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69184发布日期:2019-01-18 23:27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装置冷却领域,具体为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进步,对于能源的需求越来越高,在装置冷却这方面,冷却液的充分利用则是节约能源的关键,而现阶段的冷却液的使用并没有充分使用冷却液的功能,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的能源很大,无法根据产热量来进行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工作箱,所述工作箱内设置有一推气腔,所述推气腔后端壁内设置有一联动空间,所述推气腔左端壁内设置有一右端壁与推气腔相连通的膨胀腔,所述膨胀腔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换液腔,所述换液腔左端壁内设置有一后端壁与联动空间相连通的切换槽,所述切换槽左端壁内设置有一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左端壁内设置有一冷却腔,所述冷却腔左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冷却机,所述冷却腔上端壁与密封槽左端壁上侧通过排液管相连接,所述排液管内设置有一液压泵,所述冷却腔下端壁与密封槽左端壁下侧通过输液管相连接,所述切换槽右端壁转动连接有一左端贯穿切换槽左端壁与密封槽右端壁且位于密封槽内的切换轴,所述位于切换槽内的切换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切换齿轮,所述位于密封槽内的切换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与密封槽滑动连接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内以切换轴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一左右端面连通密封槽的连通槽,所述换液腔内设置有一右端贯穿换液腔右端壁与推气腔上端壁且与推气腔相连通的弯曲管,所述弯曲管下端贯穿换液腔下端壁与膨胀腔左端壁且与膨胀腔相连通,所述膨胀腔下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加热器,所述膨胀腔内滑动连接有一膨胀活塞,所述推气腔内设置有一下端贯穿推气腔下端壁与联动空间上端壁且与联动空间下端壁转动连接的主动轴,所述位于推气腔内的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一转动块,所述转动块上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转动连接有一上端与联动活塞前端面转动连接的从动杆,所述从动杆上侧与支撑杆转动连接有一左端贯穿推气腔左端壁且与膨胀活塞前端面转动连接的主动杆,所述位于联动空间内的主动轴上固定连接有一凸轮,所述联动空间右端壁内设置有一左端壁连通联动空间的升降槽,所述升降槽内滑动连接有一滑动块,所述滑动块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左端贯穿升降槽左端壁且位于联动空间内的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上端与联动空间上端壁固定连接的升降弹簧,所述升降杆左端设置有一弹性块,所述弹性块与升降杆通过扭矩弹簧连接,所述所述主动轴左侧设置有一与联动空间后端壁转动连接的衔接轴,所述衔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一衔接齿轮,所述衔接齿轮前侧设置有一与衔接轴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所述联动空间左端壁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与切换齿轮通过皮带啮合传动连接的皮带轮,所述旋转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一下端与主动锥齿轮左端啮合传动连接的从动锥齿轮,所述联动空间后端壁内设置有一前端壁与联动空间相连通的定角槽,所述定角槽外端面阵列设置有六个靠近定角槽的端壁与定角槽相连通的卡死槽,所述定角槽后端壁转动连接有一前端贯穿定角槽前端壁且位于联动空间内的定角轴,所述位于定角槽内的定角轴上固定连接有一旋转齿轮,所述旋转齿轮远离定角轴的端面内设置有一远离定角轴的端壁连通定角槽的伸入槽,所述伸入槽靠近定角轴的的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卡死弹簧,所述卡死弹簧远离定角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远离定角轴的一端贯穿伸入槽远离定角轴的端壁与卡死槽靠近定角轴的端壁且位于卡死槽内的卡死块,所述位于联动空间内的定角轴上固定连接有一与衔接齿轮通过皮带摩擦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前侧阵列设置有六根与定角轴固定连接的衔接杆;

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启动加热器,产生热量,使得膨胀活塞左侧内膨胀腔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带动膨胀活塞向右运动,同时带动联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过程中先推动升降杆上升,升降杆带动弹性块上升,弹性块上升撞到衔接杆,从而带动定角轴转动直至脱离,然后升降杆下降,带动弹性块下降,此时在卡死槽及卡死块的卡死下,衔接杆不转动,而在扭矩弹簧的作用下,弹性块发生翻转,直至弹性块脱离与衔接杆的接触,并运动至衔接杆下侧,在扭矩弹簧的作用下,弹性块复位,定角轴带动旋转齿轮转动六十度,使得卡死块脱离原本的卡死槽并进入下一个卡死槽内,在齿轮系及皮带的作用下,带动切换齿轮转动六十度,从而带动切换轴转动六十度,切换轴带动旋转盘转动六十度,切断排液管与衔接管及输液管与联结管的连接,转动块继续转动;

然后当转动块转动三圈后,排液管与衔接管及输液管与联结管又会被连通,此时,启动液压泵,用冷却腔内能正常工作的冷却液将换液腔内过热的冷却液替换,并启动冷却机对过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作为优选,所述升降弹簧回弹力要大于扭矩弹簧弹力。

作为优选,所述旋转盘与排液管、衔接管及输液管、联结管间具有良好的密闭性。

作为优选,所述从动齿轮与衔接齿轮的大小规格,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大小规格及皮带轮与切换齿轮的大小规格都需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工作中,加热器工作,产生热量,使得膨胀活塞左侧内膨胀腔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带动膨胀活塞向右运动,同时带动联动活塞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主动轴转动,主动轴带动凸轮转动,凸轮转动过程中先推动升降杆上升,升降杆带动弹性块上升,弹性块上升撞到衔接杆,从而带动定角轴转动直至脱离,然后升降杆下降,带动弹性块下降,此时在卡死槽及卡死块的卡死下,衔接杆不转动,而在扭矩弹簧的作用下,弹性块发生翻转,直至弹性块脱离与衔接杆的接触,并运动至衔接杆下侧,在扭矩弹簧的作用下,弹性块复位,定角轴带动旋转齿轮转动六十度,使得卡死块脱离原本的卡死槽并进入下一个卡死槽内,在齿轮系及皮带的作用下,带动切换齿轮转动六十度,从而带动切换轴转动六十度,切换轴带动旋转盘转动六十度,切断排液管与衔接管及输液管与联结管的连接,转动块继续转动,当转动块转动三圈后,排液管与衔接管及输液管与联结管又会被连通,此时,启动液压泵,用冷却腔内能正常工作的冷却液将换液腔内过热的冷却液替换,并启动冷却机对过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重复上述步骤,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根据不同的产热来调节冷却液的交替速度,冷却液无需一直循环冷却,能充分利用冷却液的冷却功能,并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整体全剖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联动空间全剖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中换液腔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中旋转齿轮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基于社会学的有内加热器的热气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工作箱10,所述工作箱10内设置有一推气腔22,所述推气腔22后端壁内设置有一联动空间35,所述推气腔22左端壁内设置有一右端壁与推气腔22相连通的膨胀腔28,所述膨胀腔28上端壁内设置有一换液腔20,所述换液腔20左端壁内设置有一后端壁与联动空间35相连通的切换槽31,所述切换槽31左端壁内设置有一密封槽16,所述密封槽16左端壁内设置有一冷却腔12,所述冷却腔12左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冷却机13,所述冷却腔12上端壁与密封槽16左端壁上侧通过排液管14相连接,所述排液管14内设置有一液压泵15,所述冷却腔12下端壁与密封槽16左端壁下侧通过输液管11相连接,所述切换槽31右端壁转动连接有一左端贯穿切换槽31左端壁与密封槽16右端壁且位于密封槽16内的切换轴34,所述位于切换槽31内的切换轴34上固定连接有一切换齿轮32,所述位于密封槽16内的切换轴34上固定连接有一与密封槽16滑动连接的旋转盘17,所述旋转盘17内以切换轴34为中心对称设置有一左右端面连通密封槽16的连通槽18,所述换液腔20内设置有一右端贯穿换液腔20右端壁与推气腔22上端壁且与推气腔22相连通的弯曲管21,所述弯曲管21下端贯穿换液腔20下端壁与膨胀腔28左端壁且与膨胀腔28相连通,所述膨胀腔28下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加热器30,所述膨胀腔28内滑动连接有一膨胀活塞29,所述推气腔22内设置有一下端贯穿推气腔22下端壁与联动空间35上端壁且与联动空间35下端壁转动连接的主动轴26,所述位于推气腔22内的主动轴26上固定连接有一转动块25,所述转动块25上固定连接有一支撑杆58,所述支撑杆58上转动连接有一上端与联动活塞23前端面转动连接的从动杆24,所述从动杆24上侧与支撑杆58转动连接有一左端贯穿推气腔22左端壁且与膨胀活塞29前端面转动连接的主动杆27,所述位于联动空间35内的主动轴26上固定连接有一凸轮48,所述联动空间35右端壁内设置有一左端壁连通联动空间35的升降槽46,所述升降槽46内滑动连接有一滑动块47,所述滑动块47左端面固定连接有一左端贯穿升降槽46左端壁且位于联动空间35内的升降杆44,所述升降杆44上端面固定连接有一上端与联动空间35上端壁固定连接的升降弹簧45,所述升降杆44左端设置有一弹性块42,所述弹性块42与升降杆44通过扭矩弹簧43连接,所述所述主动轴26左侧设置有一与联动空间35后端壁转动连接的衔接轴51,所述衔接轴51上固定连接有一衔接齿轮49,所述衔接齿轮49前侧设置有一与衔接轴51固定连接的主动锥齿轮50,所述联动空间35左端壁固定连接有一旋转轴36,所述旋转轴36上固定连接有一与切换齿轮32通过皮带啮合传动连接的皮带轮37,所述旋转轴36右端固定连接有一下端与主动锥齿轮50左端啮合传动连接的从动锥齿轮38,所述联动空间35后端壁内设置有一前端壁与联动空间35相连通的定角槽57,所述定角槽57外端面阵列设置有六个靠近定角槽57的端壁与定角槽57相连通的卡死槽52,所述定角槽57后端壁转动连接有一前端贯穿定角槽57前端壁且位于联动空间35内的定角轴41,所述位于定角槽57内的定角轴41上固定连接有一旋转齿轮56,所述旋转齿轮56远离定角轴41的端面内设置有一远离定角轴41的端壁连通定角槽57的伸入槽55,所述伸入槽55靠近定角轴41的的端壁固定连接有一卡死弹簧54,所述卡死弹簧54远离定角轴4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一远离定角轴41的一端贯穿伸入槽55远离定角轴41的端壁与卡死槽52靠近定角轴41的端壁且位于卡死槽52内的卡死块53,所述位于联动空间35内的定角轴41上固定连接有一与衔接齿轮49通过皮带摩擦传动连接的从动齿轮40,所述从动齿轮40前侧阵列设置有六根与定角轴41固定连接的衔接杆39;

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首先启动加热器30,产生热量,使得膨胀活塞29左侧内膨胀腔28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带动膨胀活塞29向右运动,同时带动联动活塞23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主动轴26转动,主动轴26带动凸轮48转动,凸轮48转动过程中先推动升降杆44上升,升降杆44带动弹性块42上升,弹性块42上升撞到衔接杆39,从而带动定角轴41转动直至脱离,然后升降杆44下降,带动弹性块42下降,此时在卡死槽52及卡死块53的卡死下,衔接杆39不转动,而在扭矩弹簧43的作用下,弹性块42发生翻转,直至弹性块42脱离与衔接杆39的接触,并运动至衔接杆39下侧,在扭矩弹簧43的作用下,弹性块42复位,定角轴41带动旋转齿轮56转动六十度,使得卡死块53脱离原本的卡死槽52并进入下一个卡死槽52内,在齿轮系及皮带的作用下,带动切换齿轮32转动六十度,从而带动切换轴34转动六十度,切换轴34带动旋转盘17转动六十度,切断排液管14与衔接管19及输液管11与联结管33的连接,转动块25继续转动;

然后当转动块25转动三圈后,排液管14与衔接管19及输液管11与联结管33又会被连通,此时,启动液压泵15,用冷却腔12内能正常工作的冷却液将换液腔20内过热的冷却液替换,并启动冷却机13对过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

有益地,所述升降弹簧45回弹力要大于扭矩弹簧43弹力,其作用是保证升降杆44能顺序下降至衔接杆39下侧。

有益地,所述旋转盘17与排液管14、衔接管19及输液管11、联结管33间具有良好的密闭性,其作用是使得防止冷却液流入密封槽16内。

有益地,所述从动齿轮40与衔接齿轮49的大小规格,主动锥齿轮50与从动锥齿轮38的大小规格及皮带轮37与切换齿轮32的大小规格都需一致,其作用是保证旋转盘17在转动块25转一圈后能转六十度。

具体使用方式:本发明工作中,加热器30工作,产生热量,使得膨胀活塞29左侧内膨胀腔28内的气体受热膨胀,带动膨胀活塞29向右运动,同时带动联动活塞23向下运动,从而带动主动轴26转动,主动轴26带动凸轮48转动,凸轮48转动过程中先推动升降杆44上升,升降杆44带动弹性块42上升,弹性块42上升撞到衔接杆39,从而带动定角轴41转动直至脱离,然后升降杆44下降,带动弹性块42下降,此时在卡死槽52及卡死块53的卡死下,衔接杆39不转动,而在扭矩弹簧43的作用下,弹性块42发生翻转,直至弹性块42脱离与衔接杆39的接触,并运动至衔接杆39下侧,在扭矩弹簧43的作用下,弹性块42复位,定角轴41带动旋转齿轮56转动六十度,使得卡死块53脱离原本的卡死槽52并进入下一个卡死槽52内,在齿轮系及皮带的作用下,带动切换齿轮32转动六十度,从而带动切换轴34转动六十度,切换轴34带动旋转盘17转动六十度,切断排液管14与衔接管19及输液管11与联结管33的连接,转动块25继续转动,当转动块25转动三圈后,排液管14与衔接管19及输液管11与联结管33又会被连通,此时,启动液压泵15,用冷却腔12内能正常工作的冷却液将换液腔20内过热的冷却液替换,并启动冷却机13对过热的冷却液进行降温,重复上述步骤,此装置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可以根据不同的产热来调节冷却液的交替速度,冷却液无需一直循环冷却,能充分利用冷却液的冷却功能,并节约了大量的能源。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