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81266发布日期:2019-09-29 16:40阅读:33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罩。



背景技术:

发动机在工作时,有一部分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经活塞环窜到曲轴箱内,窜到曲轴箱内的汽油蒸气凝结后将使机油变稀,性能变坏,发动机都会设置油气分离装置。废气内含有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水蒸气凝结在机油中形成泡沫,破坏机油供给,由于可燃混合气和废气窜到曲轴箱内,曲轴箱内的压力将增大,机油会从曲轴油封、曲轴箱衬垫等处渗出而流失,流失到大气中的机油蒸气会加大发动机对大气的污染;而且,发动机曲轴箱含有大量机油颗粒的混合气体一般直接通过缸盖罩的出口直接进入到进气管,这种曲轴箱的混合气体输出方式不能把“旁通混合气”中的机油清除干净,将会导致柴油机的PM排放量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使缸盖罩内的油气有效分离,有效防止机油变质的新型发动机缸盖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罩,包括盖罩本体,所述盖罩本体内部的后侧设有油气分离腔,所述盖罩本体的前侧设有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竖直定位面和设于其下部的水平定位面,所述竖直定位面上开设有分离器安装孔和连接所述油气分离腔的出气孔,所述水平定位面上设有分离器回油口和分离器让位槽,所述盖罩本体前侧位于远离所述油气分离腔的一端设有斜向上敞开设置的观察口,所述盖罩本体顶部靠近所述观察口的一端设有加机油口,所述盖罩本体的壳体上位于所述加机油口处设有多个附件安装端子。

进一步的,所述油气分离腔内设有迷宫整流结构,所述迷宫整流结构包括在所述油气分离腔进油端的两侧壁凸出设有的依次错开布置的横向挡板,所述油气分离腔的出气端纵向延伸的设有与所述横向挡板连接的纵向挡板。

更进一步的,所述油气分离腔为自所述盖罩本体的一端向另一端纵向延伸设置的腔体,所述油气分离腔的出气端设有向前侧横向延伸设置的出气通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盖罩本体的后侧凸出设有与所述油气分离腔相适应的“L”型壳体。

更进一步的,所述盖罩本体上设有安装发动机附件的安装平面,所述附件安装端子和加机油口设于所述安装平面上,附件安装端子有两个设置在;所述“L”型壳体凸出于所述安装平面设置。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盖罩本体的周侧设有定位凸缘,所述定位凸缘上设有连接端子,所述盖罩本体的周侧向内凹陷设有与所述连接端子相适应的让位缺口。

更进一步的,所述竖直定位面上设有三个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分离器安装孔,所述出气孔设于位于的两个分离器安装孔之间。

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发动机缸盖罩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新型发动机缸盖罩,使缸盖罩内的油气有效分离,防止油气变质后污染机油,防止曲轴油封、曲轴箱衬垫渗漏造成大气污染,保证发动机的良好运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寿命;油气分离腔具有整流作用,导流效果好,可以快速将油气分离;缸盖罩让位呼吸器,设计固定及连通结构,布置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发动机缸盖罩的结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发动机缸盖罩的结构主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发动机缸盖罩的结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发动机缸盖罩的结构仰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发动机缸盖罩的结构装配示意图。

图中:1、盖罩本体;2、油气分离腔;3、水平定位面;4、分离器安装孔; 5、出气孔;6、分离器回油口;7、分离器让位槽;8、加机油口;9、竖直定位面;10、观察口;11、横向挡板;12、纵向挡板;13、定位凸缘;14、连接端子;15、让位缺口;16、附件安装端子;17、“L”型壳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是这样的:如图1-5所示,一种新型发动机缸盖罩,包括盖罩本体1,盖罩本体1内部的后侧设有油气分离腔2,盖罩本体1 的前侧设有安装油气分离器的安装部,安装部包括设于其上部的竖直定位面9 和设于其下部的水平定位面3,竖直定位面9上开设有分离器安装孔4和连接油气分离腔2的出气孔5,水平定位面3上设有分离器回油口6和分离器让位槽7,分离器回油口6竖直延伸至盖罩本体1的内腔,油气分离器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竖直定位面9,保持竖直,油气分离器底端的回油接头与水平定位面3上的分离器回油口6连接,快速将机油回收到曲轴箱内;盖罩本体1前侧位于远离油气分离腔2的一端设有斜向上敞开设置的观察口10,观察口10上的盖板安装面与水平面呈45°,观察口10设于前侧,便于观察;盖罩本体1顶部靠近观察口 10的一端设有加机油口8,加机油口8设于远离油气分离腔2的一端,结构设计合理,盖罩本体1的壳体上位于加机油口8处设有多个附件安装端子16,可以固定发动机舱内的附件,减少发动机舱内的支架布置,使布局更加紧凑,降低整车安装成本;本新型发动机缸盖罩,使缸盖罩内的油气有效分离,防止油气变质后污染机油,防止曲轴油封、曲轴箱衬垫渗漏造成大气污染,保证发动机的良好运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寿命;油气分离腔2具有整流作用,导流效果好,可以快速将油气分离;缸盖罩让位呼吸器,设计固定及连通结构,布置紧凑。

在本实施例中,油气分离腔2内设有迷宫整流结构,迷宫整流结构包括在油气分离腔2进油端的两侧壁凸出设有的依次错开布置的横向挡板11,油气分离腔2的出气端纵向延伸的设有与横向挡板11连接的纵向挡板12;先通过横向挡板11进行整流,形成横向设置的迂回整流通道,油气分离效果;再通过纵向挡板12进行阻挡,形成纵向设置的迂回整流通道,对油气进行导流,进行油气分离的同时便于油气的快速通过。

在本实施例中,油气分离腔2为自盖罩本体1的一端向另一端纵向延伸设置的腔体,油气分离腔2的出气端设有向前侧横向延伸设置的出气通道,整个油气分离腔2呈L形,使油气分离腔2的出气口位于盖罩本体1的中部位置,便于油气分离器的安装布置,防止油气分离器占用纵向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盖罩本体1的后侧凸出设有与油气分离腔2相适应的“L”型壳体17,油气分离腔2在“L”型壳体17上凹陷设置,减少整个盖罩的占用体积,减少占用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盖罩本体1上设有安装发动机附件的安装平面,附件安装端子16和加机油口8设于安装平面上;“L”型壳体17凸出于安装平面设置,“L”型壳体17凸出设置,增大了表面积,便于发动机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盖罩本体1的周侧设有定位凸缘13,定位凸缘13上设有连接端子14,盖罩本体1的周侧向内凹陷设有与连接端子14相适应的让位缺口 15,定位凸缘13的设置使缸盖罩与气缸盖密封连接,与便于在连接端子14加工连接孔,而且设置让位缺口15便于螺栓结构的拆装。

在本实施例中,竖直定位面9上设有三个呈倒三角形分布的分离器安装孔4,三角定位,连接牢固,出气孔5设于位于的两个分离器安装孔4之间,使油气分离器的进气接口与出气孔5准确定位,而且密封性好,防止油气泄漏到大气中造成环境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