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由水温传感器控制水箱温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535512发布日期:2019-12-27 15:50阅读:510来源:国知局
一种由水温传感器控制水箱温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叉车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由水温传感器控制水箱温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叉车行业中,内燃叉车对发动机要求低速、大扭矩、能长时间重负荷运行,叉车发动机的散热方式多为水冷,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降低发动机工作时各机件的温度,使发动机能够正常运行,在液力叉车中还要为液力变矩器油散热。目前水冷发动机上的冷却系统由水泵、风扇、节温器、水温传感器、管件、散热器及相关附件等组成,风扇为机械风扇,由发动机来驱动。内燃叉车工作环境恶劣,对散热系统要求高。目前内燃叉车的机械风扇散热系统的优点是系统成熟可靠,成本低,缺点是风扇转速由发动机转速决定,不可调整,发动机低速运转时,散热效果差,高速运转时,叉车油耗较高,散热效果又超过实际散热需求造成浪费,另外散热效果受环境因素影响大,和发动机实际的散热需求不能匹配,不易实现模块化,散热效果受风扇与风圈安装间隙的影响,在环境温度比较高的时候,容易造成发动机水散热器过热,使得发动机散热效果和实际散热需求不能达到很好的平衡。

本实用新型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进行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较好的满足发动机散热要求,节约发动机功率,散热过程可控,散热效果好,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叉车工作效率的由水温传感器控制水箱温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由水温传感器控制水箱温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包括发动机、水箱和车架,所述水箱位于发动机的一侧,所述发动机和水箱之间还设置有上水管、电子风扇、散热器和下水管;

所述发动机中设置有水泵和节温器,散热器固定在车架上;

所述上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出水端相连,上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侧上方相连,所述下水管的一端与水泵的进水端相连,下水管的另一端与水箱的侧下方相连;

所述散热器位于水箱和水泵之间,散热器通过上水管、下水管与水泵相连,散热器外还设置有散热器支座,所述散热器支座位于水箱之上;

所述电子风扇外圈设置有风圈,电子风扇和风圈固定在散热器上;

所述水泵的出水端位置设置有水温传感器,所述散热器支座上设置有温控开关;

具体的,所述该散热系统中还设置有供电系统,温控开关、电子风扇、供电系统和水温传感器通过单独线束连接;

其中,所述节温器的一端与水泵相连,节温器的另一端分别与水温传感器的一端和电子风扇相连,所述温控开关分别与水温传感器的另一端和电子风扇相连;

所述供电系统与温控开关相连。

工作原理为:散热器上的温控开关根据水温传感器的电压信号来感知循环水的温度,再通过控制电子风扇的启停和转速的快慢档位来对应不同温度,当温度在80℃以下时,电子风扇不转;当温度在80-85℃之间时,温控开关判断水温在适当区间,控制电子风扇慢转,维持一定转速;当工作量加大,水温升高到90℃时,控制电子风扇速度加快,当水温继续升高到95℃左右,控制电子风扇速度变为最快,是水温保持在85--95℃之间,避免水箱过热现象的产生;

当发动机启动时,节温器是关闭状态,发动机内的冷却水只在发动机内部进行循环,不经过散热器,散热系统小循环,水温达到80℃左右,节温器打开,冷却水流经水箱,通过机械风扇散热后回到发动机水室,散热系统开始大循环,循环往复,带走发动机的热量。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能较好的满足发动机散热要求,具有单独的电子风扇,不需要发动机提供散热风扇,可以节约发动机功率,使得发动机功率能集中在驱动动力泵和行走机构上,散热能力和散热效果同时得到提升,散热过程可控,散热效果好,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叉车的工作效率,且散热器与电子风扇集成,无需考虑风扇风圈的安装间隙,利于控制风扇安装效果,检查、维修都较方便;风扇消耗的电力来自发电机富余的电能,可以选用同时使用多个风扇可以按照需要开启不同风扇来控制散热效果,同时散热器系统可以独立与发动机存在,增加了散热器更换位置的能力,水箱的尺寸和形状,风扇的大小不再受发动机风扇的影响,可以选择效果最好的形状和厚度,可以考虑将水箱布置到更利于散热的地方。还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能耗与噪音,使叉车发动机功率更加富余,叉车负重爬坡与重载时更轻松。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由水温传感器控制水箱温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由水温传感器控制水箱温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的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图示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图2所示,该一种由水温传感器控制水箱温度的发动机散热系统,包括发动机、水箱和车架,所述水箱位于发动机的一侧,所述发动机和水箱之间还设置有上水管4、电子风扇6、散热器7和下水管8;

所述发动机中设置有水泵1和节温器2,散热器7固定在车架上;

所述上水管4的一端与水泵1的出水端相连,上水管4的另一端与水箱的侧上方相连,所述下水管8的一端与水泵1的进水端相连,下水管8的另一端与水箱的侧下方相连;

所述散热器7位于水箱和水泵1之间,散热器7通过上水管4、下水管8与水泵1相连,散热器7外还设置有散热器支座9,所述散热器支座9位于水箱之上;

所述电子风扇6外圈设置有风圈,电子风扇6和风圈固定在散热器7上;

所述水泵1的出水端位置设置有水温传感器3,所述散热器支座上设置有温控开关5;

具体的,所述该散热系统中还设置有供电系统,温控开关5、电子风扇6、供电系统和水温传感器3通过单独线束连接;

其中,所述节温器2的一端与水泵1相连,节温器2的另一端分别与水温传感器3的一端和电子风扇6相连,所述温控开关5分别与水温传感器3的另一端和电子风扇6相连;

所述供电系统与温控开关5相连;

当发动机启动时,节温器是关闭状态,发动机内的冷却水只在发动机内部进行循环,不经过散热器,散热系统小循环,水温达到80℃左右,节温器打开,冷却水流经水箱,通过机械风扇散热后回到发动机水室,散热系统开始大循环,循环往复,带走发动机的热量。

能较好的满足发动机散热要求,具有单独的电子风扇,不需要发动机提供散热风扇,可以节约发动机功率,使得发动机功率能集中在驱动动力泵和行走机构上,散热能力和散热效果同时得到提升,散热过程可控,散热效果好,提高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和叉车的工作效率,且散热器与电子风扇集成,无需考虑风扇风圈的安装间隙,利于控制风扇安装效果,检查、维修都较方便;风扇消耗的电力来自发电机富余的电能,可以选用同时使用多个风扇可以按照需要开启不同风扇来控制散热效果,同时散热器系统可以独立与发动机存在,增加了散热器更换位置的能力,水箱的尺寸和形状,风扇的大小不再受发动机风扇的影响,可以选择效果最好的形状和厚度,可以考虑将水箱布置到更利于散热的地方。还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能耗与噪音,使叉车发动机功率更加富余,叉车负重爬坡与重载时更轻松。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