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缸盖罩密封条及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50277发布日期:2019-04-30 18:13阅读:383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缸盖罩密封条及密封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气缸盖罩密封条及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气缸盖罩装在发动机气缸盖的上方,气缸盖罩的壁比较薄、整体尺寸比较大,导致成型以后变形比较大。因此气缸盖罩和气缸盖之间的密封问题通常是比较难解决的。

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各厂家新开发的机型上面基本都采用了可变气门正时技术VVT、缸内直喷技术GDI,由于受到VVT控制阀、高压燃油泵或凸轮轴驱动的制动真空泵的影响气缸盖与气缸盖罩接触的法兰面并不是完全的平面接触,有很多拱形区的存在。在拱形区及拱形区与平面区的拐点容易发生渗油。

除少部分发动机正时系统是通过皮带传动外,大部分都是通过链条来传动,因此前端会有一个链轮壳,由于制造及装配误差,链轮壳与气缸盖顶面之间的接缝两侧会有一个高低差,该位置同样容易发生渗油。

现有密封条在拱形区大部分会采用倒T型结构来加强密封效果,在拱形区与平面区的拐点及链轮壳与气缸盖接缝的高低差处采用先涂密封胶再用密封条的方式来改善渗油问题。采用倒T型结构由于耗材较多成本相对偏高。同时上述位置涂胶由于结构限制通常采用手工涂胶,一方面影响生产节拍还降低了自动化率,另一方面人工涂胶的不稳定性也不能很好的保证产品质量,涂的太少或有间断起不到密封效果,涂的太多由于胶凝固后的作用反力使胶条的两边与缸盖产生缝隙进而导致机油渗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气缸盖罩密封条及密封结构,一方面可以保证存在有拱形区的良好密封,同时还可以保证在拱形区及拱形区与平面区的拐点有很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气缸盖罩密封条,包括呈环状封闭的基础段,所述基础段上间隔设有多个用于密封气缸盖与相邻部件之间接缝的衔接段、用于密封拱形区与平面区之间拐点的环形段,所述衔接段两个密封条本体,两个密封条本体中部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两个密封条本体相对的外侧分别设置加强凸筋,两个密封条本体下端与连接筋下方形成的空间为储胶槽。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段包括基础体以及间隔设置的加强体和紧固体,所述基础体包括密封条本体、设置于密封条本体两侧的第一凸筋,所述加强体包括密封条本体、设置于密封条本体两侧的第二凸筋,所述紧固体包括密封条本体、设置于密封条本体两侧的第三凸筋,第一凸筋、第二凸筋和第三凸筋沿垂直于基础段方向的厚度依次增大,第二凸筋和第三凸筋沿平行于基础段方向的宽度依次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段为环状结构,环形段包括环状的密封条本体和设置于密封条本体内侧及外侧的加强凸筋。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段上间隔设有多个定位段,所述定位段包括密封条本体和设置于密封条本体两侧的定位凸筋。

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条本体包括竖向截面呈一字型的基础密封条,基础密封条顶部设置第一密封凸筋,基础密封条底部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密封凸筋。

一种气缸盖罩密封结构,包括气缸盖罩和上述的密封条,所述气缸盖罩底部边缘设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条与密封槽相匹配,所述气缸盖罩底部边缘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段和第二段、连接在第一段与第二段之间的第三段、相对布置的第四段和第五段、凸出于第四段和第五段的拱形段、连接在第四段与拱形段之间的第一斜坡段、连接在第五段与拱形段之间的第二斜坡段,所述第一段与第四段相接,所述第二段与第五段相接,所述密封槽包括基础槽、衔接槽和环形槽,所述基础槽设置于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第四段、第五段、拱形段、第一斜坡段和第二斜坡段上,所述衔接槽设置于第一段与第四段以及第二段与第五段相接的位置,所述环形槽设置于第四段与第一斜坡段连接处的螺栓孔位置和第五段与第二斜坡段连接处的螺栓孔位置,所述基础段、衔接段和环形段分别与基础槽、衔接槽和环形槽相匹配。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段的第一凸筋与基础槽侧壁之间、第二凸筋与基础槽侧壁之间均间隙配合,第三凸筋与基础槽侧壁之间过盈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基础槽和衔接槽的截面均为倒U字型结构,衔接槽宽度大于基础槽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槽环绕螺栓孔布置,环形槽的凹槽截面为倒U字型结构,环形段与环形槽之间间隙配合。

更进一步地,所述密封槽还包括多个定位槽,定位槽的侧壁为倒台阶型,所述多个定位槽分别设置于第一段与第三段相接的位置、第二段与第三段相接的位置、第一斜坡段与第四段和拱形段相接的位置、第二斜坡段与第五段和拱形段相接的位置,所述多个定位槽分别与密封条的多个定位段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密封条在气缸盖罩的拱形区与平面区的拐点位置分别设置不同结构形式的密封条,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保证存在有拱形区的良好密封,同时还可以保证在拱形区及拱形区与平面区的拐点有很好的密封效果。

本实用新型密封条在气缸盖与链轮壳接缝处对应位置采用内外两层衔接段密封结构,中间形成储胶槽,在气缸盖罩安装到气缸盖与链轮壳涂有密封胶的接缝处时,密封胶胶会被挤压储存到储胶槽内进而对该处进行密封,避免由于接缝处的高低差而引起泄漏;密封条在水平面与拱形区的拐角采用环形段结构,环形段围绕螺栓孔布置,在气缸盖罩安装到气缸盖与链轮壳上后,气缸盖罩会压住环形段并环形段向外侧部分提供一个向外的拉力,避免环形段内侧部分向内发生倒伏而引起泄漏;密封条在水平面的拐角与拱形区域斜坡的始端和末端均设有定位段,设置定位段能避免在装配到气缸盖罩的过程中局部冗余或过分拉伸导致密封力不均匀引起泄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缸盖罩与密封条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3中E-E截面示意图。

图5为图3中F-F截面示意图。

图6为图3中G-G截面示意图。

图7为图2中B-B截面示意图。

图8为图2中C-C截面示意图。

图9为图2中D-D截面示意图。

图中:1-气缸盖罩;2-气缸盖;3-链轮壳;4-密封条;5-密封槽;6-螺栓孔;7-第一段;8-第二段;9-第三段;10-第四段;11-第五段;12-拱形段;13-第一斜坡段;14-第二斜坡段;15-基础槽;16-衔接槽;17-环形槽;18-定位槽;19-基础段;20-衔接段;21-环形段;22-定位段;23-基础体;24-加强体;25-紧固体;26-密封条本体;27-第一凸筋;28-第二凸筋;29-第三凸筋;30-连接筋;31-加强凸筋;32-储胶槽;33-定位凸筋;34-基础密封条;35-第一密封凸筋;36-第二密封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气缸盖罩1、用于密封气缸盖罩1与气缸盖2和链轮壳3的密封条4,所述气缸盖罩1底部边缘设有密封槽5,所述密封条4与密封槽5相匹配。气缸盖2顶部的密封面2.1与链轮壳3上的密封面3.1之间存在接缝2.2,链轮壳3的密封面3.1与密封面3.2不在同一平面,中间存在有斜坡结构密封面3.3,为保证接缝处及不在同一平面的各密封面之间的密封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特定的位置分别设置不同结构形式的密封条,具体布置形式如下:

气缸盖罩1底部边缘包括相对布置的第一段7和第二段8、连接在第一段7与第二段8之间的第三段9、相对布置的第四段10和第五段11、凸出于第四段10和第五段11的拱形段12(即拱形区)、连接在第四段10与拱形段12之间的第一斜坡段13、连接在第五段11与拱形段12之间的第二斜坡段14,所述第一段7与第四段10相接,所述第二段8与第五段11相接。所述密封槽5包括基础槽15、衔接槽16和环形槽17,所述基础槽15设置于第一段7、第二段8、第三段9、第四段10、第五段11、拱形段12、第一斜坡段13和第二斜坡段14上,所述衔接槽16设置于第一段7与第四段10以及第二段8与第五段11相接的位置(即气缸盖2顶部的密封面2.1与链轮壳3上的密封面3.1之间的接缝2.2所对应的位置),所述环形槽17设置于第四段10与第一斜坡段13连接处的螺栓孔6位置和第五段11与第二斜坡段14连接处的螺栓孔6位置,所述密封条4包括分别与基础槽15、衔接槽16和环形槽17相匹配的基础段19、衔接段20和环形段21。

上述方案中,如图3-6所示,基础段19包括基础体23以及间隔设置的加强体24和紧固体25,所述基础体23包括密封条本体26、设置于密封条本体26两侧的第一凸筋27,第一凸筋27与基础槽15侧壁之间间隙配合,第一凸筋27用于加强密封条本体26截面的刚度避免在密封条本体26受压时发生弯曲。所述加强体24包括密封条本体26、设置于密封条本体26两侧的第二凸筋28,第二凸筋28与基础槽15侧壁之间间隙配合。

所述紧固体25包括密封条本体26、设置于密封条本体26两侧的第三凸筋29,第三凸筋29与基础槽15侧壁之间过盈配合,第一凸筋27沿垂直于基础槽方向的厚度H1小于第二凸筋28和第三凸筋29沿垂直于基础槽(或基础段)方向的厚度H2和H3,第二凸筋28和第三凸筋29沿平行于基础槽(或基础段)方向的宽度L1和L2依次增大。加强体24在与气缸盖罩1配合的部分(即第二凸筋28)进行了局部加宽和加高但自由状态下与气缸盖罩1间隙配合,用于避免密封条在受压时发生倒伏引起泄漏。紧固体25在与气缸盖罩1配合的部分(即第三凸筋29)进行了局部加宽和加高但自由状态下与气缸盖罩1为过盈配合,用于避免气密封条在气缸盖罩1装配到气缸盖2与链轮壳3的过程中密封条发生掉落影响生产节拍和最终的安装不到位而引起泄漏。

上述方案中,基础槽15和衔接槽16的截面均为倒U字型结构,衔接槽16宽度大于基础槽15宽度。如图7所示,衔接段20两个密封条本体26,两个密封条本体26中部之间通过连接筋30连接,两个密封条本体26相对的外侧分别设置加强凸筋31,两个密封条本体26下端与连接筋30下方形成的空间为储胶槽32。衔接段20的两个密封条本体26形成双层密封设计,两个密封条本体26下部组成储胶槽32,在气缸盖罩1安装到气缸盖2与链轮壳3涂有密封胶的接缝2.2处时,密封胶胶会被挤压储存到储胶槽32内进而对该处进行密封避免由于接缝处的高低差而引起泄漏。

上述方案中,如图2所示,密封槽5还包括多个定位槽18,所述多个定位槽18分别设置于第一段7与第三段9相接的拐角位置、第二段8与第三段9相接的拐角位置、第一斜坡段13两端与第四段10和拱形段12相接的位置、第二斜坡段14两端与第五段11和拱形段12相接的位置,所述密封条4包括分别与多个定位槽18相配合的多个定位段22。如图8所示,定位槽18的侧壁18.1为倒台阶型。定位段22包括密封条本体26和设置于密封条本体26两侧的定位凸筋33,定位凸筋33与定位槽18的侧壁之间间隙配合。密封条5与气缸盖罩1在气缸盖2的两个平面拐角及链轮壳3斜坡结构密封面3.3的起始端对应位置均设有定位段22,由于密封条5为橡胶弹性体,设置定位段能避免在装配到气缸盖罩1的过程中局部冗余或过分拉伸导致密封力不均匀引起泄漏。

上述方案中,如图9所示,环形槽17环绕螺栓孔6布置,环形槽17的凹槽截面为倒U字型结构。环形段21为环状结构,环形段21与环形槽17之间间隙配合,环形段21包括环状的密封条本体26和设置于密封条本体26内侧及外侧的加强凸筋31。

密封条1在链轮壳3的密封面3.1与斜坡结构密封面3.3的拐角区的螺栓孔对应位置设置环形段21,由于拐角内侧区部分受一个向内的合力,环形段围绕螺栓孔布置,在气缸盖罩1安装到气缸盖2与链轮壳3上后,气缸盖罩1会压住环形段并环形段向外侧部分提供一个向外的拉力,避免环形段内侧部分向内发生倒伏而引起泄漏。

上述方案中,密封条本体26包括竖向截面呈一字型的基础密封条34,基础密封条34顶部设置第一密封凸筋35,基础密封条34底部两侧分别设置第二密封凸筋36。第一密封凸筋35使密封条与气缸盖罩1之间形成线面配合,第二密封凸筋36使密封条与气缸盖2、链轮壳3之间形成线面配合,密封更紧密。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