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冷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74741发布日期:2019-02-15 21:01阅读:198来源:国知局
一种风冷柴油机冷却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冷柴油机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风冷柴油机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风冷柴油机、汽油机等冷却是靠高速旋转的发动机风扇叶轮通过拉盘护罩上的进气孔吸入空气,产生气体涡流来冷却发动机缸体,使发动机正常工作。但由于风冷柴油机经常用于工作条件恶劣的环境中,负气压经常造成杂物吸附在拉盘护罩的进气孔上,并堵塞进气孔,使发动机过热,大大影响了发动机的冷却,造成发动机故障率升高甚至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冷柴油机冷却系统,利用筛网筒内的旋转叶轮旋转使筛网筒内气压略高于或平衡于筛网筒外的气压,不会形成负压使杂物吸附于筛网孔上,从而避免堵塞影响发动机冷却,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风冷柴油机冷却系统,包括筛网筒和进气管,所述筛网筒内设有叶轮腔,所述进气管一端插入筛网筒并与所述叶轮腔相通,所述进气管另一端与发动机风扇叶轮室相通,所述叶轮腔内设有固定导叶片和旋转叶轮,且空气由筛网筒上的筛孔进入后经过所述固定导叶片在叶轮腔内形成旋转涡流,旋转叶轮通过所述旋转涡流带动旋转。

所述叶轮腔一侧设有排气口,叶轮腔内的气体一部分通过所述排气口排出,一部分进入所述进气管中。

发动机风扇叶轮室外侧设有护罩,所述筛网筒通过进气管与所述护罩相连。

所述进气管包括多个依次插装相连的管段,且相连管段端部通过固定箍密封固连。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利用筛网筒内的旋转叶轮旋转使筛网筒内气压略高于或平衡于筛网筒外的气压,不会形成负压使杂物吸附于筛网孔上,从而避免堵塞影响发动机冷却,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2、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不仅适用于柴油机,也适用于汽油机等机型,利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风冷柴油机冷却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A-A剖视图。

其中,1为发动机风扇叶轮,2为拉盘护罩,3为进气孔,4为护罩,5为进气管,6为旋转叶轮,7为排放口,8为固定导叶片,9为筛网筒,10为叶轮腔,11为固定箍。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风冷柴油机主体上,包括筛网筒9和进气管5,在所述筛网筒9上端设有叶轮腔10,所述进气管5一端插入筛网筒9后与所述叶轮腔10相通,另一端与发动机风扇叶轮室相通,发动机风扇叶轮室内设有发动机风扇叶轮1,在所述叶轮腔10内设有固定导叶片8和旋转叶轮6,且空气由筛网筒9上的筛孔进入后经过所述固定导叶片8流入所述叶轮腔10中,并且空气经过所述固定导叶片8改变流向在叶轮腔10内形成旋转涡流,所述旋转涡流即带动旋转叶轮6高速旋转,在所述叶轮腔10一侧设有排气口7,叶轮腔10内的气体一部分通过所述排气口7排出,一部分则进入所述进气管5中并流向发动机风扇叶轮1。所述固定导叶片8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如图2所示,发动机风扇叶轮室外侧设有护罩4,且筛网筒9通过进气管5与所述护罩4相连。

如图2所示,所述进气管5包括多个依次插装相连的管段,且相连管段端部通过固定箍11实现密封固连,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箍11为钢箍。所述固定箍为本领域公知技术。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的风冷柴油机是靠高速旋转的发动机风扇叶轮1通过拉盘护罩2上的进气孔3吸入空气产生气体涡流来冷却发动机缸体。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筛网筒9、进气管5和护罩4,护罩4安装在发动机风扇叶轮1上,筛网筒9通过进气管5与所述护罩4相连,空气由筛网筒9上的筛孔进入后经过所述固定导叶片8改变流向在叶轮腔10内形成旋转涡流,旋转涡流带动旋转叶轮6在叶轮腔10内高速旋转,从而使筛网筒9内的气压略高于或平衡于筛网筒9外的气压,不会形成负压使杂物吸附于筛网孔上,从而避免堵塞影响发动机冷却,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另外本实用新型不仅适用于柴油机,也适用于汽油机等机型的风冷冷却,汽油机等机型采用本实用新型进行风冷冷却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