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9808发布日期:2019-04-16 22:26阅读:214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的制作方法

本申请涉及VVT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



背景技术:

VVT(Variable Valve Timing,可变气门正时)是近些年来被逐渐应用于现代轿车发动机上的一种可变气门正时机构,它能够代替传统的固定配气相位机构,使配气动作优化,可以使发动机在整个工作转速和负荷范围下,提供合适的气门开启、关闭时刻,从而改善发动机进、排气性能,较好地解决高转速与低转速、大负荷与小负荷时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废气排放的矛盾。VVT控制阀是控制发动机气门正时的机油控制阀,发动机系统通过控制VVT控制阀油道的变化,进而对VVT的提前或滞后进行控制,以实现对发动机进气量及排气量的调节,使发动机达到最佳工况状态。

VVT控制阀通常包括前轭套,所述前轭套设置于所述VVT控制阀的端头。但是,发明人在本申请的研究过程中发现,现有的前轭套结构较为单一,连接不牢固,VVT控制阀在长时间使用之后会出现前轭套脱落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以解决现有的前轭套连接不牢固且容易脱落的问题。

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套体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同样为中空结构,所述底板与所述套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套体内部连通,所述套体的侧面设置有三角固定板,所述三角固定板分别与所述套体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呈倒梯形,在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橡胶圈,在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套体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套体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内部连通,在所述第一套体下方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套体通过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二套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体侧面下方设置有铝合金链,所述第二套体侧面上方设置有扣环,所述铝合金链与所述扣环卡扣连接。

优选地,在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层,所述防滑层内部填充有防滑材料。

优选地,所述三角固定板与所述套体完全贴合,并且所述三角固定板与所述套体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三角固定板与所述底板完全贴合,并且所述三角固定板与所述底板焊接固定。

优选地,所述第一套体顶部的大小小于其底部的大小。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套体底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同样为中空结构,所述底板与所述套体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底板与所述套体内部连通,所述套体的侧面设置有三角固定板,所述三角固定板分别与所述套体和所述底板连接,所述底板呈倒梯形,在所述底板的上方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内设置有橡胶圈,在所述底板下方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套体包括第一套体和第二套体,所述第一套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套体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套体与所述第二套体内部连通,在所述第一套体下方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一套体通过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第二套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一套体侧面下方设置有铝合金链,所述第二套体侧面上方设置有扣环,所述铝合金链与所述扣环卡扣连接。底板一方面能够为套体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拧紧底板能够很好地将套体进行固定,避免出现套体脱落的情况。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中,第一套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0-套体,101-三角固定板,102-第一套体,103-第二套体,104-第二螺纹,105-铝合金链,106-扣环,107-防滑层,20-底板,201-卡槽,202-橡胶圈,203-第一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阅图1至图3,一种用于VVT控制阀的前轭套,包括套体10,所述套体10为中空结构,在所述套体10底部设置有底板20,所述底板20同样为中空结构,所述底板20与所述套体10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底板20与所述套体10内部连通,中空结构的底板20能够在保障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减轻前轭套的重量;所述套体10的侧面设置有三角固定板101,所述三角固定板101分别与所述套体10和所述底板20连接,通过三角固定板101能够进一步加强套体10与底板20之间的连接,保证套体10的连接稳定;所述底板20呈倒梯形,在所述底板20的上方设置有卡槽201,所述卡槽201内设置有橡胶圈202,在所述底板20下方设置有第一螺纹203,通过第一螺纹203能够实现对底板20的固定,同时橡胶圈202能够使得底板20在固定时更加紧密;所述套体10包括第一套体102和第二套体103,所述第一套体102设置于所述第二套体103上方,并且所述第一套体102与所述第二套体103内部连通,在所述第一套体102下方设置有第二螺纹104,所述第一套体102通过所述第二螺纹104与所述第二套体103螺纹连接,通过将套体10分为可拆卸的第一套体102和第二套体103,能够根据不同的VVT控制阀调节套体10的长度,从而满足不同尺寸VVT控制阀的需求;所述第一套体102侧面下方设置有铝合金链105,所述第二套体103侧面上方设置有扣环106,所述铝合金链105与所述扣环106卡扣连接,通过铝合金链105和扣环106的配合,能够进一步巩固第一套体102和第二套体103之间的连接,从而使得套体10整体更加牢固。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底板20一方面能够为套体10提供支撑,另一方面通过拧紧底板20能够很好地将套体10进行固定,避免出现套体10脱落的情况,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的前轭套容易脱落的问题。

参阅图2,在所述第一套体102与所述第二套体103的外表面均设置有防滑层107,所述防滑层107内部填充有防滑材料。通过防滑层107能够增加第一套体102与第二套体103表面的摩擦力,从而便于对套体10的抓取安装,以及第一套体102与第二套体103之间的拆装。

所述三角固定板101与所述套体10完全贴合,并且所述三角固定板101与所述套体10焊接固定,所述三角固定板101与所述底板20完全贴合,并且所述三角固定板101与所述底板20焊接固定。通过焊接固定的三角固定板101能够使得套体10与底板20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

参阅图2,所述第一套体102顶部的大小小于其底部的大小。通过该设计,能够在保证第一套体102正常使用的情况下重量更轻,便于装卸。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