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引擎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389912发布日期:2019-12-13 17:34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引擎改良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动力产生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将二行程引擎的预混燃料技术应用于四行程引擎结构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利用将燃料注入引擎借以取得动力,广泛见于坊间各式机具中,小从割草机、动力链锯机,大到车辆、船只或飞机。

现有技术中的割草机、动力链锯机等小型工具,为求体积小,大多都还是使用二行程引擎;然而该种引擎存有燃烧不完全、排放的气体对环境有害等缺点。

发明人有鉴于此,特以研创成本实用新型,期能借本实用新型的提出,改进现有小型引擎会造成空污的缺点,期使小型引擎能在正常运作之外,也能兼顾环保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前述二行程引擎易造成空气污染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引擎改良结构,其将二行程引擎的预混燃料技术应用于四行程引擎结构中,该预混燃料能用以对引擎内部机件进行润滑,再配合该四行程引擎的运作,即能获致较现有技术的二行程引擎更环保的优点与目的。

本实用新型其主要目的另一为:提供一种引擎改良结构,该种四行程引擎除了排放较为环保外,通过特殊的结构设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的手段为:该引擎,主要包括一第一侧本体、一第二侧本体、一中央环体、一内本体与一内燃单元;其中,该内燃单元设于该内本体中,该内本体设于该中央环体间且能转动,该中央环体被夹设于该第一侧本体和第二侧本体间呈固定关系。具体的,一种引擎改良结构,包括:一中央环体,内部呈中空状,其两对应侧面分别组置有一第一侧本体与一第二侧本体,该中央环体内部组置有一能转动的内本体,该内本体内部组置有一内燃单元;其中:外部还包括一化油器,其能够输入燃料至该内本体内部;以及,外部设置有一发电机,该发电机能用以供电给设置于该内燃单元的一火星塞;该中央环体中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气通道,且该第二侧本体设置有与该进气通道连通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通道;该中央环体中另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排气通道;该内本体开设有一缺口,该内燃单元包括一曲轴组、一活塞与一汽缸,该汽缸内设有一燃烧室,该内燃单元与该缺口连接并密合;该内本体两旁侧对应设置有一第一轴件与一第二轴件,该第一轴件与该第二轴件分别穿出该第二侧本体与该第一侧本体;该缺口与燃烧室连通到该进气通道与第二通道时,形成该内本体内部的空间与该燃烧室连通的关系;该缺口与燃烧室连通到该排气通道时,形成该燃烧室与外部的连通关系。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该第一侧本体,呈圆形板片状,中央开设有一第一轴口,该第一轴口内组置有一培林;该第一轴口旁另贯设有一开口,且该开口外部组置有一化油器,该化油器包括有一入料口,该入料口连接并探入该开口内缘;前述该第一轴口外缘组设有一环体,该环体中仅特定位置处设置有一磁铁;另该第一侧本体外侧的环体旁缘,更再设置有一发电机,该发电机包括有一导电柱,该导电柱能用以穿越一开设于该第一侧本体的穿口;另于该第一侧本体内缘面,环设有一导电环,该导电环更包括有一延伸部,其能用以与该导电柱内端缘连接。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该第二侧本体,为一与该第一侧本体面积相当的圆形板片,该第二侧本体中央穿设有一第二轴口,该第二轴口内缘固设有一齿盘;该第二侧本体缘边环设有一环件,该环件特定处穿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通道,该些第二通道略呈l字状结构。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该中央环体,内缘处为一内环面,结构中特定处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气通道,该些进气通道略呈l字状,其中一端位于该内环面处,相对另一端位于该中央环体侧面,且该进气通道外部设置有一外盖;又该中央环体结构中另一特定处穿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排气通道,该排气通道外部罩设有一外覆板,且该外覆板再连设有一排气管。该中央环体外缘面得设有多个散热鳍片。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该内本体包括有相盖合的一第一单元与一第二单元,该第一单元中间形成有一空间;该第一单元一外侧面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镂空部,另再开设有一第一容置口;该第一单元内部设置有两夹合板,另于该第一单元环侧开设有一缺口;该第一单元侧面中央向外延设有一第一轴件;至于该第二单元,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镂空部,另再开设有一第二容置口;该第二单元侧面中央向外延设有一第二轴件;另该第二单元贯设有一导电元件。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该内燃单元,至少包括一曲轴组,其为一现有技术的结构;该曲轴组中还包括两个内培林,该两个内培林分别组置于该第一容置口与第二容置口处;该曲轴组连接有一活塞,该活塞外部设置有一汽缸,该汽缸内部形成有燃烧室,又该汽缸旁缘设置有一探入的火星塞,该火星塞外端与一导电体的内端电性连接,该导电体的相对外端与该第二单元的导电元件内端电性连接;该汽缸侧缘被夹置于该内本体的该两夹合板间,且该汽缸的燃烧室外顶端缘经配置一o环后套置于该第一单元的缺口内缘处;另该两夹合板处配置有一弹簧,其能相对于使该汽缸产生一向缺口处迫紧的作用力。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前述该曲轴组中的一轴体穿经该第一单元后设有一小齿轮,该小齿轮能用以与该齿盘啮合用。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该用以作为输出动力的第一轴件、第二轴件能用以分别穿经该第二轴口、第一轴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局部立体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组合结构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内燃单元执行进气时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内燃单元执行进气时的另一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内燃单元执行压缩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内燃单元执行燃烧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内燃单元执行排气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侧本体;10、第一轴口;11、培林;12、开口;13、化油器;

131、入料口;14、环体;141、磁铁;15、发电机;151、导电柱;

16、穿口;17、导电环;171、延伸部;2、第二侧本体;

20、第二轴口;21、齿盘;22、环件;23、第二通道;3、中央环体;

31、内环面;32、进气通道;33、外盖;34、排气通道;

35、外覆板;351、排气管;4、内本体;41、第一单元;

411、第一镂空部;412、第一容置口;413、夹合板;414、缺口;

42、第二单元;421、第二镂空部;422、第二容置口;423、导电元件;

43、第一轴件;44、第二轴件;45、小齿轮;5、内燃单元;

51、曲轴组;52、内培林;521、轴体;53、活塞;54、汽缸;

541、燃烧室;542、o环;55、火星塞;56、导电体;57、弹簧;

9、燃料。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就本实用新型的引擎改良结构其结构组成,及所能产生的功效,配合说明书附图,举一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首请参阅图1、图2与图3,本实用新型引擎改良结构,主要包括一第一侧本体1、一第二侧本体2、一中央环体3、一内本体4与一内燃单元5;前述该内燃单元5设于该内本体4中,该内本体4设于该中央环体3间且能转动,该中央环体3被夹设于该第一侧本体1和第二侧本体2间且该三者间呈固定关系。

其中一种较佳的实施例,该第一侧本体1,呈圆形板片状,中央开设有一第一轴口10,该第一轴口10内组置有一培林11;该第一轴口10旁另贯设有一开口12,且该开口12外部组置有一化油器13,该化油器13包括一入料口131,该入料口131连接并探入该开口12内缘;前述该第一轴口10外缘组设有一环体14,该环体14中仅特定位置处设置有一磁铁141;另该第一侧本体1外侧的环体14旁缘,还设置有一发电机15,该发电机15包括一导电柱151,该导电柱151能用以穿越一开设于该第一侧本体1的穿口16;另于该第一侧本体1内缘面,环设有一导电环17;该导电环17还包括一延伸部171,其能用以与该导电柱151内端缘连接。

该第二侧本体2,为一与该第一侧本体1面积相当的圆形板片,该第二侧本体2中央穿设有一第二轴口20,该第二轴口20内缘固设有一齿盘21;该第二侧本体2缘边环设有一环件22,该环件22特定处穿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通道23,该些第二通道23略呈l字状结构。

该中央环体3,内缘处为一内环面31,结构中特定处设置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进气通道32(图4),这些进气通道32略呈l字状,其中一端位于该内环面31处,相对另一端位于该中央环体3侧面,且各进气通道32外部设置有一外盖33;该中央环体3结构中另一特定处穿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排气通道34,该排气通道34外部罩设有一外覆板35,且该外覆板35再连设有一排气管351。

该内本体4包括有相盖合的一第一单元41与一第二单元42,该第一单元41中间形成有一空间;该第一单元41一外侧面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一镂空部411,另再开设有一第一容置口412;又该第一单元41内部设置有两个夹合板413,另于该第一单元41环侧开设有一缺口414;该第一单元41侧面中央向外延设有一第一轴件43;至于该第二单元42,开设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第二镂空部421,另再开设有一第二容置口422;该第二单元42侧面中央向外延设有一第二轴件44;该第二单元42另贯设有一导电元件423。

该内燃单元5,至少包括一曲轴组51,其为一现有技术结构;该曲轴组51中还包括两个内培林52,该两个内培林52分别组置于该第一容置口412与第二容置口422处;该曲轴组51连接有一活塞53,该活塞53外部设置有一汽缸54,该汽缸54内部形成有燃烧室541,又该汽缸54旁缘设置有一探入的火星塞55,该火星塞55外端与一导电体56的内端电性连接,该导电体56的相对外端与该第二单元42的导电元件423的内端缘电性连接;该汽缸54侧缘被夹置于该内本体4的该两个夹合413板间(配合图5),且该汽缸54的燃烧室541外顶端缘经配置一o环542后套置于该第一单元41的缺口414内缘处,以确保气密;另该两个夹合板413处配置有一弹簧57,其能相对于使该汽缸54产生一向缺口414处迫紧的作用力,以确保气密。

前述该曲轴组51中设有一轴体521,其于穿经该第一单元41后连设有一小齿轮45,该小齿轮45能用以与该齿盘21啮合用。

前述该用以作为输出动力的第一轴件43、第二轴件44能用以分别穿经该第二轴口20、第一轴口10。

经将前述零组件组合后,首先利用外部手动或配合一图中未示的启动马达进行启动(此乃现有技术技术故不再赘述),将燃油与机油预混的燃料9由化油器13输入,经入料口131送入开口12并进入引擎内部,如图6与图7。燃料9再通过第二镂空部421转进内本体4内部再通过第一镂空部411来到齿盘21周围处(此时该燃料9能提供各零件的润滑作用);部份燃料9更会进入第二通道23、进气通道32再输送到汽缸54的燃烧室541内,此即为进行四行程引擎的进气程序。而后借小齿轮45相对于齿盘21转动,致使该内本体4随的于中央环体3内部转动,如图8,汽缸54的燃烧室541移动并远离进气通道32处,致使该燃烧室541改处于密闭状态,且活塞53下移,燃烧室541容积变大,随后内本体4持续旋转,该活塞53又上移,使燃烧室541容积慢慢变小,而执行压缩程序;跟着内本体4持续转动,如图9,此时环体14的磁铁141刚好随的转动到贴近发电机15,该磁效应致使该发电机15产生电能,其导电柱151经导电环17传输电能给导电体56以令火星塞55点火,进而令该燃烧室541内产生爆炸燃烧作用而输出动力;最后随着内本体4转动,该燃烧室541与该排气通道34连通(如图10),原本位于该燃烧室541内的气体将通过排气通道34再由排气管351排出,即完成单次循环的行程;经连续进行该行程即能通过第一轴件43或第二轴件44连续输出动力。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引擎改良结构,其将二行程引擎的预混燃料技术应用于四行程引擎结构中,该预混燃料能用以对引擎内部机件进行润滑,再配合该四行程引擎的运作,即能获致较现有技术二行程引擎燃烧更完全、更环保的优点。且本实用新型结构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携带移动式动力设备。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