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缸水温感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742发布日期:2019-02-15 21:01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汽缸水温感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辆引擎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用于检测汽缸冷却液温度的汽缸水温感知装置。



背景技术:

水冷引擎水温监测是整车骑乘时的一大重要信息,其中水温感知器的安装位置直接体现出水温监测的是否精准。

申请号CN200510134504.3的发明专利提供一种发动机。发动机具有汽缸盖,在汽缸盖上形成:将排气排出到外部用的排气通道;供给冷却水用的水套;从水套排出冷却水用的冷却水导出通道;与排气通道连通、用于安装传感器的传感器安装孔,该传感器检测排气通道内排气中的氧气浓度;和与水套连通、用于安装水温传感器的水温传感器安装孔,所述水温传感器检测冷却水的水温,其中冷却水导出通道传感器安装孔及水温传感器安装孔的轴线大致平行地设置。

该种检测装置,设于水套上,但是,并未进一步的优选其安装位置,且只有一个传感器,元件故障易导致汽缸磨损。

机车于行驶中,引擎温度会随着行驶时间与行驶速度变化,水温感知器需要全程监测水温升降,遇到水温高出临界值时需要及时报警提醒行驶者,避免因引擎温度过高而造成机车故障。因此,设计上,水温感知器安装于何处可让水温感知器感知更精准,都是设计上需要考虑的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汽缸水温感知装置,以解决现有汽缸水温检测精准度不够高的问题。

具体方案如下:一种汽缸水温感知装置,包括汽缸头以及水套,该水套环绕地套设于该汽缸头上;该水套内设有循环水路,该水套上设有连接至该循环水路的副循环水管以及节温器,还包括导通至循环水路的第一和第二水温感知器:

该第一水温感知器的安装面与汽缸头的结合面共面,该第二水温感知器的安装面垂直于该汽缸头的结合面。

进一步的,在循环水路内,该第一水温感知器和第二水温感知器均设于靠近节温器的位置。

进一步的,在该循环水路内,该副循环水管导通至靠近该节温器的位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ECU控制器以及仪表盘,该第一水温感知器与该仪表盘电连接,该第二水温感知器与该ECU控制器电连接。

进一步的,还包括散热器,该散热器通过一主循环水管导通至该水套内的循环水路,该节温器设于该主循环水管上。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汽缸水温感知装置,通过在水套上设置第一和第二水温感知器,且将第一水温感知器的安装面与汽缸头的结合面共面,位置接近汽缸头水套之最高点,实现了第一水温感知器准确探入水套的循环水路内;同时,使第二水温感知器安装面垂直于汽缸头结合面,也确保了第二水温感知器检测头探入循环水路内,检测温度精度高,不受外界环境以及汽缸各个部件的影响,解决了现有汽缸水温检测精准度不够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摩托车引擎安装在车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汽缸水温感知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实用新型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结合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缸水温感知装置,其集成于摩托车引擎上,包括汽缸头10以及水套9,该汽缸头10安装于曲轴箱一侧,而后,该水套9是环绕地套设于该汽缸头10上,该水套9内设有循环水路(图中不可见),以对该汽缸头10进行水循环降温,当然,该水套9还可以是与该汽缸头10一体成型设置。

该水套9上设有连接至该循环水路的副循环水管7以及节温器8,车架上还包括散热器4,该散热器4通过一主循环水管3导通至该水套9内的循环水路,该节温器8是设于该主循环水管3的一端上,以用于控制该主循环水管3的开启以及闭合。

该水套9上还包括导通至循环水路的第一水温感知器5和第二水温感知器6:

为确保第一水温感知器5和第二水温感知器6的测量准确性,该第一水温感知器5的安装面与汽缸头10的结合面共面,即实现了第一水温感知器5安装于接近汽缸头10水套9之最高点,且能减少加工工序,同时可保证加工精度,检测准确度高;同时,该第二水温感知器6的安装面垂直于该汽缸头10的结合面,两水温感知器以接近垂直方式排列于汽缸头上,实现了第一水温感知器5和第二水温感知器6于车宽度方向观察,最大限度降低外界对水温检测数据的影响。

其中,还包括ECU控制器2以及仪表盘(图中未示出),该第一水温感知器5与该仪表盘电连接,以实现实时水温的视觉反馈;另外,该第二水温感知器6与该ECU控制器2电连接,节温器8也与ECU控制器2电连接。

在循环水路内,该第一水温感知器5和第二水温感知器6的检测端头均设于靠近节温器8的位置,使两水温感知器最大程度的接近于节温器8位置,以确保准确测量节温器8开闭之时冷却水温度;

同时,该副循环水管7也导通至靠近该节温器8的位置,ECU控制器2通过用第二水温感知器6连接于靠近副循环水管7连通位置,即副水路之出水连通位置,用以更精确有效控制节温器未开启时之水温变化。

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实用新型,但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