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14205发布日期:2020-06-23 21:30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发动机,特别是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主要包括设置在曲轴上的启动齿轮,由于启动齿轮直接与曲轴进行接触,为了防止磨损,通常在启动齿轮内孔设置有铜套或滚针轴承;此种启动齿轮结构需要进行单独通油润滑,但是,这种单独通油润滑结构在发动进行启动时,由于润滑油还未达到该铜套或滚针轴承处,而此时曲轴与启动齿轮内孔铜套(或滚针轴承)间存在相对转动,容易造成启动齿轮内孔轴套(或滚针轴承)磨损或抱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能有效避免磨损和抱死现象发生的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包括发动机箱体,在所述发动机箱体内设置有曲轴,在所述曲轴上套设有带单向器的启动齿轮机构,在所述发动机箱体内壁设置有箱体支撑座,所述曲轴穿过箱体支撑座且通过轴承与箱体支撑座连接,所述启动齿轮机构通过滚针轴承设置在箱体支撑座上。

其中,所述启动齿轮机构包括启动齿轮,在所述启动齿轮的中心设置有与启动齿轮一体设置的轴承座;所述轴承座的内孔通过滚针轴承与箱体支撑座连接;所述单向器设置在轴承座的外圈上。

进一步描述,在所述箱体支撑座的端面中心具有台阶,所述滚针轴承设置在台阶处。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有效避免发动机运行时曲轴与启动齿轮间相对转动造成的启动齿轮抱死和磨损,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了单独润滑,节约了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替代,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包括发动机箱体1,在所述发动机箱体1内设置有曲轴2,在所述曲轴2上套设有带单向器3的启动齿轮机构,在所述发动机箱体1内壁设置有箱体支撑座4,所述曲轴2穿过箱体支撑座4且通过轴承5与箱体支撑座4连接,所述启动齿轮机构通过滚针轴承6设置在箱体支撑座4上。

其中,所述启动齿轮机构包括启动齿轮7,在所述启动齿轮7的中心设置有与启动齿轮7一体设置的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的内孔通过滚针轴承6与箱体支撑座4连接;所述单向器3设置在轴承座8的外圈上。

进一步描述,在所述箱体支撑座4的端面中心具有台阶,所述滚针轴承6设置在台阶处。

在本实用新型中,启动齿轮7通过轴承座8和滚针轴承6设置在箱体支撑座4上,这样避免了启动齿轮7与曲轴2的直接接触,有效避免了发动机运行时与启动齿轮7相对转动造成的启动齿轮7抱死的问题;同时,启动齿轮7除发动机启动瞬间外,其余时间均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启动齿轮7处的滚针轴承6可采用干式润滑,这样不但简化了启动齿轮7结构,减少了启动齿轮油封,而且还降低了成本,减小了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



技术特征:

1.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包括发动机箱体(1),在所述发动机箱体(1)内设置有曲轴(2),在所述曲轴(2)上套设有带单向器(3)的启动齿轮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发动机箱体(1)内壁设置有箱体支撑座(4),所述曲轴(2)穿过箱体支撑座(4)且通过轴承(5)与箱体支撑座(4)连接,所述启动齿轮机构通过滚针轴承(6)设置在箱体支撑座(4)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启动齿轮机构包括启动齿轮(7),在所述启动齿轮(7)的中心设置有与启动齿轮(7)一体设置的轴承座(8);所述轴承座(8)的内孔通过滚针轴承(6)与箱体支撑座(4)连接;所述单向器(3)设置在轴承座(8)的外圈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其特征是:在所述箱体支撑座(4)的端面中心具有台阶,所述滚针轴承(6)设置在台阶处。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摩托车发动机启动齿轮机构,包括发动机箱体(1),在所述发动机箱体(1)内设置有曲轴(2),在所述曲轴(2)上套设有带单向器(3)的启动齿轮机构,在所述发动机箱体(1)内壁设置有箱体支撑座(4),所述曲轴(2)穿过箱体支撑座(4)且通过轴承(5)与箱体支撑座(4)连接,所述启动齿轮机构通过滚针轴承(6)设置在箱体支撑座(4)上。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使用可靠、成本低廉的优点,采用它能够有效避免发动机运行时曲轴与启动齿轮间相对转动造成的启动齿轮抱死和磨损,提高了工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同时,减少了单独润滑,节约了制造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廖志军;胡亮;邓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宗申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25
技术公布日:2020.06.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