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EMC干扰的发动机线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34880发布日期:2020-11-19 19:06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EMC干扰的发动机线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及电磁干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emc干扰的发动机线束。



背景技术:

目前汽油发动机因本身空间和结构限制,发动机线束存在点火线圈正极回路和发动机控制器自身提供的5v电源(用于发动机传感器供电,保证传感器的反馈信号稳定可信)并行布线在同一个线束主干内的情况如图1所示。此情况下,因点火线圈本身接地就近原则,同时点火线圈本身工作特性-工作的大电流类似脉冲波形,导致点火线圈工作时点火线圈正极回路产生辐射干扰,并直接作用在其周边零件上,而发动机控制器自身提供的5v电源回路与点火线圈的正极回路在同一个线束主干内,受点火线圈工作时点火线圈正极回路emc辐射干扰,发动机控制器自身提供的5v电源会产生一个与点火线圈脉冲波形同步的波动波形,5v电源的波动直接影响发动机传感器反馈信号的稳定和可信度,致使发动机控制器做出不合理指令甚至出现故障。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受点火线圈工作时点火线圈正极回路产生辐射干扰发动机控制器自身提供的5v电源,使的发动机传感器的反馈信号不稳定,最后导致发动机控制器不能按原设计正常工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emc干扰的发动机线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emc干扰的发动机线束:所述线束包括发动机控制器的电源线束、点火线圈电源线束以及点火线圈接地回路线束;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电源线束连接发动机控制器和对应的各个传感器;所述点火线圈电源线束连接电源分配器及各点火线圈,所述各点火线圈接地;所述点火线圈接地回路线束连接点火线圈接地处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电源线束和点火线圈电源线束的共同线束分支双绞后再接地。

其工作原理是:保持点火线圈现有负极接地不变,在接插件尾部负极回路上再压接一根负极回路,新增负极回路和点火线圈正极回路双绞处理,一直双绞到与发动机控制器自身提供5v回路分离开不在一个线束分支内布线为止,最后将新增负极回路就近接地。解决辐射干扰的原理是新增点火线圈负极回路和正极回路双绞可以有效减少之前点火线圈正极回路和负极回路的圈围面积,减少辐射干扰的范围,同时双绞处理使得点火线圈的感应电压与负极反向的感应电压直接抵消,解决点火线圈正极的辐射干扰其他回路,最终解决上述问题。

该线束设计不仅能防止发动机控制器自身提供的5v电源受点火线圈工作时产生的辐射干扰,同时也保护了发动机上其他敏感电源和信号回路不受点火线圈工作时的辐射干扰,降低汽油发动机区域emc问题的风险。具备成本低,实施快,解决点火线圈工作时产生的辐射干扰影响其他零件,无需ecu、传感器等模块更改验证。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线束情况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防emc干扰的发动机线束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2所示,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形成本实用新型的防emc干扰的发动机线束。所述线束包括发动机控制器的电源线束、点火线圈电源线束以及点火线圈接地回路线束;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电源线束连接发动机控制器和对应的各个传感器;所述点火线圈电源线束连接电源分配器及各点火线圈,所述各点火线圈接地;所述点火线圈接地回路线束连接点火线圈接地处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电源线束和点火线圈电源线束的共同线束分支双绞后再接地。

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改变发动机控制器软硬件,传感器软硬件,点火线圈软硬件以及线束布置走向的情况下,直接在点火线圈接地处新增一路点火线圈接地回路,该回路与现有的点火线圈电源回路双绞,一直双绞到与发动机控制器自身提供5v电源回路不在一个线束分支内后单独接地。简单有效的解决汽油发动机区域emc问题。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技术特征:

1.一种防emc干扰的发动机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包括发动机控制器的电源线束、点火线圈电源线束以及点火线圈接地回路线束;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电源线束连接发动机控制器和对应的各个传感器;所述点火线圈电源线束连接电源分配器及各点火线圈,所述各点火线圈接地;所述点火线圈接地回路线束连接点火线圈接地处与所述发动机控制器的电源线束和点火线圈电源线束的共同线束分支部分进行双绞后再接地。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EMC干扰的发动机线束,该线束设计不仅能防止发动机控制器自身提供的5V电源受点火线圈工作时产生的辐射干扰,同时也保护了发动机上其他敏感电源和信号回路不受点火线圈工作时的辐射干扰,降低汽油发动机区域EMC问题的风险。具备成本低,实施快,解决点火线圈工作时产生的辐射干扰影响其他零件,无需ECU、传感器等模块更改验证。

技术研发人员:郑剑;涂丽红;胡斌;李良;熊世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3.26
技术公布日:2020.11.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