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4429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的制作方法
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二挠性锁付组及一刚性锁付组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
背景技术
现今,摩托车已成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便利交通工具。目前,大多数摩托车 是借由引擎或电动马达做为动力来源。若摩托车是设置引擎时,该引擎是以燃烧汽油推动 汽缸活塞取得动力,并以电池的电力做为起动点火时的辅助动力。再者,该引擎的外壳主要 区分为曲轴箱及汽缸头,其必需借由适当固定装置平稳的固定在车架上,该车架同时可利 用该引擎维持整体结构强度。因此,如何设计适当的引擎固定装置,亦为生产制造摩托车不 可或缺的一重要技术。举例来说,请参照图1所示,日本特许公开第2002-284080号发明专利申请案揭示 一种摩托车的引擎固定装置,其中摩托车包含一主车架91,其是由一车头管体90向后延 伸而成;一对斜下管体92,其是由该车头管体90的底部向后下方延伸;一对相互平行的底 车架93,其用以将该斜下管体的底部连接至该主车架91的后半部的一下垂部911 ;以及,一 引擎94,其设于该斜下管体92的后方。该引擎固定装置包含二固定孔部941,其分别形成 于该引擎94的曲轴箱(未标示)的前侧及前底侧的表面;一 U形剖面的悬挂托架95,其用 以将该引擎94的前侧连结于该斜下管体92的底部,且该悬挂托架95环绕在该二固定孔部 941的前方;数个轴环951,其形成在该悬挂托架95上,可供插入数个螺栓(未标示),以连 结该引擎94及斜下管体92 ;以及,一盖体96,其是一体成型于该悬挂托架95上,用以覆盖 该悬挂托架95的顶部。再者,该引擎94的曲轴箱的后侧及后底侧设有二固定孔部942,以 借由一后托架97锁固在该主车架91的下垂部911上。同时,该引擎94的一汽缸头(未标 示)的后顶侧亦设有一固定孔部943,以借由另一上托架98锁固在该主车架上。然而,该引擎固定装置在实际使用上仍具有下述问题,例如该引擎94的曲轴箱 的前侧、后侧及该汽缸头的后顶侧是利用螺栓刚性锁付于对应的托架95、97、98及车架管 体92、91、911上,以提供强力支撑作用支撑该引擎94并维持该主车架91的结构强度。然 而,刚性锁付的固定方式并未考虑到该引擎94与主车架91之间缺乏可用以吸震的挠性元 件。结果,当该曲轴箱及汽缸头内的曲柄轴及汽缸活塞(未绘示)运转时,将会连带产生某 一程度的震动,该些震动无法被适当吸收,且会经由螺栓及托架95、97、98直接传递到该主 车架91上,进而影响摩托车骑士骑乘摩托车的舒适性,并可能造成引擎94或其周遭的零件 因震动而松脱,甚至掉落。故,有必要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发明内容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中曲轴箱的前侧及汽 缸头的后顶侧是利用二挠性锁付组分别挠性锁付于主车架上,同时曲轴箱的后侧是利用一刚性锁付组刚性锁付于主车架上,借以兼具挠性及刚性锁付的优点,进而在维持车架整体结构强度下有效提升缓冲吸震效果,以增加摩托车骑乘舒适性及降低零件松脱风险。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是利用第一挠性轴衬 媒介连接引擎的前侧及第一托架,由于第一挠性轴衬具有内轴管、挠性体及外轴管,故不但 能有效提供缓冲吸震效果,且亦可提高抵接耐磨程度。本发明的次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是利用转接托架媒介 连接悬挂托架及引擎的前侧,转接托架具有缩径部能用以将转接托架的跨距调整至匹配于 引擎的第一固定孔部宽度,因而能有效提高组装便利性。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用以将一引擎固定 在一主车架上,该支撑构造包含一第一挠性锁付组、一第二挠性锁付组及一刚性锁付组。该 第一挠性锁付组具有一第一托架、二第一挠性轴衬及至少一第一螺固元件。该第一托架的 一端固定在该主车架的二主管体上,及其另一端具有二轴环。各该第一挠性轴衬嵌设于该 第一托架的各轴环内。该第一螺固元件穿过该第一挠性轴衬,并结合于该引擎的一曲轴箱 的前侧的至少一第一固定孔部。该第二挠性锁付组具有一第二托架、二第二挠性轴衬及至 少一第二螺固元件。该第二托架结合在该主车架的一横向管体上,且具有二轴孔。各该第 二挠性轴衬卡设于该第二托架的各轴孔内。该第二螺固元件穿过该第二挠性轴衬,并结合 于该引擎的一汽缸头的后顶侧的至少一第二固定孔部。该刚性锁付组具有至少一第三托架 及至少一第三螺固元件。该第三托架固定在该主车架的主管体的后端结合部上,且具有二 穿孔。该第三螺固元件穿过该第三托架的各穿孔,并结合于该引擎的曲轴箱的后侧的至少 一第三固定孔部。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各该第一挠性轴衬具有一内轴管、一挠性体及一外 轴管,该内轴管用以穿设该第一螺固元件,该挠性体介于该内轴管及外轴管之间,及该外轴 管抵接于该第一托架的轴环内。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该内轴管的轴向长度大于该外轴管的轴向长度。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该挠性体为橡胶。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该第一托架包含二悬挂托架及二转接托架,各该悬 挂托架的一端固定在该主管体上,及其另一端结合该转接托架,且各该轴环形成在各该转 接托架上。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该第一托架包含二悬挂托架及一转接托架,各该悬 挂托架的一端固定在该主管体上,及其另一端结合该转接托架,且各该轴环形成在该转接 托架上。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各该转接托架具有一缩径部。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该第二托架包含二 L形板,该二 L形板相互连接,及 该二轴孔对应形成在该二 L形板上。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各该第二挠性轴衬的外周面凹设一环凹槽,以卡设 在该第二托架的各轴孔内。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该第二挠性轴衬为橡胶轴衬。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各该第二挠性轴衬另具有一金属轴管。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该第一、第二及第三螺固元件各包含一螺栓及一螺帽;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固定孔部各为一穿孔。所述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该第一、第二及第三螺固元件各为一螺栓;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固定孔部各为一螺纹孔。借此,本发明可在维持车架整体结构强度下,有效提升缓冲吸震效果,以增加摩托 车骑乘舒适性及降低零件松脱风险。

图1 现有摩托车的引擎固定装置的示意图。图2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引擎、主车架及支撑构造的分解立体图。图3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挠性锁付组及曲轴箱的第一固定孔部的分解示意 图。图4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挠性锁付组及曲轴箱的第一固定孔部的组合剖视 图。图5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挠性锁付组的分解示意图。图6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挠性锁付组及汽缸头的第二固定孔部的组合剖视 图。图7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刚性锁付组及曲轴箱的第三固定孔部的组合侧视图。图8 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刚性锁付组及曲轴箱的第三固定孔部的组合剖视图。1 引擎11 曲轴箱111第一固定孔部112 第三固定孔部12 汽缸头121 第二固定孔部2 主车架21 主管体211后端结合部22 横向管体3 第一挠性锁付组31 第一托架311悬挂托架312 转接托架312a缩径部312b 轴环32 第一挠性轴衬321 内轴管322 挠性体323 外轴管33 第一螺固元件4 第二挠性锁付组41 第二托架41IL形板412 轴孔42 第二挠性轴衬421 环凹槽422 金属轴管43 第二螺固元件5 刚性锁付组51 第三托架511 弧形板512 轴管513 穿孔52 第三螺固元件53 固定元件90 车头管体91 主车架911 下垂部92 斜下管体93 底车架94 引擎
941固定孔部942固定孔部943固定孔部95悬挂托架951轴环96盖体97后托架98上托架A跨距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将特举本发明较 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请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主要是用以将一引 擎1固定在一主车架2上,该支撑构造包含一第一挠性锁付组3、一第二挠性锁付组4及一 刚性锁付组5。本发明于下文提及的前、后、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是以摩托车的车头及车 尾方向为前、后方的基准,其他方位用语亦以一般摩托车使用状态的左、右、上、下为基准, 上述方位用语其仅是用来辅助说明相关构件的组装关系,并非用来限制本发明,于此合先 叙明。请再参照图2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引擎1的外壳大致包含一曲轴箱11及一 汽缸头12,其中该曲轴箱11的前侧设有至少一第一固定孔部111 ;该汽缸头12的后顶侧设 有至少一第二固定孔部121 ;及该曲轴箱11的后侧设有至少一第三固定孔部112。在本实 施例中,该第一固定孔部111的数量为1个;该第二固定孔部121的数量为1个;及该第三 固定孔部112的数量为2个,但其数量并不限于此。再者,该主车架2则包含二主管体21 及一横向管体22该二主管体21的前端分别连接于一车头管体(未绘示)上,以枢接摩托 车的车头(未绘示)。该二主管体21并以二侧对称方式向外延伸一预定长度,该二主管体 21的后端分别形成一后端结合部211,以供结合摩托车的其他零件(未绘示)。另外,该横 向管体22是横向连接于该二主管体21之间。在本发明中,该二主管体21用以结合该第一 挠性锁付组3,该横向管体22用以结合该第二挠性锁付组4,及该后端结合部211用以结合 该刚性锁付组5。请参照图2、3及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挠性锁付组3包含一第一托 架31、二第一挠性轴衬32及至少一第一螺固元件33。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托架31包含 二悬挂托架311及二转接托架312,两者皆由铁、不锈钢、其他金属或合金等刚性材质所制 成。该悬挂托架311的前端是利用焊接或螺固等方式适当固定在该主管体21上,及其后端 则利用至少一螺固元件(未标示)结合该转接托架312的前端。再者,该转接托架312的 近中央位置是形成一缩径部312a,及其后端则形成一轴环312b。该缩径部312a用以缩小 该二转接托架312的后半部间的跨距A,以方便将该悬挂托架311及该转接托架312的前 半部的较大跨距(未标示)适当调整缩小至能匹配于该引擎1的曲轴箱11的第一固定孔 部111的宽度,因而能有效提高组装便利性。另外,该轴环312b是一中空的圆柱体,其用以 容置该第一挠性轴衬32。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一托架31亦可能包含二个该悬挂托架311 及单一个该转接托架312,其中该转接托架312是由二侧板及一横杆(未绘示)利用焊接或 铸造等方式制造而成,各该悬挂托架311的一端固定在该主管体21上,及其另一端结合该 转接托架312,且各该轴环312b形成在该转接托架3 12上。
请再参照图2、3及图4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一挠性轴衬32各具有一内轴 管321、一挠性体322及一外轴管323,其中该内轴管321及外轴管323是由铁、不锈钢、其 他金属或合金等刚性材质所制成,而该挠性体322是由橡胶等挠性材质所制成,该内轴管 321、挠性体322及外轴管323是预制成一单元体的构造,以便组装使用。在本发明中,该内 轴管321用以穿设该第一螺固元件33,该挠性体322介于该内轴管321及外轴管323之间, 及该外轴管323抵接于该第一托架31的转接托架312的轴环312b内壁。在本发明中,该 内轴管321的轴向长度较佳大于该外轴管323的轴向长度,如此仅该内轴管321的二端面 抵接于该第一固定孔部111及该第一螺固元件33,因而可减少与该引擎1及该第一螺固元 件33的抵接面积。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螺固元件33的数量为1组,其包含一螺栓及一螺 帽。同时,该引擎1的曲轴箱11的第一固定孔部111的数量为1个,其是一穿孔。但是,该 第一螺固元件33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第一螺固元件33的数量可能 为2组,其各包含一螺栓,同时该引擎1的第一固定孔部111的数量可为1个(或2个),其 是一螺纹穿孔(或二螺纹盲孔)(未绘示),以直接与该第一螺固元件33相螺合。请参照图2、5及图6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第二挠性锁付组4包含一第二托 架41、二第二挠性轴衬42及至少一第二螺固元件43。该第二托架41是由铁、不锈钢、其他 金属或合金等刚性材质所制成,该第二托架41大致包含冲压弯折成型的二 L形板411,但该 第二托架41亦可选自L形的实心或空心金属块体(未绘示)。在本实施例中,该二 L形板 411相互连接且可枢转的结合在该主车架2的横向管体22的一凸块(未标示)上,以便在 组装期间调整组装角度。再者,该第二托架41的二 L形板411对应形成二轴孔412,以供卡 设该二第二挠性轴衬42。各该第二挠性轴衬42较佳选自橡胶轴衬或其他挠性材质制成的 轴衬,且各该第二挠性轴衬42的外周面凹设一环凹槽421,以卡设在该第二托架41的各轴 孔412内。各该第二挠性轴衬42另具有一金属轴管422,以供该第二螺固元件43穿设通 过。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螺固元件43的数量为1组,其包含一螺栓及一螺帽。同时,该引 擎1的汽缸头12的第二固定孔部121的数量为1个,其是一穿孔。但是,该第二螺固元件 43的数量并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第二螺固元件43的数量可能为2组,其各包 含一螺栓,同时该引擎1的第二固定孔部121的数量可为1个(或2个),其是一螺纹穿孔 (或二螺纹盲孔)(未绘示),以直接与该第二螺固元件43相螺合。请参照图2、7及图8所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刚性锁付组5包含至少一第三托 架51及至少一第三螺固元件52。该第三托架51是由铁、不锈钢、其他金属或合金等刚性材 质所制成。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三托架51大致包含二弧形板511及一轴管512,该二弧形 板511分别结合在该轴管512的二端,且各该二弧形板511的顶端及底端分别具有一穿孔 513。该轴管512利用一固定元件53固定在该主车架2的主管体21的后端结合部211上, 该固定元件53较佳包含一螺栓及一螺帽。该第三螺固元件52穿过该第三托架51的各穿 孔513,并结合于该引擎1的曲轴箱11的后侧的至少一第三固定孔部112。在本实施例中, 该第三螺固元件52的数量为2组,其各包含一螺栓及一螺帽。同时,该引擎1的曲轴箱11 的第三固定孔部112的数量为2个,其分别是一穿孔。但是,该第三螺固元件52的数量并 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该第三螺固元件52的数量可能为4组,其各包含一螺栓,同时该引擎1的第三固定孔部112的数量为2个(或4个),其是二螺纹穿孔(或四螺纹盲 孔)(未绘示),以直接与该第三螺固元件52相螺合。
请参照图2、4、6及图8所示,当利用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 将该引擎1固定在该主车架2上时,本发明是可依实际上最便利的组装顺序加以组装该第 一挠性锁付组3、第二挠性锁付组4及刚性锁付组5。在完成该第一挠性锁付组3的组装后, 该第一托架31的悬挂托架311固定在该主车架2的二主管体21上,且各该第一挠性轴衬 32嵌设于该第一托架31的各转接托架312的轴环312b内。该第一螺固元件33穿过该第 一挠性轴衬32,并结合于该引擎1的曲轴箱11的前侧的第一固定孔部111。该第一挠性轴 衬32不但具有该挠性体322能有效提供缓冲吸震效果,而且亦具有该内轴管321及外轴管 323能提高抵接耐磨程度,以延长使用寿命。再者,在完成该第二挠性锁付组4的组装后,该 第二托架41的二 L形板411结合在该主车架2的横向管体22上,且各该第二挠性轴衬42 卡设于该二第二托架41的各轴孔412内。该第二螺固元件43穿过该第二挠性轴衬42的 金属轴管422,并结合于该引擎1的汽缸头12的后顶侧的第二固定孔部121。另外,在完成 该刚性锁付组5的组装后,该第三托架51的轴管51 2利用该固定元件53固定在该主车架 2的主管体21的后端结合部211上,且该第三螺固元件52穿过该第三托架51的二弧形板 511的各穿孔513,并结合于该引擎1的曲轴箱11的后侧的各第三固定孔部112。如上所述,相较于图1的现有引擎的曲轴箱的前侧、后侧及该汽缸头的后顶侧皆 是刚性锁付于对应的托架及车架管体上,以致于无法适当吸收引擎产生的震动,并会影响 骑乘舒适性及提高零件松脱掉落风险等缺点,图2至图8的本发明借由在该曲轴箱11的前 侧及该汽缸头12的后顶侧利用该第一及第二挠性锁付组3、4分别挠性锁付于该主车架21 上,同时该曲轴箱11的后侧利用该刚性锁付组5刚性锁付于该主车架21上,借以兼具挠性 及刚性锁付的优点,进而在维持车架整体结构强度下有效提升缓冲吸震效果,以增加摩托 车骑乘舒适性及降低零件松脱风险。再者,本发明利用该第一挠性轴衬32媒介连接该引擎 1的前侧及该第一托架31,由于该第一挠性轴衬32具有该内轴管321、挠性体322及外轴管 323,故不但能有效提供缓冲吸震效果,并且亦可提高与该轴环312b或第一固定孔部111之 间的抵接耐磨程度。另外,本发明利用该转接托架312媒介连接该悬挂托架311及该引擎 1的曲轴箱11前侧,该转接托架312具有该缩径部312a能用以将该转接托架312的跨距A 调整至匹配于该引擎1的第一固定孔部111的宽度,因而能有效提高组装便利性。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然其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任何熟习此项技艺 的人士,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更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视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权利要求
一种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用以将一引擎固定在一主车架上,其特征在于该支撑构造包含一第一挠性锁付组,具有一第一托架、二第一挠性轴衬及至少一第一螺固元件,该第一托架的一端固定在该主车架的二主管体上,及其另一端具有二轴环;各该第一挠性轴衬嵌设于该第一托架的各轴环内;该第一螺固元件穿过该第一挠性轴衬,并结合于该引擎的一曲轴箱的前侧的至少一第一固定孔部;一第二挠性锁付组,具有一第二托架、二第二挠性轴衬及至少一第二螺固元件,该第二托架结合在该主车架的一横向管体上,且具有二轴孔;各该第二挠性轴衬卡设于该第二托架的各轴孔内;该第二螺固元件穿过该第二挠性轴衬,并结合于该引擎的一汽缸头的后顶侧的至少一第二固定孔部;及一刚性锁付组,具有至少一第三托架及至少一第三螺固元件,该第三托架固定在该主车架的主管体的后端结合部上,且具有二穿孔;该第三螺固元件穿过该第三托架的各穿孔,并结合于该引擎的曲轴箱的后侧的至少一第三固定孔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挠性轴衬具有 一内轴管、一挠性体及一外轴管,该内轴管用以穿设该第一螺固元件,该挠性体介于该内轴 管及外轴管之间,及该外轴管抵接于该第一托架的轴环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内轴管的轴向长度大 于该外轴管的轴向长度。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挠性体为橡胶。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托架包含二悬挂 托架及二转接托架,各该悬挂托架的一端固定在该主管体上,及其另一端结合该转接托架, 且各该轴环形成在各该转接托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托架包含二悬挂 托架及一转接托架,各该悬挂托架的一端固定在该主管体上,及其另一端结合该转接托架, 且各该轴环形成在该转接托架上。
7.如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各该转接托架具有 一缩径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托架包含二L形 板,该二 L形板相互连接,及该二轴孔对应形成在该二 L形板上。
9.如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挠性轴衬 的外周面凹设一环凹槽,以卡设在该第二托架的各轴孔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挠性轴衬为橡胶 轴衬。
11.如权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二挠性轴 衬另具有一金属轴管。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及第三螺 固元件各包含一螺栓及一螺帽;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固定孔部各为一穿孔。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第二及第三螺 固元件各为一螺栓;该第一、第二及第三固定孔部各为一螺纹孔。
全文摘要
一种摩托车引擎的支撑构造,其用以将一引擎固定在一主车架上,该支撑构造包含一第一挠性锁付组、一第二挠性锁付组及一刚性锁付组。该第一挠性锁付组具有一第一托架、二第一挠性轴衬及至少一第一螺固元件,以便将该引擎的一曲轴箱的前侧挠性锁付于该主车架上。该第二挠性锁付组具有一第二托架、二第二挠性轴衬及至少一第二螺固元件,以便将该引擎的一汽缸头的后顶侧挠性锁付于该主车架上。该刚性锁付组具有至少一第三托架及至少一第三螺固元件,以便将该引擎的曲轴箱的后侧刚性锁付于该主车架上。借此,可在维持车架整体结构强度下,有效提升缓冲吸震效果,以增加摩托车骑乘舒适性及降低零件松脱风险。
文档编号B62M7/02GK101817387SQ20091012661
公开日2010年9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2月27日
发明者谢俊弘 申请人:光阳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