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5474发布日期:2019-04-09 21:37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柴油机配件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



背景技术:

柴油发动机的每个工作循环也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而其自燃温度却较汽油低,因此可燃混合气的形成及点火方式都与汽油机不同,不同之处主要是柴油发动机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而不是点燃的;柴油发动机工作时进入气缸的是空气,气缸中的空气压缩到终点时,温度可达500-700℃,压力可达40—50个大气压,活塞接近上止点时,发动机上的高压泵以高压向气缸中喷射柴油,柴油形成细微的油粒,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混合,柴油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时的温度可达1900-2000℃,压力可达60-100个大气压,产生的扭矩很大,所以柴油发动机广泛的应用于大型柴油汽车上。

在柴油机组装时,通常装配相应的降温结构如风叶,用于对柴油机进行降温作业。而在风叶组装时,则通过风叶座进行高效、精准和稳定的组装,但是现有的风叶座,其设计不合理、韧性差,同时与驱动部件连接的定位套结构和定位安装结构,其在耐腐蚀、耐磨和耐高温等方面,表现较差、使用寿命短、安全系数低,已不能满足现有柴油机风叶的高标准组装使用需求,而这是当前所亟待解决的。

因此,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其设计结构合理,有效的提高了定位套结构和定位安装结构的耐腐蚀、耐磨和耐高温等性能,且韧性强、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包括圆形定位板,及对称设置在圆形定位板内的两组圆形定位板定位孔,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一面的锥形定位套,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内且与锥形定位套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孔,及对称设置在圆形定位板一面且与锥形定位套相配合使用的两组辅助横定位板,及分别设置在两组辅助横定位板一端内的两组圆形限位槽。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圆形定位板定位孔的直径尺寸小于圆形限位槽的直径尺寸。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还包括设置在锥形定位套内壁斜面的陶瓷颗粒层。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还包括设置在圆形限位槽内壁的耐磨陶瓷颗粒层。

本技术方案的,所述陶瓷颗粒层的厚度尺寸小于耐磨陶瓷颗粒层的厚度尺寸。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的有益效果在于:1、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组装、维护,且韧性强、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2、锥形定位套和陶瓷颗粒层结构、圆形限位槽和耐磨陶瓷颗粒层结构,有效的提高了锥形定位套和圆形限位槽的耐腐蚀、耐磨和耐高温等性能,保证了组装后风叶作业状态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序号标注如下:1-圆形定位板、2-圆形定位板定位孔、3-锥形定位套、4-定位法兰定位孔、5-圆形限位槽、6-陶瓷颗粒层、7-耐磨陶瓷颗粒层、8-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包括圆形定位板1,及对称设置在圆形定位板1内的两组圆形定位板定位孔2,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1一面的锥形定位套3,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1内且与锥形定位套3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孔8,及对称设置在圆形定位板1一面且与锥形定位套3相配合使用的两组辅助横定位板4,及分别设置在两组辅助横定位板4一端内的两组圆形限位槽5。

实施例二

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包括圆形定位板1,及对称设置在圆形定位板1内的两组圆形定位板定位孔2,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1一面的锥形定位套3,及设置在圆形定位板1内且与锥形定位套3相配合使用的限位孔8,及对称设置在圆形定位板1一面且与锥形定位套3相配合使用的两组辅助横定位板4,及分别设置在两组辅助横定位板4一端内的两组圆形限位槽5,及设置在锥形定位套3内壁斜面的陶瓷颗粒层6,及设置在圆形限位槽5内壁的耐磨陶瓷颗粒层7,其中,所述圆形定位板定位孔2的直径尺寸小于圆形限位槽5的直径尺寸,所述陶瓷颗粒层6的厚度尺寸小于耐磨陶瓷颗粒层7的厚度尺寸。

本结构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应用于柴油机风叶组装的风叶座,一方面其设计结构合理,便于组装、维护,且韧性强、使用寿命长、安全系数高,另一方面锥形定位套和陶瓷颗粒层结构、圆形限位槽和耐磨陶瓷颗粒层结构,有效的提高了锥形定位套和圆形限位槽的耐腐蚀、耐磨和耐高温等性能,保证了组装后风叶作业状态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