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745513发布日期:2019-09-21 02:17阅读:601来源:国知局
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发动机配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硅油风扇离合器,用硅油作为介质,利用硅油剪切粘力传递扭矩。风扇的转速是考虑在使用条件最恶劣时保证发动机不过热的条件下设计的,因此,在车辆通常行驶过程中,应该把风扇的转速控制在适当范围内,这样才能降低噪声,提高发动机经济性。对于发动机驱动的风扇,通常使用风扇离合器控制其转速。离合器内部封有粘性流体(硅油),靠其剪切粘力传递转矩。在风扇前面装有双金属片,用其感应通过散热器的空气温度,由此控制风扇工作腔内硅油量,只有在必要时,才能传递转矩使风扇旋转。

申请号:CN201720313355.5的专利中,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组件,包括硅油离合器、风扇,硅油离合器包括壳体,风扇包括套设于所述壳体上的筒体,所述壳体设置有多个沿所述筒体径向设置的滑槽、滑移插接于所述滑槽内的滑块、复位弹簧一,所述筒体上设置有多个贯穿所述筒体侧壁的定位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采用在硅油离合器壳体上设置滑块,按压调节环驱动导向块朝向复位弹簧二运动,导向块上的导向面导向调节块朝向筒体轴线运动,调节块带动滑块运动直至滑块脱离定位孔,即可将硅油离合器和风扇分离,操作简单方便,不需要使用工具,达到了方便分离硅油离合器和风扇的效果。

基于上述,现有的硅油风扇离合器都为再发发动机准达到一定的转速后才开始工作,且所工作的风扇设置为一个,在发动机转速过高风扇降温效果就会变差。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总成结构,以期达到更加实用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总成结构,以解决现有硅油风扇离合器功能单一,在发动机转速过高风扇降温效果就会变差的问题。

本发明硅油风扇离合器总成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总成结构,包括风扇,从动盘,主动盘,齿轮箱,传动齿,从动轴,主动轴,主动齿,轴承,从动齿和固定轴;所述离合器的风扇安装在离合器的靠内部,且离合器内部的主动盘套接在主动轴上;所述主动盘安装在从动盘内部,且主动盘与从动盘为离合器的主要构成部分;所述在主动轴与从动盘之间为轴承链接,且在主动轴的末端安装有主动齿;所述齿轮箱中通过固定轴安装有传动齿,且主动齿与从动齿之间为传动齿传动;所述从动齿套接在从动轴上。

进一步的,所述从动盘与主动轴之间相互链接处,采用了锯齿状的设计,在靠外侧还设置有一处螺纹。

进一步的,所述整体采用双风扇的设计,且外部风扇大于内部的风扇。

进一步的,所述外侧安装大风扇的离合器内硅油卡紧片与内测,小风扇的离合器内硅油卡紧片大小均不同。

进一步的,所述前后两处风扇之间安装有一处齿轮箱,齿轮箱内部安装有三处锥齿轮,且从动齿通过传动齿传动。

进一步的,所述在齿轮箱内三处锥齿轮将原本的主动轴转向改变,外侧的大型风扇转向与内部的风扇相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两处风扇的设置,前后两处风扇的设计,能够在工作后给发动机提供较多的风能散热,外侧风扇要比内测风扇半径大,提供的散热效果更好。

齿轮箱的设置,齿轮箱内的齿轮能够将传递相应的动力,主动齿通过传动齿给从动齿传递动力,且三处齿轮均为锥形齿,三处锥形齿能够将主动轴的转向改变,使从动轴与主动轴之间转向相对,来达到风扇对转来增大风力的效果。

两处离合器的设置,内的离合器的硅油弹片所需要的转速比外侧离合器的小,在发动机达到移动转速后内侧离合器动作转动,在发动机达到更大转速后外侧离合器动作外侧风扇转动,给发动机提供更大风力散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风扇;2、从动盘;3、主动盘;4、齿轮箱;5、传动齿;6、从动轴;7、主动轴;8、主动齿;9、轴承;10、从动齿;11、固定轴;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5所示:

本发明提供一种硅油风扇离合器总成结构,包括风扇1,从动盘2,主动盘3,齿轮箱4,传动齿5,从动轴6,主动轴7,主动齿8,轴承9,从动齿10和固定轴11;所述离合器的风扇1安装在离合器的靠内部,且离合器内部的主动盘3套接在主动轴7上;所述主动盘3安装在从动盘2内部,且主动盘3与从动盘2为离合器的主要构成部分;所述在主动轴7与从动盘3之间为轴承9链接,且在主动轴7的末端安装有主动齿8;所述齿轮箱4中通过固定轴11安装有传动齿5,且主动齿8与从动齿10之间为传动齿5传动;所述从动齿10套接在从动轴6上。

其中,所述从动盘2与主动轴7之间相互链接处,采用了锯齿状的设计,在靠外侧还设置有一处螺纹,选用锯齿形状的设计能够进一步固定主动盘2的轴向力,使其不会松动,在内测的螺纹能够将螺母固定环固定上,从而来进一步保证主动盘2的稳定性。

其中,所述整体采用双风扇1的设计,且外部风扇1大于内部的风扇1,双风扇1能够更好地使发动机的散热效率增加。

其中,所述外侧安装大风扇1的离合器内硅油卡紧片与内测,小风扇1的离合器内硅油卡紧片大小均不同,内测的小风扇1为发动机主动到三十转速后弹片弹开使小风1扇启动,外侧大风扇1为在发送机达到七十以上转速后才能够将弹片弹开后带动大风扇1转动的设置。

其中,所述前后两处风扇1之间安装有一处齿轮箱4,齿轮箱4内部安装有三处锥齿轮,且从动齿10通过传动齿5传动,齿轮箱4内部的主动齿8与从动齿10和传动齿5为大小相同的设计,从而保证所传递的转速不发生变化。

其中,所述在齿轮箱4内三处锥齿轮将原本的主动轴7转向改变,外侧的大型风扇1转向与内部的风扇1相反,对向的风扇1转动会产生较大的风力,从而将主动轴7与从动轴6调整为相反的转向,但风扇1的方向不会发生变化,来给发动机有效散热。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本发明中,前后两处风扇1的设计,能够在工作后给发动机提供较多的风能散热,外侧风扇1要比内测风扇1半径大,提供的散热效果更好,齿轮箱4内的齿轮能够将传递相应的动力,主动齿8通过传动齿5给从动齿10传递动力,且三处齿轮均为锥形齿,三处锥形齿能够将主动轴7的转向改变,使从动轴6与主动轴7之间转向相对,来达到风扇1对转来增大风力的效果,内的离合器的硅油弹片所需要的转速比外侧离合器的小,在发动机达到移动转速后内侧离合器动作转动,在发动机达到更大转速后外侧离合器动作外侧风扇1转动,给发动机提供更大风力散热。

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