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水型汽车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13090发布日期:2019-10-19 02:57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水型汽车排气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排气设备,尤其是一种防水型汽车排气管。



背景技术:

汽车的尾气排放管一般位于汽车的底部,在多雨地区或夏季雨季,地面常常会积水,在某些排水系统不够发达的地方,甚至会出现积水水位高于尾气排气管的情况,容易导致汽车排气管进水,或者是雨水被风吹进尾气排气管中内部结构中,可能会导致汽车发动机熄火。如果水进入发动机气缸,可能会引起发动机爆缸,给车主造成严重损失。

现有的防水型汽车排气管对其构造进行一定改进,提高其防水性能。例如,提高汽车尾气管的出气口高度,或者在汽车排气管中设置积水收集装置或排水装置。但是现在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出于节能、舒适等原因,许多汽车的底盘也是越来越低,上述有关排气管的改进与现在汽车发展趋势不相符合。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一种防水型汽车排气管,在不增加汽车底盘高度的情况下实现排气管防水。

技术方案:一种防水型汽车排气管,包括:与汽车发动机尾气管或尾气净化装置连接的上排气管,与所述上排气管连通的增压进气管,在所述增压进气管与上排气管的连接处安装的电动三通阀门,与所述上排气管的另一端连接的气封腔体,以及与所述气封腔体下方连接的下排气管。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封腔体为椭圆形金属腔体,为一体成型结构。能够保证排气管的气密性和整体强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封腔体与上排气管、气封腔体与上排气管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能够提高排气管连接处的密封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封腔体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通过压力变化,可测量出气封腔体内的进水深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增压进气管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提供足够的压力的气体用来平衡进水压力。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封腔体的高度为上下排气管直径的3~5倍。能够给进入排气管的积水一个充足的缓冲空间。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封腔体内靠近上排气管一侧设置有一个带有多个孔洞的隔板。防止进入气封腔体的积水飞溅进入上排气管中。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电动三通阀门、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控制系统可接收气封腔体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同时对电动三通阀门的开闭及开闭程度做出控制。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水型汽车排气管,在不增加排气管高度的情况下,通过在排气管中设置气封腔体、和增压进气管,增加排气管中的气体压力,用来平衡外部积水压力,防止积水进入汽车排气管内部,实现汽车排气管的防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为:上排气管1、电动三通阀门2、增压进气管3、气封腔体4、压力传感器5、下排气管6、隔板7。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实用新型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实用新型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如附图1所示,一种防水型汽车排气管,包括:上排气管1、电动三通阀门2、增压进气管3、气封腔体4、压力传感器5、下排气管6。

其中,上排气管1一端与汽车发动机尾气管或尾气净化装置相连接,其另一端与气封腔体4上方相连接;增压进气管3设置在上排气管1的一侧,在所述增压进气管3与上排气管1的连接处安装有电动三通阀门2,以及下排气管6与所述气封腔体4下方连接的。在安装时,将电动三通阀门的三端口分别与相应管体的管口连接固定即可。在部分工况下,可以采用卡接或法兰等方式加固。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气封腔体4为椭圆形金属腔体,为一体成型结构。作为本技术方案中排气管的主体,需要保证排气管的气密性和整体强度,为气体与积水相互挤压提供稳定的场所。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气封腔体4与上排气管1、气封腔体4与上排气管1之间通过螺纹相连接,在连接处设置有密封圈。这样不仅能够方便更换损坏的排气管,又能够提高排气管连接处的密封性。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气封腔体4底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5。通过压力变化,可测量出气封腔体4内的进水深度。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增压进气管3另一端与空气压缩机相连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空气压缩机为排气管提供压力,同时也可以汽车上其他排气设备相连通,提供足够的压力的气体,平衡水压力。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气封腔体4的高度为上下排气管6直径的3~5倍。能够给进入排气管的积水一个充足的缓冲空间,气封腔体4过高会导致排气管体积变大,需要改变汽车底盘高度,与设计之初不符;气封腔体4过低就起不到应有的缓冲作用。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气封腔体4内靠近上排气管1一侧设置有一个带有多个孔洞的隔板7。防止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气封腔体4随之晃动,进入气封腔体4的积水飞溅进入上排气管1中。

作为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电动三通阀门2、压力传感器5均与控制系统电连接。通过控制系统可接收气封腔体4内的水位变化情况,对数据进行计算,然后对电动三通阀门2的开闭及开闭程度做出合理的控制。

为了方便理解防水型汽车排气管的技术方案,对其工作原理做出简要分析:当汽车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增压进气管3处于闭合状态,汽车发动机尾气管或尾气净化装置排出的尾气依次通过上排气管1、气封腔体4和下排气管6排出;当汽车在积水高度不高的路面行驶过程中,增压进气管3处于闭合状态,积水飞溅至下排气管6中,积水会在气封腔体4收集,然后重新通过下排气管6排出排气管;当汽车在积水高度超过排气管高度的路面上行驶过程中,积水淹没下排气管6,进入气封腔体4中时,压力传感器5检测气封腔体4内的进水深度,当积水高度完全淹没下排气管并有上升趋势时,控制系统控制电动三通阀门2适当打开增压进气管3,增压气体进入气封腔体4,将积水从下排气管6中排出;当汽车在积水中熄火后,控制系统控制电动三通阀门2完全打开增压进气管3,并关闭上排气管1,避免积水沿着排气管进入汽车发动机中。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