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凸轮轴前端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6445发布日期:2019-04-13 02:04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一种凸轮轴前端头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发动机领域,尤其涉及传动轴与凸轮轴连接的一种凸轮轴前端头。



背景技术:

目前,凸轮轴前端头的前端安装一个正时齿轮与曲轴的齿轮相啮合,后端与凸轮轴主轴相连接,从而实现曲轴对凸轮轴的传动。前端头与凸轮轴主轴之间的连接方式有螺纹连接和焊接,螺纹连接方式主要存在制造工艺复杂,易失效等问题;焊接的方式则存在应力集中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即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又能简化零件结构,还能保证传动可靠性的一种凸轮轴前端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凸轮轴前端头,其特征在于:包括空心的芯轴,具有第一端、第二端和第三端,所述芯轴采用精密钢空心管制成,第一端端部还设置有定位键槽,所述第二端包括通孔和外周上具有一圈向内凹陷形成的颈部。

所述第二端通孔,位于外周内陷颈部处的圆周表面,第二端表面还设置有润滑油油道,润滑油油道半径小于外周内陷颈部半径。

所述第一端端部还设置有曲轴螺栓,与芯轴内孔连接密封。

所述空心芯轴内孔装有润滑油。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凸轮轴前端头前端安装一个正时齿轮与曲轴的齿轮相啮合,中端安装一个轴承座径向固定,后端与凸轮轴主轴相连接,从而实现曲轴对凸轮轴的传动,前端头与凸轮轴之间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即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又能简化零件结构,还能保证传动的可靠性,凸轮轴芯轴内孔装有润滑油与凸轮轴主轴内孔相通,通过通孔和润滑油油道流动到轴承座内,起到冷却、润滑、减磨、清洁的作用。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凸轮轴前端头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又能简化零件结构,还能保证传动可靠性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凸轮轴前端头的轴向剖视图。

图2是凸轮轴前端头的A-A向剖视图。

图3是凸轮轴前端头的左视图。

图中:1、第一端;2、第二端;3、第三端;4、定位键槽;5、润滑油油道;6、芯轴内孔。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凸轮轴前端头,包括空心的芯轴,具有第一端1、第二端2和第三端3,芯轴采用精密钢空心管制成。

所述第一端1端部还设置有定位键槽4,第一端1外周上还设置有正时齿轮,正时齿轮通过定位键径向定位,端部还设置有曲轴螺栓,与芯轴内孔6连接密封,空心芯轴6内孔装有润滑油。

所述第二端2包括通孔和外周上具有一圈向内凹陷形成的颈部,外周内陷颈部处的圆周表面设置有润滑油油道5,润滑油油道5半径小于外周内陷颈部半径,第二端2还设置有可拆卸式轴承座,轴承座与第二端外周配合连接,轴承座两侧均设有止推片。

所述第三端3外周与凸轮轴内孔过盈配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作进一步说明:

具体使用时,前端头右侧第三端3外周与主轴内孔采用过盈配合,而不是传统的螺纹连接和焊接,螺纹连接方式主要存在制造工艺复杂,易失效等问题。焊接的方式则存在应力集中的缺陷。从工艺上来说制作成本更低,结构简化,前端头第二端2的A-A处安装可拆卸式轴承座,并与轴紧密配合,防止在传动过程中径向跳动,提高了连接的稳定性,并在第二端2外周开设润滑油油道5和通孔,前端头第一端1外周安装一个正时齿轮与曲轴的齿轮相啮合,后端与凸轮轴主轴相连接,从而实现曲轴对凸轮轴的传动,第一端下部设置有定位键槽4,通过定位键连接正时齿轮和第一端,防止正时齿轮径向旋转,第一端芯轴内孔6处采用曲轴螺栓封口,并在内孔装入润滑油,起到冷却、润滑、减磨、清洁的作用,确保了传动的可靠性。前端头与凸轮轴主轴的链接部采用的方式是,在前端头右侧开孔,孔径的基本尺寸与凸轮轴主轴左端基本尺寸相同,设计孔轴配合的类型为过盈配合。根据不同型号发动机传动要求,可以更改孔的深度和过盈量的大小。安装时采用热套的方式,可以一次安装完成,操作简便。

根据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可见,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凸轮轴前端头具有降低制造成本,又能简化零件结构,还能保证传动可靠性的优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