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47795发布日期:2020-05-15 16:3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油底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



背景技术:

油底壳作为发动机的关键零部件,是曲轴箱的下半部,主要作用是收集、储存并提供发动机工作循环所需要的润滑机油,并散去部分热量,防止润滑油氧化。

但是常用的发动机油底壳多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下,较高的温度容易影响机油的润滑性能;另外当前发动机油底壳降噪性能差,影响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以解决常用的发动机油底壳多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下,较高的温度容易影响机油润滑性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包括油底壳,所述油底壳的上端焊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阻尼层,所述第一阻尼层的外表面粘贴固定有第二阻尼层,所述油底壳、第一阻尼层和固定板围合有散热通道,所述第二阻尼层的表面通过螺纹孔分别固定有第一螺栓、第二螺栓和第三螺栓。

优选的,所述第一阻尼层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阻尼层的左端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的孔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所述第一阻尼层的右端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阻尼层的右端表面开设有第四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孔径尺寸相同。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下表面焊接有排风盒,所述排风盒的左侧表面开设有排风孔,所述排风孔、第三通孔和第四通孔的孔径尺寸相同,所述排风盒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进风孔。

优选的,所述排风盒的右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左端通过电机转轴焊接有叶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通过设置散热部件有效解决了常用的发动机油底壳多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下,较高的温度容易影响机油润滑性能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保障了机油润滑性能的稳定;另外通过设置降噪部件有效解决了当前发动机油底壳降噪性能差,影响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的问题,提高了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中:1固定板;2第二通孔;3第一通孔;4第一螺栓;5第二阻尼层;6油底壳;7散热通道;8第二螺栓;9第一阻尼层;10第三螺栓;11排风孔;12排风盒;13叶片;14第四通孔;15电机;16第三通孔;17进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发动机油底壳的降噪结构,包括油底壳6,油底壳6的上端焊接有固定板1,固定板1用于对整个油底壳6进行安装固定,固定板1的下表面焊接有第一阻尼层9,第一阻尼层9的材质为硅橡胶,具有较好的降噪性能,第一阻尼层9的外表面粘贴固定有第二阻尼层5,第二阻尼层5的材质为高分子树脂,具有较好的降噪阻燃性能,油底壳6、第一阻尼层9和固定板1共同围合有散热通道7,发动机将噪音传给油底壳6后,油底壳6会进一步将噪音向外部传递,散热通道7为空心状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噪音传递至第一阻尼层9和第二阻尼层5,第二阻尼层5的表面通过螺纹孔分别固定有第一螺栓4、第二螺栓8和第三螺栓10,均用于稳固整个结构。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发动机首先将噪音传给油底壳6,油底壳6会进一步将噪音向外部传递,当噪音通过散热通道7时可被初步降低并进一步的将噪音传递至第一阻尼层9,第一阻尼层9通过其硅橡胶材质可进一步吸收并降低噪音,然后将未吸收的噪音继续向第二阻尼层5传递,第二阻尼层5通过其高分子树脂材质可进一步的吸收和降低噪音,通过多层降噪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音,通过设置降噪部件有效解决了当前发动机油底壳降噪性能差,影响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的问题,提高了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

参阅图1,第一阻尼层9的左端开设有第一通孔3,第二阻尼层5的左端表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2的孔径尺寸相同并与散热通道7的左端连通,通过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2可将发动机产生的高温持续向外部环境排放,第一阻尼层9的右端开设有第三通孔16,第二阻尼层5的右端表面开设有第四通孔14,第三通孔16和第四通孔14的孔径尺寸相同,第三通孔16和第四通孔14用于进风并依次通过散热通道7、第一通孔3和第二通孔2将高温空气排至外部环境中,固定板1的下表面焊接有排风盒12,排风盒12的左侧盒壁与第二阻尼层5紧贴并粘贴固定,排风盒12的左侧表面开设有排风孔11,排风孔11、第三通孔16和第四通孔14的孔径尺寸相同,排风盒12的右侧表面开设有进风孔17,排风盒12的右侧内壁通过螺栓固定有电机15,电机15的型号为erd10,电机15通过开关与外部电源串联连接,电机15的左端通过电机转轴焊接有叶片13。在发动机运行时,启动电机15的电源开关,发动机产生的高温会传递给油底壳6并进一步散发至散热通道7中,在电机15带动叶片13高速转动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首先通过进风孔17进入排风盒12内,然后依次通过排风孔11、第四通孔14和第三通孔16进入散热通道7,将油底壳6外表面热量和散热通道7内的热空气通过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2排出,通过持续的内外空气交换可避免油底壳6内的机油温度过高而降低润滑性能的发生,通过设置散热部件有效解决了常用的发动机油底壳多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下,较高的温度容易影响机油润滑性能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保障了机油润滑性能的稳定。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发动机先将噪音传给油底壳6,油底壳6会进一步将噪音向外部传递,当噪音通过散热通道7时可被初步降低并进一步的将噪音传递至第一阻尼层9,第一阻尼层9通过其硅橡胶材质可进一步吸收并降低噪音,然后将未吸收的噪音继续向第二阻尼层5传递,第二阻尼层5通过其高分子树脂材质可进一步的吸收和降低噪音,通过多层降噪处理可以有效降低发动机产生的噪音,通过设置降噪部件有效解决了当前发动机油底壳降噪性能差,影响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的问题,提高了设备使用的舒适性和操作体验。在发动机运行时,启动电机15的电源开关,发动机产生的高温会传递给油底壳6并进一步散发至散热通道7中,在电机15带动叶片13高速转动时,外部环境中的空气首先通过进风孔17进入排风盒12内,然后依次通过排风孔11、第四通孔14和第三通孔16进入散热通道7,将油底壳6外表面热量和散热通道7内的热空气通过第一通孔3与第二通孔2排出,通过内外空气交换可避免油底壳6内的机油温度过高而降低机油的润滑性能,通过设置散热部件有效解决了常用的发动机油底壳多采用自然散热散热效率低下,较高的温度容易影响机油润滑性能的问题,提高了散热效率,保障了机油润滑性能的稳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