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气再循环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35826发布日期:2020-07-04 01:0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废气再循环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和车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动机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气再循环装置及具有其的发动机总成和车辆。



背景技术:

废气再循环是指发动机产生的废气的一小部分送回气缸,废气由于具有惰性将会延缓燃烧过程,也就是说燃烧速度将会放慢,从而导致燃烧室中的压力形成过程放慢,进而降低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另外,提高废气再循环率会使总的废气流量减少,因此废气排放中总的污染物输出量将会相对减少。

但是,目前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中的废气与新鲜空气混合的不均匀,会影响发动机的原排、燃油经济性,还会产生大量积碳造成发动机寿命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废气再循环装置,该废气再循环装置可以保证废气与空气混合均匀。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废气再循环装置的发动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发动机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装置位于发动机的废气排气管与所述发动机的进气节气门之间,所述废气再循环装置包括:再循环进气管、空气进气管以及进气歧管,所述再循环进气管与所述废气排气管相连通,所述再循环进气管具有出气口,所述空气进气管与所述进气歧管相连通,且所述空气进气管的轴线与所述进气歧管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所述夹角大于0°且小于180°,所述再循环进气管的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空气进气管与所述进气歧管的连通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进气管的轴线与所述进气歧管的轴线之间的夹角为60°-120°。

具体地,所述进气歧管与所述空气进气管通过弯曲的转接管相连,所述再循环进气管包括:进气管本体和插接管,所述进气管本体与所述废气排气管相连通,所述插接管插接在所述转接管的弯曲位置处,所述出气口位于所述插接管的管壁处。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正对所述进气歧管的稳压腔。

进一步地,所述出气口呈四边形且包括垂直于所述插接管的轴线的两条第一侧边以及平行于所述插接管的轴线的两条第二侧边,所述第一侧边对应的圆心角为90°-100°,所述第二侧边的长度值小于所述插接管的长度值。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进气歧管远离所述空气进气管的一端设有发动机连接法兰,所述进气歧管通过所述发动机连接法兰与发动机盖相连,且所述发动机连接法兰的轴线与所述发动机盖端面之间呈锐角。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转接管与所述进气歧管相连接的一端垂直于所述发动机连接法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空气进气管远离所述进气歧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节气门相连,所述空气进气管具有使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节气门错开的弯折部。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废气再循环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再循环进气管的出气口处于空气进气管与进气歧管的连通处,并且空气进气管的轴线与进气歧管的轴线之间具有轴线不重合的夹角α,因此,空气可以充分与废气进行混合,从而保证进入到进气歧管中的空气与废气混合较为均匀,所以发动机在工作时燃油的利用效率更高,进而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以及降低发动机原排污染量,并且,还可以有效减少的发动机所产生的积碳。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总成,包括上述的废气再循环装置,所述出气口的中心正对所述发动机的缸体中心处。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总成。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废气再循环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废气再循环装置在转接管处部分剖面的示意图;

图3是再循环进气管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a-a的截面示意图;

图5是空气进气管与节气门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

废气再循环装置10、再循环进气管1、进气管本体11、插接管12、出气口13、第一侧边14、第二侧边15、进气歧管2、转接管21、稳压腔22、发动机连接法兰23、空气进气管3、节气门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图5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装置10。

参照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装置10位于发动机的废气排气管与发动机的进气节气门31之间,发动机排出的废气进入到废气排气管中,并且废气排气管中的部分废气进入到废气再循环装置10中,废气与从节气门31处进入的空气进行混合后再进入到发动机中,从而实现氮氧化合物的排放量的减少。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废气再循环装置10可以包括:再循环进气管1、空气进气管3以及进气歧管2,再循环进气管1与废气排气管相连通,再循环进气管1具有出气口13,空气进气管3与进气歧管2相连通,再循环进气管1的出气口13位于空气进气管3与进气歧管2的连通处。

在具体实施例中,空气进气管3适于与进气节气门31相连通,因此,从节气门31进入的空气进入到空气进气管3中,空气进气管3与进气歧管2相连通,进气歧管2与发动机进气口相连通,发动机的废气排出口与废气排气管相连通,再循环进气管1的一端与废气排气管相连通,并且再循环进气管1的另一端具有出气口13,出气口13位于空气进气管3与进气歧管2的连通处,因此,当发动机工作时,部分的废气从废气排气管进入到再循环进气管1中,同时,新鲜的空气从空气进气管3进入,因此,新鲜的空气与废气在空气进气管3与进气歧管2的连通处相遇,并进行混合后进入到进气歧管2,随后再从发动机进气口进入到发动机中。

并且,如图1所示,空气进气管3的轴线与进气歧管2的轴线之间具有夹角α,夹角α大于0°且小于180°,因此,当空气从空气进气管3进入到进气歧管2中时会发生紊流,与此同时,再循环进气管1中的废气从出气口13排出,并与空气进行混合,由于空气的流向发生改变,因此,空气可以充分与废气进行混合,从而保证进入到进气歧管2中的空气与废气混合较为均匀,所以发动机在工作时燃油的利用效率更高,进而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以及降低发动机原排污染量,并且,还可以有效减少的发动机所产生的积碳。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废气再循环装置10,再循环进气管1的出气口13处于空气进气管3与进气歧管2的连通处,并且空气进气管3的轴线与进气歧管2的轴线之间具有轴线不重合的夹角α,因此,空气可以充分与废气进行混合,从而保证进入到进气歧管2中的空气与废气混合较为均匀,所以发动机在工作时燃油的利用效率更高,进而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以及降低发动机原排污染量,并且,还可以有效减少的发动机所产生的积碳。

进一步地,空气进气管3的轴线与进气歧管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为60°-120°,保证空气进气管3的轴线与进气歧管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较大,从而保证空气在从空气进气管3进入到进气歧管2的过程中,紊流的流速较快,进而有利于提高空气与废气的混合均匀性。

在具体实施例中,空气进气管3的轴线与进气歧管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可以为80°、90°或100°等。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进气歧管2与空气进气管3通过弯曲的转接管21相连,也就是说,空气进气管3的轴线与进气歧管2的轴线之间设有弯曲的转接管21,其转接管21的弯曲程度决定了空气进气管3的轴线与进气歧管2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的大小。

在具体实施例中,转接管21可以与进气歧管2形成为一体,因此,可以方便废气再循环装置10的安装。在其他实施例中,转接管21也可以为单独的一个零件,其转接管21的两端分别与空气进气管3以及进气歧管2相连通。

具体地,如图2-图3所示,再循环进气管1包括:进气管本体11和插接管12,进气管本体11与废气排气管相连通,插接管12插接在转接管21的弯曲位置处,出气口13位于插接管12的管壁处,也就是说,再循环进气管1与转接管21通过插接相连,因此,插接管12完全位于转接管21中,并且,插接管12插接在转接管21的弯曲位置处,出气口13位于插接管12的管壁处,因此,可以保证从出气口13排出的废气可以与空气进行充分的混合。

在具体实施例中,插接管12垂直于空气进气管3以及进气歧管2,可以保证废气与新鲜空气更容易混合。

进一步地,出气口13正对进气歧管2的稳压腔22,从而保证从出气口13排出的废气会朝向稳压腔22进行流动,可以有效防止废气朝向空气进气管3流动,可以防止由于废气的温度过高,而烫伤空气进气管3以及进气歧管2的管壁,并且,还有利于废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性,从而可以减小进气歧管2的稳压腔22体积。

进一步地,如图3-图4所示,出气口13呈四边形且包括垂直于插接管12的轴线的两条第一侧边14以及平行于插接管12的轴线的两条第二侧边15,第一侧边14对应的圆心角为90°-100°,第二侧边15的长度值小于插接管12的长度值,也就是说,出气口13为长方形,第一侧边14为出气口13的宽边,宽边的长度位于插接管12的出气口13横截面处的圆心角β为90°-100°,第二侧边15为出气口13的长边,长边的长度仅可能的长,既可以保证进入到进气歧管2的废气量不会过小,使废气与空气的混合均匀,又可以保证混合气的温度不会过高,因此不会烫伤进气歧管2与空气进气管3。

在具体实施例中,第一侧边14对应的圆心角β可以为92°、95°或98°。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气歧管2远离空气进气管3的一端设有发动机连接法兰23,进气歧管2通过发动机连接法兰23与发动机盖相连,且发动机连接法兰23的轴线与发动机盖端面之间呈锐角,也就是说,进气歧管2与发动机之间的连接处具有夹角,从而可以进一步地混合气体,从而保证进入到发动机各个气缸的空气与废气的混合气较为均匀,并且有利于提高进气歧管2与发动机缸盖连接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转接管21与进气歧管2相连接的一端垂直于发动机连接法兰23,因此,当混合后的废气与空气可以较为顺利地进入到发动机中,有效降低混合气的进气阻力。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再循环进气管1与废气排气管之间设有冷凝器,冷凝器具有旁通管,旁通管连通再循环进气管1与废气排气管,在具体实施例中,发动机所排出的废气一部分经过冷凝器冷凝后排出,另一部分从泠凝器的旁通管进入到再循环进气管1中,进行废气再循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空气进气管3远离进气歧管2的一端与进气节气门31相连,空气进气管3具有使出气口13与进气节气门错开的弯折部,从而可以避免再循环进气管1的出气口13处滴落的粘稠积碳直接滴落到节气门31上,从而可以有效避免节气门31积碳卡滞。

其中,弯折部可以为单独设置的弯管,也可以与集成在空气进气管3为一体,即空气进气管3整体为弯管。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发动机总成,包括上述的废气再循环装置10,出气口13的中心正对发动机的缸体中心处,例如对于具有四个气缸的发动机而言,出气口13的中心正对第二气缸与第三气缸的邻接处,因此,当空气与废气的混合气进入到发动机内后,可以均匀地分散到各个气缸中,从而满足各缸进气均匀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发动机总成。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