布置在接收室46中。在此,沿径向方向看,接收室46比焊接隆起部40更宽。即在图2中,接收室46的延伸尺度b1大于焊接隆起部40的延伸尺度b2。与此类似地,接收室46也在轴向方向上、即平行于纵轴线28高于焊接隆起部40。然而,由于清楚性的原因,相应的延伸尺度在图2中未示出并且未设有附图标记。

由于接收室46相对于下方的焊接隆起部40的尺寸关系保证,焊接隆起部40的露出表面不与泵壳体12的径向外周壁接触,在此,所述露出表面在横截面上理想地具有四分之一圆的形状。如从图2中得出,在泵壳体12的在接收室46下方存在的径向外周面48和固定法兰32的径向内周面50之间存在环绕的间隙,该环绕的间隙构成开口52,所述开口将接收室46与周围环境54连接。

从图2中可见,泵壳体12的直径在附图中布置在接收室46下方的径向外周面48的区域中比在附图中布置在接收室46上方的接触区段42的区域中更小。这使得能够实现,在将固定法兰32预装配在泵壳体12上时,泵壳体12在径向外周面48的区域中的固定法兰32用作“张紧直径”。

图3示出一个替代的实施方式。在该实施方式中,接收室46不通过槽构造,而是简单地通过在泵壳体12上的所谓的空刀部56构造,其中,空刀部56在附图中直接布置在接触区段42下方。

在图4的实施方式中,接收室46由在固定法兰32上的空刀部58构成,其中,空刀部58在附图中直接布置在接触区段44下方。此外,在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附加地,在泵壳体12上与在固定法兰32上的空刀部58相对地也存在退刀槽60,然而,该退刀槽与接触区段42略微间隔开并且具有仅比接触区段42略微更小的直径。

退刀槽60能够实现固定法兰32的一种简单的装配,因为仅在接触区段42的区域中进行将固定法兰32压装到泵壳体12上。此外应指出,可以通过径向尺寸b3影响固定法兰32在所述区域中的弹性特性,所述径向尺寸给定在固定法兰32上的空刀部58的深度。由此,可以调整固定法兰在缸盖上的拧紧对焊接部34的负荷的影响。接触区段44在固定法兰32上的几何形状也提供这样的影响可能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